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搅局者 >

第5章

三国之搅局者-第5章

小说: 三国之搅局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正因为这样,两个蛮人基本上也就决定了先留在王衡这里疗伤。



  那个少年蛮人想了想之后,对王衡道:“这位公子,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父亲是黑虎寨的寨主,我这次来汉寿城,如果这几天回不去的话,他一定会派人来找我们的,我就怕到时候又惹出什么祸事来啊!”



  王衡一听,觉得这件事情确实不可轻忽,他连忙细细询问起来。



  少年蛮人便说起了前因后果,原来他的名字叫做沙摩柯,是武陵郡最大的蛮人山寨黑虎寨寨主的独生子,今年十五岁,这一次他是在山里猎了一头老虎,因为是用药箭射中了老虎的眼睛,所以剥了一张完整的虎皮,他便带上虎皮和一些其它野物,带上了自己的恋人木玲,也就是那位蛮人少女,来到了汉寿城,想要卖掉这些猎物,趁汉人正旦将至,集市繁荣的机会,给木玲买些女孩儿喜欢的东西回去。



  本来沙摩柯想要和木玲两人单独上路的,可是他父亲不放心,便派了一个身手好的蛮人给他做了护卫,没想到来了汉寿城,真的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沙摩柯是寨主的独生子,重要性可想而知,如果再过几天,没有他的消息,黑虎寨寨主一定会派人来打听,到时候一旦打听到了他们被曹泽的手下围攻的事情,那后果不可预料,这些年,蛮人造反的事情频频发生,这件事情处理不好,说不定又会酿成大祸。



  王衡此时是又惊又喜,没想到昨天自己救下的竟然是沙摩柯,这可是日后武陵蛮人的首领,也是一员猛将,他顿时便生了招揽之心,当然,现在沙摩柯年纪还小,谈招揽还早,他现在要做的只是跟沙摩柯搞好关系。



  王衡笑眯眯的道:“沙大哥,你就放心的在我这里住下吧。至于你父亲那里,你拿一件能够证明你身份的信物,我派人送去黑虎寨给你父亲报个平安就行了。等你伤好了,我再派人送你们出城。”



  沙摩柯哪知道就在这片刻之间,王衡心里已经转了这许多念头?他听王衡说得有道理,现在也确实出不了城,他也只能接受王衡提出的建议了。



  他从脖子上取下了一串兽牙兽骨串成的项链,递给王衡道:“这串链子全是我亲手猎获的野兽的牙齿和骨头穿起来的,作不了假,我父亲一看便知。”



  王衡接过项链,心中惊叹,这沙摩柯才十五岁,已经亲手猎获了这么多野兽,果然强悍,昨天如果不是顾忌那位蛮人少女,缚手缚脚,只怕也不会吃这么大的亏了。



  王衡叫来赵丑,让他安排两个胆大心细口才好的义从,把这件信物送去黑虎寨,亲手交到寨主手上,并且保证会在正旦之前送沙摩柯几人回到山寨。



  赵丑答应一声,便下去安排这件事了。
7 辟贤才好事多磨 劝父亲稍安勿躁
  随后的几天里,王衡安排手下为沙摩柯两人用了最好的伤药,衣食住宿也安排得无微不至,他每天忙完自己的事情之后,也会亲自到沙摩柯的住处去嘘寒问暖,拿出了所有的笼络手段,更重要的是,他根本就没正眼看一眼那位蛮人少女。



  沙摩柯虽然是黑虎寨主之子,可是山寨里的生活条件怎么能和这刺史府里相比?他一辈子都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而现在他也知道了王衡是刺史之子,虽然他不明白刺史是个什么身份,可是也知道是个大官,王衡这可是折节下交啊,这让他涉世未深的淳朴心灵里充满了感激。



  再加上王衡没有表现出对他的恋人木玲的任何兴趣,这让沙摩柯对王衡的戒心完全消散了,短短几日之内,他就把王衡当成了最好的朋友,对王衡言听计从,无话不说。



  这个成果让王衡十分满意。



  而这段时间,王叡派人去州中征辟贤才的事情也有了结果,结果是有喜有忧。



  王衡一共向王叡推荐了十一人,可是这一次应征而来的只有三人,分别是南阳黄忠、南阳张机和长沙桓阶,而其余八人要么是婉言谢绝了征辟,要么就干脆连使者的面都没见,让使者吃了闭门羹。



  这天晚上,王叡又将王衡叫到了自己的书房里,现在他能够商量的人也就只有王衡一个人了,从上次王衡向他推荐了这些人才之后,王叡也对王衡的才智越来越倚重了。



  王衡进了王叡的书房,对他行过拜礼之后,王叡道:“叔平,前次你向为父推荐十一人,为父一一征辟之,可是却只有三人应征,为何如此?是否为父德望不足?”



  王叡自己是一个对汉室十分忠诚的人,在他看来,只要是州郡征辟,被征辟之人就应该应征,就算有人不愿意应征,那也应该是少数,像这样征辟十一人,只有三人应征的情况还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王衡心道,您可别把别人都想得跟您一样,一心为公,大家都是有私心的,不应征辟是非常正常的。



  事实上,王衡对于这一次的征辟本来抱的希望就不大,在东汉末年,不少名士为了增加自己的名望,不应征辟是经常的事情;而一些名门世族的人,对于自己家族的事情看得比国家的事情要重要得多,对于应征也不大感兴趣;还有一些人性格不适合当官,只想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自然也不会应征;最后,就是一些眼光长远的英才,要择主而事了,在认可王叡这个人之前,是不会轻易应征的。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应州郡的征辟出来做官,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应了王叡的征辟,就成了他的属吏,要把王叡当成主上的,类似于君臣关系,如果以后无故离开王叡,那这个人的人品都会被人诟病,以后再想出仕可就难了,谁会用一个不忠诚的人呢?



  王叡虽然是一州长官,可是这只是他的身份而已,他这个人的才干如何?能不能成事,谁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贸然认下这个主君呢?



  这一次能有三人应征,王衡已经很满意了,特别是黄忠和张机的应征,更是让他又惊又喜,黄忠是这年代第一流的将才,而张机的医术也是天下少有,这对王衡今后的事业将会有巨大的帮助,而桓阶也不是等闲之辈,他政务娴熟,在现阶段将是王叡有力的臂助。



  当然,这三人能够应征,也不是偶然的,之前王衡认为最有可能应征的也正是他们几个,黄忠、张机、桓阶三人都以忠义著称,家境都很一般,不算是高门大族,而且在现阶段,他们也没有多少名望,州刺史的征辟,对于他们来说,算得上有一些受宠若惊了,他们应征是非常正常的。



  当然,这些话王衡不可能对王叡和盘托出,他稍一沉吟之后道:“阿父,当此乱世,主择臣,臣亦择主,是故不应征辟之事屡见不鲜,不足为怪,风气如此,并非阿父德望不足。阿父当效古人礼贤下士之风,再三征辟之,尤其蔡瑁、蒯氏兄弟、庞德公、黄承彦等数人,皆为天下名士,阿父可亲自上门延请,另可重用黄忠、张机、桓阶三人,以收千金市骨之效,久之州中贤才必定应者如云。”



  王叡缓缓点了点头,其实王衡话中的未尽之意,他也是知道的。他虽然忠于汉室,可是并不代表他迂腐,对于当下的一些现状,他还是了解的。



  “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王叡发出了长长的一声喟叹!



  王叡很不喜欢这样的感觉,他诚心诚意发出征辟,别人却不领情,这让谁都不好受,而他自己的性格也是很刚烈,别看他对王衡和一些跟随自己的人都是和颜悦色的,其实他和许多人的人际关系都处理得并不好,甚至让人觉得他无法相处,真实的历史上,他跟孙坚交恶便正是这个原因。而他的朋友也不多,只有一些同乡名士而已。



  以王叡的脾气,对这些不应征辟的人,再有本事他也不想用了,幸好王衡这段时间以来,已经非常了解王叡的性格了,他从旁劝解,改变了王叡的心意。



  也许真实的历史上,王叡的身边就是缺少这么一个能够劝解他的人吧?



  当然,这也是因为王叡对自己这个儿子这段时间的表现十分满意,这才听得进他的话。



  王衡又道:“阿父,自古才能之士,性格桀骜者在所多有,上位者须有容人之量,方能善用之。故孩儿劝阿父不计前嫌,诚心再三征辟州中贤才,后必有所报也。方今荆州一地宗贼横行,地方不靖,阿父虽才能出众,还须多多征辟才能之士以为臂助,方可使州中大治,阿父不可不察!”



  荆州的现状,王叡当然也是清楚的,虽然黄巾在荆州为祸不烈,可是各地地主豪强以宗族名义聚集起来的武装势力层出不穷,横行霸道,为害乡里,再加上蛮人与汉人之间关系闹得很僵,蛮人起事频频,这都是严重影响荆州地方治安的因素,当然,也是王叡真正掌控荆州的最大阻碍,王叡虽然自负才能出众,可是也知道,他一个外来人,没有本地的才能之士襄助,想要平定荆州是千难万难的。



  “叔平,为父明白了。”王叡点了点头,转而道:“听说你那里这些天住进了几个蛮人?”



  这件事情王衡本来就想找机会告诉父亲,现在父亲问了起来,他便原原本本的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都告诉了王叡。



  王叡的眉头皱得越来越紧,听完之后,他重重的哼了一声道:“曹家父子,无法无天,残民以逞,吾必除之!”



  王衡道:“曹家父子确实可恶,不过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急于求成。”



  王叡知道王衡的意思,曹寅背后的张让、赵忠现阶段确实还不是他能够抗衡的,如果贸然弹劾曹寅,弄不好曹寅还没倒台,他自己就先倒霉了。



  王叡心中愤懑,不由得又是一声长叹,他来当这个荆州刺史,还是颇想有一番作为的,现在的现实却是如此的残酷,他受到的掣肘实在是太多了,想要对付一个荆州治下的贪官污吏都要瞻前顾后一番。



  王衡笑道:“阿父勿须动怒,曹寅父子,猪狗耳,不值一提。待十常侍败亡之日,阿父若要惩办曹寅,易如反掌也!”



  听了王衡的话,王叡不由得来了兴趣:“哦,那以你之见,何时才是十常侍败亡之日?”



  王衡道:“十常侍现下当然烈火烹油,如日中天,无人敢于违逆其意,不过他们行事不知收敛,倒行逆施,早已激起了不知多少人的痛恨。现在是皇上护着他们,等哪一天皇上护不住他们了,他们将死无葬身之地!以我之见,不出五年,十常侍必定败亡。”



  对王衡的判断,王叡还是部分认同的,当然,王衡言之凿凿的说十常侍五年之内就会败亡,王叡并不以为然,当然,这并不怪他见识不够,当今皇帝刘宏不过才三十岁,正是春秋鼎盛之时,谁又能料得到仅仅几年之后,刘宏竟然会暴毙呢?



  不过王叡还是缓缓的点着头,他不想打击儿子的信心,毕竟王衡对整体形势的判断还是很有见地的,以他的年纪,能有这样的判断力,王叡已经非常惊喜了。



  王叡道:“叔平,此次蛮人之事,你处置得很好,既然那个少年蛮人身份不凡,也许荆州蛮人之乱想要彻底平定,还要着落在他的身上了。”



  王叡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一下子就看出了这次事件中对他们最有利的一面,看到了平定蛮人之乱的契机。



  王衡点头道:“阿父,孩儿会妥善处置与沙摩柯的关系的,荆州蛮人之乱,必定会在阿父手中平定!”
8 医中圣手张仲景 厚重如山黄汉升
  王叡听从了王衡的建议,对黄忠、桓阶、张机三人进行了重用,黄忠被任命为荆州兵曹从事,主管州中兵马,桓阶被任命为主簿,主管刺史往来文书,张机被任命为簿曹从事,主管州中物资、钱粮、重要文书。



  这三个位置当然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现在王叡急需要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州兵,所以这几个位置的重要性就更加突显出来了。



  黄忠、桓阶和张机三人当然也对王叡的委以重任十分感激。



  王衡心中也是十分激动,这也是他在这个乱世起家的最初班底了,尤其是黄忠和张机二人,一位是这个时代的顶尖武将,一位是流芳百世的医中圣手,更是他敬仰以久的,因此,在几人来到汉寿县上任之后,王衡一一拜访了他们。



  王衡第一个拜访的是黄忠,这位武将在历史上得到重用时已经是一位老将了,所以他的经典形象就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