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搅局者 >

第54章

三国之搅局者-第54章

小说: 三国之搅局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泰探左手一抓,将沈鱼儿的头抓住了,他的身体落在了沈鱼儿的船上,大喝一声:“还不投降?”



  船上那几名水匪见沈鱼儿都被周泰一刀枭首,一个个瑟瑟发抖,跪在了船头,投降了。



  沈鱼儿的死意味着君山岛上的这股水匪彻底被剿灭,这五百多名水匪有两百多人被杀死,其余近三百人都被俘虏了,没有一人逃脱。



  荆州水军彻底搜索了整个君山岛,他们从道观里解救出了数十名年轻妇女,都是颇有姿色,荆州水军将把她们一一送回自己家中。



  另外,从道观里还搜出了数百万钱和大批金银财宝,蒋钦、周泰把它们都用箱子封了起来,将上交给荆州府库。



  在回水军大营的路上,周泰还在向蒋钦抱怨:“这沈鱼儿也是徒有虚名啊,连我一刀都没接住。”



  蒋钦可不像周泰那样是个武痴,他巴不得对手越弱越好,他喜孜孜的道:“这一次剿灭了这伙水匪,收获可不小,你我兄弟可算是立下了大功!”



  周泰点了点头,他又向蒋钦道:“蒋大哥,我看这君山岛上也可以建一个水寨,在这里驻扎数百水军,便可以震慑洞庭湖水域,不再滋生水匪了。”



  蒋钦点头道:“这是个好主意,君山岛确实是个建立水寨,驻扎水军的好地方,我们回去之后,便向蔡都督提出来。”



  剿灭了沈鱼儿匪帮之后,洞庭湖剩余的水匪要么便闻风投降,要么就远遁他处,一时间,洞庭湖水域太平了许多,蔡瑁也接受了蒋钦、周泰的建议,在君山岛建立了一处水寨,驻扎了数百水军,坐镇洞庭湖。



  蒋钦、周泰之后又到其它水域去清剿水匪,荆州境内的水面也越来越太平了。



  王衡听说了蒋钦、周泰二人剿匪的成绩之后,也是大喜过望,这二人确实是天生的水军将领,有了他二人,荆州水军的战斗力就不用愁了。



  **********



  时至六月,天气越来越热了,王叡是琅琊人,不是很适应汉寿的暑热,大部分时间他都呆在了书房里,因为这间房的夹层里一直都有冰块,可以让他感受到惬意的清凉。



  这一天,王叡正在书房里批阅公文,却有人来报,琅琊家中派人来了,他马上就让来人进了书房。



  来人是琅琊家中的一位年轻族人,名叫王潜,他按辈分是王叡的族侄,他一进来就给王叡行了礼,然后跪坐在了王叡的对面。



  王叡问道:“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吗?”



  王潜这才说起了他这次来的缘由,原来就在几天前,王家的世交诸葛家的家主诸葛珪去世了,他们给王家报了丧,王叡的弟弟王融便派了王潜来给王叡报信。



  王叡听了这个消息,如遭雷殛,良久之后,他放声恸哭起来:“君贡,你怎么走得这么早?”



  王叡与诸葛珪年龄相仿,从小便是很好的朋友,长大之后,他们也是志趣相投,成为了挚友,诸葛珪一向以来身体尚可,并不是那种一天到晚病恹恹的文弱书生,王叡来到荆州之前还去看望过诸葛珪,诸葛珪都并没有什么生病的迹象,这一次他的去世确实有些突然。



  王叡哭道:“三月里我写信去,君贡回信还说身体康健,让我勿念,如何这便走了?”



  王潜道:“君贡先生乃是突发急病而亡,还请阿父节哀。”



  王叡哀哀哭泣了许久,郑宁、王衡、王蔷、王婧等人得到消息,连忙赶来安慰王叡。



  王衡知道,诸葛珪乃是诸葛亮的父亲,只知史书记载亮父早亡,他倒不知诸葛珪是什么时候死的,现在才知道了是中平四年,想到诸葛亮如今也不过六七岁,王衡不由得也是唏嘘感慨不已。



  在众人的劝慰下,王叡渐渐收住悲声道:“可怜君贡还有五个儿女,皆未成人,这如何是好?”



  郑宁道:“君贡还有一弟,必能将其儿女照护周全。”



  郑宁说的便是诸葛珪的弟弟诸葛玄,在这个时代,叔叔与侄儿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侄儿可以视叔为父,若是父死,叔叔便要负起抚养侄儿的责任,与己子无异。



  诸葛家在琅琊阳都也是大族,颇有产业,诸葛玄抚养五个侄儿侄女倒也并不为难。



  王叡点了点头,然后道:“君贡早逝,我当亲去吊孝,怎奈有公务在身,不得自由,奈何奈何?”



  王叡担任的是一州刺史,如果没有皇命的话,是不能擅自离开任职地的,所以他是不可能亲自去琅琊吊孝的。



  一说到这里,想到自己都不能去送挚友最后一程,王叡的眼泪又要下来了。



  王衡连忙对父亲道:“阿父,孩儿可以代阿父回琅琊吊孝,请阿父勿忧。”



  王叡看了看王衡,眼前的儿子已经比自己矮不了多少了,俨然便是一个成年人了,而他到荆州一年多来,几乎什么成年人的事情都做过了,连战场都上过了,上月还亲赴庐江,收服了一群悍匪。



  王叡点头道:“如此也好,事不宜迟,今日你便出发去琅琊吧!”



  确实是事不宜迟,如今可是六月,这年代可没有冰棺,虽然琅琊的天气没有武陵这边这么炎热,诸葛家也一定有存冰,可以保存一下尸体,可是诸葛珪的尸体也不能久停,如果想要吊孝的话,现在便一定要出发了。



  郑宁心疼儿子,不过她也知道此事耽搁不得,她只能对儿子道:“记得多带护卫!”



  王衡点头道:“孩儿省得。”



  王叡又对王潜道:“正渊,你要再辛苦一趟了。”



  王潜刚刚从琅琊快马赶来,在路上奔波了四天,现在又要让他马不停蹄的赶回琅琊,确实很辛苦。不过王潜对王叡行了一礼道:“阿父,我不辛苦!”



  王衡立刻让人帮自己收拾行李,又让人叫来邓展、姚纲等人,让他们陪自己去琅琊。



  在收拾东西的同时,王衡还让韩达去通知陈舒,让陈舒派人先行,沿途为王衡一行提前安排食宿,以及更换的马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时间。同时,这点时间也能让王潜抓紧时间休息一会儿。



  收拾好了行李,王衡、王潜、邓展、姚纲一行十余人上路了,如今王衡的武功已经基本得到了黄忠的传授,剩下的只是火候而已,因此完全可以自行修炼,不需要黄忠时刻守在身边了。



  当然,这一次王衡没有忘记去汉寿书院一趟,向蔡琰告个别,蔡琰可是跟他说过了,如果下次还有像上次那样不告而别的事情,就再也不理他了。



  蔡邕很知趣,他看到王衡来了,马上又内急出恭了,留下了一对小儿女在堂中。



  蔡琰看到王衡一身骑服,她问道:“这是要去哪儿吗?”



  王衡告诉了她自己要去琅琊吊孝,蔡琰知道吊孝是大事,因此也不再多留王衡,催他上路了,她让王衡一路小心,王衡点头答应了。



  随后,王衡又去向郑玄告别,当郑玄听说诸葛珪过世了的时候,也是不胜唏嘘,他与诸葛珪也算是颇有交情了,没想到他来了荆州才一年多,便是阴阳两隔了。



  郑玄当即叫来了儿子郑益,让他也随王衡一起去琅琊给诸葛珪吊孝,郑益也很干脆,答应了一声,便换了衣服,带上简单的行李,跟着王衡出发了。
50 路过宛城见羊续 途经谯县会曹操
  从汉寿去琅琊,要先北上到南阳,再从南阳一路向东,便可直抵琅琊,总行程合东汉时的三千里,这一次的吊孝之行,称得上是千里迢迢了。



  幸好这一年来,通过通江商号,已经从北方买回了数十匹上等战马,速度很快,王衡又让陈舒提前派人沿途安排食宿、换马,再加上如今是夏天,昼长夜短,赶路的时间长,所以全力奔跑之下,三天左右时间应该可以赶到琅琊。



  这个时代的八百里加急也就与此类似了。



  也幸好王衡这一年多来跟随黄忠习武,而与他同行的这十余人也都是长年练武之人,所以这才能够坚持得了这样的长途跋涉。



  这第一天,由于只有半天时间了,所以跑到江陵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黑了,一行人也只能在这里休息,等待天明之后再出发。



  这还是王衡第一次来到江陵这座名城之中,上一次征赵慈的时候曾经路过江陵,不过当时并未进城,宿在了城外军营之中,这一次当然是要住在城里了。



  王衡打量着江陵这座城市,江陵县城池高大,街道宽阔,建筑林立,商业辐凑,尤其是南部的码头上,更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从四方而来的货物齐聚此地,十分热闹,江陵虽然还没成为荆州州治,可是已经初具一代名城的气象了。



  比起汉寿来,江陵确实更适合作为荆州的州治。



  通江商号已经帮王衡一行安排好了一切,江陵是通江商号的大本营,条件当然更好了,通江商号的大掌柜陈希将通江商号的产业--通江客栈全部清空,暂停营业一天,让王衡一行住了进去。



  这对王衡一行人的远行是有好处的,通江客栈面积很大,暂停营业一天,只住王衡一行人,无嘈杂之声,可以保证王衡他们休息好,第二天才有更好的精神上路远行。



  这个安排非常周到,王衡也是暗自点头。



  陈希也亲自宴请了王衡一行人,他安排的都是江陵当地的特色菜,以鱼、肉为主,兼有米饭,营养丰富,热量高,能够迅速补充体力,让王衡他们吃得都很满意。



  陈希是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人,眉目间与陈希颇有一些相似,满是精明强干之色,这也显示出这位通江商号的大掌柜,并非等闲之辈。



  陈希对王衡执礼甚恭,不过话语并不多,只是帮众人介绍着菜肴,让众人吃好,等众人吃完后,马上就安排他们休息,这也显示出他是一个很知道进退、轻重的人,给王衡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看来,这些汉人遗民中也是颇有一些人才的啊。



  这天晚上,王衡一行十余人都住在了通江客栈的上房里,王衡半夜起来练武的时候,还发现院子里有人守夜,这些守夜的都是很精悍的护卫,他们看到王衡出来练武,也并无任何异状,只是迅速离开了这个院子,到院外继续守夜了,这是因为偷看别人练武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等王衡练完武,东边天空上也出现了鱼肚白,王衡冲完凉水澡,其他人也都已经洗漱完毕,陈希亲自带人奉上早餐,等王衡等人吃完,他们又牵过用精料喂好的马,请一行人上路了。



  在全力奔行了三个时辰之后,一行人又来到了襄阳,花了半个小时吃饭休息之后,一行人又骑上通江商号给他们换好的马,继续向北而去,这天晚上,他们来到了宛城。



  来到宛城的时候已是傍晚,时间比较充足,王衡吃过饭后,便带着邓展、姚纲去拜访了南阳郡守羊续。



  离上一次见到羊续,已经过去了一年有余,这一次王衡一见羊续,大吃一惊,原本羊续的头发还是黑色的,现在已经是一头花白的头发了,显得苍老了好几岁。



  怎么只过了一年时间,羊续便苍老至此了?王衡带着满心的疑问,向羊续下拜行礼道:“小子见过世叔!”



  羊续看到王衡来了,显得很高兴,他一直就很喜欢王衡,他笑道:“叔平贤侄来了啊,何必如此客气?免礼!”



  王衡跪坐在了羊续对面,羊续又问道:“我观贤侄一身风尘仆仆,想必此来甚急?可是去琅琊吊孝的?”



  王衡道:“世叔如何知道小子要去琅琊吊孝?”



  羊续脸现悲戚之色:“诸葛君贡曾任泰山郡丞,与我乃是旧识,此次他去世,我也收到了讣告,我已带信家中,让长子羊秘代我去吊孝。唉,世间忠贞高洁之士逐渐凋零,趋炎附势之徒却高居庙堂,何其可悲也!”



  王衡知道,羊续这也是在发泄对朝廷新任命的三公的不满,这三个人当三公,实在是太荒谬了,德才均不能服众,何以为众大臣之首?



  王衡道:“世叔也要保重身体!”



  王衡这句话是发自肺腑的,去年蔡瑁在宴席中叙说羊续故事,说到羊续不养妻子的事情,王衡的心情还很复杂,觉得羊续做得太过了,可是后来他从别的地方了解到,羊续家中薄有产业,出产完全可以养活家人,羊续的妻儿来到南阳,只不过是想要过更好的日子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