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笑金莲 >

第25章

笑金莲-第25章

小说: 笑金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十九章 西门家宴(二)
    响午时分,我们一行五人,兴高采烈,“嗨咻嗨咻”汗流浃背抬了那个扁圆大石回来。
    大头绕石三圈,大跌眼镜:“这也算奇石?”
    我兀自嘴硬:“官人,呵呵,你见过这么扁这么圆的石头么?!”
    大头除了叹息,已经找不到什么话来回答我了。
    他吩咐把石头搬到书房,在里面捣鼓半天,我敲门也不应,只好扬声道:“官人,你在里面到底做什么?”
    “給你收拾烂摊子,化腐朽为神奇啊,娘子!”
    ―――――――――――――――――――――――
    ―――――――――――――――――――――――
    待下午巳时,西门青青来接我们的时候,这石头已经准备好了,上面蒙了块红布,两个伙计“嘿咻!嘿咻!”抬到车上,青青吓了一跳:“啊,什么?”
    我心虚道:“呵呵,这是我们送给令尊西门大官人的礼物!”
    西门家在阳谷城东郊,宅院很大,象一处大庄园,果然是大户人家。
    大头在门前下马,扶我从马车里出来。青青招呼着几个家丁来抬那沉重的“礼物”。
    西门老爹听得动静,早已是接出门外,身后一群家丁仆役地跟着,他笑呵呵地携了大头的手,身边又有几个插金带银的内眷将我接了去。
    西门老爹看到那家丁抬来的礼物,眼露疑惑神情,嘴里还打着哈哈:“呵呵,武教头,你还这么客气作甚?!”
    我汗颜――这西门老爹看来看去,这红布下面蒙着的,怎么很象是块大石头呢?
    大头一晒:“西门大官人,实不相瞒,这礼物是我们今天在景阳冈找来的一块石头!”
    那几个女眷正拥着我往内宅走,此时听得此言,也忍不住围过来,这府里可从没有出现过拣块石头做礼物的客人,而且这客人还是打虎英雄!
    西门青青看得有趣,西门老爹笑都笑不出来了,他不知道该如何对一块石头的礼物表示感谢:“呵呵,原来景阳冈也有奇石啊!倒难为武教头大老远地抬了来!”
    青青却等不及了,跳过去,把石头的红盖头揭开。
    西门一家人:“啊?!”了一声,面面相觑。
    那扁圆的石头平淡无奇,跟景阳冈上其他千万块石头比,没有任何出众之处。西门大官人几房小妾已经憋不住,在偷偷低笑。
    “哦,反了,放反了!倒过来……”大头请几个家丁帮忙。
    石头反过来了,西门一家人又“啊!”了一声,这一声中那惊喜的意味可就翻了百十倍!
    石头反面平滑处有一幅画――西门青青习武图!
    青青英姿飒爽,站在画中,正挥舞着那双截棍虎虎生风,笑容明媚,眉目清秀,形似神更似!
    大宋现下的人物画都以工笔画为主,精细写实。大头以前学的手绘技术其实本是辅助他的电脑平面设计,类似于素描和写意,其他油画、水彩什么的,他也学了些,并不太擅长。
    早之前大头就从大宋市面上买过那国画的颜料,今儿个在书房,他自行调配了下,独创一类画风,类型界于水彩画和油画之间,与水粉画颜料相像,色彩鲜艳,逼真,鲜活生动,让这些宋人大大惊艳。
    原来,我搬了那石头回来,执意要送给西门,逼得大头无法,只好采取补救措施,以石头为载体,作的这幅画。
    我在心底暗自惭愧:“我送石头,大头送画,果然是化腐朽为神奇!”
    宋人哪里见过这个,就象国人拍惯了黑白照片后,突然领教了彩色照片的魅力,无比震惊!
    西门青青激动地不顾换上的新衣,扑到地上去抱那大石:“这画的是我么?!哎呀,真像!又比我好看十倍!”她抱定了那大石,舍不得放手。
    西门老爹捻着胡须,也左看右看:“真是上乘佳作!老夫从未看见过这样的画法,也许只有大宋皇宫才有的?这是出自哪位国手之作?”
    大头脸红,国手?他施一礼:“不敢当,本是在下的雕虫小技!”
    西门老爹惊叹:“武教头真是奇才,能文能武,叫咱们可开了眼界!”
    他看了一会儿,忍不住问:“只是,老夫不懂,难道这画一定要画在石头上才可以么?直接画在纸上岂不更好?!”
    大头哑然,他难道要对这老头儿说,这是他家娘子执意要的么?
    西门青青抱着石头:“老爹,你这就不懂了,这画就是要画在石头上的,你没看见这颜料,这画风都与众大大不同么?肯定是只有画在石头上才能突显其特点的!”这小妞倒想当然地给我们自圆其说了。
    “哦,原来如此啊,武教头,不知这种画在石头上的画叫什么名字啊?”
    “嗯,这……就叫石头画……”大头的想像力在这对父女之前,严重匮乏。
    青青已经在吩咐仆役给她把石头搬到绣房里去。
    西门老头儿说:“女儿,我看这画就摆在前厅上罢,客人来了,还可以欣赏欣赏!”这对父女都是一对炫耀狂。
    “不好!这是我的!”
    青青象个拦食的小老虎:“要欣赏,我再让人搬下来好了!”
    可怜这西门府上家丁,因我小潘一时胡闹,竟增添了这许多工作量!
    --------------------------
    小7决定不去看那PK榜了,看得久了,神经都似有些不正常了!
    我们把注意力还是回到自己是文上来罢--这几章是过度桥段,大大们别嫌他们小日子平淡,里面都是暗藏玄机,是日后大变的一个线索和引子!
    祝亲们周日快乐!
    没有PK票票不要紧,大大们请先收藏下,故事高潮即将来临,必不让大家失望!
    小七拜谢!
第五十章 西门家宴(三)
    乱哄哄安置好了那块石头,宾主才得以在前厅落座,喝茶闲话。
    自然又是男女不同席的规矩,我被女眷迎进内宅,叽叽呱呱说笑。大头和西门老爹独在前厅喝茶,冷冷清清,谁叫那西门家男人少呢?
    西门青青为了陪我们这两位师父,不停两处跑着。
    我和西门府上这群叽里呱啦的姬妾,并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一盏茶还没有喝完,话题就找不到了,幸好有青青时不时来插科打诨,总算时间没有太难熬。
    我和西门家众位娘子又是一阵难堪的静默,青青这丫头跑到大头那边去了,我只好打起精神:“西门夫人,我看您这宅子可是大得很啊,呵呵……”
    西门夫人是个慈眉善目的妇人,约有四十多岁年纪,语言温柔,笑容和善。见提到自己的宅院,西门夫人温存一笑:“教头娘子,不嫌弃的话,咱们领你去逛逛……呵呵,待在屋里也怪闷的!”
    我乐得有这个机会参观下这大宋乡绅居所,忙点头称是,跟着西门夫人出来,众姬妾在后面谈笑相随。
    内宅厅堂外就是一个青砖铺底的空地,清扫的干干净净,摆了各式盆景花草。西门夫人带我从一处月洞门绕出去,就见一个很齐整的四方院子,临着门口是个大大的影壁墙,上面雕刻着五福同寿的图案。
    转过影壁墙,一个大池塘出现在眼前,池塘边栽种着垂柳和花树,只是这隆冬时分,池塘结着冰,花树萧条,并没有见什么吸引人处。有一个九曲回桥架在池塘上,通着池塘上一个小小八角亭。西门夫人领我去亭上转了转,指点我看几处她得意的景色。
    我在S城,附近的苏州不知去了有多少次了,那拙政园、狮子园什么的,都跑熟了,眼前这庭院虽大,感觉也普通,没有让人惊艳称绝的地方,到是远处跑来跑去的几个忙碌的使女,身姿婀娜,燕语莺声,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游完了西门家池塘,西门夫人领我从一处角门转出去,又是一个齐整的四合院落,高檐大屋的,青砖铺地,院落中央一棵大槐树,四下里的厢房,都有门廊围着。西门夫人告诉我说,这是自己――也即正室起居之所。
    接下来又是转了几个院落,较那所四合院落规模小,她介绍说是几个小妾住的,基本上一人一处院子,也有那身份低的小妾两个平分一处。
    我在心里微微叹息,这古人真是拽啊,这西门老爹只不过是一县城的做买卖的富户而已,算下来,这妻妾怕不是得有七八个?老头子一定是把房子都娶满了才罢休,算上那通房丫头,真可谓享尽齐人之福了!
    再往后走,又过了个月洞门,就是西门家后花园了,假山假石,亭台楼阁,不一而足。里面花树掩映着,好像还有一处小小楼宇,西门夫人指着那小楼一笑:“那便是青青的秀楼!我们就不过去了!”
    大户人家小姐闺阁,自然是客人参观游览的禁地,我一笑,难为这到处外跑撒野的西门青青,在母亲眼里,还是个须处处护持的娇客!
    西门家一圈转下来还真花了不少时间,等我们再转回了内宅厅堂,宴席已经摆开了,菜肴精致,都是叫不出来的花色,盛在细白质地的瓷盘瓷碗里,摆了个琳琅满目。我们分宾主坐下,对着这么一大桌菜,还真是有点压抑。
    堂外一阵爽朗笑声,是西门老爹的:“唉,老夫也老了,讲不得那许多规矩,武教头夫妇也都是洒脱不羁之人,咱们就不讲那些劳什子规矩了!我和教头就两个人,大眼瞪小眼地冷清尴尬,不如厚颜请武教头一起来内堂,和拙内们一起用餐,人多了也热闹。我那青青小女,也不用两处跑着……”
    大头巴不得一声:“如此甚好!”
    西门夫人笑道“官人,你叫武教头进来,自己人倒罢了,怕是让人家小夫妻笑话!”
    大头连忙一揖:“夫人说哪里话来,在下及拙内巴不得随意些的好!”
    西门夫人看了他笑:“这就是那打虎英雄武教头?我这些屋里人一听说老爷有请,要跟那打虎英雄同席,高兴得不知怎么才好,如果不是青青在旁边撺掇着,我可是不敢带她们出来,让武教头夫妇笑话!”
    青青请那几个女眷入座,又把大头安置在我侧身,一边给他介绍:“这是我二娘、三娘、四娘、五娘……”
    那年纪较轻的六娘、七娘,在大头他们进来前就避了出去,看来是这府内规矩,另几位妾室都在三四十岁上下年纪。
    我看着这团团坐的娘子军,有些好笑,这西门家平日里用餐,也定是这种情景,一桌七八个妻妾,围着一个白胡子老头……难怪那青青不想待在家里,一门心思往外跑,这情景是让人不太舒服!
    几个小妾都很有规矩,眼观鼻,鼻观口的,只吃自己跟前那盘菜,静悄悄得象几只小老鼠。到底是正室夫人,底气足,不停地在餐桌上问这问那,又张罗我们吃菜喝酒,很是热心。青青坐她身边,西门夫人时不时抚抚她的头发和衣襟什么的,一腔慈爱之心。
    西门夫人对着我们说:“我这小女,实在是太过娇惯,性子野,给武教头夫妇添了不少麻烦罢?听我官人讲,小女跟武教头学功夫,倒是进益了不少呢!我这官人也是惯着她,要我说,这大姑娘家的,干嘛学那功夫!跟教头夫人学学吹笛弄琴的也罢了!”
    她指着第四房小妾,笑说:“我们家这四娘,弹得一手好琵琶,也不见这丫头入迷,倒跑了几十里路,去找教头娘子!”
    我看这四娘,三十来岁,体形矮胖,眉目倒是可人,只是略带风尘之色。大宋女子善才艺的,除了那大户人家小姐外,就是那勾栏卖笑之女了,而能嫁入乡绅之家,甘做妾室的,显然出身不良。
    果然,见自己夫人拿这小妾去比教头夫人,西门老爹不悦:“夫人,这四娘如何比得人家教头娘子,我虽没有听过教头娘子的笛曲,但听得青青说,真乃天籁之音,小女能跟教头娘子学上一二,是她的福气!”
    西门夫人自知失言,连忙遮掩,站起身,端酒杯敬向我和大头:“呵呵,我来敬二位师父一杯,多谢二位教导我家小女!”我自然是一点也不在乎,轻轻一笑,端酒饮尽。
    青青在家庭欢宴上却是很安静,闷头吃喝,只有在望向我们的时候,眼睛亮晶晶的。
    宴罢,喝完茶,我们告辞:路远天黑,自当早些赶路!
    西门青青要几个仆役跟着我们:“多几个人稳妥些!”
    大头把小潘扶上了车,自己也骑在马上,向西门一家抱拳告辞:“多谢西门大官人、西门夫人盛情,在下谢过,告辞!”
    在我们起步的当儿,西门青青忽然挽着大头的马缰绳,趁一家人回转去,轻轻说:“师父武,谢谢你!你送我的画,青青……很是喜欢!”
    她低下头,轻轻一笑,跑回府去。
    我在马车门帘的缝隙里自看了个明白。
    -----------------------------
    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