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当年离骚 >

第53章

当年离骚-第53章

小说: 当年离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暇回府休息,几乎是在文渊阁里安了家。
  说起来这也算周棠的用意之一,洛平住在文渊阁,他便有很多机会见他,只可惜,有关叛军的消息接二连三地放到他面前,他自己也是焦头烂额。这时候他就会想,当皇帝似乎也没有那么好。
  那些叛军多是打着先皇旧部的旗号,口口声声说要扶持三王爷四王爷,总之明目张胆地雇佣军挑事端,弄得当地民怨四起。
  正当他们自我膨胀之时,三王爷周朴和四王爷周柯同时呈书殿前,表明自己绝无反意,与叛军撇清一切关系,并声称拥护周棠,主张对冒用他们之命的人绝不姑息。
  这无疑是给叛军们当头一棒——他们造反了能怎样?自己做皇帝?周家岂会放过他?可此时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上。
  周棠把军事调度权交由方晋方太尉,命他严惩叛军。不过当看到南边突现的一支叛军时,他震怒之余也略有犹豫。
  那是一支名为“安世军”的部队,据传言,他们的领头人是承景帝,周衡。
  方晋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此事怎么处理?”
  周棠斟酌良久,搁下了这份军报。
  他可以逼周朴和周柯表态,却不能触及到周衡。最关键的是,那个所谓的周衡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曾苦口婆心劝他放过周衡的小夫子又该如何自处?
  周棠没有回答方晋的问题,而是起身道:“你退下吧,朕要去一趟文渊阁。”
  方晋退出殿外,目送皇帝的车撵向文渊阁行去,戚然叹道:“慕权啊,何苦来哉……”
  ————
  周棠驾临之时,洛平正忙着校对一本乐史。
  经过上一世的摸爬滚打,他对编撰《承天通鉴》很是得心应手。那时候走过的弯路,如今全都可以避免,这使得他的进度出奇地快,而且几乎没有错漏,这让那些抱着挑剔心态来看待他的老学究们都不得不服。
  周棠照例检视了一番编撰工作,照例大大夸奖了一番,照例提出要与洛学士私下谈谈。
  洛平却从这些“照例”中看出些许不同来。
  他抬头看了眼周棠,对上那双严肃深沉的眸子,心下恍然——这次不是来捣乱胡闹的,恐怕,是来兴师问罪的吧。
  果然,进了内室周棠便道:“南州有支叛军,竟然用‘死人’的名头来造反,小夫子,你说他们是不是很可笑?”
  洛平道:“陛下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周棠看着他:“我接到军报,说是周衡在南州起兵,意图卷土重来。”
  洛平不动声色:“陛下来找我,是想问我那人是真是假吗?”
  周棠道:“小夫子,放走那人的是你,说他不会起兵的也是你,你想要保他,我不曾违逆你的意思,所以这时候我只有来问你了,如果那是周衡,你还要袒护他吗?”
  洛平直视着他回答:“陛下,你是一国之君,在臣的心里,你也是唯一的天子。有人要反你,无论是谁,你都可以一网打尽,不用询问臣的意思。”
  周棠展颜笑了:“小夫子,有你这句话就够了,你果然还是最在乎我的!”说着就要去抱他,被洛平让开了。
  “陛下没有别的事情的话,臣就先去做事了。”
  “慢着慢着,”周棠连忙喊住他,“其实不管那人是不是周棠,我都没有打算像对待其他叛军那样将他们一网打尽。”
  洛平疑惑:“为什么?”
  “因为小夫子你一心想让我摆脱弑亲的骂名,我不想辜负你的期望。尽管我们对外都称周衡死于宁王手中,可世人都说是我杀了他,那么这次就让我证明给他们看,我对周衡没有丝毫愧疚,我可以坦然面对他。如果那真的是周衡,我就尽力劝降他,如果是假的,我就替我侄子报这个冒名顶替的仇。”
  洛平难掩吃惊,他的小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长成了一个懂得权衡和掌控人心的君王。他不再是那个意气用事的少年了,他对他的依赖,也会越来越少了吧。
  洛平定了定心神:“既然陛下早有决断,又何必来问我。”
  周棠喜滋滋地扒在他耳边:“那不一样,比起应对之策,我更在乎小夫子的态度啊。要是你还要替他求情,我就,我就要拿戒尺打你屁股!”
  “……”
  “小夫子,我看许公子小说里的那些夫子们都会那一个戒尺教导学生的,为什么你不这样?好像你从没有教训过我。”
  “陛下很优秀也很听话,没必要教训。还有,陛下当以国事为重,不要再读许公子的小说了。”哪有学生嚷着要夫子抽的?
  “那我赏你一把戒尺吧,以后我要是做皇帝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准许你用它来教训我,可以抽我的屁股,抽疼了也不怪你。”周棠完全没听进洛平的话。
  “臣……没有这方面的兴趣。”
  洛平继续编撰着通鉴,假装没有注意到盯梢自己的暗卫。
  周棠亲自去南州惩治“周衡”率领的叛军,还不忘留下一支暗卫护着洛平,顺便,看他有没有私下接触什么人的意思。
  周棠觉得,洛平那么笃定地让他去剿灭叛军,很可能是因为确定那不是周衡,那么真正的周衡在哪里?小夫子和他还有来往吗?这些都是皇帝陛下十分在意的事。
  这种不信任,洛平倒是习以为常了,他要监视就让他监视吧,反正他与周衡已经很久没有联系过了。除了知道他还在那座禅院,对他的近况一无所知。
  周衡没有原谅他,他也没有脸面出现在他面前。
  于是周棠行军中收到的汇报中,只描述了洛大学士编书的认真与艰辛,与方太尉偶尔互相登门拜访,出门买茶时巧遇张尚书的女儿,被廷廷缠着说要讨两首情诗,找许公子要了两本小说做编书参考,在墨香书院收了两名门生,吃烤鸭时吃到烤鸭西施多给的一只鸭腿……之类的事情。
  周棠当即下令行军提速。
  京城太不安稳了,他要赶紧回去盯着小夫子才行!
  南面战事频频传来捷报,那支军队果然是冒用了景帝的名号。
  天子率领王师浩浩荡荡降临南州之时,领头之人已被吓破了胆子。那人找了个与周衡年纪和相貌相仿的少年,以替天行道之名征兵征粮。
  皇帝斥责他假冒景帝,为一己私欲欺君造反,当场将其斩杀。但对于那名少年和其余参与此事的将领、百姓,他都不予追究,甚至下旨对刚经历过洪涝灾害的南州发放补助。
  他说:“皇侄虽非朕所杀,却是因朕救护不力而死,朕只能竭尽全力善待他的百姓,才能赎罪万一。”
  这一场平乱中,周棠十足的仁君表现,感动了大承天下的百姓。
  原本犹豫着要不要为这位争议颇大的君王效力的傲骨文人们,也都坚定了赴京赶考报效朝廷的决心。
  与此同时,各地叛军也都在朝廷的镇压之下逐渐偃旗息鼓。
  就在周棠拔营回朝之时,大承的中元节即将到来,这是夺位战事初歇之后,百姓们过上的第一个安宁祥和的节日。
  在大承,这个节日有一个传统习俗——放河灯。而在秣城这个最繁华富饶的城池之中,这一习俗又被会玩闹的文人雅士们变成了一场全城同乐的游戏。
  周棠高兴地想着,这是他第一次好好地过这个节,一定要小夫子陪他一整夜。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预告:
  三遍荣华不如你。


 ☆、第六十一章 河灯节

  每年中元节;秣城的秦水河上便会举办一场盛会。
  想要祈愿的人们;除了自己在岸边放河灯以外,还可以前往秦水中央的一艘官船上;花钱购得一只漂亮的河灯,并在一条香烛和艾条围成的华丽河道中放下自己的河灯。
  河灯在放入水中前会依序挂上号牌;而在河道两侧的宾客可以花十文钱;告诉船家自己想要的河灯编号,请他帮自己打捞上来。
  由于这些河灯都出自名家之手,单是外表就很有收藏价值,加上常有闺中小姐寄情于灯;谁捞到这样的河灯便是一种缘分,所以每年都会有许多人在此花大把的银子捞河灯。
  据说高祖时期;一位布衣青年便是在中元节的河灯会中捞上了公主放下的河灯,最终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还有传说讲到,某个失意的小官吏将自己的理想抱负写于河灯之中,谁承想让当朝丞相捞了上来,而且大为赞赏,很快将其举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到后来,一些热恋中的情侣也会在这里玩游戏,将不太好意思说出口的话写在河灯中,然后互相告知自己河灯的编号,打捞上来后,也算是两人间甜蜜的定情信物。
  今年的河灯会格外热闹,秣城纷纷扰扰折腾了好久,现在终于安定下来,远征的将士们也都归来了,大家都有许多思愁念想想要抒发,于是河道上的船夫们忙得快要转起来,小舟上放满了顾客要的河灯,再一并带回岸上去。
  周棠是中元节当夜率军归来的,进城后他立刻撇开士兵和护卫们,独自策马来到秦水河边,长舒一口气:“总算赶上了。”
  夜色朦胧,他一身戎装风尘仆仆,可是难掩那股英气和威严,出现后立即吸引了众多女子的眼光。他显然是来挑选河灯的,许多官家女儿都在肖想着,自己放下的河灯若是能被这位年轻将军捞起,说不定又是一段才子佳人的美谈。
  周棠呆望着那条烛影摇曳的河道,里面缓缓飘浮着上百盏形态各异的河灯,有小楼阁,有芙蓉花,有飞鸟走兽,看得人眼花缭乱。
  他唇角带笑,眼波中漾着旖旎水光,招手唤来一位刚靠岸的船家。
  路过官船时时间还很早,洛平想起上一世放下的河灯,里面写的什么他已记不清了,似乎是些忧国忧民的酸句子,还有一些对皇上的祈愿。
  他不由得停下脚步,心想,若是这回他也放下一盏河灯,不知编号是否还会一样?
  想到此处,他信步走上官船,随手选了一盏河灯,写了几句话进去,递给船工。
  忙碌的船工看都没看一眼,挂上个小号牌就丢进河中,报给他一个数:“二十七!”
  洛平一愣,哑然失笑:当真与上一世是一样的编号,这两场命运真是太奇妙了,有时让他觉得是完全重合的,有时又好像是分道扬镳的。
  周棠鬼使神差地报给船夫一个数字。
  那是小夫子在烧糊涂的时候在他耳边叨叨的,他自己也觉得很奇怪,居然对这个事记得这么清楚。
  他知道自己挺傻的,就算小夫子说的不是胡话,那盏灯恐怕也是以前放过的,这次的编号必然不同了吧。可他就是报了这么一个数,然后紧张兮兮地等着。
  不知过了多久,船夫递给他一只河灯,说是第二十七盏已经漂了老远啦,快到河道尽头了他才找到。
  那是盏再普通不过的荷花灯,没有丝毫特别的地方。
  周棠翻看了一下号牌,确实是“二十七号”。
  他心说多半是哪个没眼光的穷酸鬼,就买个这模样的河灯,还指望能有什么贵人看中它捞它上来?
  他已经没报多大希望了,估计小夫子还在文渊阁里忙活着,根本没有空来这边玩乐吧。
  沮丧地想着,他取出河灯中的笺子。
  瞬间,他僵住了。
  那张纸上赫然就是小夫子的笔迹,而且有着小夫子一贯的简练风格:
  此生棠棣开荼蘼。
  三遍荣华不如你。
  匪报兮,永以为好兮。
  ——祭往生
  周棠看得指尖轻颤,脆弱的纸张簌簌作响。
  他回过神来,赶忙把这张笺子收进怀里,这时候再看那盏荷花灯,顿时觉得清丽脱俗,高贵典雅,绝非凡品,比其他那些花里胡哨却没有内涵的好太多了!
  除去最后那行“祭往生”(周棠认为这三个字大概是随意的落款什么的,不重要也不需要深究),前面几句分明就是小夫子写给他的情书!
  这样都能让他找到,说明他和小夫子的缘分,是天意啊!
  周棠跨上马就往洛府赶去。既然小夫子出来放河灯了,那文渊阁今日定是放假了!他想赶快见到他!
  周棠进洛府时,洛平已经熄灯入睡了。
  他挥退了诚惶诚恐的仆人,坐到洛平榻边。
  屋里太暗,他只听见平缓的呼吸,看不清洛平的脸。想了想,他点燃了那盏河灯中的余蜡,就着微弱的光端详自家小夫子。
  小夫子的眼下有一片阴影,想是日夜劳累,睡眠不足。
  周棠本来想好好与小夫子缠绵一夜的想法,就因为这张疲倦的脸烟消云散了。他恋恋不舍地抚摸着洛平的眼角和面颊,觉得心里满足得都要化掉了。
  他吩咐仆役打水让他沐浴,洗去一身尘土汗水之后,他蹑手蹑脚地爬进了洛平的被窝。
  洛平到底被这动静惊醒了,初时一惊,待感受到熟悉的温暖,他慢慢放松身体。他还没有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