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红尘有幸识丹青 >

第11章

红尘有幸识丹青-第11章

小说: 红尘有幸识丹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上任的益郡太守印宿怀到任不过三个月,还是第一次参加逸王府的夜宴,颇为冷清的坐在自己的席位上。因为是新面孔,一些人根本不认识他,即使认识,也不便或不敢贸然上去搭话。旁席上的校尉曾简虽说是个武将,却很善交际,发现了太守大人的窘况,端着酒杯起身和他打招呼。
〃印大人,下官益郡校尉曾简有礼。〃校尉属于军方,和太守并不存在上下级关系,曾简自称下官,是谦虚的表示。
印宿怀觉得面前这位豪放而有礼,顿生好感:〃不敢,曾大人客气。〃
得知印大人是第一次到逸王府来,曾简很自然的充当起了临时东道主的角色,一一给他介绍在场主客双方的人物,说说王府的建筑格局,时不时穿插两件逸王的掌故趣事。
原来当初逸王自请入蜀,皇帝感动之下拨了一笔不小的建府经费,委托当时的蜀州刺史监督建造逸王府。刺史大人当然不会给皇帝省钱,何况逸王圣眷正浓,正该大力讨好,所以选了城南一片风水绝佳的开阔地带,把王府盖得高大宏伟,美轮美奂。又听说这位殿下满腹锦绣文章,生怕房子装修俗艳了不入其眼,请了好几位蜀中才子作顾问。据说当日逸王一行人入府之后,纵是看惯繁华,也叹息赞赏不已。
现在印宿怀和曾简所在的后花园,景致就堪称一绝:中间开凿了一个月牙形的大湖,引入城外活水,湖上平建九曲廊桥,栏杆设计得刚及膝盖,镶满水色琉璃,白天看若有若无,此刻月光下七彩流转,教人心神荡漾。湖这边高低错落一排十几个凉亭,每一个大小形制都略有不同,与旁边的山石花木相映衬,尽得天然之趣。左右回廊曲曲折折通往前院。所有建筑,一色原木清漆,汉白玉台阶和栏杆,每隔十步挂一盏琉璃风灯。整个花园在月色水光灯影之中,简直不似人间。
宴席就设在凉亭里,每个亭子三五人七八人不等,丫头小厮们散立在背光处,随传随到,不需要时几乎感觉不到,真正宾至如归。
湖对面一片假山,规模不大,却很有重峦叠嶂之感,假山后隐约露出一角飞檐,可知其间另有亭台轩榭。在假山和湖水之间,搭了一座台子。看印宿怀眺望前方,曾简笑道:〃听说今儿晚上‘莳花馆'的姑娘们会来献艺,红素姑娘准备亲自为逸王殿下献舞,在座各位都眼福不浅哪。〃
时日再短,印宿怀也知道〃莳花馆〃是益郡最有名的烟花之地。据传这位红素姑娘出身名门世家,不幸落入风尘,整整十年在蜀州长盛不衰。正要开口,四周忽然静了下来,只见中间最大的亭子中站起一个人。
乍一看,此人一身装束极为简单,再过一会儿,就觉得他举手投足间风度翩然,浑然天成,如宝剑出鞘,光华隐隐,美玉入手,温润无瑕,让人舍不得不看偏又不敢多看。他那么自在随意,你心里却明明白白的知道有多么高不可攀。印宿怀只觉得,之前在京里见到的那些王孙公子,和这个人一比,全都成了死鱼眼睛。
曾简悄声道:〃这就是逸王殿下。〃 印宿怀才回过神来,又听得一把金声玉振的嗓音传来:〃感谢各位大人、蜀州父老们赏脸,小王在此谢过。〃众人纷纷端着酒杯起身回礼。〃今夜清光无限好,举杯同是有情人。不周之处,多多海涵,还请各位尽欢。〃
刚放下杯子,管事引进一群人来,环佩叮当,暗香袭人,却是〃莳花馆〃的姑娘们到了。当中婷婷袅袅一名红衣女子,肌肤胜雪,眉目如画,走到逸王跟前盈盈下拜。逸王连忙伸手相扶,朗笑道:〃红素,若不是借了马大人的面子,本王还请不动你呢!〃
旁边马亭云打个哈哈:〃殿下可不要拿我这把老骨头开涮。不是有你风流多情的逸王殿下,我这做干爹的等闲也见不到红素一面。〃
〃干爹……您也帮着外人寒碜女儿……〃红素娇嗔一声,风情万种。近处坐着的几个官员都有些魂不守舍。
一时管事过来禀报,琴师鼓手都已落座,请姑娘们登台。红素行个礼,领着一群莺莺燕燕穿过湖面的九曲廊桥往舞台走去。王府的小厮在前头引路,将沿途的琉璃灯一盏盏依次点亮。姑娘们渐行渐远,仿佛落下凡尘的仙娥正在返回天宫。尚未开演,所有观众都已经深深的陶醉了。
第 16 章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离恨总成欢……成欢……归时说。。。。。。〃
红素纤腰一拧,水袖翻飞,裙起波浪,在渐渐飘渺的歌声中定格成嫦娥奔月的造型。
歌声渺渺,舞姿翩翩。终于歌声消失在云天之外,那美丽的倩影也仿佛即将乘风而去,留给人间无限怅惘。
满场寂静。
一两下小心翼翼的鼓掌惊醒了众人,园中忽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红素领着演员们行礼致谢。待四周重又安静下来,才上前一步,再次行礼,微微笑道:〃这些年来,小女子多得各位大人公子错爱,蒙逸王殿下不弃,借今晚这个机会算是聊表谢意。〃众人听了几句,觉着不对,莫非红素姑娘要从良了?没听说啊。互相看看,纷纷议论起来。
红素等台下语声渐歇,才接着道:〃从今往后,‘莳花馆'里不再有红素的名号。〃
〃啊……〃人群中不由自主发出遗憾的叹息。
〃不过,〃红素仿佛忍俊不禁般露出一个娇俏的笑容,〃‘莳花馆'花开更艳,还请各位大人公子多多眷顾。〃说罢往后一让,左右的美人们拥上前遮住了她,齐齐向众人福了一福,风姿款款,莺声呖呖:〃请各位大人公子多多眷顾。〃
大多数人都被这一招吸引住了视线,不少人已经开始在心里琢磨今晚新亮相的几名美人各自的妙处了。
逸王赵承安望着躲到后面去的美丽身影,瞳孔深处微微一敛。却转头冲马亭云笑道:〃马大人,‘金屋藏娇',诚千古佳话也!〃
马亭云略显尴尬:〃咳,殿下不要戏弄老头子了。老夫都年过花甲,抱孙子的人了,哪里有工夫折腾这些。再说圣上已经许了我明年告老还乡,你说我在蜀州为官十年,临走了带回去一个蜀中名妓。。。。。。咳,那算怎么回事?〃
赵承安做痛惜状:〃这么说另有良人啰!可叹本王自命潇洒不凡,竟还是入不了红素姑娘青眼。。。。。。〃旁边几人都十分捧场的笑起来。
歌舞虽已结束,酒却方饮至酣处。来者熟客居多,知道逸王不拘小节,纷纷打乱开始时依长幼尊卑安排的座次,呼朋引伴,三五成群,或纵横议论,或高歌长吟,尽情享受这个美好的夜晚。
趁着酒酣耳热之际,赵承安悄悄退下,沿着回廊走到拐角处的穿堂,屏风后一个俏生生的倩影,正是红素。见到逸王到来,连忙下拜。
赵承安一直想拉拢红素做自己的眼线,无奈这丫头有点死心眼,只因马亭云于她有恩,便始终不存二心。偏偏马亭云是死忠的保皇党(话又说回来了,蜀州地界,不是死忠的保皇党也不会派过来)……本以为马亭云还乡在即,红素怎么也得再找个靠山,没想到她这么彻底,竟毫无预兆的宣布退隐。
赵承安静静的看了她片刻:〃红素,马亭云年后就会离蜀,你当真不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红素久在风尘,早已心生厌倦;何况年长色衰,恐怕当不起殿下的托付。〃
〃据我所知,马亭云并没有带你走的意思。〃
红素抬起头:〃殿下,红素从未有过那样的想法。红素虽是风尘女子,这点志气也还是有的。〃停了停,继续道:〃……殿下心里,其实早已有了更好的人选,不是么?〃
赵承安本有点恨她不识抬举,听到这句话,不免惊异于她的敏锐。忽然想起今晚的歌舞除了最后一出,前面的主跳都是〃莳花馆〃新秀相宜,相宜正是逸王府的暗子,可见红素是在给自己送人情了。
正思量间,听她徐徐道:〃红素的退路,只在殿下一念之间。〃姿态婉转,言辞恳切。
终于,赵承安叹口气:〃你有什么打算?薛妈妈怎么肯放你?〃
〃红素恢复本名洪娥,专任‘莳花馆'歌舞教习,不在前楼露面了。〃
〃也好。若有难处,知会逸王府一声。〃
〃殿下高义,洪娥感激不尽。〃
看红素……不,现在要称洪娥了……转身欲走,赵承安忽道:〃当年的事情,我年纪太小,实在非不愿也,是不能也。〃苦笑一下,〃若非如此,怎会让马亭云捡了现成的便宜。〃
洪娥一双清亮的眸子看着赵承安:〃殿下始终坦诚以待,从未敷衍,洪娥心中怎会不明白。〃
那婷婷袅袅的身影消失在廊子尽头,赵承安身边突然多出一个人来。
〃殿下,这个女人知道一点我们的事,要不要。。。。。。〃
〃不必了。她们这样的人,最懂得如何自保,不会乱说话的。再说了,赵让,咱们是做大事的人,犯不着为难一个女子。〃
〃是。京里来的客人已经在前边等着了。〃
〃嗯,我到园中周旋一阵就过去。〃
丹青脑子里〃嗡嗡〃的,却只能强迫自己不去想师傅之前爆出的猛料,捧着《恒王夜宴图》残片,战战兢兢下了楼,走进〃不厌居〃一层的画室,把盒子放在案上,这才长吁一口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额角居然已经见汗。
没想到啊没想到,师傅居然是货真价实的前朝遗民,比当初洪家那不尴不尬的身份可要响亮多了。而且师傅是有资格姓宋的。刚刚温习了《鸣玉山人传》,丹青当然知道〃宋〃是前朝的国姓。即使师傅祖上只不过是赐姓宋,那也足以说明与皇室的密切关系了。
虽然师傅不愿多说,也能猜得出来,曾祖师爷是追随前朝末代皇帝的大学士。当日出逃路上,追兵渐紧,惊惶之际,决定随从人员分成几路,各自携带部分财物,约定日后汇合。其中几十卷从宫中带出的绘画法书,都由宋大学士带走。
宋学士历经九死一生,辗转打听皇帝去向,苦追不舍,谁知得到的消息却是,皇帝逃至百粤,当地土人假意收留,背地里却通知了追兵,陛下已经被害多日了。宋学士当时就要殉主,却被身边亲随救了过来。人一醒过来,慢慢寻死的心也淡了,转回家乡,所幸当初妻子儿女回乡避难,安然无恙。于是另迁他处,改名换姓,权且乱世偷生。
不久元武帝立国,大肆搜罗天下宝物,特别是前朝宫中的东西,更是志在必得。末代皇帝出逃时身边随从人员,自然在黑名单上名列前茅。过了些日子,昔日共患难的战友,有人被告发,有人被揭露,有人主动自首。不管什么样的,下场都十分凄惨。
宋学士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这些年东躲西藏,苟且偷生的日子,早已磨平了他的志气和胆色。终于,在一个静寂无人的夜晚,他往自己身上浇满了香油,又把几番颠簸之后幸存下来的八卷前朝宫中珍品堆在身前,点燃了火焰。
《恒王夜宴图》正好放在最上面,火势一起,滚落下来,所以祖师爷(也就是师傅的父亲)才及时抢出了一个角。而其他的稀世珍品,无价之宝,都随着曾祖师爷化作了灰烬。
丹青坐了半晌,心中无尽的惆怅之意。细细审视那半片残绢,焦黑的边缘微微卷曲,被火焰燎过的锯齿形伤痕触目惊心……当初曾祖师爷下了多大的狠心才把那些字画放到身前,又下了多大的决心才点燃了火?正因为宋学士是大行家,皇帝才会让他带走那些字画。对于他来说,焚毁痴爱的艺术品,恐怕比自焚更难决定吧。
人世沧桑,连一张绢画也这样命途多舛。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每一个时代,都会留下那么多绝世佳作。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艺术家们,把人间最美的景致,把他们钟天地之灵气的魂魄,一一形诸笔端,让后人对此流连忘返,喟然长叹,从中得到满足,得到安慰,得以提升美的境界,扩展灵魂的容量。可是,那样美好的事物,那些心血和生命凝成的作品,又是如此脆弱,难以长久保存。一滴水、一簇火苗、一条小虫子、一个过重的动作、一次不恰当的鉴赏。。。。。。都会让它们受伤甚至永久的毁灭。
丹青想起师傅提到上一个同样富丽繁盛的时代,提到他的祖父,他的父亲,还有被焚毁的八卷字画时,那痛定思痛隐痛难当的神情,忽然对出师仪式上〃再造风流〃四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种超越命运;亘古绵长的悲哀袭击了丹青的心,他静静的直坐到夕阳西下。
金灿灿的最后一缕阳光笼罩在《恒王夜宴图》残片上,每一根线条,每一片色彩,都仿佛被唤醒了一般,莹莹生辉,缓缓流动。丹青觉得一生中从未有过另一个时候,像此刻这样接近一切有缘相识的作品,懂得一切已经逝去的灵魂。他们好像熔化在夕阳中,晚霞中,空气中,注入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