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对号入座 >

第12章

对号入座-第12章

小说: 对号入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得温和起来,并不断提醒自己,不要恐惧周一和周五,因为一切事在人为。
  换了新工作后的Vicky,已不再称自己有周一周五综合症了,因为她重新焕发的工作热情让她觉得每一天都非常美好。Vicky庆幸自己觉醒的比较早,否则真的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周一周五综合症的受害者不仅会是公司,更会是自己。
  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可至今没有人可以描述出这种思维方式的共性,至到有天公司开大会,那个以睿智著称的老板,突然冒出了一句令人意想不到的话:我希望你们做事一定要想清楚WHY或着WHYNOT。
  Why,就是找出支持自己的理由;whynot,就是反对自己的理由,就此把一个思维过程描述成这么简单。曾经看到一个旅美的作家写了一个中国移民家庭生活的小说,其中让人记忆最深的就是主人公的三次转工,而每一次他都启用了一个最简单的图表,写出所有好处和坏处,然后做最后的评估决定“走”或着“不走”。暂且不论最后的结果如何,但这种选择的过程就是一个“why雍汀whynot拥恼绫稹
  如果说跳槽可以选用这种办法,那么在办公室的任何时间都可以以此来解决相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Silver曾经很抱怨公司有些管理方法不尽人情,特别让她这种做实际工作的人付出和得到绝对不公平,而且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认同。所以在很多人眼中,Silver是个麻烦的人。可事实上她非常热爱公司和目前的工作,甚至希望在公司里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借鉴老板“why雍汀whynot拥木神,Silver罗列了所有要抱怨或者不抱怨的原因,结果她发现可以说服自己的竟然是一条:做个不抱怨的人更能融于自己生存的空间,于是她开始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让抱怨的情绪影响自己和别人。
  Why或者whynot,不一定就是做或者不做,走还是不走,坚持还是放弃那么态度分明,有时候也是一种尝试性的鼓励或者挑战。曾经有好工作成绩的Martin,就是用为什么要害怕新的机遇,为什么不让自己的潜能发挥得更好为思维模式,让自己把成为企业家的愿望变成现实。如今已经创业并小有成绩的Martin见人就说,“whynot,不信你试试看印
  我们的生活都因为需要太多的理由而变得有些理智,但偶然的“whynot右材芷鸬揭庀氩坏降男Ч,由此看来我们的思维既可以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无论是从“why拥健whynot“,或者从”whynot拥健why”,都是为了让行动变得更加满足自己的需要,让目标变得离现实更加接近。
  公司人事制度把员工的等级划分得一清二楚,特别在公司的薪水待遇上更把这种级别赋予了数字化的特征,比如工资是平均基数1。5倍的人肯定与2。0倍的人是有距离的,就好比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因为针对不同消费人群推广不同的车型一样,只是没有想到某一天有人会把公司的不同等级也来个别克,凯悦和赛欧的称呼。
  赛欧,是一群白手起家的年轻人,对明天充满着希望,并且愿意靠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积累,一点一点享受生活的乐趣。他们通常是公司培养的“明日之星”,职场前景广阔,所以银行也最愿意贷款给这群小白领。
  凯悦,是一群一脚刚踏入中产阶级的成熟年轻人,在职场奋斗已有数个年头,稳重不再冲动,喜欢稳中有升的生活形态,这群人通常关注旁人的眼光和评价,特别他们对工作的title雍茉诤酰是名符其实的中层干部。
  别克,是一群已经有工作成就感的人,喜欢宽敞而又自我的生活空间,可以掌控自己的职场命运或是未来,对于“江湖地位”的排名听在耳里喜在心里,不经意中挥洒呼风唤雨的本事。
  在职场行驶大道上,赛欧因为车龄有限难免磕磕碰碰,而且也会遭遇高手的挤兑,甚至在背后被人嘲笑为“一个小菜鸟”,可是赛欧总是打扮得鲜亮布置得有一番小资情调。凯悦,车龄不长却经验老道,不轻易与人争道,也执意保护自己不受外力的奇袭,凯悦的最佳色彩是宝马蓝,与大牌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别克最潇洒,通常主人不自己驾驶,有专职老司机代劳,可以在行使中依然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甚至调教自己的下属。
  于是公司决定给员工安排车贴时已经在员工的名册上做好了辨别的标记:别克,凯悦和赛欧。
  一个公司的员工黄金组合就是集老中青之大成,可因为有了年龄的分化因而少不了会有办公室代沟一词。
  先说对工作的认识吧,年长一些的人相对受传统教育颇多,总以为工作就是每天生活24小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为社会做贡献的标志,而年过30的人则认为工作是一种付出,所以必须有回报,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而且必须价值对等;再年轻一点的人多把工作看成是娱乐的一种,甚至是仅仅为了享受工作的乐趣和满足感。于是在公司里就会出现针对同一件事的不同做法和价值取向。
  年长的人最不舍得花钱坐出租车来上班,拿到工资全交给家用或者银行;年过30的刚开始还几个人合叫出租车,存了几年钱后便开始自己买车,如果办公楼停车费昂贵,他们一定把车停得远远的,美其名约多走几步路做做运动;而年轻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贷款买车享受驾驶的乐趣,而且不问停车费多少毫不犹豫就把车驶向了地下停车场,原来他们要的就是这种“爽”。
  再说遭遇工作的变动,老人家思想包袱最重因为他们压根没想到要挪窝,30好几的人换工作一定是反复谋计反复盘算,因为他们的工作只能低开高走,否则这个时候的脸面问题让他们行走不自如,可年轻人说走就走,从不把留恋放在脸上,反正年轻就是资本,明天一定会更好让他们来去自由,洒脱得象一阵春风。
  曾经认识一个年方25岁的Gigi小姐,来公司上班第一天就开来了她的红色小车,而且潇洒地停靠在金茂凯悦的停车场上,虽然只拿着2500多元的工资,可日子过得好似有20000多元的收入。遭遇公司裁员,惟有她没有任何情绪还主动请大家饱餐一顿,席间把她的人生哲学渲染了一番:被把工作太当真,学点本领最重要。打工如果不出头,那么就做小业主。不要总想“净资产”,来点“负资产”才能做大户。
  这下她总算把代沟的一笔一划写大了!
  公司年度最大的活动在一片掌声中落下帷幕。作为地区总监自然是风头最尖的那个人,虽说是个决策人和领导人,但比起各等“百姓”阶层的日夜忙碌,他的辛苦自然在大家的眼里是最少的那个,因为没日没夜加班,拿着盒饭边吃边开会的,就不会有他光辉的影子了。倒是被大老板拥抱而有感谢的,当然属于他了。各等“百姓”不感有任何微词,谁让人家是个官,是个头呢。
  地区总监也觉察到大家的辛苦和不平等待遇,为了显示他的磊落和有福共享的精神,他特意给所有的人发了慰问的短消息:同志们,辛苦了。原本还期待有人会给他回应,比如:谢谢老板的关心,或者直接套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检阅的对话:首长辛苦了!为人民服务!不知是大家累得无暇拍马屁,还是心有不爽,反正让地区总监深深失望的是没有任何回应,他真的希望是网络有问题,而不是他的人际网络出现了偏差。好不容易熬到了星期一,他来到办公室试探性地问秘书:有没有收到我的慰问短信啊。秘书还是很疲倦的摸样:有。但就此没有了下文。总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没有回复他。
  中午吃饭时间,总监有意和大家走得很近,随便拉拉家常。但大家的表情很木然,好象根本没有心情,可他一转身,就听见有人开始说话:一句同志们辛苦了,就打发大家,把我们当傻瓜。拼死拼活,结果功劳都是老板的。可能有人等着我们大家说,你也辛苦了,哈哈我们就是不说不说。话音未落一阵大笑。
  总监这才发现自己都快成同志们的对立面了。分配不均向来就是这个社会的一大特质,在公司职位越高的人,体力劳动明显少于普通大众,但智力付出获得的汇报又绝对超过于体力,于是就会成为嫉妒的靶子,但总监真正不了解的是大众的心理,一种居高临下的慰问本来就代表着地位的差异和身份的悬殊,如果没有机会与普通大众肩并肩的战斗,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真心表示感谢。没有各等“百姓”阶层的铺垫,又何来总监的金字塔地基。
  同志们辛苦了,看来不是随便能说的,更不要自作聪明还等待着“首长辛苦了”的回音。体恤普通人的最好办法就是认同他们所有的贡献,并给予应有的回报。
  办公室里的圈地运动是无声的,从座位区域的大小,到管辖范围的远近,一直到同事间向心指数的高低,周围盟友的多少,圈地运动的激烈程度不亚于一个大项目的竞标。只是不是那么“明刀明枪”,暗中的较量才是有火药味的。圈地运动的技法各有不同,但本质却是相通的,那便是靠时间的积累去不断地膨胀自己的势力范围。
  Mint是典型的上海小女人,心中的目标装得很大,可表面却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很具有欺骗性,刚进公司的时候,谁也没有把她当一回事。可聪明的她早就在一旁默默地察眼观色,她要寻找一个阶梯可以帮助她在公司里脱颖而出。很快她就找到一个她自认为在公司有地位的同事去热情地做他的盟友,于是不过一年,她的职位就发生了变化。从那一天起她开始为自己在公司里物色拥护者,因为光有“上层建筑”做保护还不够,还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为此她将目标锁定在新同事身上,既有感情投资,也有权利威吓,让人对她产生依靠感。同时她尽量把一切可能影响她在公司或部门的人踢除出局,当然她在老板的面前还是保持着一贯的若不禁风的样子,只是在下属面前她会来点手段,然而更多的时候她喜欢躲在暗处,利用有些盲目追随者在公司里兴风作浪。她有如鱼得水的感觉,只是几年下来她的手下全变成了没有太多出息的人,她好象控制了他们,其实她圈了一个地基并不稳固的地盘。而且她的能干和聪明也被她的自私和狭隘所减色,时间成了检验一切的真理,她在公司的仕途就此停步。
  Fanny在这个公司做了很多年,是个老员工了。现在她已是一个部门的小头目,她的脾气像北方人,大大咧咧随心所欲,她自认为自己的部门业绩不错,就不在乎与他人合作。她最擅长的是在部门里树立小团体意识,对部门内的同事她既仁慈又施恩,让所有人为她做事并围着她转,部门的利益也永远是她的首选。可是渐渐地她的过于本位主义在公司却引起其他部门的强烈反感,以至于让公司决策层不得不重心考虑部门经理人选,可Fanny却不以为然,她自信的认为部门是她一手建造的,所有人也受尽了她的小恩小惠,公司如果调动经理人选是很难与这个部门合作的,因而她始终认为自己的王国很牢固。但不幸的是公司决定长痛不如短痛,即便是暂时的部门业绩受影响,也不能容忍个人在公司圈地而坐,这样会防碍公司的长远利益,就这样Fanny被请去做另外一些业务了,更让她吃惊,原先她认为牢不可破的同事联盟随着她的离去,立马不复存在,这不得不让她感悟到:公司同事关系其实是最现实的工作关系。
  其实办公室里的圈地运动,其中的奥秘人人都懂,然而真正的赢家不仅仅为自己在办公室里扩张地盘和势力,更重要的是赢得人心和尊重,任何办公室的帮派团伙都是短暂和私心的。过于在乎圈地的人,最终反而会把自己圈地为牢,丧失了更大更多的空间。一个拥有远大目标和胸怀的人,圈地不如圈才,圈才不如圈心,这才是新办公室的圈地主义。
  在生活中不难发现常常有这两种人,一种人对任何事情都做出谦恭的态度,一幅唯唯是诺的样子,另一种人对任何事情都采取怀疑和不合作的态度,一幅永远唱反调的样子。在职场生涯中,这两种人的工作态度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前者常被视为无原则,无头脑,无创见一族,而后者又被认为是不宽容,不合作,不友善一族。
  于是在办公室里说“yes雍陀No,就成了一个大学问。
  Jackie是一个认真固执的人,虽然业绩不错但人缘很差,因为他永远是NO比Yes多,这样没有太多人愿意和他共处一个团队。有一天那个和蔼可亲的瑞典老板把他请进了办公室,面带笑容地问他:公司的员工奖励计划好吗?Jackie性情中就脱口而出:No。itsnotrealgood。老板笑了,告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