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孤臣孽子 >

第69章

孤臣孽子-第69章

小说: 孤臣孽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丧失。

13。一八九五年(光绪二十一年),新疆省极西地区帕米尔地方,约一万余平方公里土地,被俄帝与英国瓜分。

14。一八九八年(光绪二十四年),俄帝强租旅行顺大连,该两港口面积约三千八百平方公里。

15。一九二一年(民国十年),俄帝先唆使唐努乌梁海独立,一九四四年(民国三十三年)正式侵并,总面积约十七万平方公里国土。

16。一九四五年(民国三十四年),俄帝要挟英美订立雅尔塔协定,同年十月外蒙古举行所谓公民投票(苏军亦参加投票)。我政府被迫承认其所谓“独立”。

面积有一百四十四万平方公里。

俄帝侵占我国领土,至一九四五年止,共有五百八十八万三千八百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一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就是满清腐败奢靡,入关之后迅速堕落颓废,沉醉享受,抛弃勇武,所以满清入关前的北方领土几乎损失殆尽。

当庚子年春夏之交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时候,教堂、铁路及护路军,便成为愤怒群众的攻击目标。沙俄政府遂认为正式大举入侵东北的时机已到,其陆军大臣说:这将给我们一个占据满洲的借口。

沙皇尼古拉二世正是看到了这个机会,为实现其要像纳“小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为俄罗斯的组成部分那样,变中国东北为“黄俄罗斯”的夙愿,遂于一九○○年七月九日宣布自任为总司令,以“帮助中华帝国建立秩序和安定”为藉口,下令调动十八万军队,兵分七路挺进中国东北。除西南一路系直接参加八国联军之部队,在完成攻陷京津之役后,挥师北上出山海关进攻锦州,于九月末行动外,其余六路均于七月间陆续出动侵入东北。从此东北人民开始遭到一场空前的大灾难。

海兰泡与江东六十四屯大惨案沙俄尚未踏上东北全境之前,首先向居住俄境的中国人大挥屠刀,展开入侵的前奏。这就是在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海兰泡又名黄河屯,位於精奇里江(结雅河)与黑龙江交汇处,本为中国领土。一八五八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俄人侵占黑龙江以北的土地,此地被俄国占据后改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但条约规定原居住之中国人仍准安居乐业。

此后,俄人虽大量移入,然至一九○○年,中国人仍占全城居民之大半。当沙皇下令入侵中国后,阿穆尔军区司令即公开号召俄军要坚决迅速地消灭俄境的中国人。七月十六日,俄国军警于全城喊话欺骗中国人说:现两国开战,要把你们送过江去。接着以刺刀*迫数千中国人立即离开家门,去警察局集合;凡不出家门者,一律处死。随之各家财产被洗劫,华人所开商店被抢光。

然而,被赶出家门的这些中国人,警察局里容纳不下,其余的人则被集中于精奇里江畔一木材厂院内。第二日,所有被集中者全被驱赶至黑龙江岸,凡脱队、昏倒之老弱病残及妇女儿童,皆被押送的军警杀死。

沙俄军警骑兵将人们驱赶至江岸后,便以刀枪*其过江。海兰泡附近的黑龙江江面虽然不宽,但水深、浪大、流急,手无寸铁的中国人面临灭顶之灾,惶恐万分,哭声震野。一些人苦苦哀求,以东正教仪式在胸前画十字,恳求免于一死,但俄军绝不容情,他们将民众往江中驱赶,先入江者皆沉溺江中,不敢入江或迟疑者、反抗者,皆被刀砍枪杀。至二十一日,沙俄又进行了三次类似的大屠杀,被杀者在六、七千人以上,会游水过江幸免于难者不足百人。

与此同时,另一场大屠杀在海兰泡隔江相望的精奇里江南岸的江东六十四屯发生。江东六十四屯位于黑龙江东岸,与黑龙江城(瑷珲城,今黑河市爱辉乡)隔江相对,其南北长约七十五公里,东西宽约三十公里,是中国人早已开垦出的一片沃土,因曾有六十四个村屯,故称江东六十四屯。数万居民全是中国人。据“瑷珲条约”与“北京条约”所定,此地虽划归俄国,但中国人有永久居留权,而清政府对此地则有征收赋税、行使行政管理的管辖权。此后沙俄政府为改变这种状况,强迫清政府三次划界,使江东六十四屯的土地范围逐渐缩小,其军警更经常非法闯入,调查登记居民的户口及财产状况,企图独占该地。

当沙皇下令出兵侵略东北后,这里便开始驱逐中国人过江出境。七月十八日,沙俄军警得到“消灭我境内出现的中国人,不必请示”的命令,便闯入各屯,驱逐中国人离境,实行与海兰泡一样的大屠杀。沙俄血洗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仅仅是东北人民在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所遭苦难的一个序曲而已。紧随其后的大灾难,便是沙俄对东北的大举入侵及疯狂烧杀抢掠。

按当时的中国行政区划,黑龙江遭到了沙俄的两路入侵。一是西路军于七月三十日,从阿巴该图侵入,攻占呼伦贝尔(即海拉尔),越过西大岭东进;一是北路军于八月一日渡黑龙江,攻占黑河屯(今黑河市),将屯中未及逃走之居民全部杀戮,全城付之一炬。五日,在激战中夺下瑷珲城,中国军民全部遇难,侵略者放火焚城,大火燃烧了数日,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瑷珲城,变成了一片灰烬和瓦砾场。

俄军继续从西、北两路直奔省城齐齐哈尔。黑龙江将军寿山于城将破之际自杀殉国,齐齐哈尔陷落。十月十二日,呼兰城亦失陷,黑龙江全境为沙俄所占。

吉林也遭到了三路俄军入侵,东北路自伯力(哈巴罗夫斯克)侵入,七月二十五日攻占巴彦通。二十八日,伊兰陷落,数千居民被杀,建筑物被焚毁者随处可见。东两路侵略军先后入境,七月三十日攻占珲春,洗劫全城。八月二十九日,东陲重镇宁古塔(今宁安),在俄军猛攻四十余日后陷落,守城军民全部遇难。至此,东两路侵略军会合,便直驱吉林省城吉林。

八月二十五日吉林将军长顺与沙俄侵略者“议和”,随即通令全省,对俄军要“优为款待,以笃邦交”。九月二十二日,长顺下令开吉林城门迎接俄师,束手降敌,吉林全境不久即为沙俄轻易占领。

盛京地区则遭到两路沙俄军队进攻。七月中旬,南路侵略军由沙俄所占的旅顺开出,二十五日,熊岳陷落;八月二日,盖平(今盖县)失守;八月四日,营口被占;八月十二日,海城沦陷。

此时,盛京将军增祺面对俄军自辽南长驱北上及疯狂肆虐,不仅不主动抗敌御侮,反而极力主张与入侵者议和。八月十一日下令捕杀沈阳义和团首领,并向沙俄之关东总督“照会停战”。沙皇尼古拉二世得此情报后,下令俄军继续扩大战果,不许半途而废,一定要“解除满洲军队及要塞的武装”。于是已经占领了黑、吉两省的各路俄军,经调整后,由长春起行向南进犯。而参与八国联军攻进北京的俄军,亦奉命拨出一部成为侵略东北的西南路军,从山海关向沈阳方向进攻;南路军则继续北犯。至此,沈阳遭受三面敌人的威胁。

九月二十三日牛庄被攻下;二十八日辽阳城被占领;十月一日沈阳陷落。沈阳失守前,盛京将军增祺弃城出逃,闯入沈阳的俄军大肆抢掠,其文化资产损失尤为惨重。至六日,铁岭被占领后,南北俄军于此地会师,至此,东北全境沦于沙俄的铁蹄之下。

为了使占领东北合法化,即真正实现“黄色俄罗斯计画”,俄军迫不及待地搜寻并迅速拿获弃城出逃的盛京将军增祺,*其签订“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企图把俄国独占东三省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因遭中外反对而作废。一九○二年四月,沙俄又与清政府在北京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在清政府保证俄国在华、特别是在东北的许多特权后,规定俄国在一年半之内分三期从东北撤军。

然而,沙俄仅从东北撤出部分军队后,便不再撤军。清政府于十月初照会俄国,敦促其按条约规定撤军,然而不被俄国理会。此刻,俄政府四部大臣于雅尔达开会,确定了“将来满洲(指东北)必须并入俄国,或隶属於俄国”的方针。十二月十五日,沙皇下令暂停从东北撤军,公开撕毁已签订之条约;一九○三年三月,沙俄政府向清政府提出继续撤军的七项新条件,实际是明确昭示要继续霸占东北。

至此,距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已经是第四个年头,灾难深重的东北仍被沙俄侵略军蹂躏,随后,日本与沙俄的利益冲突又引发日俄战争,战场却在东北,当地二度遇难,简直是人间浩劫!

伊藤博文借明治维新日本迅速崛起,日俄一战震惊世界,不仅日本在陆地上给俄国人深刻教训,对马海峡一战更是全胜俄国海军,所以日本骄横跋扈,讥讽满清统治着,连自己的祖宗基业都守不住。

满清竟然在日俄交战时无耻地坐守中立,把自己祖先生存繁衍的神圣领土,去交由日俄任意蹂躏,无怪乎日本藐视满清统治者。这种窝囊废败家子,人人得而辱之。

最后守住东北的还是汉人子孙张作霖,张作霖祖先不明,有说是山东人,有的说是大城河间,高阳三地,与张之瑜是否有关,没有可考资料暂且存疑留待后人考证。

先说阎思源他们在黑龙江边深深地扎下根,不仅为榆园军培植力量,扩充领地,而且为中华民族守住了北大门,说实话,阎思源也想跨过黑龙江,把江北更广袤的大地夺回来,考虑到现实情况,和洋枪洋炮的敌人干他们不是不敢,可是不能坏了垦殖东北的大业,被满清知道了张之瑜的惊天大计,受损失的就太大了,所以阎思源只能在止步在黑龙江边,留作千古遗憾。

所以追根溯源,早在顺治年间,满清就开始抛弃了东北,我们富饶的黑龙江,成为俄国人和日本人的冒险乐园,东北的美丽富饶成为为后来的日俄战争导火索。假如不是汉族移民的战斗和坚守,东北早已沦落异族之手。

  屡败屡战  八十一章十年之功

在榆园军的辉煌战绩鼓励之下,郑成功在夺取福建沿海之后,计划绕过福建的崇山峻岭,直取满清的腹心,夺取南京作为新政权的首都。

因为知道榆园军曾经成功地大掠镇江,南京,铜陵,收获颇丰,所以郑成功有些轻敌了。

清顺治十五年,南明永历进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并令其进军江南。郑成功积极准备,到同年五月已练就水兵五万、练兵5万、步兵五万、预备队1万,以及1万头戴铁面、身穿铁臂裙,刀枪不入,专破满清八旗骑兵的“铁人”军。于是,他率部乘战船千艘,开始了以南京为进攻目标的第3次北伐。

七月初,郑成功与南明兵部侍郎张煌言在舟山会师。原拟溯长江直取南京,但八月初在羊山海面(今上海金山县东部海面)遭飓风袭击,毁战船40余艘,损兵8000余人,被迫撤往舟山和浙东地区进行休整,以侍战机。

朱慈悲攻取南京之后,马国柱深知,自己一万多人守南京,被一千多人破城,掳掠全身而退;全军上下竟然没有抓到一个俘虏,没有斩获一具尸首一个头颅,这样耻辱的大败一定得不到顺治的原谅,所以请罪带枷,也有史料说当时马国柱不在南京城内,总之是马国柱的两江总督不干了,换了个人。

新任两江总督朗延佐也是一个棘手角色,得知郑成功进军的消息,急忙在崇明岛、瓜洲、镇江等处加强防务,在镇江的金山和焦山之间的江中横铁练,称渡江龙,在水山筑栅,置兵设炮,成“木浮营”,企图阻止郑军沿江西进。

次年五月,郑成功探知清军主力已向西南地区开进,为策应南明军大西军与清军的作战,郑成功率大军从舟山出发,绕过崇明岛,溯江而上。沿途袭取清军炮台若干,派善泅水者数十人,乘夜斩断清军设在金山与焦山的“滚地龙”,另遣巨舰17艘,火烧“木浮营”,横扫清江上的障碍。然后取瓜洲,切断清军的南北粮道。

又在镇江与清江宁提督官效忠所率援军展开激战,一举大败清军,攻克镇江。在镇江,否决了待机进取的意见,决定尽快攻克南京。

七月上旬,郑成功率大军乘船在南京仪凤门附近登陆,然后分别在城西北的的仪凤门、狮子山,城西的汉西门(今汉中门)、城西南的水西门,城北的神策门(今和平们)、岳庙山扎营,水师泊于下关和幕府山北侧江边,共连营83座,将南京重重包围。

与此同时,受郑成功派遣,张煌言所率一路军已溯江而上,攻克芜湖,继又连下池洲(今安徽贵池)、徽洲、太平,宁国等4府3洲24县,基本控制了长江上游的门户。

这时,南京城内清军只有清两江总督郎延佐上疏朝廷求救,一面听从部下的缓兵之计,派遣特使以卑辞向郑成功求情。声称清朝有法,首城过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