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爱在前,情在后(悉尼留学故事) >

第20章

爱在前,情在后(悉尼留学故事)-第20章

小说: 爱在前,情在后(悉尼留学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当他提出要求的时候,娜伊雅却坚决地拒绝:“你就不怕我怀上孩子么?”

  “没事,我买了避孕套。”林凌拿出一只来。

  “啊?你,你什么时候买的?!不行!不行!坚决不行!”

  “为什么啊?”

  “坚决不进行婚前性行为!”

  “……”林凌彻底无语了。

  “等我们结婚以后,我给你生一堆孩子。”娜伊雅贴在有些发呆的林凌耳边,轻轻地说。

  “好吧。”一块肉放在嘴边,却不能张口,实在是痛苦的事情。林凌最后还是放弃了。一堆孩子,太遥远了。林凌想其实自己也没有做好思想准备,这一切来得都太突然。给彼此一段时间吧。何况她现在还是“患者”,现在自己就尊重她的意见吧。 。 想看书来

抑郁症和百优解
医生说,她得的是抑郁症。她现在对自己全盘否定,而且不敢与人交流。

  娜伊雅和林凌都上网去查看相关的信息,比如抑郁症的患者应该多吃香蕉,多吃巧克力。林凌就买回一些香蕉和大块巧克力。他们还看到,抑郁症,被称为心灵的感冒。比如央视的某个著名主持人曾经得过,他接受了药物治疗之后痊愈。他还向公众宣传,教育人们理解患者,呼吁人们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抑郁症的患者都是善良的,他们也是非常聪明的。当患者痊愈之后,他们都会变得更加坚强,对生活和人生的理解也更加的深刻。

  道理都是给别人讲的。宣传归宣传,教育是教育。当自己身处困境,总是非常艰难,无法自拔。睡觉的时候,才是娜伊雅停止乱想的时候。去学校上课临走之前,看着她熟睡中平静安详的脸庞,林凌在她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心里想,愿一切不幸都远离她吧。

  等他回来的时候,看到她又在哭泣。她说她今天心情很差,还尝试了自杀!就是用一根啤酒绳在衣柜里上吊……林凌看着她带有红色血印的脖胫,心说姑奶奶啊,您别折腾了行不。啤酒绳很难承受她身体的重量,而且衣柜仅有一人高,纯粹是胡闹么。对一个抑郁症患者这样想,似乎有点过分,但是她完全没有顾及别人的感受啊。

  然而他读完她写的遗书,就独自躲进卫生间流下了眼泪。

  “亲爱的,你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男人。如果有来世,那么我一定嫁给你,做你的新娘。可是现在我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我走了,你要好好保重。我对不起你和我妈。 娜伊雅 年月日”

  林凌默默地剪断塑料绳,收拾好柜子里的衣物,然后满脸平静地对她说:“你以后别这样做了。你走了,我怎么办?”

  娜伊雅依然坐在床边流泪,一言不发。

  林凌对刚发生的事情心有余悸。几个小时之后才他的内心才真正恢复了平静.林凌说明天上课她和自己去学校吧,她可以听课或者自己去图书馆看书。这样,她可以多接触外面的世界,一个人在房间里,太危险了。

  林凌最近的睡眠质量很差,上课期间偶尔还打个盹,清醒的时候还在担心她。现在他完全没有心思听讲。

  娜伊雅的状态也比前期稳定了,也许是所有的方法——食物,环境,还有药物的综合真的产生了某种正面的积极的化学生物作用。娜伊雅母亲为了女儿的健康,付出了极大的耐心、精力和金钱。她在医院工作,买的都是进口药物,价格不菲。

  抗抑郁专业药物——百忧解(Prozac),据说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药物之一。它帮助缓解或解决千万生命的抑郁苦闷的症状,因此它不仅解决了一个医学问题,而且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和谐。传说,美国前绯闻总统也曾经服用该药,这无疑成为该药推广宣传的又一新的亮点。广告甚至把“你今天prozac了么”作为口号,可见该药物的应用之广。然而也有宣传说它有很强的副作用。不管怎样,生命要紧。如果在患病期间患者去世了,那么这种损失比副作用不知严重了多少倍。白色的药粒,在体内溶解,被吸收,然后通过血管流到身体和大脑的每个角落。药物主要成分是五羟四胺,就会奇迹般地把烦恼、压抑、抑郁都带走了。想想,真是不可思议。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善变的想法
林凌不但要上课,写作业,还要回来做饭,做一些家务。娜伊雅依然沉浸在内心世界里。她做的饭菜也没有什么味道,加上她的生活常识是在稍得可怜,比如甚至不知道四季豆炒之前是否需要用水煮……林凌也没有办法——四季豆做不熟是会中毒的——凡事都要他操心,事必躬亲。变成大哥照顾小妹,生活起居一切都要他安排。

  两个人在单人床上睡觉实在不舒服。楼上正好有一个多余的单人床垫,林凌就问jason他们用不用。Jason说:“你拿去吧。”林凌就请他帮忙把床垫搬到了楼下自己的卧室。

  林凌是想自己睡地上的,因为害怕娜伊雅睡出什么毛病来——女孩子总是怕凉的。可是娜伊雅却坚持在地上睡,理由是架子上的床垫太硬了,这个床垫软。“我喜欢这里!不要跟我抢。”林凌没有办法,他也分不清她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只能依着她。好在悉尼的秋冬时节不是十分冷,还在零上。而且房间里有个小暖气,把暖气打开,立刻会温暖一些。

  林凌事后想起来,后悔不已:自己怎么就不直接去买个双人床呢……

  娜伊雅从大家电脑里找来一些电视剧。电视剧一旦开始,就得全部看完。从此她也不出房间了。只是偶尔出去晒晒太阳,和小狗打个招呼。她自己坐在床垫上,把电脑放在林凌的床上,逐集播放。林凌学习的时候,她就插上耳机;林凌也和她一起看,坐在后面抱着她的腰,把下巴放在她的肩头,闻着飘香的长发。

  娜伊雅对未来的事情还没有想好。她不想继续读这个专业。她觉得无法面对自己的老师和同学,也无法承受那些压力。她想回去就不来了,等林凌回去。

  林凌有点挠头——他还不打算什么都没有拿到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而且至少这几年他还是想在澳洲;如果她不回来,他们的关系也就会相应画上句号。娜伊雅的心理存在着幻想,林凌却看得非常清楚。

  娜伊雅的想法却是每天都在变化。过了几天,她又想留在澳洲,因为她舍不得林凌。她还想换学校转专业,去学护士。她开始缠着林凌,让他查找护士专业的信息。林凌觉得这个有点太不靠普:第一,她母亲应该不会让她去学这个专业;第二,工作的时候形形色色的人都要接触,她不适合……林凌并没有说出来。 最后林凌也没有办法,只得装装样子,帮她打开几个网页,看看里面的介绍。不久,她的这个想法,也不了了之。

  娜伊雅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悠闲而没有学习压力。随着回国的日子越来越近,她的心情也越来越好。大家都说,第一次回国还是很令人期待的。娜伊雅开始买这买那——给老妈的、给老姨的、给妹妹的……七大姑八大姨都算上,需要很多东西。林凌就在一边给她出谋划策。两个人在超市、礼品店里转来转去,慢慢把行李箱装了一半。

  回国,大家都不会带很多的东西。澳洲的生活日用品大多都是中国制造,价格也比国内高。于是大家出国的时候把行李装得满满的,回去的时候却很少带东西。这完全是一种双向不平衡的运输。如同从国内来的集装箱都装得满满当当,而从澳洲返回的集装箱确有很高的闲置率。

送行
周末,Vivian和娜伊雅要去市中心逛商店,林凌和Jason也一起去。从这家饰品店走进那家服装店,又从那家服装店走进这家玩具店……女人一到逛街的时候,就充满了能量,她们也永远不会感到疲惫。后面跟班的两人都有点体力不支了,她们依然是兴致不减。

  在一个服装店,正好碰上大量服装都在打折促销。两人就开始不停地试装。最后娜伊雅在林凌的看上“指导”下买了一件小夹克。Vivian并没有买衣服,而是在一家店买了一个很大的毛绒玩具。

  这是林凌第一次给别人买衣服,也是第一次在悉尼买衣服。林凌来了将近一年,自己也从来没买过衣物,甚至从没有买过一双袜子。他所有的衣物都是出国之前老妈陪着买的。男装不会很快过时,只要没有坏,还可以继续穿着。

  看得出来娜伊雅非常高兴,此后的几天都穿着新衣服,甚至包括做饭、吃饭和洗碗。林凌想,真是一个傻女孩,这么点小事情就让她幸福成这样。

  娜伊雅把所有要带回去的东西(除了笔记本电脑)都直接塞进行李箱。林凌看到,轻轻叹口气,开始帮她整理。他把怕碰易碎的东西用衣物包好放进一个小的纸箱里,把松散的物品用绳子扎好。最后箱里的东西变得井井有条。娜伊雅赞叹道:“老公,你真厉害!”

  林凌笑了笑,心说,这样的事情都要我做,在家的时候都是老妈给我装好的。

  娜伊雅回国那天,他们早晨7点就准备出发。房东看到他们还要拖着行李走到火车站,就开车送他们到飞机场,放下行李,他直接去了学校。林凌说了好几个“谢谢”。

  在机场,办完登机手续。两个人坐在椅子上,时间一点点地流逝。

  填写好出境表格,娜伊雅要去排队过海关。林凌把电脑包交给她,说:“路上小心,到家给我消息。”娜伊雅对他笑了笑,然后走进等待的人群。林凌站在那里,看她缓缓地办完手续,走进去,回头朝林凌挥手告别。林凌心里一阵酸楚,也朝她使劲的挥手。

  林凌不知道,她这一走,两人是否还能够见面。

  林凌一个人回到住处,将床垫放回楼上,把房间里整理好。他看着空荡荡的房间,觉得心里好像少了些什么。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每天回来,都能看到娜伊雅的身影,听到他的声音。

  爱情,原来就是一种习惯。

  悉尼的冬天,经常下雨,而且一下就一周。阴冷潮湿的空气里,弥散着伤感的味道。

  
  悉尼的雨季

  
  北方的雨滴

  侵入仓促的冬季

  云睁开双眼

  寻找雨的痕迹

  
  时间的差错

  地理的距离

  寂冷清晨

  无声地分离

  云 消逝天边

  雨 奔向大地

  
  翻看舒缓的呼吸

  倾听粉色的月历

  一片衰老的记忆

  镌刻在水塔旁的草地

  
  没有阳光的日子

  留守南半球的雨季

  在阴郁的悉尼

  默默等你

  
  ( 2007…6…17,悉尼)

考试和寒假课程
娜伊雅在这里住了不到一个月。她终于顺利到家,她母亲亲自到飞机场接她。林凌得到了消息,也就安心了。牵挂一个人,就是希望她能够顺利平安。从此以后,林凌每天晚上也有了必修课——和娜伊雅聊天。即使是没有什么事情,她也会打开视频,看看林凌在做什么。

  考试临近,林凌又开始紧张。每天除了偶尔和娜伊雅聊几句外,他都在看书、做题和复习。虽然是第二学期,但是他刚开始读新专业的课程并不简单,娜伊雅的事情又让他心力交瘁,他的平时成绩并不好。算来算去,四门课程,除了一门原来专业的能够轻松及格外,其他的三门都很危险。这给他带来很大的压力。

  六月中旬,课程都结束了。留下一周左右的复习时间,然后陆续开始考试。

  六月三十日,林凌心情忐忑地走出考场,觉得轻松了一点,应该能够及格吧。

  为减少下几个学期的压力,林凌申请了一门寒假课程。而且这门是他比较感兴趣的。期末考试结束之后,休息三四天,他又开始上课。如同是一个长长的句子,中间没有逗号,没有停顿。一口气读下来,让人完全没有喘息的时间和机会。

  一门课程,一个月学完。一周上两次课——每次一天,9点到5点,完全是集中授课。大家每天忙忙碌碌,看书,准备老师布置下来的问题。

  林凌想买辆车,出行会方便一些。他预算定在3000左右,开始在网上看广告,然后联系几个车主。只有一个住得离他很近,答应把车看过来。林凌请Wil和房东帮忙看看,最后大家在价格上没有达成共识。没有做成这笔交易。

  林凌去指定的地方翻译了自己的驾照,交钱,复印,很快结束。不久他就接到邮寄来的翻译件。这意味着他在法律意义上可以单独在澳洲驾驶汽车了。

  大家考试结束,商量着出去玩。最后决定去比较近的蓝山——单程100公里左右,当天去当天回来。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