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秦武卒 >

第24章

秦武卒-第24章

小说: 秦武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接着说:那三十万楚国士卒固然是最坚定的反秦力量,可毕竟已经无力与秦军一争高下,暂时只有蛰伏于偏远之隅。只要大秦国在统一天下后争取到一个稳固的局势,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他们也无可奈何。人总会老死,一代一代人的反秦情绪会越来越淡漠,大秦国国运正值盛年,又怎惧怕他们呢?
  嬴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突然冷着脸问道:你看王翦为人如何?赵高心里明白嬴政为人薄情寡恩,不会记得别人的好处,却非常爱记仇。现在,王翦虽然为秦国打了大胜仗,平定了楚国。可是,他当初闹脾气让皇帝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了面子。这件事,嬴政必定耿耿于怀。
  不过,赵高又一想,如果说些王翦的坏处,这样的话谁都能讲。我赵高之所以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是因为我敢讲些他在别处听不到的话,尽管这样做要冒着触怒皇帝的危险。于是,他半分糊涂,半分清醒地说:王翦大将军对皇帝忠心不贰,倒是可以放心。
  嬴政轻蔑地向旁处扫了一眼,道:王翦这只老猴子,给他点威风,他就以为自己是只老虎。要是有一天真把我*了,我的脾气他是知道的。
  赵高望了一眼嬴政,他眼睛盯着桌上的军情竹简,目光毒辣,满是蔑视。在内宫生活这么多年,赵高又如何不明白,内宫里的人看外面的人,哪一个不像是只蝼蚁呢?皇帝的心其实就像这内宫,不要去窥视里面,老实地待在外面。只有少数人可以去冒险,比如说我赵高。但大多数人只能像王翦、冯劫、李斯这些人那样老老实实地待在外面的世界,帮助皇帝统治外面的世界。充其量不过是偶尔在皇帝面前展现自己的见识、谋略和野心,其实在皇帝眼里,有时与一个炫耀的小丑并没什么区别。

第七章 祭与魅(4)
嬴政又问:最近有人说王翦在军中大力扶植自己的党羽,这件事情你可知道?语气当中带着责问,显然,嬴政觉得最先告诉他的应该是赵高,而不是等到宫外的官员们写了奏折,他堂堂大秦国的皇帝才知道。
  赵高不紧不慢地说:此事不可偏信一方之言,连陛下都要把自己最信任的人放到重要的位置上,王翦又有什么别的办法呢?且不看国尉府近几年对秦军改进成效之显著,臣倒是以为王翦之用人很有可取之处。
  嬴政鼻子里哼了一声,默不做声。
  赵高知道火候到了,如果再逆着皇帝说下去,他大概就要发怒了。
  赵高话锋一转道:不过,王翦年事已高,平定楚地之后也该退休了,国尉一职,实在是不应长期由一人担任。嬴政的眉头这才有点舒展开。
  赵高明白,国尉府在皇帝的心里就如同肉中的一根刺。把国尉府搞得噤若寒蝉,嬴政担心他们打不了胜仗;太过纵容了呢,又担心他们不把皇帝的话放在心上,将来咸阳有个风吹草动,军队不能站在自己一边。
  赵高接着说:陛下可以下一道御旨,今后高级军官的提拔要经过陛下的批准,重大军事决策要有陛下参与,而不是决策之后再上奏陛下。而且,在重大军事决策时不应只有国尉府的武官参加,那些对大秦国国力有着清醒认识的丞相府、廷尉府文官们也要参与进来。这样,陛下就不必担心不了解自己的军队,也可以避免到了该打仗时军队却没准备好,而军队准备好时却错过了战机。
  嬴政抬头看了看赵高,略一笑,道:赵爱卿的见识果然不凡。赵高知道这话已经说到皇帝心坎里面去了,便恭敬地说:这只是赵高的愚见,还请陛下定夺。
  嬴政许久没有做声,慢慢地,他说:赵高,你的办法的确很多,但你从小在宫中长大,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如果你的权力太大,必定会天下大乱。你为人心机歹毒,不容异己,如果有了权力,冯劫、李斯他们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的。我死后,你就给我陪葬吧,在天上继续给我出谋划策。
  赵高脸上没有露出丝毫惊慌畏惧之色,反而有些激动地对嬴政说:陛下就是把赵高千刀万剐,赵高也无半点怨言!嬴政问道:此话当真?赵高道:赵高可以现在就以死谢罪!
  嬴政笑道:赵高的心思我怎会看不出来呢?能和我一块死难道不是你的荣耀吗?况且我没那么容易就死,我可是要活一万年呢!忘了吗?蓬莱那地方的术士们正给我炼长生不老药呢。
  赵高赶忙说道:大秦国国运如日中天,可见必是陛下真命所致,赵高怎么配和陛下一比短长呢?
  嬴政不置可否,只是打了个哈欠,赵高起身告辞。赵高明天一早还要与胡亥一起温习大秦律法;今夜看来睡不了多久了。
  楚国灭亡后,齐国也很快灭亡。此时,秦国虽然还未统一天下,但所有人都知道,那不过是迟早的事情。秦国开始迅速而严厉地在已经平定的国家里推行新秦制。而朝中的三公九卿也在更迭,一大批做事风格受到嬴政欣赏的人被迅速提拔起来。
  王翦在朝廷上的几次建议都被嬴政不温不火地否定了,国尉府的工作也因此不能进行下去。王翦和其他同僚都明白嬴政的意图。王翦平定楚国之后就有告老退休的意思,现在事情又到了这一步,便向他进了一份奏简,大略说了自己年老多病,请皇帝准许赋闲在家,安度晚年。奏简发出后的第二天,宫中太监来将军府,告知皇帝让王翦大将军宫中一叙。

第七章 祭与魅(5)
嬴政身穿便服,神色明朗,见王翦来了,便说:上回王大将军向朕所要的几名东园工匠可还得你的心吗?
  王翦知道皇帝这是在开自己的玩笑,便说:如今大将军府内错落有致,居住十分舒适,全赖陛下恩赐。嬴政微笑着点点头,长叹了一口气说:大将军如今要退休养老,国尉府的事情,朕还真有些不放心呢。
  王翦心里明白得很,嬴政其实恨不得自己马上就离开国尉府。不过,他嘴上还是说,陛下上承天命,臣下只是尽了人力而已,哪里经得起陛下如此夸奖。
  喝过茶,两人谈了几次大战的经过,有惊心动魄的时候,有欢欣鼓舞的时候。此时的嬴政仿佛与一个常人无异,把自己在战争当中的感受真实地说给王翦听。比如,在平定楚国的时候,有一次他一连三十几天没有接到前线的战报,而且梦见秦军打了大败仗,结果在半夜惊醒了,吓得浑身冷汗。
  临别的时候,嬴政很有些依依不舍的样子,握住王翦的手,说道:秦国表面安定,实则危机四伏。你是国家重臣,经历的凶险比年轻人多,知道事情的轻重,此番退休却不可真正退休,将来朝廷出了什么重大变故,大将军到时可是举足轻重的角色,无论如何都要站在朕的一边呀!
  这几句倒是让王翦有几分感动,毕竟他已经为秦国征战了几十年,对秦国有深厚的感情。而且,王翦理解嬴政的处境,这个动荡的秦国的确让他非常焦虑不安。这么多年来,嬴政很少让人知道他的真实想法。刚才他说的话,也算是不多的几句心里话吧。
  王翦认真地点点头,说道:这一点请陛下放心,将来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王翦都会誓死站在陛下一边的。
  嬴政满意地笑了笑,又问:王离现在何处?王翦道,在楚国驻屯,任五千人主将。嬴政道:把王离调回咸阳来吧,他在秦军最底层已经有五六年,作战经验应该是不缺乏了,让他在我身边待段时间,熟悉熟悉宫中的情况,了解朕治理秦军的想法,这对他有好处。王翦本来想按照惯例把王离调到国尉府,那里更能了解秦军统帅部的运转情况。宫中是非多,他怕王离搅在浑水当中无法自拔。但嬴政已经开口,便也只好照办了。
  嬴政又笑着说道:朕的宝贝女儿嬴妩可是一心想嫁到王家去呢,等王离回来,就选个日子吧。王翦道:王离目前还寸功未立,不过是秦军的一个下级军官,况且他目前年纪还轻,不如再等些时候,待他有了一些功劳,也不辱陛下的恩情。
  嬴政心中有一丝不快,不过王翦说得也有道理,于是点点头,开玩笑说:那就依王大将军吧,哪里有硬嫁女儿的道理?王翦忙道:王翦不敢驳陛下一番好意,只是王贲刚刚完婚,一切还未就绪,我们想认认真真地准备妥当,再隆重地把公主娶过来。
  嬴政轻快地一笑,也不说什么了。
  王翦走出咸阳宫,上车前回头望了一眼高大的宫墙,感慨万千,发现自己与嬴政打了十几年的交道,还是第一次感到他谈笑之间宽容恕让,不那么阴晴莫测。不过,这只能说明,从此自己在皇帝心中再没什么分量了。
  进了咸阳城,王离立刻感到繁华和生机。大道上满是运着建造宫殿用的木料和石料的马车,一些军士在吆喝驱赶着大队修建咸阳宫的刑徒和工匠,从天下各地来咸阳贩卖的商人操着各地的口音在街边讨价还价。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七章 祭与魅(6)
国尉府离咸阳宫不远,在一个街巷的深处,门庭并不张扬,只是一个黑红色门脸,左右立了两头怒目的石狮子。但此地方圆几百步都没有一个行人,十分寂静,地上铺着平整、笔直的青石板,没有半点杂物,上百棵有百年树龄的柳树立在路两侧。偶尔有几个秦国武官到国尉府办理公事,也是小心翼翼,神情谨慎,行色匆匆。站在门外,可以感到这里内蕴千钧的力量,指挥秦国百万劲旅的命令就是从这个不起眼的门庭当中发出的。
  交上了军令节,一名掾吏验证后,告诉王离,王大将军嘱咐过,王离报到后,先回大将军府,五日交代新的任职。
  回到大将军府,王离本是十分欣喜,但所遇之人个个都脸色阴沉,仿佛发生了什么令人悲痛的事情。王离没有多问,只是径直去了六年前曾住过的院子。仆人听说王离回来了,强作笑颜,招呼王离进屋,准备了茶水,便向王翦通报去了。
  过了一会儿,一个仆人进来说,王翦大将军让王离到他那里去。王离仔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戎装,去见王翦。
  第一眼见到王翦,王离心中一惊。王翦穿着白色的袍子,脸颊瘦削,腰板仿佛没有力气,有点驼背了。王翦打量着王离,满含爱怜地说:这几年在秦军的最底层,感觉不一样吧?
  王离谨慎地点点头,把自己六年来的经历说给王翦听。王翦听过之后,略一点头,说:我也知道一些。
  聊了一会儿,王翦看着王离,问:你父亲去世了,你可知道吗?王离一时惊得说不出话,只是摇了摇头,说不知道。他马上明白,爷爷的眼光里为什么有那样强烈的怜爱。他已经失去一个最有希望的儿子,不想再失去一个很有希望的孙子。王贲在当今秦国,论军功无人可比,待到年岁稍长便可委以重任。而现在,他却突然死了,这对王翦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王翦停了停,觉得对王离说这些很没趣,便转换了话题,告诉王离过几日将要担任秦王禁军的郎中车将,位置十分重要,千万不可有丝毫疏忽,一点差错便会酿成大祸。王翦看着王离,两人相差四十年的光阴,真想把多年来对统一战争,对天下的形势,对嬴政为人的理解一股脑告诉给自己的孙子。可是,一时半会儿是说不完的。他脸色明朗地笑了笑,说:在家休息几日吧,到了皇帝身边,恐怕就没这么轻闲了。
  王离安慰了爷爷几句便转身出去了,王翦看着孙子强健的背影,心中突然有了生气。他想,自己要保重身体,好好活下去。只要自己还在,皇帝就会对王离提奖有加,自己也会把一些心得慢慢教给王离。如果今后遇到战事,皇帝也会信任地让王离指挥秦军。如果自己死了,王离还只是秦军的下级军官,恐怕没有机会指挥大的战役,王家的荣耀历史便就此结束了。想到这里,王翦的心情开朗了许多,走到院子里,发现各处景色赏心悦目,胃口也跟着好起来。
  咸阳有四支武装力量。王离所要去的禁军是四支武装力量之中最核心的一支。王离担任郎中车兵主将,下辖三千车兵,与步兵、骑兵一起分布在靠近禁宫的几座大院当中,按照严格的时间安排轮番在宫内巡逻,巡逻完毕的队伍退到禁宫之外,接替他们的队伍进入禁宫。
  郎中令给王离在咸阳宫中安排了一个小院落,有三个仆人和五个勤务兵。这里古树参天,异常幽静,严禁高声说话、嬉笑,除了早晨偶尔可以听见几声清脆的鸟鸣之外,简直可以说是万籁俱寂。但清晨和傍晚,禁军操练的口号声却是允许的,而且这口号还要整齐、响亮、严肃,很远都听得见,把高大的树木震得哗哗直响才行。想来,这样的呼号声已经与深宫的寂静融为一体,象征着禁宫的威严。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七章 祭与魅(7)
今晨,天气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