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爱在前,情在后(悉尼留学故事) >

第16章

爱在前,情在后(悉尼留学故事)-第16章

小说: 爱在前,情在后(悉尼留学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5日,圣诞节。

  林凌和李敏约好了,一起逛逛。在中央火车站门口见面,大家准备去情人港。这次不是两个人,而是三个人——还有李敏的德国男友。这个德国人身材单薄,个子却很高,戴着黑框的眼镜。大家边走边聊。原来他在读博士,来了三年了。

  走走停停,大家在路上选了几个景点照相。

  节日的情人港,几株高大的圣诞树矗立在几个醒目的位置,成为圣诞节最显著的标志。现在是假期,很多人都陪家人出来游玩。下午的阳光很强,照射在地面和水面上,或者建筑物的玻璃上,十分刺眼。海鸥却还如往常,或向行人乞讨,或相互争抢着食物。这也是它们的节日。

  走出情人港,又到city转了转。大家住得都很远,就早早地回去了。下个月初李敏也要回国过年,她问林凌有什么东西需要带给家里。林凌说没有,等想到了就告诉她。

  林凌认识的所有人几乎都要回家了。这让他有点犹豫。留在澳洲,花销是挺大,房租、伙食费、交通费,算来算去,几乎能抵得上一张飞机票了。自己找了这么久还没有找到工作——哪怕是一份简单的重复的工作,就这样回去,好像是在逃避生活。这样放弃,完全不是林凌做事的风格。

  他想来想去,还是留下来继续找工作。长了这么大,还没有一个人在外面度过一个春节。他也想尝试一下这样的感受。

新年焰火
12月31日。多云。

  在悉尼歌剧院和港湾大桥上燃放的新年焰火,每年都有超过一百万人聚集一起观看。一百人一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林凌海是很感兴趣的。可是Jason要去陪女朋友,只有Wil说他要一起去。

  下午4点,两个人坐火车出发。到了市中心,很多地方都实行了交通管制。车辆无法通行,步行成了最理想的方式。一百多万人从这座城市,这个国家,甚至其他地方的各个角落聚集到这里,成为悉尼一年一次的大规模的迁徙。为了维持秩序,警察也非常多。还有骑警,坐在高大的马背上,好不威风。

  观看焰火,有很多地点。好的地方都挤满了人。大家铺上毯子,坐在或者倒在草地、人行道上。一些人早晨就来占地方,甚至动用了帐篷,带上足够的实物、饮用水,还有游戏扑克。还有很多人驾船到最佳观测点,家人朋友坐在船上,一边摇荡,一边欣赏。

  每一个卖食品或冷饮的摊位都生意兴隆。这么多人,消费量是惊人的。

  可移动的厕所也被临时调运来,整齐地排列在草地上。一些地方,居然已经开始排起长队。

  他们两人从大桥地下走,觉得桥下看不是很好,因为看不到全景。于是继续走,看到歌剧院的路已经封上,不许行人通过。只能走到南边的公园。平时安静的公园,今天变得异常喧闹,人头攒动。公园里的鹦鹉,早被人群吓得飞走了。

  走到能看到歌剧院和大桥的地方,大多数地方都已经被占据了。他们只能选择坐在水泥路边。行人通过的时候,偶尔还会碰到他们。没有办法,时间还早,才6点。他们完全是两个没有经验的人——除了相机,没有带食物,也没有带水,更不用说毯子了。还好,今天没有太阳,也没有下雨。不然,很多人都会早早离开的。

  他们一个人留下占地方,另一个人去买了两瓶水,一些吃的,算是晚餐。

  漫长的等待。

  9点的时候,有一次小规模的燃放,时间很短。这是给观众一个安慰,很多人都熬不住了,观看这次燃放之后就直接离开回家去了。

  9点过后,人却依然再增加。一些地方,人们站立着,却都挪不动脚步。只留下一条缝隙让一个人穿行。

  大家都不停地看表。时间依然一点一滴缓慢地流逝。

  这种等待,在11点以后变得更加有激动。

  11:30。

  11:50!

  11:59!

  最后十秒钟大家开始倒计时,声音越来越大:“10,9,8,7,6,5,4!3!2!1!”

  00:00!

  “Happy New Year!”

  港湾大桥上灯光图案变成了“钻石”,焰火晚会也正式开始。五彩的焰火,时而从大桥上腾空,时而从歌剧院上迸发,时而又从高楼上喷洒……绚丽的焰火,倒映在水中,给水面也披上鲜艳的外衣。城市的灯光和焰火交相辉映,形成一幅醉人的图景。焰火不断变换,不停地展示新的样式。人们也不停地欢呼,不断地拍照。在人群中,每个人都忍不住呼喊。

  焰火结束了。人们开始渐渐离开,洪水一样缓缓退去,留下满地的纸屑垃圾,那是洪水过后的遗迹……

  火车一直运行到凌晨4点。像上下班高峰一样,车厢里塞满了人。大家兴奋地谈论着新年的焰火和新年的愿望。

  和Wil 告别。从火车站出来,走在回家的路上,林凌想,新的一年开始了。

清洁工
1月的第一个星期六,林凌终于得到了一份工作——清洁工。

  周六早上他去买了中文报纸,翻开招工的广告,找了几个打电话过去。第一个电话接通之后,对方问他有没有做过清洁;林凌回答做过——现在他也学狡猾了。对方就说,这样吧,周二你来跟着做一天试试看吧。

  好的。

  尽管心里还是有些不情愿,但毕竟在国外,还是放下“知识分子”的臭架子,老老实实地打点零工吧。林凌觉得自己已经开始向生活低头屈服了。生活是现实的,这是国外生活给留学生上的重要一课。

  周二早晨,林凌5点起床,洗漱收拾吃早饭之后,把一瓶凉开水和昨天晚上自制的三明治装进书包,就出门了。

  林凌很久没有这么早起床了,昨天睡前把手机闹钟设置好——响两次,唯恐自己睡过头,错过时间。还好,早晨没等闹钟叫,他就醒了。第一天上班,还有一点点兴奋。虽然不是什么中意的工作,但是找了这么久,也算是一种成功,自己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天刚刚蒙蒙亮,星星还在一闪一闪的,只是偶尔过几辆汽车。早晨的温度比较低,刚出门的时候还有点冷,需要穿着厚外套。林凌遇到的第一个行人,是一个锻炼身体的老头,大家相向走过,只能看清彼此的轮廓,打了一个招呼,“早上好。”

  走过镇中心,冷清的街道上有三五个匆匆的行人。一间面包店已经开门,店员在里面忙碌着。林凌想,下次可以从这里买面包吃。

  和老板约好6点在火车站旁边的停车场见面。林凌到了,还没有见到人。一看表,现在才5:50。提前十分钟,还算正常。大约20分钟之后,一辆白色的加长福特开了过来——后面长了一点,用来装在杂物,一些澳洲人似乎很喜欢这种奇怪的样式。一个60岁左右的矮胖子从车上出来,看到林凌,就问:“你是林凌么?”

  “是的。”

  “你好,上车吧。”

  “你好。”

  “你先在车上等我一会,我去买份报纸。”

  “好。”

  林凌绕车一周,从车窗外看到车里装满了杂物——摸布、吸尘器、拖把、水桶……他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后面的座位上是没有空间,几大桶清洁水放在那里。

  老板买了一份当天的中文报纸,发动车,出发。

  一路边走边聊,比如哪里人,做什么啊……一会就没有了话题,林凌就有点犯困,闭上眼睛,却怎么也睡不着。

  太阳升起来,车辆逐渐多起来,开始塞车。老板不停地抱怨:“小林,你看,这个悉尼是没法开车了。这个时候就堵成这样了。”

  “哦。”林凌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答复。

  路上经过港湾大桥——这是林凌第一次坐车从上面经过。宏伟的铁桥,直入云端。从这个角度观看侧下方的歌剧院,真得像扬帆出海的航船,在蓝色的水域里行使。

  悉尼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只是我们为了留在这里,付出的这一切,究竟是否值得呢……林凌想。

  车开了一个半小时左右,终于到目的地。第一个顾客家——一幢普通的别墅。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老移民与留学生
老板打开后备箱,拿出一对用具,把吸尘器交给林凌(最沉的东西)。林凌把吸尘器背在右肩,左手提起一个水桶,里面放着拖把,鸡毛掸子和几小瓶玻璃水。老板关上车门,提起另外两个装满东西的桶,打开院门,又用钥匙打开前门。家里并没有人。然后他先进去,告诉林凌把东西放在门口。

  “你先去做卫生间,然后去洗尘拖地。好吧。” 

  “好。”林凌一脸茫然,并不知道怎么做这些事情,甚至不知道应该用什么用具。

  “动手啊!”老板看他一点反应都没有,命令道。

  “用什么啊?”林凌小声地问。

  “这是摸布,这是玻璃水。拿着!”老板有点鄙夷地瞪了他一眼,然后拿出这些东西对他说。

  “哦。”

  “你跟我来。”老板急匆匆地冲进卫生间,对着镜子喷了玻璃水,一边擦玻璃,一边对他说,“我先给你示范一下,你就找我的样子啊!你做完以后,我回来检查的。”

  “好。”只要有员工培训就好啊,林凌想。

  “先擦玻璃,然后马桶,淋浴的玻璃门。知道了么?!”

  “知道了。”

  林凌照着样子,开工。老板拿着鸡毛掸子和抹布出去擦灰尘,二十分钟以后回来,看他还没有把清理完,就直接说 :“我们不是在做星级酒店,擦干净就可以了。你做事不要那么慢好不好?!幅度达一点好不好?!……”

  长这么大了,还没有什么人这样对他。林凌心里有点恼火,但是只能忍住了。他终于把卫生间清理完,去请示老板。老板说:“你吸尘去吧。”

  这种专业吸尘器是背在身上的,与家庭用的完全不同,电线也有二、三十米长。林凌把线打开,找了个插头,打开吸尘器,用一点一点在地上“蹭”。

  “你没有做过吧,我们中国人为什么都这么不诚实呢。”老板突然在林凌后面冒出来,然后斥责道。他把吸尘器背过去,给林凌示范。“幅度达一点,我们不是在地上寻宝,不是在搞研究。知道么?!”

  吸尘,拖地……

  老板把最后的一片地板用拖把拖完,让林凌把水倒在草地上。完工了。他们在这家一共用了一个小时。

  在车上,老板教育他:“我都做了十几年清洁了,我说怎么做,你就听我的好了。”

  林凌嘴上答应着,心里却想,做了十几年清洁工,还是清洁工!就这么点出息,还值得炫耀么……

  下午4点,他们开车回去。这一天一共做了5家,“工作”时间6小时。老板每小时给他12刀——尽管依然比法定工资低,但已经比大多数华人老板给的薪水高了。

  用一个老移民的话来说——享受别人的蓝天和绿草,是要付出代价的。看着车窗外的行人和车流,林凌想,这真是我要的生活么……

  老板是一个南京人,也是老移民。他说他儿子还在读幼儿园,看来他年纪也不大,只是面像太老了。

  老移民和新移民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那个时代的人,条件都很差,大多数英文水平很低,但他们都硬着头皮一点点坚持下来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对祖国的印象依然是破旧而落后的,仍然停留在十几甚至几十年前,因为很多人根本没有体会到中国快速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现在的移民,大部分是先读书后移民,家庭条件好很多,大部分又受过高等教育。年轻一代在出国之前都在家养尊处优,自理能力相对差一些。不过很多人其实不打工,完全可以生活得很好。很多留学生都更喜欢国内生活的丰富和热闹,而厌恶澳洲的清苦。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春节
澳洲的乌鸦个头很大,叫声像小孩的吵闹声,数量像这里大个头的蟑螂一样多。这些怪异的动物,总是让新来的留学生们感到不适应——如同悉尼的生活。虽然这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在大多数刚来的中国留学生眼里,更像是“资本主义大农村”。除了市中心那里有一些“高楼大厦”,其他的地方都很少能够见到高层建筑。还有就是苍蝇又大又傻,数量多,还总是往人脸上扑。

  蓝天,白云,草地,绿树,蟑螂,乌鸦,苍蝇,矮房子……

  
  第一周,林凌跟着老板干了三天,把很多东西都搞清楚了。这段时间,也没少挨老板的责骂。比如林凌总是把吸尘器的电线缠得乱七八糟,老板就说:“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会做,我儿子看一次都会了。”他有一次没有把玻璃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