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清]博果尔重生 >

第69章

[清]博果尔重生-第69章

小说: [清]博果尔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福临呆呆目视前方,愣了半晌,眼泪一下子滚了出来,蜷缩在床上,颤抖着哭个不停:“我好后悔啊!我好后悔!”

    这人就算难受起来,也表现得跟个娘们似的。博果尔轻蔑地一撇嘴角,扭头径自走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好啦,福临的结局算是写完了,以后再出场就是番外了,下一章是董鄂氏的结局~预计一万五千字完结w
第89章 后宫选秀
    博果尔转身走了,留下了一个嚎啕大哭个不停的福临;他这个样子别说是德二和德九了;连董鄂氏都觉得丢脸。

    她轻蔑万分地斜楞着眼睛看了福临一眼;觉得自己经此一役;算是彻底打通了博果尔那边的关节,就算暂时还不能够让博果尔尽释前嫌,最起码也博得了他一定的好感。

    董鄂氏想起刚才博果尔看着自己的目光,就觉得浑身发热发软;脸颊微微泛红;毫不留恋地走了出去;追着博果尔而去。

    她觉得自己恐怕是最后一次再见福临了;可董鄂氏一点都不觉得惋惜和伤感;只能说一切都是福临的错,要不是这个男人横插一脚非要强抢了她去,她也不会落到如今这样的被动境地。

    董鄂氏满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追着博果尔一路往冷宫外围走,眼看着就能够从这不见天日的地方出去了,还有十几米远的地方,那两个太监却冷不丁从后面绕了出来,双双挡在了她的前面。

    董鄂氏面色微变,高声道:“你们想干什么?”

    德九阴测测一笑:“贤妃娘娘,您可千万不要忘记了,皇上有令,您和先帝,有生之年别想踏出冷宫半步。”

    董鄂氏一听就知道不对,她虽然也担心过自己帮着博果尔把福临得罪倒头了,博果尔要是还不打算救她出苦海那可怎么办。

    可想博果尔刚才对她那样和颜悦色的,就算有故意刺激福临装样的成分,可也该有丁点真心吧?退一万步讲,就算博果尔全然是装的,难道对着她一个弱质女流之辈,也能做得出反复无常、翻脸不认人的举动来?

    不得不说董鄂氏看人还是有几分本事的,博果尔确实很有几分大男子主义,要是换了个人,这么知情识趣,抬抬手放她一条生路也是很有可能的。

    可惜董鄂氏不是“别人”,博果尔报仇还觉得不过瘾呢,怎么可能会让她有好日子过?德九是他的贴身太监,很能了解女人被抢给自家爷幼小的心灵带来的伤害,所以根本不用博果尔多嘱咐,直接就把董鄂氏给挡住了。

    董鄂氏万万不想功亏一篑,连忙对着已经走远了的博果尔喊道:“皇上,皇上快来救救妾身,皇上!妾身求您了!”

    可惜无论她怎么呼喊,博果尔别说是回头了,连脚步都没有停一下,两个太监仍然牢牢拦着她,董鄂氏实在是有点着急,沉下脸来尖声道:“你们怎么敢!我为皇上做了这么多的牺牲,皇上怎么可以这样对我!”

    德九笑道:“贤妃娘娘真会说笑,您为了先皇那般牺牲自己都不当回事儿,现在不过是为皇上动了动嘴皮子费了点功夫,您就受不了了不成?”

    董鄂氏没想到这人竟然拿自己曾经说过的话来堵自己的嘴——她说的时候感觉挺舒坦的,自觉把自己摆在了天生不败的立场上,可被人反过头来说的感觉可相当不好。

    董鄂氏脸色极为难看地沉默了一下,又费劲儿找出来了一条理由来说服德九:“皇上宽宏大量,怕早就已经原谅我了——他要是还记恨于我,怎么肯同我联手来整治先帝?”

    这个问题不用博果尔来回答,德九就能帮她“答疑解惑”,冷笑道:“因为在皇上心中,先皇好歹还算是一个对手——哪怕他毫无抗争力——可你,连让皇上另眼相看的资格都没有。”

    他说完这句话,都懒得再看董鄂氏一眼,给德二使了一个眼色,后者直接伸手一砍,把她给劈晕了。

    冷宫外围自有侍卫把守,之前跟董鄂氏联络上的那个侍卫是他们故意漏的,此时早就跟他在丽嫔那里当差的妹妹一样不见了踪影。

    德九和德二因此也不怕董鄂氏趁机逃跑,任由她软软地摔倒在地上,便都起身离开了。

    ————————————————————————————————————————

    德二先前跟冷宫中的福临说,孝庄和苏麻喇姑都病倒了,为了防止二人相互过病气,便把苏麻喇姑移出了宫去。

    这并不是他没话找话说出来驴福临的,而是确有其事。这次也不是博果尔私底下动的手,确实是苏麻喇姑半夜起身伺候孝庄起夜,吹了风着了凉。

    她是很知道孝庄此时孤立无援的状态的,虽然昏昏沉沉的头疼得不行,但也硬撑着没有表现出来。苏麻喇姑本意是好的,她不能临阵脱逃,留孝庄一个人在这里面对如狼似虎的敌人。

    可没想到这次风寒来势汹汹,竟然连孝庄都给传染了,这下事情瞒不过去了。根据宫规,生了病的下人必须得挪出宫去,尤其像苏麻喇姑这样贴身伺候的人,就更得严格遵循这条规定了。

    更别说孝庄还当真被她传染得也害了风寒,要不是看在苏麻喇姑伺候太后尽心尽力这么多年的份上,按照规矩都得问罪责罚。

    不过资历深有资历深的好处,博果尔念在她确实忠心护主的份上,放她出宫荣养,还专门置办了庄子给她养老。

    反正苏麻喇姑是出宫去了,这辈子都不能再入宫,孝庄身边环绕的就真正只剩下了博果尔的耳目。堂堂太后混到这种地步,也是着实有点凄惨,博果尔暂时不想动她了,对于曾经执掌过半个大清的孝庄来说,就让她这么不死不活地生耗着,比杀了她更让人难受。

    博果尔最近在忙很正经的事情,他享受过了报仇雪恨的快感,现在到了巩固江山的时候了,最艰难的过渡阶段已经过去,大清的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都接受了他这个新的掌舵人,他完全可以放开手脚来大干一场了。

    阿霸垓部落热热闹闹、声势浩大地把他们许诺的姑娘送到京城,这个博果尔应该称其为“表妹”的姑娘名叫“萨仁”,有“星辰”之意,据说她在草原上时,就是博果尔舅舅最为疼爱的女孩儿。

    从明朝到清初期,后宫位份一直比较混乱,博果尔干脆趁此重新定了一下后宫的等级。他这个人也比较懒,没心情在这种事情上多费工夫,直接照搬了上辈子从康熙朝后确立的制度,皇后、皇贵妃之下为二贵妃、四妃、六嫔,贵人、常在、答应的数量就不限制了。

    萨仁封德妃,住长春宫,博果尔对她甚为宠爱,毕竟好感度是刷出来的,阿霸垓部刚刚跟他搭上关系,双方还得进一步加深感情。

    在对蒙古的问题上,福临是干脆不宠幸蒙古妃子,导致跟蒙古部落的关系一度很紧张。

    博果尔刚登基满一年,远不到可以全然不需要蒙古部落支持的时候,他宠幸萨仁,也觉得这姑娘确实挺可爱的,可以正好用来削弱赫舍里氏在宫中的影响力免得皇后一家独大,却并不打算让她生孩子。

    现在不是清朝还没有入关的时候了,他已经出生的三个阿哥都是好孩子,他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阿哥,不需要再有蒙古血统的孩子出生搅得水更浑了。

    博果尔想到赫舍里氏,在心头轻轻叹了一口气。他在二格格出生后那样宠爱她,其实未尝没有一种对赫舍里氏的补偿心理。

    按照他的规划,以后会有出身高贵的妃子陆续产子,起码在未来的十年中,他和赫舍里氏不会再有第四个孩子出生了,甚至连宁楚格的命运,他也已经提前规划好了。

    博果尔上辈子的记忆加起来差不多有三百年,有这足够寻常人轮回四五次的经历打底,导致他的后期规划都想得比较长远。

    赫舍里氏本来出身就很高,阿玛索尼更是博果尔在朝中深为依仗的名臣,她的三弟索额图博果尔也打算提起来。

    可他又得限制赫舍里一族一家独大,博果尔可不想出现“佟半朝”的场面,为了朝局平衡和他的子嗣安全考虑,在后宫中他必须找人来分董鄂氏的宠。

    福临“死”了已经超过一年了,他又不是博果尔的亲爹,何况满人现在的守孝礼制还没有完全被汉族同化,博果尔并不需要替他守孝三年。

    博果尔昨日带着赫舍里氏去向娜木钟请安时,就听自己额娘提起来他该考虑新纳人入宫了。

    选秀的规矩还是从董鄂氏那一轮兴起的,距离上次福临朝选秀倒是也正好隔了三年,博果尔也确实在考虑这个了,毕竟还有好多大臣想借此向他表忠心。

    这事儿不用他亲自考虑,他下了旨意,由皇后并二位妃子共同张罗,第一次时恐怕会麻烦些,他找了两个人给赫舍里氏当帮手积累经验,等到日后不过就是循例操办了,就不用让这么多人一块忙活了。
第90章 主仆重逢
    天承十年,孝庄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卧床后;总算是撑不下去了。她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浑浑噩噩地到了后来;就纯粹是想要跟娜木钟和博果尔较劲了。

    她不甘心看到昔日的手下败将高高在上;反倒强压了她一头。她也不甘心博果尔竟然能当皇帝;他哪里比福临强了?

    这么多年下来;都是抱着让自己活着,给博果尔母子添堵的念头;孝庄觉得自己活着一天,他们就不痛快一天;屁股下的位子也会坐不稳一天。

    所以她要活着,咬牙切齿、痛不欲生也要活下去,恨的力量撑着她一直活到了现在。

    打破她这种自欺欺人幻想的人是苏麻喇姑;这位老仆人老朋友年近花甲,头发花白,但看着却很有精神。孝庄一看就知道,自她被遣送出宫的这八年,日子是过得很不错的。

    两人的关系说是主仆,其实早就把彼此当做亲人一样看待了,在卧病在床的这十多年,孝庄最挂念的,一个是生死未知的福临,还一个就是她了。

    见到苏麻喇姑过得舒坦,也算是放下了心,真心为她感到高兴。孝庄口不能言,手臂微微一动。

    苏麻喇姑跟她早就有默契,就算相隔这么多年,仍然懂了她的心意,上前来用颤抖的手帮她捻好被角,含泪道:“奴婢在宫外时,日夜思念娘娘,生怕那起子小人有所怠慢。现如今看到娘娘,一颗心才算是有了着落。”

    她当然不能明着说孝庄过得不错,毕竟以孝庄的脾性看,这十年里每活着一天都对她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折磨。

    可要是按照客观标准来看,孝庄就是过得不错,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苏麻在宫外也听过当今皇上至孝,每日风雨无阻都会来给两宫太后请安,有时还会亲自侍奉孝庄汤药。

    本来对于传言,苏麻喇姑是只相信了一半,毕竟她远离宫中,并不知道孝庄过的日子具体如何,谁知道这是不是博果尔沽名钓誉的手段?

    然而今天亲眼见了孝庄,苏麻喇姑留心打量慈宁宫里里外外,见一应摆设都是顶好的,并不比福临当皇帝时差上一丝半豪,甚至还要稍胜一筹。

    再看孝庄的穿着,也是江南织造供的料子,博果尔这几年对苏麻也算荣宠,她也得了几匹料子,看质地花色是上品,和孝庄身上穿的却没得比。

    再看宫中众人的伺候,恭敬温顺,没有一点照顾不周之处。从孝庄的神色来看,分明早就习惯如此,并不是因着她来探望孝庄,这群人才有意装样子的。

    博果尔究竟是打着什么主意这样善待孝庄这个理当有仇的人,苏麻喇姑不好说,可想想要是福临如今还活着,孝庄可未必能过得这样舒坦。

    苏麻喇姑看她犹自不能看开,过了十多年了还在日夜折磨着自己,心头也是难受,含泪道:“娘娘,奴婢不日就要离开京都,和静妃娘娘一并返还科尔沁部落,留下娘娘一个人在此,奴婢等也是难安。”

    博果尔早在自己登基之初,就答应科尔沁台吉吴克善亲王,早晚有一天会放静妃回草原,重得自由之身。

    不过那时候毕竟福临刚刚“离世”,总不能前脚他哥哥刚死了,他后脚就把嫂子送出去做人情。

    静妃毕竟身份极为特殊,跟那些不值钱的小庶妃不一样,博果尔一直拖了十年,觉得时机成熟了,先帝妃子在他的朝中所占据的地位和影响力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