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异时空-龙之重生 >

第24章

异时空-龙之重生-第24章

小说: 异时空-龙之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了,听司令员的意思, 如果这批俘虏转化的好,很有可能一团就要分成两个团,聂士成的工作热情更是积极。带着刘长庚等一干大小人民军干部士兵火热的展开了俘虏转化工作。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十一 揭竿而起(3)
现在人民军的发展势头良好,霍山和任柱的人民军先遣队发展更是迅猛,他们二人从帽儿山走的时候,带了霍山的三连,还有与任柱一同来的三十余名干部。 一回去就先从已经组织起来的农会武装中选了一千来人把先遣队建立起来。这时候的淮河两岸是造反的风潮风气云涌,捻子是东一伙,西一团的闹腾。人民军的先遣 队发展更是迅速,很快就聚齐了四五千人。但是装备太差,霍山和任柱一个劲的向王飞要装备。王飞一看,哟,你们疯了似的拼命扩充,变成一帮乌合之众怎么办。 严令二人要扎实作好军队的训练工作,尤其是做好士兵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要盲目扩张,要尽快的在各地农村建立农会,发展基层力量。现有的人马要进行裁撤,保 留精干,增强战斗力。在发展方向上要暂时向大本营靠拢,争取尽快将两个地方连成一片。二人挨了一顿克,想想也确实是脑子发热了。拢起这四五千人干什么呀? 吃也吃不饱呀。当下二人对先遣队进行了裁撤,保留了两千余精干,其余的转为民兵组织,这民兵组织也起了个名字,叫做大刀队,平时分散在个村,组织生成,进 行训练,宣传,发动群众,有事立即集合,配合先遣队作战。竟然在淮河两岸呼风唤雨,成了一支最大的力量。王飞的设想就是,一团分兵之后,由王宝堂坚持在以 王家店为中心的区域发展,刘铭传继续开拓大别山根据地,他要和聂士成一同向淮河进军。站住脚后,把王宝堂所部也拉出去,在安徽地界就让刘铭传负责开拓经营 好了。早就听到信息,捻子们要在涡阳举行会盟大会,推举盟主,共商抗金大业。这可是一个机会呀。
  由于平等待人,俘虏的转化工作进行的极为顺利,除了不多的人愿意走外,其余的都愿意留下。人民军是仁义之师,不能说话不算,所有走的,都发给了路 费。那些关起来的,剔除流氓成性的,反动到底的,也有不少人要加入。这些人老得老,少的少,王飞便没有收,发个路费打发他们走,却有十几人说什么也不愿意 走,说是回家也没有土地,还是要被他们拉壮丁。王飞没有辙,便把他们安排在工场做工。至于那些大小头目,也并不是全部坏到了家,有的人在被老乡们一顿乱揍 之后就明白过来,我们也是农村的呀,怎么不管不顾就糟蹋农民呢?所以这一部分人中也有小半经过转化教育加入了人民军,其余的没有大恶的也都放了。至于那游 击将军,典型的冥顽不化,便和那些反动到底的一起关起来。到起事的时候砍了脑袋祭旗。虽然这法有点野蛮,可是入乡随俗,对于振奋军心还是大有好处的。
  这些日子也并不是风平浪静。秦定三一路狂奔和太平军脱离接触后,收拢人马,发现少了游击将军等众。他们都撤出来了呀。怎么不见人呢?顺着蛛丝马迹一 查询,找到王家店来了。可是王家店现在不好进呀。小股的来照单全收,大队的过来,被一顿猛揍给打了回去。秦定三咂巴出味道来了,感情这王家店也不是大清的 地了呀?这长毛腿就怎么那么快呢?本来是要撤到六安躲躲,恢复元气之后再来和太平军拼的。这下不敢大意了,六安也不敢去了,就在王家店与舒城之间扎下了营 盘。心话,奶奶的,老子在这里楔上一个钉子,把你们这股长毛给盯死。新任的安徽巡抚江中源已经到任,到时来个两下夹攻,先收拾了王家店这股,再反击舒城秦 日刚,安徽就太平了。至少啊,朝廷也许就不会追究我丢了舒城的责任了吧?舒城这把是玩大了,连安徽巡抚都折进去了,这朝廷要是查知我公报私仇,那还了得? 关键是现在要顶住,寻求一个反击的机会。再说了,收拢散兵,也找到了六七千人,再拉点壮丁,哼哼,弄个万把人就跟玩似的。
  可是秦定三想的虽好,却又不得不向东败退了四十多里地。他这几次骚扰王家店,给王飞提了一个醒,秦定三的力量还挺大呀。你想在我身边窝着,没有我的 同意能行吗?当下由王宝堂组织进行了一次反击战,把秦定三打得是落花流水,比舒城还惨。人民军的火器厉害呀,秦定三组织了一次骑兵的集团反冲锋,整整一千 骑兵呀,先是被王宝堂用抛射器的炸药包一顿狂轰,三停里去了两停,剩下的一停躲过了炸药包,又被火枪射来的子弹打落不少,好不容易眼看就冲到人民军阵前 了,该死的人民军,真狠呀,二人抬轮番上阵轰击,可怜我这大清精骑,顿时烟消云散。秦定三胆魂具散,不得不又上演了一场战场狂奔,便如兔子也似,直跑出四 十多里地才知道人家根本没有来追呀。试探着向回看看,路却不通了。多了许多扛着梭镖,拿着铁叉巡逻的村民,根本不买他的帐。秦定三傻了眼,这都是哪跟哪 呀。
  周遭太平了,王飞就在王家店召开了人民军营以上干部的会议,先遣队离得远,只是霍山和任柱来参加。在会上,王飞宣布了建立大别山根据地的决定,宣布 了《人民军建国方略》,在方略中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共和,平均地权”的口号,要求人民军从现在起要团结联系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正式向清政 府开战,为建立一个崭新的,平等的,民主的,富强的,自由的大中华共和国而奋斗。人民军现阶段的任务是建立根据地,根据地内的村庄都要建立农会,凡是支持 根据地的无产者,中小生产者,佃农,贫农,中农以及开明士绅都可以参加农会。从部队中选拔政治能力强的人组成工作队,组织和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相机开展 土地革命,凡是反动的地主,不支持人民军的乡绅,清政府官员的土地财产都要没收,由根据地政府依托农会分给农民,并组织农民进行生产。而且王飞结合着后来 成熟的工作经验,发布了《人民军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的纲要》,在纲要中说,现阶段清政府实行的土地制度是典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极不合理。种地的农民没有 自己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不种地的封建官僚,大地主,却依靠强权占领了大片的土地,剥削没有土地的农民。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口号。规定一切土 地、森林、矿山属于国家,废除清政府官僚、八旗子弟、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废除祠堂、寺院、教会等团体的土地所有权,把土地的所有权统一收归国家,现阶 段收归各根据地政府,由政府统筹安排组织农民分地,进行农业生产。为了解决贫民缺少必要生产工具的问题,纲要规定没收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 产,可以分给缺乏财产的贫民,使其获得相应的生产及生活资料。为了促进根据地的工业,商业的建设和发展,纲要严格规定一定要保护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合法的 营业不受侵犯。鼓励开明士绅和开明地主投资开办工业和流通行业,根据地政府要给予税收,土地使用等各方面的优惠措施,开明士绅已经开明地主愿意放弃土地或 者放弃部分的土地开办工商业的,其土地可以考虑由政府有偿回收并给予更加优惠措施。
  王飞要求人民军所有指战员要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战斗中去。每一个人都既是战斗员,也是宣传员,在一切可能的场 合,向一切可能的人积极宣传我们的纲领,宣扬我们的口号,号召更多的人来加入我们的队伍,加入到我们反抗腐朽的清政府的,为广大人民谋求幸福的战斗中去。
  会议规定,所有人民军士兵一律剪发,不留辫子,根据地内的妇女鼓励出来参加工作,不得缠脚。王飞第一个剪发明志。他早就队这根辫子忍无可忍了,现在 终于到了剪辫子的时候,那还不立即动手。人民军所有指战员都要无条件的剪掉这根辫子。而且王飞还拿左宝贵现场演示,手拿一把大剪刀和剃刀,给左宝贵理了一 个精精神神的现代小平头。说实在的,以前欧阳奋飞在部队的时候,那还是队里的理发高手呢。现在虽然没有趁手的工具,照样理得中规中矩。而且王飞笑称此乃是 人民军以后发型的模范样板头,各级指战员都要照着这个样子来整理自己剪掉辫子以后的发型。至于军队以外的人,不做强求,但是欢迎鼓励他们剪辫子。
  理完发后王飞让人拿出了准备已久的人民军军装。现在的印染技术还没有那么发达,做不成迷彩服装,但人民军的服装是不能再走老路子了。在这方面王飞充 分发挥了他的“怀旧”风格和对“先烈”的无比崇敬之情。几乎把红军的服装给照搬了,尤其是那缀着布质红五角星的八角帽,更是分毫不差。王飞自己先穿戴起 来,与会的大小军官也一一跟着换了。为了这身军装,王飞已经准备好久了。晓云不但是一个合格的服装设计制作者,没有想到做起工场生产管理来也是顶呱呱。王 飞和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晓云便把王飞的设想给变成了一件件的军衣。这时的晓云已经不单单是那个只知道服侍公子哥的丫鬟了。可她在王飞面前总是以丫鬟自 居。王飞也搞不清楚她如此坚定的热情如此高涨的参加这些工作并且在工厂管理中雷厉风行却在自己面前以做他的丫鬟为己任是因为什么,也曾经问过几次,她总是 淡淡的说少爷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呀,我可不愿意和少奶奶一样总是闷在家里。再说了,你不在家,也没有我们做丫鬟的什么事不是?晓云搬出了少奶奶,那可是王飞 的心病,只好叭嗒叭嗒嘴不再问了。
  最后王飞在王家店的祠堂外操场上举行了一个简单的阅兵式。在此之前王飞已经做好了准备,直属的教导营,侦察营和警卫连已经更换了服装,就让他们走着 正步扛着火枪,进行了阅兵。四处看的人眼睛都直了,那么多的人背被红绸飘飘的大刀,整整齐齐的扛着火枪,小喇叭滴滴答答的一吹,嘹亮的《三大纪律,八项注 意》歌声飞起,这些部队一队队排齐了,站直了,雄赳赳气昂昂的打起步子一走,简直是帅呆了,酷毙了。这真是新鲜的事儿。参加会议的人民军各级军官一个个身 着崭新的军衣,立的笔挺,注视着这只从眼前走过的队伍。队伍走到王飞面前,就听一声大喝,“正步走,一二一,”队伍立时走起了正步, “哗啦”把枪举在身前,枪柄贴着大胯,咵咵咵的走了过去。王飞心中不由油然涌起了豪情。
  阅兵结束后,部队就在操场上集合。王飞喝令押出那游击将军等人,先大声发表了《讨清檄文》,这檄文原本是向村里的私塾老师说了大致的意思,由那老塾 师写的,骈四骊六,好大一篇文章。王飞看了没有几行就头晕眼花,叫来别人读着一起听,个个是一头雾水。王飞心话,这老夫子都写了些什么呀,这都谁听的懂 呀。管他呢,这是说来鼓舞士气的,又不是给别人看的。因此王飞便把老夫子的大作放在了一边,用自己的话另作了准备。那老夫子看到王飞上了高台,手撵胡须, 洋洋然,熏然自得,直以为这下自己的大作要源远流长了。孰料听了几句,咦,怎么不对味呀。这分明不是我做的文章嘛。胡须直飘起来。只听王飞先痛斥朝廷如何 欺压剥削农民,镇压劳动人民的反抗,阻碍工商业的发展,歧视汉人,侵吞劳动人民的血汗中饱私囊,然后是对外无能,屈膝投降,割地赔款,把负担都转嫁到劳动 人民的头上,丝毫不顾及人民的死活。最后王飞说:“我王飞也是出身于大富之家,家父无论是在乡党间还是财富上都是省内响当当的人物。我从小到大就从来不知 道吃苦受累是什么回事。大小活计不用我动手,只消一个眼神,自由大小丫鬟,仆人小厮替我操作。我大把大把花出的银子,从来不知道心疼,也不知道银子对于别 人来说代表了什么。夏初的时候我到处走了一遭,才知道我们到底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上。有时候只是我吃一顿饭,花的钱要是普通的老百姓花,一家也能过上一 两年了。我还看到有很多人,家破人亡,到处讨饭,流浪。我是这样的生活,别人是那样的生活。我应该自豪呀,应该安于享乐呀。我为什么要起来反抗,就是因为 我心痛,我看到了别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而自己却无动于衷,我做不到。为什么那么多的人生活过不下去?就是因为朝廷,还有所谓的皇帝,把人逼到绝路上了,把 我们发展的路都给堵死了。如果不起来革命,不造他们的反,我,还有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