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矿工雄风 >

第141章

矿工雄风-第141章

小说: 矿工雄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成了一根鸡肋。
  尼古拉虽然残酷镇压了十二月党人的起义,历史上有人将他归于暴君一类,但他绝不是一个昏君,尽管他以和别人的妻子偷情为乐。即使是昏君也会明白,和中华帝国作对除了灭亡之外,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一直以来,尼古拉都有和中华帝国休战言和的想法。现在,英国驻普利茅斯海军的覆灭更是坚定了他的想法。
  老尼将想他的想法,在秘密委员会提出,立即得到了大多数委员们的赞同。
  一个派往东方的秘密使团很快就出发了。
  谁也没想到的是,中华帝国的大洋舰队,在干掉英舰之后,不是向南逃走,而是向北去了。从爱尔兰的科克登陆,送给了爱尔兰独立运动组织大批的军火。当然,中华帝国的帮助也不是无条件的,爱尔兰独立组织,同意将都柏林租借给中国作军港,租借时间为99年。
  中华帝国并没有天真的以为,给爱尔兰独立组织以帮助,就可以凭几个爱尔兰人打败英国。不过,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为什么不增强一下我们朋友的实力,给英国人多制造一点麻烦呢?
  当然,如果大洋舰队一直留在爱尔兰,并且用舰载的那个海军陆战师全力帮助爱尔兰独立的话,那么爱尔兰也许会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但是此时的中华帝国并没有进攻英国本土的打算,耗费大量的财力和英国打持久战并不明智。
  武器送达后,大洋舰队向西航行,消失在大洋深处。
  谁也没想到,这支大洋舰队会在一个星期后,突然出现在北美的圣劳伦斯河入海口。
  此时的加拿大,被中华帝国以新湖南(温哥华)为基地,不断的向东渗透,已经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了加拿大中西部。温尼伯城现在是中英二国势力争夺的焦点。
  英国为了阻止中国势力的入侵,将其驻加拿大的主力,调到了温尼伯。这使得加拿大的重镇魁北克兵力空虚起来。北美独立师左宗棠见此,向国内建议,要求派一支舰队突然从圣劳伦斯河登陆,攻占下魁北克,从英军的背后进攻。相信在东西方两面的夹击下,英军必定覆灭,加拿大从此并入中华帝国的版图。
  英国由于国力衰竭,他们拿不出更多的兵力支援加拿大。所以中华帝国要实行这一计划,只需一个师的兵力即可。大洋舰队所运载的那个海军陆战师,正是为此目的而来。
  整个行动,跨洋二万多海里,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争夺加拿大。而击沉克伦威尔号、歼灭英国三十多条战舰,甚至捣毁黑龙会巢穴,送给爱尔兰独立组织武器,都不过是为了掩饰这一行动,或者说是顺手牵羊!
  魁北克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随便找一张世界地图,你就会发现魁北克位于北美的东海岸的西线中心位置。它北濒哈得孙湾;东临拉布拉多地区和圣劳伦斯湾(包括安蒂科斯蒂岛和马特莱娜群岛);南接夏乐湾、新布伦瑞克省和美国(缅因州、新罕布什尔州、佛蒙特州和纽约州);西连安大略省和詹姆斯湾。地扼北美工业中心——五大湖区的入海通道的咽喉上。俱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谁控制了魁北克谁就控制了五大湖,谁控制五大湖,谁就控制了北美的心脏。
  魁北克最初是一个地理概念。美洲印第安人称圣劳伦斯河变窄的地方为《魁北克》,因为在阿尔冈昆语言中,《魁北克》的意思就是《河流变窄处》。1608年,法国人尚普兰在那里创建了魁北克城。
  *1759年:魁北克被英国海军夺取,从此由法国殖民地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在英国人手中魁北克的管辖范围不断的扩大,由城市名变为省名,在后世其管辖的的土地超过166万平方公里,相于于三个法国,五个日本,是英国本土的7。3倍。
  作为一个城市名扩展为魁北克地区名称,其演变过程如下:
  *1763年:伦敦皇家宣布将劳伦斯地区定名为《魁北克省》;
  *1774年:《魁北克条约》把该省在东部的拉布拉多沿海地区和海湾各岛,以及西部的大湖地区和俄亥俄河谷的一部分划入了《魁北克省》;
  *1791年:《立宪条约》把《魁北克省》一分为二,分别建立上加拿大省(安大略湖省)和下加拿大省(魁北克省);
  *1840年:《合并条约》又把上、下加拿大两省合并入一个议会。
  本来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魁北克还会在1867年,根据《北不列颠美洲条约》创立了包括魁北克省在内由四个省份组成的《加拿大自治领地》。
  不过,这一切都要到此中止了,因为中国人来了。
  大洋舰队首先要攻占的是路易斯堡。
  路易斯堡位于布雷顿角岛沿海,恰好处在一个扼守圣劳伦斯河的位置。
  路易斯堡最初由法国人兴建,后又被英国人占领,倚为要塞。历时二百多年,如今的路易斯堡,已被英国人不断的加固,成为一座牢不可破的堡垒。英国人对它的坚固程度很放心,仅用二个苏格兰高地团的兵力驻守。有点夸张的是,上面的大炮特别多,在临海的一面,大炮的数量超过了三十门!而且都是要塞专用的重炮。
  布雷顿角岛面积很大,超过了一万平方公里。这么广阔的地方,仅凭英国二个团的兵力,无法防卫周全的。
  大洋舰队到达的当天,找了一处防卫溥弱的地方,轻松登陆成功。而试图阻止中国海军陆战师登陆的英军,被一阵大炮给轰回了乌龟壳,呆在堡垒内再也不敢出来。旋即,陆战师包围了路易斯堡。
  英军虽然兵力稀少,仅二团的兵力,但那坚固的要塞和几十门大炮给了英军无比的勇气,誓死不降。
  中国只好用大炮和他们说话了。
  英国也用大炮还击。
  此时的英国,由于得到大批未来人的帮助,造炮技术得到了发展,虽然从质量上还比不上中华神炮,但英军使用的是300以上口径的要塞炮啊。居高临下的炮击,其射程丝毫不比舰用208口径的中华神炮射程短。至于陆战师使用的轻型野战炮,射程更短了。
  双方炮战第一天,结果是中国人损失惨重。陆战师的野战炮十二门被毁,而大洋舰队的紫龙号和黄龙号被击伤。当然,英国人也不是没有损失。他们的要塞炮至少有三门被击毁。
  第二天,大洋舰队改变了战术,陆战师停止了炮击。仅由战舰从水路发起进攻,战舰在炮击的同时,还不断的绕着路易斯堡移动。英国的要塞炮,面对不断移动的中国战舰,其命中率是非常低的。但是,大洋舰队也同样因为移动而降低了命中率。
  怎么办?
  此次远征作战,胜在一个快字。孤军万里深入大西洋是没有任何补给的。照此下去,光为了攻下路易斯堡就可能消耗完全部的炮弹。而大洋舰队需要攻占的地方还有泰孔德罗加要塞和克朗波因特以及尼亚加拉要塞等三个要塞。
  除此之外,魁北克市更是一个坚固的堡垒群。
  魁北克距海400英里,在那里圣劳伦斯河开始变宽,形成一个波涛汹涌的入海口。在北面的圣夏尔河和西面的亚伯拉罕平原边缘悬崖状海岸的拱卫下,上城的石质结构工事坚不可摧。如果没有大量的炮弹用于攻城,要想占领魁北克,无异于痴人说梦。
  时间如果拖得久了,英国本土的舰队也会赶来,到那时没有炮弹的大洋舰队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大洋舰队司令伍长发紧锁了眉头。
  “哈哈……”一阵爽朗的笑声忽然传进伍长发的耳朵。一个身材略微发富的大个从门口挤了进来。
  不用看,光听声音就知道那是海军陆战队司令廖平中将来了。
  伍长发抬头看了一眼,苦道,“我都急死了,你还有心情笑?”
  廖平司令满面春风的说道:“伍司令,你可知我为何大笑?”
  伍长发愣了几秒,忽然大喜:“难道你有办法?”
  廖平拍掌大笑,“知我者,伍司令也!不过,这办法可不是我想出来的。”说着,将身子一让,他背后的一名战士给露了出来。
  伍长发见这战士身着空军特有的皮制军服,头脑中灵光一闪,立即明白了,仰天大笑。
  哈哈哈……
  本文由铁血读书首发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百零六章 初露倪端(全)
几棵烧焦了的美洲榆树和黄桦树,孤零零的立在被大炮轰得松散的土地上。远处绿油油的寒带森林,由于没受过炮火的摧残,仍然是那么的苍翠欲滴。偶尔的一声枪响,激起林中栖息的无数飞鸟。凶猛的雪鸮拍动着他华丽的翅膀猛的扑向鸟群……
  今天的路易斯堡,显得特别的宁静,突兀的立在一片高地上。堡顶除了一些冒着黑烟的余烬外,再也看不到别的能动的东西。
  三十余门钢铁要塞大炮,分散在路易斯堡的数处高地,组成了数个炮群。黑洞洞的炮口指向水面。除此之外,还有数十门小炮扼守着各处要地。
  对于只有二个团兵力驻守的路易斯堡来说,拥有这么多的大炮,是极其夸张。二个苏格兰高地团,还不如说是二个炮兵团。由于加拿大西线吃紧,这个要塞能调动的兵力,全都去了西线,剩下的几乎全是炮兵了。
  当然,英国怎么也没有想到,中国会突然不远万里跨洋越海,从大西洋一边攻来。英国是一个强国,同时也是一个小国,其本土人口,只有2100万。在没有殖民地兵源的补充下,英国本土的兵力少得可怜。
  如今,由于中华帝国的不断蚕食,英国的殖民地大多数丢失,现在仅剩下加拿大和非洲的一些土地。加拿大由于位于极北之地,天气寒冷,人口稀少,而非洲的殖民地又属要塞式的,内部的广阔地区,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非洲的人力,也就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最终,在中国的积极蚕食政策下,兵力提襟见肘,英国只得拆东墙补西墙,北美西海岸的兵力,为之一空。
  大战前,总有一段时间特别的宁静。
  静得有些发慌的英军,紧张的注视着路易斯堡周围的一切。
  突然。
  轰隆隆——
  中国大洋舰队开来了。
  霎时,炮响、舰震、巨弹带着尖啸划过空中。
  中国人的第一轮炮击,总是特别的准。这一点英军深有体会。成了精了英军,总是等中华帝国的第一轮炮击后再从掩体内钻出。
  炮弹爆炸后,升腾而起的巨大烟柱,几乎将路易斯堡给笼罩了,在下面的海军陆战师的士兵甚至看不清路易斯堡的轮廓。
  不久,英军的反击开始了,巨大的炮弹,不断的在水面上炸起一个又一个的冲天水柱。中华帝国的战舰犹如一条灵巧小鱼在惊涛骇浪中穿梭,小心的规避炮弹。
  双方炮战正酣,空中忽然飞来十几个黑点。黑点越来大,急剧的逼近,放大,在前二天英国人已知道,那些是大洋舰队的舰载侦察飞艇。
  按照英国人对这些小飞艇的理解,他们会高高的停在自己的头顶,然后为中华帝国的大炮指示较射目标。这个要塞被英国人认为是安全的,所以现在数量稀少还非常珍贵的高射炮没有配备到这里。
  由于英军没有有效的对付飞艇的武器,只得任凭中华帝国的飞艇“光临”自己的头顶。
  不过,英军想错了。
  飞艇临近,压底了高度,当飞艇上的人可以看清下面如小狗般大小的英军士兵时。
  “哒哒哒……”艇载重机枪响了,密集的子弹暴雨一般的扑向英军。每艘飞艇上冒出了一条火舌,十四条飞艇就有十四条火舌冒了出来,这些火舌交织成一片火网,如同死神的镰刀,无情的收割英军的生命。
  霎时,英军的阵地,弹落如雨,血肉横飞,英国炮兵们哭爹喊娘。有几发炮弹还被打爆了,升腾起几朵小磨菇云,将炮兵阵地,炸成一片狼藉。
  在突然的扫射下,英军损失惨重。路易斯堡的英军炮火,很快就弱了下去。
  敌弱我就强,大洋舰队见英军炮火被压了下去,立即抵近了炮击。一大片炮弹,又准又狠的砸向敌阵。
  地面的陆战师也趁机发起了突袭。
  野战炮被拉了上来,步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勇猛的冲向敌人。
  此时的英军阵地表面,到处是横飞的弹片,满天满地的落尘,密不透风的机枪火力网,还有就是翻腾的黑烟,呛人的硝烟味,大得足以震碎人耳膜的爆炸声。
  一个英军被炙热的机枪子弹打穿了,鲜血沽沽的流了出来,将他脚下的土的染成一片暗红色。就在他的身体像装满米的麻袋一样,慢慢的倒下去的时候,一发208口径的炮弹抢先光临了他脚下的那块土地。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他的身体连同脚下的泥土,被一齐抛向了空中。尸体在上升的过程中,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