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千娇图 >

第4章

千娇图-第4章

小说: 千娇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一时间,三房正房里,柳三爷与柳三夫人也在说这个。



  柳三爷语气冷漠的说:“听大哥的意思,这案**里明妃求了天家。说是只要咱家出了银子,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话里话外都是让三房出银子的意思,柳三夫人眉头都要拧成麻花,“这是什么道理,当年说是分家,说白了不过就是将你赶出去,要不是我爹爹救了你,你哪里还有命?如今倒让我们给他们赎儿子。”



  想起当年柳三爷落魄江南的样子,柳三夫人险要落下泪来。



  柳三爷将动情的妻子拥进怀里轻抚着她纤弱的后背,低声劝慰:“提那些做什么,我已经婉言拒绝了,哪里能用咱们女儿的嫁妆去赎那个混账。”



  “怎么就是女儿的嫁妆,不是儿子的家产。”柳三夫人收了泪水,粉拳捶向柳三爷坚实的胸膛。



  “儿子要什么家产?都随他们自己挣去。”柳三爷话锋一转,“女儿就不同了,嫁妆可是以后安身立命的东西,少不得。”



  被丈夫哄的笑起来,这些年夫妻俩在江南私下挣的银子不少,拿出几万两来还是富裕的,只大房这般强盗行径实在令人无法接受。



  “只不过。”柳三爷不无担心,“大哥许是还会念些旧情,可大嫂那个人从来都是笑面虎,我就怕她使出什么恶毒的招数来。”



  图穷匕见,大夫人为了救独子,豁出去不是不可能的,穷凶极恶起来,怕是防不胜防。
第五章 元宵
  转眼就是除夕,无论在扬州还是京城,关于过年的风俗都是相同的。在襄乐侯府,元秋的日子过的平淡,除了每日早起去给老夫人请安外,其他与在扬州时没什么不同。再者京城的天气实在是寒冷,元秋初到此处,不是很适应,索性说身子不舒服,闭门不出了。



  直到除夕夜,元秋的大堂哥襄乐侯世子柳寒时依旧没有回府。



  这让原本喜庆的年节,蒙上了一层阴影,甚至除夕夜当晚大夫人还哭了一场,话里话外的意思,竟是在指责三房的人不讲血脉亲情。



  听到这样的话元秋扭头就看母亲三夫人,三夫人脸上表情不变,细心关怀着柳寒晓面前的吃食,柳寒晓的身体实在不好,到了京城便大病了一场,与元秋的称病不同,他是真的病的厉害。元秋担心的去守了好几日,这两天才算是见好了。



  “无知蠢妇,这样的日子哭什么哭,犯忌讳。”襄乐侯出声呵斥大夫人。



  在这样全家团聚的日子被如此不留体面的训斥,大夫人的心情可想而知,随后便被二姑娘扶下去休息了。



  除夕夜的欢乐气氛也因此彻底消失殆尽,其他人不过碍于规矩,不好离去罢了。守着老夫人过了子时,柳家十几年来,第一个阖家团聚的除夕便是如此。



  长辈之间的事影响不到小辈,年还是得喜庆的过,元秋原本懒洋洋的心情为着上元节的到来变的跃跃欲试。



  上元节原本就是女孩子可以正大光明上街的日子,元秋在扬州的时候没少跟着大哥二哥出去玩儿,现在到了京城,就更加不想错过上元节。上元节当晚皇上皇后都要登上城楼与万民同欢,当晚的热闹可想而知。



  “娘亲,今年上元节我还可以出去吗?”心里惦记着,元秋依然先问过三夫人,毕竟现在在京城,不同于扬州,不知侯府的规矩是怎么样的。



  三夫人哪里不知道元秋的心思,少女情怀谁不曾有过。来京城这段日子,元秋一直拘在内宅里,三夫人也不想将女儿养的双耳不闻窗外事,所以痛快的点头,“到时候让晖哥儿带着你去,你别淘气,乖乖跟着你二哥才行。”



  元秋心中欢呼,脸上矜持的笑容有些破功。



  不过事情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襄乐侯府世子未归,二房的两个嫡子年岁尚小,所以无论是大房还是二房的女孩子要出府游玩,都需求着三房的长子柳寒晖带着人出去。偏柳寒晖是个板直的个性,坚决只带嫡女出门。



  二房四姑娘早已经约了外祖家的表哥表姐同去,不掺合在其中。剩下的就只有大房与三房的姑娘们。柳寒晖不带庶女出门的话一出,最气愤的倒不是三房的七姑娘,而是大房的三姑娘。



  七姑娘从小长在扬州,对柳寒晖很了解,柳寒晖骨子里瞧不上庶出的,七姑娘早已经司通见惯,并没有反弹。可是长在老夫人身边的三姑娘,自认不比嫡女差什么的人,被如此折了面子,气的在老夫人面前直哭。



  老夫人要为三姑娘做主,派人去前院请了二公子柳寒晖前来。



  元秋很无语,这些日子元秋也打听到了一些内情,三姑娘的姨娘是老夫人的远方侄女,良妾入府,三姑娘出生后就抱到老夫人身边养到大。祖母房中养大的庶女,比上姨娘房中养大的地位要高,但再高也还是庶女。这三姑娘平时就傲气的很,说话也尖酸。可大房嫡女二姑娘不跟她计较,元秋这个三房的人哪会出这个头。



  现在三姑娘竟然还要让老夫人质问元秋的亲大哥,简直不可理喻。



  不过元秋半点都不担心,柳寒晖是什么人,再没人比元秋更知道的了。果然,等柳寒晖来了老夫人的上房,听了老夫人的问话,立刻义正言辞的说:“孙儿读圣贤书,自当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嫡庶有别古来有之。祖母若是不知,孙儿即刻派人去拿圣人典籍,为祖母解惑。”



  老夫人无言以对,三姑娘更是脸色发白。



  “哈哈哈。”元秋事后跟柳寒晓说起这个,简直笑的止不住,“二哥哥,你没看到当时他们的表情,真是好笑。”



  柳寒晓这段时间病的厉害,脸颊上颧骨凸显,不赞同道:“你别大意,该叫三哥才是。”



  到了侯府,自是要按家族的排位来,哪里还能只按三房的排辈叫。元秋撇嘴,大堂哥到现在她还没有见过呢,完全改不过来口。不想提大堂哥的事情,元秋叹气说:“往年都是你陪我出去玩儿的,今年你去不成,还真是不习惯。”



  柳寒晓不无遗憾:“我这身子,哪里经的起寒风。”



  元秋知道强人所难了,京城这么冷,柳寒晓要出去必须严严实实的窝在马车或者轿子里,只是上元节又称走百病,哪里能坐车呢,必然是要步行才能看灯游览的。



  “你放心啦,我一定买最漂亮的灯回来送你的。”元秋安慰柳寒晓,怕柳寒晓为着不能出门心情不好。



  柳寒晓只是笑,他这身体最是不中用的,根本不需要元秋多说什么,他都明白。



  “最近父亲又收罗了些京城好玩的话本来,你要不要看?”柳寒晓不是伤情的人,转瞬就转移了话题,说的还是元秋最爱听的。每天待在屋子里,元秋又不爱做女红,有多无聊可想而知,平日里全靠从柳寒晓这里拿书回去看才能解闷,而这些书中,元秋最爱看的就是话本和游记。



  元秋先是高兴的抢过来,随后又不满的抱怨,“爹爹真是偏心的很,怎么就不见他给我送这些好书看呢。”



  “我是个得不了功名的,爹爹自然多照顾我些。”柳寒晓解释。



  身体不好,不能科举,甚至连娶妻都是问题,柳三爷怎么能不对柳寒晓更好一点呢。元秋将来还要嫁人,要学女子六艺,哪里能如他这个废人,所有时间都消耗在杂书上。



  无论柳寒晓是怎么想,元秋还是很开心的,这些话本上的故事生动有趣,甚至还有好看的配图,最是吸引人。



  “咦?”元秋拿起书中夹着的袖珍型竹筒,好奇道:“这是什么?”



  “我让爹爹给你定制的,上元夜出去的时候带在身上,若是出现什么意外,就拔开上面的封口。”



  元秋嘻嘻笑,“这是怕我遇上人贩子不成?”



  扬州年年都有女孩子在上元夜失踪,其中被卖掉再也找不回来的不是没有,所以年年出门,元秋都知道家里人是很担心她的。



  “是啊。”柳寒晓竟然有模有样的学起柳三夫人平时说元秋的话语来,神态动作惟妙惟肖,“你一刻离了我的眼,就要闹出幺蛾子来。”



  元秋笑的腰都直不起来。



  来了京城,她与柳寒晓的关系,反倒日渐亲密起来。



  七姑娘上元夜同样出不了门,不过还没等元秋安慰她,七姑娘就已经找好了去处。“五姐姐说她亲手酿了果子酒,等你们都出门了,我们俩凑在一处喝酒去。”



  喝酒?元秋皱起眉头,七姑娘才十岁,喝酒对身体真的无害吗?



  “你很喜欢五姐姐?”元秋问。



  七姑娘直白的点头说:“比上三姐姐和四姐姐她们好多了。”



  三姑娘傲气的连元秋都不放在眼里,对庶出七姑娘那态度就更恶劣了。四姑娘完全就是冰雪人,平日里别说笑闹,就是露出正常情绪的表情都很难。对比下来,七姑娘当然最喜欢笑笑闹闹的五姑娘。



  “可是……”



  元秋想说可是五姑娘的姨娘实在不堪的很,五姑娘身上又有带着浑然天成的媚态,可别真的教坏了七姑娘。



  七姑娘不以为然,“放心啦六姐姐,我身上有什么旁人可图谋的,处的来就处呗。再者说,我娘姨比她姨娘又高贵了多少呢。”



  元秋愣住,没想到十岁的妹妹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七姑娘的姨娘是老夫人身边的侍女,柳三爷成婚后被老夫人送去江南开脸做了通房,生下七姑娘后才升了姨娘。三姑娘的姨娘是正经良家子,又有老夫人这个亲戚在,自然身份与旁人不同。而五姑娘与七姑娘的姨娘,从前可都是贱籍,说起来还真差不多。



  “总之,你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元秋只能这样说。



  如此一来,上元节当晚被柳寒晖带着出门的,也就只有二姑娘柳元春,以及六姑娘柳元秋,两人。



  马车行到街市外就被诸多出行的人挡住了路,二姑娘与元秋只能下马车。柳寒晖将早准备好的面具递给她们,遮住面容后,三个人带着丫鬟侍卫,融入一眼望不到头的街市人流。



  “六妹妹,你可要跟紧我哦,要不然走丢了,三婶怕会伤心的厉害。”二姑娘与元秋手牵着手,还不忘叮咛。



  元秋哪里听得进这话,她现在只觉得眼睛不够用了。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四面八方的景应接不暇,甚至商户的样子都很新奇,跟扬州所见完全不同。就连带着的面具都与以往风格迥异,扬州的面具多是动物吉祥物,而京城的面具却都是青面獠牙的凶煞图案。



  “知道了。“元秋敷衍着。



  走过了一段街市,就听到前面有叫好起哄的声音,二姑娘了然的说:“是悦宾楼的赛诗会。”



  听到赛诗,柳寒晖的眼神噌亮,“咱们去看看。”随后不等元秋她们反应,便自顾自的往前去了。



  “嗌?”元秋看着哥哥飞快地走了,急的直喊:“你等等我们啊。”
第六章 打拐
  悦宾楼是京城四大酒楼之一,最着名的便是上元节当晚的赛诗会,奖品优厚不说,并且赛诗的优胜者能在京城内声名鹊起。初始时不过是见着女孩子们都抢着猜灯谜,男人们实在无事可做,才出了这样的联诗的题目。可没想到一年一年的,竟成了京城一景,是上元夜必不可少的节目。



  二姑娘是京城里长大的,对这悦宾楼的赛诗会了解的多一些,漫声对元秋解释着。



  元秋对所谓的赛诗会不感兴趣,越靠近悦宾楼,围绕在身边的人就越多,推推搡搡在所难免。元秋并不喜欢人多的地方,尤其是在身边男性的数量逐步增加的情况下,更是反感。



  “二姐姐,咱们还是出去吧,这里人太多了。”



  二姑娘完全没有将元秋的话听进去,而是拉着元秋往更深处挤,“既然来了就看看吧,听说宫里的皇子也会微服出宫来这里瞧热闹呢。”



  元秋听到这个,脚步彻底停了下来。宫里那些贵人的事情元秋不想知道,更不想接近,皇宫对元秋来说,太遥远太陌生。襄乐侯府最喜欢送女孩子入宫,元秋打心眼里厌恶靠女人得来荣华富贵的手段。



  “快点走啊,二哥哥都进去了,不找到他,我们也回不去不是?”二姑娘看出元秋不情愿,软着嗓子哄她。



  元秋在心里将柳寒晖骂了千百遍,如果是柳寒晓今日来,是决不会丢下元秋一人的。



  看元秋还是不动,二姑娘往元秋身后望了望,这个眼神让元秋莫名其妙,但二姑娘接下来的动作太快,根本没有给元秋思考的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