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搅局者 >

第35章

三国之搅局者-第35章

小说: 三国之搅局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王叡面沉如水,王衡道:“阿父,既然仲景先生想要研究医术,州中正好可以新设一医曹,请仲景先生担任从事一职,岂不是两全其美?”



  王叡道:“仲景如今身居簿曹要职,何等尊贵,州中须臾不可离,何苦要去做个什么医曹从事?”



  王叡这就是赤裸裸的对医生的歧视了,不过也不能怪他,在那个时代,能够意识到医生的重要性的人还不多,或者说,只在自己或者家人生病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医生的重要性,平时对医生这个职业都是看不上的。



  事实上,不仅是医生,在那个时代,基本上所有的技术性职业都是不被人重视的。



  王衡道:“阿父,你可记得今上在位这些年发生了几次瘟疫?大汉朝总共又病死了多少人?”



  听了王衡的话,王叡的脸上便是一黯,今上刘宏是建宁元年登位的,于今不过十八年,可是已经发作过五次大疫了,这五次大疫分别是在建宁四年,熹平二年,光和二年,光和五年和中平二年,这样的频率在整个汉朝的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由于习惯性的惜墨如金,这几次大疫在史官的记载下都只有寥寥几笔,“春,正月,大疫”,“春,二月,大疫”……



  可是后世看着这些史书的人谁又能知道?这样的几个语气平常的字下面隐藏着的是怎么的悲哀与伤痛?



  王叡当然知道,这五次大疫中有几次都是席卷全国,每次带来的死亡都是以十万甚至百万计,无数家庭都有亲人逝去,那是留给他们亲人最浓郁的伤痛。



  琅琊王家当然也逃不过瘟疫的魔掌,死亡的族人也不在少数,而王叡的前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也就是王衡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便是死在了光和二年的那一次大疫当中。



  这样频繁的大疫以及其后的战乱,让大汉朝的人口数几乎锐减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可谓“家家有伏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声,或合门而亡,或举族而丧”,也让见惯了生死的名士们看淡生死,也许这便是养成后来的魏晋风度的原因之一吧。



  可是王叡显然还不能看淡生死,王衡的问题勾起了他痛失爱子、爱女的伤痛,他很久也说不出话来,只是摇了摇头。



  王衡道:“仲景先生正在研究如何治愈瘟疫,如今已经有了眉目。”



  王叡的头抬了起来,他的眼神中明显多了一种神采,他问道:“此话当真?”



  这些年频繁发作的瘟疫主要便是伤寒,这种病实在是太凶险了,发作之后死亡率之高、传染性之强,让时人畏之如虎,就算有医生治疗,也是三个里面至少死两个,活下来的那个更多的像是运气,如若不然,以琅琊王氏这样的大族,也不是请不起医生,买不起药的人家,王叡如何会救不回自己的儿子女儿呢?



  也正因为这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瘟疫被认为是无法医治的病症。



  张机严肃的点头道:“君侯,南阳张家死于瘟疫之人也不在少数,因此机多年研究治疗瘟疫之方,这几个月来,机得衡公子启发不少,试用多种药物,对瘟疫都颇有奇效,若是能够潜心研究,多做试验,机预计数年后便可有所突破了。”



  王衡在一边帮腔道:“仲景先生医术超群,有他主持医曹,荆州黔首百姓的寿命肯定会增加,婴童死亡肯定会减少,荆州人口一定会增长很快的。”



  王叡不由得沉思了起来,对于一个刺史来说,人口的增长当然也是重要的考绩之一,而更重要的是,王叡也算得上是一个爱民的官员,如果真的能够达到王衡所说的目标,那也是一件大好事。



  良久之后,王叡问道:“仲景医术再好,也不过是一名医者而已,真能如你所说?”



  王衡语气坚定的道:“请阿父一载之后再看成效如何。”
34 悬壶济世引人赞 奇技淫巧亦可夸
  王叡这才下定了决心,他对张机道:“不知仲景可愿屈就荆州医曹一职?”



  张机向王叡施礼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这个职位对于张机来说,确实是太合适了,他深心里最大的愿望便是悬壶济世,荆州医曹一职等于便是为他量身订做的一个职位,让他得已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且他的家境一般,如果全靠自己研究,实在太不容易了,现在等于是荆州州府在资助他搞研究,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了。



  张机的问题解决了,王衡趁机又向王衡提出建议,任命韩暨为监冶从事,专门掌管州中冶铁、制造方面的事务,以前州中并没有这样一个专门职务,这又是一个新设职务。



  今天经历了张机一事,王叡对技术官员的重要性也有了重新的认识,再加上王衡一直在给他讲这个职位的作用,他也就点头同意了王衡的建议。



  随后,王叡任命蒯良为治中从事,任命刘先为簿曹从事,蒯越则担任了王叡的幕僚。



  张机在担任了荆州医曹从事一职之后,焕发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不仅着力研究伤寒病的防治方法,而且拿出了一份构建荆州卫生体系的建议书,当然,这份建议书里有着王衡的很大功劳。



  这份建议书里提出了对城乡街道每天进行清扫,修建公共厕所,使人畜便溺入厕,人不能饮用生水,建议饮用烧开后的水,家里的居住环境也要洁净,要对蚊蝇、臭虫、蟑螂、家鼠等小动物进行杀灭……



  这些建议大部分当然都是王衡提出来的,而张机从自己的日常观察和经验中也能够知道王衡提出的这些东西都是很有道理的,比如人喝了生水就很容易拉肚子,蚊蝇、臭虫、蟑螂、家鼠等小动物爬过的食物被人吃了也很容易生病,他虽然不知道细菌、病毒的存在,可也知道这些措施都应该是有效的。



  王叡全盘采纳了张机的这份建议书上面的所有建议,首先便在汉寿城推行了这些措施。



  武陵郡府出钱粮雇用了一批劳役,专门清扫汉寿城的大小街道,这也就是后世的清洁工了,以前可没有什么专职的清洁工,都是由衙门里的衙役兼任,他们平时都比较敷衍,只有上官来视察的时候才勤快一些,因此卫生死角不少,成为了污染源。



  而现在这些专职劳役都是出身贫苦人家,平时做的事情比清扫街道不知道要繁重多少,拿到的钱浪却还不如这份工作,他们当然分外珍惜这份工作,不出几天,汉寿城的大街小巷就被清扫得干干净净,让人看了就觉得心头爽快。



  接下来,整个汉寿城掀起了一股灭四害的热潮,所谓四害,也就是蚊蝇、臭虫、蟑螂、老鼠,是王衡提出来的口号,郡守派出差役到各家各户宣传,让居民们消灭四害,为了增加居民的积极性,还定下了赏格,一百只蚊蝇、臭虫、蟑螂的尸体,可以向这些差役换到一钱,五只老鼠尸体或者五根老鼠尾巴,也可以换到一钱。



  这样的好事当然不会有人错过,这些害虫随处皆是,打来也不费力,顿时许多人家的孩子便成了灭四害的主力军,他们到处追打这些害虫,等打到一定数量,便拿去换钱,换到钱后便喜孜孜的拿回家去。



  有的孩子一天甚至能凭这个领到十数钱,这可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了,这一下,顿时许多成人也加入了灭四害的行列。



  这些害虫的尸体被集中起来焚毁,差役们每次还不忘了告诫来领赏钱的童子们,回去一定要洗手。



  灭四害的行动很有效果,没几天,汉寿城里就很难看到这几样东西了,四害家族可谓是遭遇了空前浩劫,汉寿街头还不时可以看到几名童子们喊着“除四害,领赏钱”的口号追逐一只蟑螂或者一只老鼠的景象。



  除了四害的数量减少,灭四害的行动还催生了几种意外的效果,一是汉寿的童子们算数的能力普遍提高了,这个很好理解,为了领赏钱,童子们都不停的在数着自己还差多少数目就可以去领钱了,赏钱的刺激当然会让他们的算数能力大幅度提高。



  二是武陵郡府的公信力也提高了,本来这样的好事让老百姓们都不大相信,官府不盘剥他们就算好了,还会给他们送钱?因此最初并没有人去做这件事情,直到一名童子掏到了一窝小老鼠,提着尾巴去领赏钱,结果差役马上就付给了他一钱,这才让老百姓们相信了,全都开始做这件事情了。



  三是汉寿街头的商业也陡然繁华了许多,许多家庭领到了这笔意外的赏钱,自然要去买一些早就需要买却一直买不起的东西,一下子刺激了汉寿的消费。



  武陵郡府还聘请一些寒门士子作为宣传员,到官府贴出来的告示前为不识字的黔首百姓们讲解官府的措施,教他们如何将垃圾扔到垃圾堆放点,平时不喝生水,不随地大小便等等。



  当然,光讲解效果还是有限的,还需要相应的法律来保证这些措施的实施,在告示中便规定了百姓们如果违反这些公共卫生规定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比如乱扔垃圾一次罚十钱,第二次翻倍,第三次除罚金翻倍外,还处以拘役,随地大小便的惩罚也类似。



  这些措施的效果是明显的,措施施行十天以来,汉寿街头干净了许多,随处乱扔垃圾和随地大小便的现象基本上被杜绝了,在这个年头,罚钱是最有效的手段了,各家各户都约束了自家的孩子,不许违反这些规定,要不然回家就得被揍个半死。



  而在这个夏季,百姓们发病的频率,尤其是肠胃病的频率也明显降低了,这让张机更加坚定了信心,准备下一步将这些措施推行到武陵全郡乃至整个荆州。



  可就在这个时候,张逸愁眉苦脸的来找王叡了,听了他的来意,王叡又把王衡找来了。



  张逸是来叫苦的,他对王衡道:“叔平,你定的那个赏格,我初不以为意,没想到啊,居然这么费钱。”



  原来仅支付这些赏格,每天的支出就有几万钱,到现在,武陵郡府已经支出了数十万钱了,这让刚开始对这个赏格没当一回事的张逸大吃一惊,这样一来,一年岂不是要支出数千万钱?



  今天他又听说张机要把这个措施推广到全武陵郡,这还得了?武陵郡的所有钱粮来付这个赏钱也不够啊!于是他便来找王叡诉苦了。



  王叡也很头疼,他也没想到这个赏钱会这么高,在这项在他看来无关紧要的事务上耗费这么多钱非他所愿,而朝令夕改也是为政者之大忌,于是他就把王衡叫来了,毕竟这个点子是他出的,他有责任解决。



  王衡听了前因后果,稍一沉吟,便问张逸道:“最近几天发出去的赏钱是不是越来越少?”



  张逸点头道:“确实如此,最初两天发出的赏钱都在五万钱左右,之后越来越少,前几天每天大概发出两万钱,不过近两天又有增长的趋势,据说有人专门到乡里去抓这些东西,然后拿到城里来换赏钱。”



  王衡听得目瞪口呆,人民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啊,这一招这么快就被这些本来质朴的百姓给学会了。



  王衡点头道:“这就对了,这说明城中的四害已经越来越少,效果还是非常好的,要想百姓不去其它地方抓四害,就要迅速把这些措施推广到全郡、全州。”



  张逸又提出了疑问:“如今汉寿一城发出的赏钱就如此之多,如果推广到全郡、全州,那恐怕一年的钱粮全发出去都不够啊!如今倒是有曹寅以前搜刮的钱粮顶着,但那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曹寅被攻灭之后,他以前搜刮的钱粮都成了王衡的战利品,经过盘点,这些战利品总价值在数千万钱,足可顶武陵郡一年赋税收入了,这让众人都是舌挢不下。



  王叡曾想把这些战利品全部上交朝廷,可是被王衡劝阻了,他说这些钱粮全部是搜刮的武陵百姓的,应该再还给武陵百姓,如果上交朝廷,武陵百姓就永远也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了。



  王叡知道王衡话中所指,汉帝刘宏在位期间的各种荒唐行为王叡也是不愿意苟同的,因此他在沉吟良久之后,同意了王衡的建议。最终,曹寅被抄家之后的缴获物上交给朝廷的只有十分之一,其余的都留了下来,将通过各种方式补偿给武陵百姓。



  听了张逸的话,王叡也点了点头,他看着王衡,想知道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王衡道:“首先,这四害的数量也不是无穷无尽的,如今汉寿城中环境越来越清洁,四害只会越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