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大学红楼梦 >

第1章

大学红楼梦-第1章

小说: 大学红楼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新生报到
楔子:故事的开端发生在康熙七年即公元1668年的一个秋天。京陵大学的门口,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韦小宝正在地摊上叫得起劲:“来一来,看一个啊,最新引进的东瀛*啊。。。。。。”话音刚落,足足有一个团的学生跃跃欲试。

  这时候京大的保卫科长焦大威风凛凛地走了过来,板起脸孔斥道:“好你个韦小宝,也不不看看这是个什么地方,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招牌,你眼睛瞎了啊!限你一秒钟,连人带*,给我滚!要不然,老子宰了你!”

  事实上韦小宝只用了半秒钟就滚了,因为他知道焦大是个厉害人物,得罪不起。临走前他狠狠吐了一口:“妈的,总有一日,老子混出名堂,非把你这焦大弄死!”然后恨恨地走了。

  焦大却根本不相信韦小宝这种人会有出息,“人渣!”他把香烟往地上一丢,今天是新生报到的头一天,人太多了,他这个保卫科长责任重大,不容有失,想到这里,焦大急忙四处指挥交通去了。

  
  刘姥姥在京陵大学整整干了三十年的保洁工,她是一个干枯的瘦女人,皮色黄黄的像木瓜,举动不急不缓,大鼻子,大额角,小眼睛,牙齿有点脱落,在她高兴得笑起来来的时候,那牙齿的形状很像掉了齿的菜刀。今天是新生报到的第一天,刘姥姥早就在家闷出病来,这不,她一大清早头一个就来到了学校。说实话,刘姥姥在京陵大学这三十年什么大风大雨没经历过,用她的话说,她吃过的盐比别人吃过的米多,她流过的汗比天上下的雨还多,她在这看过的有钱公子哥儿,漂亮小姐,比那草坪上的草还多。 

  不过1668届的京陵大学新生,他们自打进校的第一秒钟开始,就深深震撼了这位五十二岁的老妇人,学校值班的保卫科科长焦大惊讶得发现,刘姥姥一个暑假没见,怎么牙齿都掉光了,光剩舌头了。的确,新生报到的头一天,刘姥姥的舌头绝大部分时间里是吐在外面的,好久才用手指硬是推了回去。 

  只见成百上千辆名牌轿车载着新生和护送的家长,徐徐的穿过校门,刘姥姥不认识那些牌子,叫不上来名字,只在心里纳闷道:“这莫非就是传说当中的天马,或者是飞马?呀,可真气派呀!”

  那浩浩荡荡的场面,不说别的,光是那车头镀金的反光镜,就照得人眼花缭乱。 

  那些车停在固定的角落,车门打开,先跳出来几个黑衣保镖,拿着行李,然后,车前门打开,走出来这位浑身珠光宝气的漂亮小姐,或是那位打扮得时髦的公子哥儿。 

  “1668届的新生有钱人真是贼多!”不多久焦大也迷糊了,发现原来自己也是没有牙齿的。 

  刘姥姥怔怔地望着这些,心里好一阵失落惆怅。 

  “哎,人比人,气死人啊!本来嘛,京陵大学可不是一般人能进得来的。”

  京陵大学是由当今赫赫有名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当中的史侯一手创办的。别看史老侯爷戎马一生,可他深深地意识到: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于是在晚年创办了京陵大学。在他的感召下,荣国公,宁国公,和其他两族巨头也纷纷入股,成为京陵大学早期名副其实的创始人。 

  京陵大学秉承“自由,开放,博爱,平等”的教学宗旨。发出:喜欢诗歌的请进来,写小说的滚出去”的号召,坚定不移的坚持“诗歌正统,捍卫古典文学,向一切文学反动派发起总攻!”

  在京陵大学的宿舍里,到处张贴着:像狗一样的趴着,像猪一样的睡着。”的标语,让人觉得有一种到动物园的错觉。 

  教室里也不例外,随处可见这样的大幅巨报:猜猜看,你认为自己足够聪明吗,要不然你又怎么可能会在这里呢?”

  “真纳闷,是夸我们呢,还是骂我们呢?”所以京陵大学的学生一般不喜欢到教室自习,望着这些标语,多少有点气馁,所以图书馆就成了他们最理想的学习场所。 

  这一方面是由于图书馆的标语特别正派:“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

  还真的不错,据听说在图书馆还真的成全了一对对的才子佳人,这也成为京陵大学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其实除了这一点外,京陵大学的图书馆里还秘密的收藏着一大堆武侠,言情,和当下最流行的玄幻小说。这是因为新上任的名誉院长史老太君从小就爱听戏文,偷偷地看《西厢记》,《*》等戏曲小说,尤其是最爱读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老太太还是蛮有小资情调的。 

  所以她老人家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就是图书馆新进了一批小说,当其他股东忧心忡忡地提出了引进小说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会不会毒化学校的风气的意见时。老太太力排众议,语重心长的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再说了,学校向来不就是主张自由开放嘛,若排斥小说那自由怎么体现,开放怎么体现,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思想就别那么保守了。”

  这样一说,中文系的范进教授,曹雪芹讲师,李纨博士,乃至于外文系的秦可卿博士,贾珍主任,都随声附和,再加上国政系贾政,教育系的贾赦的大力支持,史老太君一锤定音,让京陵大学有了一项重大的突破。 

  当然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京陵大学的图书馆也有点稍稍不尽人意的地方,那就是图书馆的洗手间里也张贴着一幅幅红色标语:请记住,即使在这个时候,你的对手也没放松过学习!”于是京陵大学的学生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一般不会去洗手间,脸憋得通红通红地,宛如刚从锅里端上来的龙虾,或有实在憋不住的,诚惶诚恳地夹着一本书郑重其事的走进去。 

  正是由于京陵大学有这么严谨的校训和良好的学习风气,理所当然的成为贵族子弟和平民子弟的首选,特别是对于那些贫民家庭来说,能进京陵大学,这是一种荣誉,更多的是一种机遇,你想啊,和这些老师,同学攀上关系,那以后的路还不是一片光明啊。 

  这样想着刘姥姥在失望之余,心里也有几分欣慰,因为她的儿子板儿在经过几年复读之后,终于考上了这梦寐以求的京陵大学。在接到板儿录取通知书以后,刘姥姥先是的哭三声,然后又是大笑三声,嘴里一个劲地念叨:“死鬼他爹,你泉下有知,也该死得瞑目了,咱家板儿出息了,考上学了,咱家的祖坟也终于冒青烟了。”

  打那以后,刘姥姥干活更为利落了,不多久把整个林荫道打扫得干干净净。 

  看着看着,新生越来越多,高年级的学生纷纷举着各系的牌子来接新生。刘姥姥也住了手,焦急地望着一群群的学生,希望能找到她儿子那张黑瘦的脸。
  作者题外话:本书深受大学生们喜爱,因为文字幽默,被誉为“吃饭禁书”。曾被人人网列为焦点关注。观看此书,不仅可以重温《红楼梦》人物在当今大学校园的神奇遭遇,而且能欣赏到轻松幽默,令人开怀大笑的文字和情节。更为重要的是,它深刻的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们的现状,以及现代教育带给大学生的重大影响。实为大学校园题材中,集文字、情节、思想为一体,不可多得的精品文章。

第二章  保送生林黛玉
这是一个人心浮动的年代,每个人都急功近利,鼠目寸光,满怀希望又看不到希望,一张张原本青春飞扬的脸庞却显得格外的苍桑,那嘴角边恶意的笑容,那饱含复杂情感的眼神,让人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大学,而是一所原始森林,里面的动物各依天性,安稳的,不安稳的在那里饱食终日,瞎混日子……林黛玉孑身一人来到了京陵大学,一个原本她不该来的地方。 

  本来林黛玉家很有钱,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个官宦子弟,林家世代在朝为官,林如海本人又是个*才子,在念大学时,贾家的大小姐贾敏就是被林如海的文采深深折服的。

  记得林如海在发觉贾小姐看他的眼神有点羞涩时,心里便明白了几分,他知道追女人一定要快,要不然晚了连汤都喝不上。 

  于是在苦吟了整整一夜后,他写了一封情书给贾敏,情书连标点一共五个字:舍我其谁!”

  瞧瞧这气势,贾敏小姐更加坚信林如海绝非池中之物,他日一定不同凡响,毅然决定以身相许。 

  果然林如海后来青云直上,官云亨通,而他在娶了贾敏之后,个人,家族的荣誉也达到了最高顶峰。 

  然而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贾敏在生下林黛玉不久后便撒手尘寰。 

  
  其实关于贾敏的死,林如海还是脱不了干系的。 

  

  林如海是读书人,但凡读书人就有点傲气,自从娶了贾敏后,难免有人在背后说些难听的话,尤其是当年穷追不舍的南平郡王等人在背后造谣中伤,说贾敏在很多年前便有老相好了,说林如海捡到了一双破鞋还当做宝呢,图啥?图钱呗!他林如海天生就是吃软饭的料。 

  

  这些话传到林如海的耳里,他心高气傲,难免会对贾敏有些微词。尤其是贾敏的大哥贾赦,着实瞧不起林如海。 

  一次在酒醉之后公然声明:他林如海就是死狗蹲不上墙头,穷酸,穷酸,有这个妹丈,是他贾某人一生最大的耻辱,他这辈子最瞧不起吃软饭的男人!”

  这些话终究让林如海知道了,林如海直气得火冒三丈,发誓今生今世不踏进贾府半步,和贾氏兄弟老死不相往来。 

  在贾赦过五十大寿时,林如海果然没有前去祝寿。两口子折腾了好一阵子,贾敏才负气回了娘家给哥哥贺寿。岂料贾赦见林如海没来,阴阳怪气得连妹妹也一起数落了一通。贾敏两头受气,回来不多久就病倒了,再也没有爬起来。 

  

  在林如海雇了灵车送妻子到火葬场的时候,最后一次看了妻子苍白的脸后,林如海肝肠尽断,后悔莫及,哭昏了过去。 

  

  直到若干年后,林如海才知道其实吃软饭也是一门学问,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得开。贾敏的死对贾家打击也特别大。贾赦和林如海的恩怨也随着贾敏的死烟消云散。 

  

  贾家人修书让黛玉到贾府来生活,林如海婉言谢绝,他说他现在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女儿,望着这丫头一天天长大,出落得和她母亲一般,林如海想念亡妻的时候,只要望着丫头,心里才有一丝慰藉。这样说,贾家人才没有强人所难。 

  

  后来林如海请了一位叫贾雨村的民办教师来给黛玉做家教,发现此人很有学问,一纸荐书把贾雨村弄到了京陵大学。 

  

  史老太君看在女婿的面上,想起了苦命的小敏,于是让黛玉的启蒙恩师做了文学院的院士。到了林黛玉读大学的年龄了,贾雨村知恩图报,写了一封录取通知书让黛玉进京陵大学读书。并付上老太太着实挂念云云。林如海思忖再三,再加上林黛玉自小就严重偏科,独文学一门极优,数学只能考个二三十分,想进重点大学是不可能的,权衡再三,林黛玉以保送生的身份终于踏进了京陵大学中文系。 

  当司机给她拿下行李后,对林黛玉说道:“小姐,京陵大学到了,我给史老太君打个电话。” 

  “喂,是院长办公室吗?什么,史老太君不在,到北京观光旅游去了。那么贾雨村贾教授呢?” 

  “啊!怎么这么不巧,到国外任教去了,哦,好的,再见啊。” 

  “小姐你看怎么办,史老太君和贾教授都不在。” 

  “没事,你先回去吧,我这里还有两位娘舅,呆会儿我就去找他们。” 

  “好的,那我回去向老爷交差。”说完那个司机开车调头走了。 

  “小姐好好保重,若有事情马上CALL我。” 

  林黛玉朝那司机招招手,等那车看不到影子时,林黛玉确信此时此刻她地地道道地是孤身一人来到了京陵这块地方了,望着别的学生都有家长送行,有说有笑的进进出出,林黛玉鼻子一酸,几欲垂泪。

第三章  宝黛相会
走在京大的林荫路上,林黛玉大有一种:“乳燕离却旧时巢,孤女投奔外祖母,不可多走一步路,不可多说一句话”的苦衷,因为她不是凭真本事考进来的,她的心里很不自在,只暗暗的小心看着别的学生的一言一行。

  “薛蟠兄,你看这一届的女生质量真不错啊,只可惜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