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悍卒 >

第134章

大唐悍卒-第134章

小说: 大唐悍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时的西域,则像刘山之前对疏勒国许诺的一般,由疏勒王作为西域共主。

    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之前疏勒国被于阗大军摧毁,疏勒国原本的统治阶级已经基本损失完毕,疏勒王室更是仅剩下疏勒王一人。

    对此,疏勒王不得不向韩王要人。

    结果,西域共主确实是疏勒王,但是真正统治西域这个地理位置的却是凉州军团出身的一大批刘山亲信。

    历史学家一直认为,疏勒王的这个做法是相当理智的,他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权利,军队,什么时候都是军队。只有掌握了真正的实力,才能掌握住根本的权利。



………【第二百六十二节 备战西突厥(下)】………

    第二百六十二节备战西突厥(下)

    武德四年的冬天注定是一个奇怪的冬天,撇开前面说的各国没有大的战争发生以外,还有一件事情颇让人不解。这件事情成为了后世那些研究武德初年历史的各种研究人员心中驱逐不散的疑团。也成为浩如烟海的华夏历史上一个千古之谜。

    就在凉州军团才控制住西域不久,凉州军团的统帅,大唐韩王已经离开了西域。这一次的离开没有任何的文字留下,除了和韩王相熟的几个人知道韩王离开以外,别的人根本不知道韩王离开了西域。也就是说,这件事情本身是不可能留在历史上的,至少不会以正史的形式留在历史之上。

    当然,普通的士兵此时也存在疑惑,一向勤于政务和军务的韩王刘山竟然再也没有在他们的面前出现过,对于这些普通的士兵,那些知悉事实的将领们也只能编造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西域刚刚控制,韩王还在西域各国联系感情。可是此时这些驻军在西域的战士也没有见到韩王。以前的韩王可是经常出来巡营是,而且这种巡营还是保持这一种相当有规律的频率。甚至刮风下雨下雪也从没有例外。比如,韩王利用此时战争正在暂停的机会,可能去了突厥草原。持这种想法的人认为此时的思南公主还在草原上,韩王去会见自己怀孕在身的妻子,似乎是很正常的事情。韩王累了,睡觉了。韩王出国考察去了各种各样的理由都被那些将领们说了出来。

    反正理由多的很,但是大部分的战士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疑云。韩王从未长时间的离开军营和自己的军队,怎么可能几个月不出现在军营之中呢,很多人的心中肯定,韩王此时一定是不再营地之中,也不像那些将领所的去了某某某处地方。但是有这种猜想的人也至停留在猜想的地步,没有任何人知道韩王去了何处,甚至那些被告知的将领们也不知道韩王具体去了哪里。

    若是这些普通的士兵知道此时的韩王到底去了哪里,那么他们一定会很惊奇,甚至可能拿起武器,去解救他们敬爱的王。

    刘山没有去别的地方,而是去了大唐北部沿海的几个造船厂。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对于这些大船的赶制,刘山必须亲自赶到现场,有些核心的技术和新奇的应用,不是用图纸和语言可以说清楚的,毕竟这个时代还是初唐,很多后世出现的东西必须刘山亲自赶到现场,亲自指挥。比如蒸汽机,就不是这个时代的工匠可以凭借几张图纸和说明制造出来的。虽然这个时代并不缺乏能工巧匠,但是有些东西并不是说有能工巧匠就能制造出来的。

    刘山去了这些地方,自然瞒不过大唐的一众官员。从表面看,刘山是大唐皇帝亲封的韩王,在大唐沿海城市出现,也很正常。但是考虑到这个时代的具体背景和韩王以及大唐那种微妙的关系,刘山出现在这里绝对是不正常的。

    而再考虑到此时周边发生的一些事情,或许就能说清楚为何此时的刘山能够停留在这里。

    首先是凉州军团全线向凉州边界压进,接着是刘山的使者去了大唐长安,会见或者说是朝见此时大唐的权利中枢。

    接着,刘山就神秘的消失。

    这不免让好奇的人想,凉州军团的压进,就是为了让刘山可以安全的赶到沿海几个城市。

    而之后,大唐北部的边界压到长城一线,这或者可以理解为刘山和大唐达成了一些秘密的条件,用大唐皇帝做梦都想恢复的土地换取一些别的东西,就像沿海造船的可能。这对于此时的初唐朝廷来说应该是可能的,毕竟,乱世之中,要恢复以前帝国的疆界,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情,恢复疆界可不是一句话就可以搞定的事情,那需要多少的战士拼死流血。

    而纵观此时韩王和大唐的关系,大唐和刘山的势力虽然隐隐对峙,但是却从未有正面的冲突,甚至在河北,刘山主动让出了河北的土地,让大唐在不费吹灰之力的情况下得到了大片的国土。而即使在刘山控制下的凉州地界,凉州势力也从未走出过自己的疆界,或者说是凉州的疆界,从未有侵犯大唐边境的事情发生。

    这种关系虽然不能说良好,但是还没有到兵戎相见的程度,而且,刘山的韩王是朝廷正式封的,凉州也是朝廷正式任命韩王管辖的。此时在华夏土地还没有完全统一的情况下,似乎也不可能真的发生大唐与韩王一战。

    古语有云,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但是此时狡兔未死,飞鸟未尽,也还没有到鸟尽弓藏的时机。

    而此时的突厥草原,也上演着不同平时的一幕,在遭受了几次重大的损失之后,义成公主开始穷兵历马,在突厥组建新的军团,尽管此时突厥草原民生凋零,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让突厥草原的生产都面临崩溃的边缘,甚至,在当年的冬天,就有十几万的平民死于冬季的大饥荒。

    但是此时的突厥却大量的增加自己的兵力,大量征集年轻的骑手,甚至放松军队对于成年男子的年龄限制。使原本刚刚上二十万的军队一下子几乎扩充了一倍,恢复到四十万的常备军。

    一方面是巨大的饥荒像是乌云一般席卷大地,一方面是大量的扩军,不断的缩小存在于民间的青壮劳动力。这种反常的统治出现在武德初年的突厥草原,却没有爆发任何民间的不满和抵触情绪。不得不说义成公主在利用西突厥进攻这一件事情上制造声势和形势是非常拿手的。

    从任何方面来说这都是穷兵黩武的表现。但是却是一场全民支持的清兵黩武。血仇和怨恨使此时的突厥草原全民支持扩军。

    而此时的凉州军团在刘山走了以后,下属于韩王座下的武装力量又增加了一个巨大的组成部分,西域联军,后世称为凉州外籍军团所属第一军。

    这支军队满编七万人,由所属于刘山的西域各国按照具体的国力出兵。这支军队的军官全部来自凉州军团和河北军团,兵员全部来自西域。

    而在这一年冬天,在刘山没有身在军营的情况下,包括凉州军团在内的所有韩王下属武装力量进行了一次大的整顿。

    这次整顿首先是改变军队编制。以前所用的编制全部取消,用最简单的十伍百队制度。每十人为一伍,任命一名伍长,每十伍为一队,任命一名队长。十队为一个千人大队,任命一名大队长。最后就是每十大队为一团,也称为军团,这就是凉州各个武装的最大编制,万人军团。

    而第二个改变就是各个军团所属人数的变化。原本的凉州军团进行扩编,新增加的人员全部从凉州就地招募,凉州军团扩编至十万人,下属两个铁甲重装骑兵军团,三个弩骑兵军团和五个轻骑兵军团,凉州皆骑兵在这一次大的军队改制之中依然没有改变。

    原本河北军团进行缩减,缩减后的河北军团编制十五个步兵军团,其中两个重装步兵军团,三个弓兵军团,其余都是轻步兵军团。除了步兵军团以外,河北军团下属三个轻骑兵军团。

    原本的突厥军团人数不变,依然保持十万人的编制,而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战斗兵种。这支军团自然下属十个草原游牧骑兵军团。

    最下的编制就是西域军团,所属七个军团,两个骑兵军团,一个骆驼骑兵军团,剩下为轻步兵军团。

    整编后的刘山所属军团拥有四十五万的庞大编制,而在必要的时候,这支军队还可以进行扩编。

    转眼,武德四年已经匆匆过去,当武德五年的春天来到北国大地的时候,刘山又一次出现在凉州所属的敦煌城内。

    此时凉州军团下辖土地包括大唐分封下的凉州地区,西域诸国。无论是按照人口还是土地以及各种矿产资源的储备来说,刘山所属的地方都可以用穷乡僻壤来形容。甚至可以说这是大唐连看都不想看的土地,也是中国历代王朝连要都懒得要的土地。

    但是作为武装力量,刘山所属的武装力量实在已经强到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武德五年开春,二月二。

    河北的三个轻步兵军团以及凉州的两个轻骑兵军团留守凉州地界,西域军团的两个步兵军团负责维持西域的安静和宁和。凉州军团所属第一重装骑兵军团的三个骑兵大队以及一个整装弩骑兵军团留守敦煌。

    剩下的大军从凉州以及西域各地出发,向着北方滚滚开进。

    而在此时,大唐在和南部势力隔着大江对峙了一个冬天以后,已经开始对江南进行试探性攻击。

    而在突厥草原,突厥骑兵的滚滚洪流也开始向西北开进。这支骑兵军团满载着复仇的怒火,要用手中的弯刀一血曾经遭受的磨难。

    武德五年初,经过一冬的沉寂,各个势力开始了下一轮的角逐。

    这次角逐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开始,那就是,互相忌惮的几个势力纷纷同时出兵,像是在向对手说,你们放心的去打吧,我们也在外面打仗呢,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来偷袭你们。而且,我们在心里祝愿你们能凯旋而回,当然,你们胜利是无可质疑的,但是一定要惨胜,越惨越好。



………【第二百六十三节 突厥统一(一)】………

    第二百六十三节突厥统一(一)

    二月十三日,滚滚的铁流突破了此前的西突厥疆界,此时距离刘山军团集结兵力已经有十一天了,不是刘山军团的行军速度慢,不是西突厥的疆界实在是太远,而是,这十几天的时间,刘山军团都在等突厥军团的到来。

    在得知刘山军团和突厥军团联手攻打西突厥的消息以后,西突厥的上层并不震惊,这是根本就要发生的事情,在突厥草原大败以后,西突厥就在等着对手的报复,可以说,此时的突厥军团和刘山军团来的这么晚,倒是出乎西突厥上层的预料。

    在边界之上,西突厥并没有布置多少军力,在得到对手进攻的消息以后,也没有调集大规模的军团前往支援边界。这是实在没有办法的事情,西突厥在上一次的大战之中元气大伤,虽然本土并没有受到冲击,但是死去和被俘的几十万军队可都是西突厥的精锐。

    在败军退回以后,西突厥可汗就着手恢复自己的军力,等待着敌人的报复。

    在短短的时间之内,西突厥已经集结起了三十余万人的新军,但是新军的装备却异常的破烂。本身,西突厥就不是出产武器的国家,钢铁煤炭这些战争资源在西突厥草原上也不是随处可见的东西。能够装备起一支军队的军备,也许已经是西突厥的国力极限。

    而上一次的战争,人员的损失是很惨重,但是这或许还能在国内得到补救,但是武器的损失却不是短时间可以补救的,没有办法,巧妇难为无米之春,更何况是武器需要的大量钢铁。

    而且战争失败以后,西突厥还失去了控制下的西域地区,并且,原本极为有限的几个武器供应渠道也因为战争的失败而断裂。这更使西突厥武器短缺的局面雪上加霜。

    此时的西突厥军队虽然号称几十万,但是这几十万的军队真正能装备好的兵器的才有多少。

    这在刘山军团来到西突厥边界以后就很好的被刘山军团的军队看到了。

    “喂,我没有看错吧,敌人的手上长枪怎么没有枪头。”一个小队长在大军前面带着自己的下属探路,他们已经被对方的骑兵斥候军队发现了,对方已经派出骑兵队伍拦截他们。在西突厥的骑兵队伍进入视线以后,所有人已经望见了对面奔来的小股西突厥骑兵。

    “这么远,你都能看见?我怎么什么也看不到呀”身边的一位伍长显然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此时对面的骑兵距离这里实在是太远了,视线根本只能看到一个个模糊的骑兵身影,怎么可能看到对面骑兵的手中长枪枪头呢。

    “我也看不见,但是我有这个。”那个队长说着,晃了晃自己手中的一个圆筒,这个圆筒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