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痛史:崇祯王朝 >

第35章

明朝痛史:崇祯王朝-第35章

小说: 明朝痛史:崇祯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茅元仪揩着徐徐泪水,信誓旦旦:〃定让大嫂能见你一面。〃
  冰天雪地里,一匹快马正飞驰一样,冲过一座座城门,日夜兼程地直奔京都的大门。马上白须白发的老人即孙承宗。这位古稀老人披着一身冰霜,风尘仆仆地穿过东华门,径自闯入御书房。
  孙承宗长跪在地,递上疏文:〃陛下!辽东将士再上奏疏,万人联名为督师辩白申冤,老臣特地奔命京师,上奏《督师白冤疏》。〃
  〃先生请起。〃崇祯一向是以圣明、勤政而自负的。他接过疏文,沉吟了许久,〃圣谕已经公布于众,朕怎能再收回成命呢?〃
  孙承宗依然跪地不起。他是最清楚袁崇焕为人的。他不仅为袁崇焕冤枉,也为大明朝冤枉。这几天,他的脑海里,反复回响着袁崇焕的那句话:〃象升如若不回,学生尚能活命;象升如若召回,恐怕回兵之日,就是我袁崇焕必死之时!〃每想起这话,孙承宗便感到深深的自责和愧疚。正是这自责和愧疚,使他整个身心均为之震撼!所以他不顾年迈、不顾个人得失,也不顾个人安危,决心以命抗争,泣血哭陈,〃皇上曾降旨,以个人名义请老臣去狱中求书袁崇焕,召回祖象升解救京师之危,今日老臣也以个人名义求请陛下浩荡皇恩:赦免袁崇焕一死!〃
                  
第87节:哀哉忠魂(1)
  ■ 哀哉忠魂
  紫禁城内的御花园,是这座宏伟圣殿中的一颗明珠。
  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修造竣工的庞大建筑,它的外朝三大殿和内廷的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及东西六宫等共有屋宇九千余间,宫墙长三公里,墙外护城河水环绕,实是一座森严壁垒的城堡。而其中因有三联单座花园点缀,方使得这红砖绿瓦的城中之城显得更加气势雄伟,豪华瑰丽。
  御花园是其中最大的一座,因其坐落在紫禁城中轴线的尾端,故原名为宫后苑。园内山石树木、花池盆景和铺有五色石子甬道。园中建有钦安殿,殿后为太湖石叠砌的假山,名堆秀山,上筑御景亭,因此园紧靠周皇后所居的坤宁宫,故此御景亭,便常常成为帝后们登高远眺的所在。
  周皇后记得,上次春暖花开季节登临万岁山时,崇祯皇帝兴致甚高,曾亲手在万春亭下栽了一株槐树,此后每至清明时节,崇祯还常常问及浇水除草等细节。近来因见崇祯国事操劳,每日都愁眉不展,周皇后便与田贵妃商议,何不趁此春暖花开季节,请皇上歇息一下,出来赏花散心。
  她们初时本想再去万岁山,去看看那棵槐树、浇浇水,但后来一想到栽那棵槐树时,是皇上与袁崇焕的第一次见面,皇上曾是那样激动、那样信赖,怕此次再去让皇上触景生情,因为当前最让皇上头疼的就是袁崇焕了!怕未能散心,反倒又惹起皇上烦心,于是周皇后与田贵妃商议一番之后,决定引皇上来此御花园。
  现今是御花园最美的季节。假山嶙峋,瀑布悬挂;鲜花盛开,姹紫嫣红。明媚的阳光穿过树冠,射出道道光柱。
  崇祯在曹化淳引领下,神采奕奕地走进御花园。
  周皇后恭迎上前施礼:〃臣妾恭迎皇上。〃
  崇祯兴致很好,他摆手一笑:〃既是赏花,不必拘礼!〃
  田贵妃微笑上前:〃皇上日理万机,昼夜无歇,臣妾怕皇上累坏了身子,特请皇上赏花悦目。〃
  〃好!好!同去观赏。〃崇祯抬眼环视四周,见园内各种花卉竞相开放,转脸问道,〃今日又观赏何种奇花异草?〃
  周皇后高兴地说:〃今日赏的花卉是皇上未见过的。〃
  〃噢?何种异花朕未见过?〃崇祯说着向前走去,〃待朕看看。〃
  周皇后、田贵妃引领崇祯来到一片花圃。
  只见花圃中的鲜花叶呈椭圆形,花朵很大,单生枝顶,花瓣四片,或红或紫或白,异常艳丽诱人。
  〃果真艳丽无比!〃崇祯边观赏边赞叹,〃朕还没有见过如此奇绝艳丽的花卉。这花叫什么名字?〃
  〃这叫罂子粟,也叫罂粟花。〃周皇后指着鲜花介绍道,〃此花前朝未有,是天竺国朝贡而来,听御医说,还可入药治病。〃
  崇祯惊讶地问:〃如此艳丽之物,还可入药?〃
  田贵妃采摘一朵白色罂粟花:〃我朝李时珍说,刺破叶茎,可取白液制药,号称一粒金丹,又称福寿丹,能通治百病,尤治血肉气痛,是止痛良药。听说……听说……〃
  崇祯见一向伶牙俐齿的田贵妃竟结巴起来,便好奇地追问:〃还听说什么?〃
  田贵妃似乎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收住话头,脸色羞红地支吾道:〃臣妾记……不起来了。〃
  周皇后知道皇上多疑,唯恐田贵妃这样吞吐不说反倒引出误会,便莞尔一笑:〃听说凌迟处决的犯人,事先服用,行刑时就可减轻剐肉之疼痛哩!〃
  崇祯果然倏然变色,不悦地言道:〃剐肉之疼痛……剐肉当然疼痛啊!〃
  田贵妃竭力岔开话题,以让崇祯高兴:〃天子观赏罂子粟,百草不敢先开花啊!〃
  田贵妃的苦心,并未收到效果,崇祯连听都未听,而是径自顺着他自己的思路,深深地叹了口气:〃唉!这个袁崇焕啊!〃
  当周皇后和田贵妃正暗自担心崇祯又落入袁崇焕情结,二人搜索枯肠想扭转话题时,谁知王承恩引领周延儒、温体仁恰恰这时匆匆走来。
  王承恩手拿疏文启禀:〃万岁爷,范景文再上疏文,请求皇上赦免袁崇焕死罪。〃
  周皇后对此大为反感,她目视崇祯那烦恼的神情,心疼地插了一句:〃陛下赏花也不得安宁,依然是国事萦系在心,袁崇焕不是已经敕旨凌迟了吗?〃
  崇祯摇着头忧烦道:〃可孙承宗那些功勋老臣,也求请赦免袁崇焕一死啊!〃
  一直陪伴在旁的曹化淳,这个崇祯肚子里的蛔虫,他早就看透了崇祯的心中所想,看出了崇祯的犹疑和举棋不定,他唯恐皇上变卦,连忙趁机说道:〃万岁爷,奴才以为:君为上,臣为下。皇上以个人名义请孙先生去狱中求书袁崇焕,是颁诏行事;孙先生怎能以个人名义求请赦免呢?君臣颠倒,主仆换位,有要挟天子之嫌啊!〃
  崇祯一面点头,又一面斥责:〃化淳,以后不可胡言。〃
  曹化淳连忙应声:〃奴才知道!〃
  〃陛下!〃温体仁见曹化淳已打了头阵,便适时走了出来,他深深一礼后,举目注视着崇祯,〃庶民百姓尚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之说,何况天子朝堂敕旨?皇上威仪天下,一言九鼎,赦免袁崇焕的疏文当一概驳回!〃
  周延儒因与他们是事先策划、串通一气的。只是他一向貌似公允,他的言辞腔调自然也略略有别于温体仁。只见他微笑躬身,款款言道:〃微臣早就说过:袁崇焕一日不决,上疏就会一日不断。陛下如若不论议和通敌,当可赦免……〃说到这里,周延儒故意拖着长音,引而不发。
  〃通敌议和,岂能赦免!〃崇祯毅然下旨,〃于癸亥之日处决袁崇焕,由温爱卿刑场监察!〃
  温体仁心中暗自一乐,慌忙躬身一拜:〃臣领旨!〃
  唯王承恩意有踌躇:〃万岁爷,还有一道奏疏。〃
  〃何人所奏?〃
  〃宁远参将茅元仪,他说皇上如不肯赦免袁崇焕,请求陪刑……〃
  〃什么?〃崇祯似未听清,他惊愕地追问了一句。
  〃陪刑。说是不肯让袁崇焕一人受辱,他愿意陪同袁崇焕一道接受处决……〃
  崇祯大为恼怒:〃岂有此理!〃
  茅元仪私宅,杨宛素独自一人默默地坐在饭桌旁。桌上放着一动未动的饭菜。
  茅元仪匆匆归来,但他并未走向餐桌,而是神情黯然地看着妻子:〃宛素,家中还有银两吗?〃
  杨宛素站起身来,打开床边的箱笼,从中掏出一包银子:〃家中积蓄,全部在此。〃
  〃这点怎么够呀!〃
  〃干什么用,要这么多银两?〃
  茅元仪唉声长叹一声:〃督师无救了!〃
  〃难道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茅元仪绝望道:〃皇上驳回所有上疏,连同我的上疏……〃
  〃怎么,你也上疏了?〃
  茅元仪点了点头:〃明天袁督师就……绑赴刑场了!〃
  〃啊!〃杨宛素惊诧地,〃果真什么办法都没有了?〃
  茅元仪痛苦地说:〃一切均无济于事!只能给督师买点福寿丹送去。〃
  杨宛素不解地道:〃买福寿丹?〃
  〃皇上判的是凌迟处死,袁督师得被一刀刀活剐,咱买点福寿丹给他服,受刑时也可少点疼痛啊!〃茅元仪望了一眼那包银子,叹了口气,〃可这点银子连两丸福寿丹都买不来啊!〃
  〃相公别急!〃杨宛素擦去泪水,毅然摘下佩戴的金钗、耳饰;〃把这些都变卖了吧!〃
  茅元仪感激地目视一眼爱妻,缓缓拿起银子和首饰。
  茅元仪怀揣着银子和爱妻的首饰来到药房,店主经过一番估算,将银子和首饰放进柜台,然后拿着钥匙开锁,打开柜门,取出两只精致的缎面木盒。
  店主打开小木盒,亮出一粒金丹蜡丸:〃敢问买主,何种疑难绝症竟要服用十粒福寿丹。〃
  茅元仪看看店主:〃今日受刑之人……袁督师。〃
  〃袁督师?〃店主正视茅元仪一眼,见茅元仪虽满脸忧戚,但仍器宇轩昂、气度不凡,言谈之中透着豪爽与英武,知他必是武将。又见他将妻子的首饰钗物一并拿来,可见此人绝不是贪赃行贿之官,而是个豪侠仗义之人。店主望着他,不由心中生出几分同情和敬重,〃冤不冤平民百姓说不清楚,依我看,好像武将保他,文官恨他。〃说着叹了口气,〃真是千刀万剐啊!请务必在刑前两个时辰服用,升天也能好过些。〃
                  
第88节:哀哉忠魂(2)
  温体仁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携带一队禁兵来到牢狱的大门。他一走进囚牢,便笑脸盈盈地向袁崇焕拱手抱拳:〃恭贺袁大人!祝贺袁大人!皇上已降圣旨,袁大人的好日子到了!〃
  袁崇焕已从茅元仪处得知了温体仁的所作所为,面对这蛇蝎之徒,他蔑视地斜了他一眼:〃来者不善,善者不来,等死之人,何言之好!〃
  〃好事!好事!〃温体仁嘿嘿一笑,〃袁大人看到卑职亲临牢房,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说着打开圣谕,〃皇上下旨,由卑职押送监刑,午时三刻,要委屈袁大人皮肉受苦了!〃
  〃奸邪害正,自古有之!〃袁崇焕骤听自己死期已至,并没有丝毫的害怕,而是金刚怒目似的瞪视着温体仁,说道,〃想不到我袁崇焕竟死在你这个奸佞小人手里!〃
  温体仁对袁崇焕的咒骂似乎也早有心理准备,他不恼不怒地微微一笑:〃怎么是死在我的手里?袁大人抬举卑职了!你是死在自己的兄弟手里,死在你效忠的皇上手里!〃说着躬身示意,〃请袁大人上路吧!〃
  〃且慢!〃袁崇焕整了整衣服,走向桌前,他饱蘸浓墨,一气呵成地挥笔写下了如下八行诗句:
   北阙勤王日,南冠囚禁时,
   当年驰万马,悔不早与尸。
   执法人难恕,是非我心知,
   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辞! 
  袁崇焕写毕绝命书,将笔扔在一边。
  〃执法人难恕,是非我心知。说得对啊!〃温体仁看着绝命书一笑,〃袁大人当然不会谅恕我这个执法人!我也不希求会有什么谅恕!至于是非嘛,你我心中都明白得很呢!〃
  袁崇焕咬牙切齿:〃你这个奸佞无耻小人!〃
  〃可皇上视我为贤良忠臣!〃温体仁不由得意地又念着绝命书,拍案叫绝,〃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辞!好!好!有气魄,有骨气!既然'粉骨亦何辞',那就请袁大人不辞刑场,甘受凌迟吧!〃说着一声吩咐,〃尔等还不赶快伺候袁大人上车!〃
  两名随从立即上来,准备架走袁崇焕。
  〃退下!〃袁崇焕一声怒吼,手指温体仁,〃我清白之身岂能容你这等鼠头獐目的奸邪玷污!〃说着起身昂首,跨步走出囚室。
  当温体仁等随同袁崇焕行至牢狱门口时,只见一双手举着瓦盆从空中狠狠摔向地面,〃砰〃的一声,瓦盆碎片四起。
  狱卒们正列队在狱门两旁。他们经过一个时期的接触,虽不知详情,但已隐隐感觉到袁崇焕的冤屈。他们除了同情,也深深对袁崇焕为人之刚毅耿直所敬重,因此,当袁崇焕大步走出牢房时,狱卒们便自行列队拱手抱拳,朝囚车上的袁崇焕一拜:〃袁大人想开些!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小的们送袁督师上路了!〃
  袁崇焕激动得心头一热,泪水顿时夺眶而出。他擦拭着眼泪,还未待他有所表示,温体仁则抢步上前,狠狠一鞭,马拉的囚车像受惊一样猛然奔驰而去。
  茅元仪手捧着福寿丹走进牢狱时,囚车已然离去,他高叫了一声:〃袁督师!〃见无人回应,茅元仪直走到牢房门前,敲击房门, 〃袁督师!袁督师!〃
  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