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矿工雄风 >

第123章

矿工雄风-第123章

小说: 矿工雄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右,给我砍了他!”
  陈孚恩周围的亲兵大吼一声,一齐挥刀砍去,眼见黑子就要被乱刀分尸,忽然一阵急促的枪声响起,这些亲兵尽数中弹倒地。
  十几个亲兵,只转眼间就没了,这教匪的火器也太厉害了一点吧。陈孚恩满是惊骇的向四周望去。发现周围有五六个教匪“天兵”正拿着冒烟的枪对着自己。
  “罢了,罢了……这仗输得真痛快啊!哈哈哈……”陈孚恩知道大势已去,想到自己这些年来起早贪黑,好不容易拉起来的队伍转眼间没了,不禁悲从心来,虎目含泪。终因手手臂上失血过多,一阵眩晕袭来,昏死过去。
  战争,对于他来说已经结束了。
  此战打得极为顺利,接下来空突师在起义清兵的带领下,兵不血刃的占领了整个南昌城,还活捉了琦鄯、陈孚恩以下大小数百满清官吏。空突师仅三十人受伤,既使这受伤的三十人,也是跳伞时摔伤的。
  以四千伞兵孤军直接降落在敌人七万大军当中,是极为冒险的。伞兵降落时,分散到城内城外到处都是,短时间内难以组织起来,这样的话每个伞兵势必面对十几个清兵的围攻,清兵如果不信邪组织起有效的反抗的话,那么空突师伞兵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不过好在,事先情报做得扎实,知道琦鄯不理军事,七万江西兵无人可以有效的指挥调动。而陈孚恩虽然是员虎将,但苦于手头兵力太少,难以阻挡伞兵们的进攻。
  考虑到有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此战我军预计的伤亡是一百人左右。呵呵,没想到实际情况比预计的要少得多。那些在江西兵中的教民,看到佛爷的天兵天将,果真准时赶来,还没等伞兵们落地,就动起手来,砍翻了清兵当中唯数不多的几个叫喊着要攻击妖兵的清军将领,然后全军起义。七万江西兵就这样,前后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就完完整整的落入了我的手中。道光小儿,谢谢你给我养了四年多的军队!哈哈……
  这七万多江西兵就地整编为铁血第四军,空突师师长陈明飞代理第四军军长。军官队伍则大换血,从上到下全由空突师的人员担任。原来的清兵将领则全部放到铁血军校当中学习,等其毕业视能力高低,再安插到军队当中担任各级军官。空突师原本就是我军的精华,每个战士都受过连级以上的军官训练,各自还有一项绝活,再加上他们在江西兵当中又有着“天兵天将”的美誉,所以由他们担任军官,第四军不但不排斥,反而热烈欢迎,心服口服接受领导。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第四军就整编完毕,可以拿出战斗力来了。
  在这一个月里,空突师的飞艇也没闲着,四出活动,收服江西各地城乡。江西民众大多数已是寿佛教教民,所以令其起义的命令一到,立即杀了满清官员,投表请降了。至于一些负隅顽抗的“钉子”,飞艇一到大多数就立马投降。极个别的不降的,只好用航弹送他们归西。
  一天之内就占领南昌,一月之内控制了江西全境!
  至于道光接到这样的战报会怎么想,我没时间去猜测,因为更大的战役已经拉开了维幕……
  本文由铁血读书首发  
  

第九十三章  长江水师
长江水师的前身是洞庭湖水师,洞庭湖水师的前身是陆战团。虽然在五年的时间里进行了二次大规模的扩编,人数已由几百人、百来只小木船,扩大为三万多人拥有一个造船厂和数十艘大船,一千多小船,还有定远号这样的蒸汽巨舰。就其实力而言在中国已是最强的内陆水师了。但相比我军其它的军队的扩编速度来说,还是最慢的。自从1839年10月中了清兵奸计,损失惨重之后,长江水师一直在洞庭湖休整。江中源的湖北水师也没有能力攻打城陵矶炮台,结果两军相安无事的度过了四年多的时间。
  长江水师四年来一直将那场大败引以为耻,拼命的训练和拼命的增加舰船,积蓄力量,准备一洗前耻。师长扬岳斌也因为自从代理师长以来,长江水师没打过仗,结果代理两字一直顶在头上四年多。按照铁血军的规定,一切以军功是论,谁也不能在没有军功的情况下直接成为正式军官。从铁血军校出来的学员,最多只能做到上尉连长。这个连长前面必定有代理两字。只有打过仗立下军功才可以正式上任为连长。同样的,由于功勋卓越,连长提拔为营长,首先也只能是先做代理的,然后在新的战争中才能够成为正式的营长。代理军官虽然在日常可以行使同级的全部权力但是其享受的待遇则会低一级。比方说这个代理长江水师师长的扬岳斌,他这四年来一直是副师长的待遇。
  随着我军对满清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的展开,长江水师这只关在洞庭湖这个巨大笼子当中的老虎终于得以机会出笼了。先是出兵洪湖,击沉湖北水师大小船只百余艘,迫使湖北水师龟缩在武汉附近,我军再次取得了水上作战的主动权。然后又成功的将铁血骑兵军和第三军运送到长江北岸,占领荆州。铁血骑兵军和第三军从荆州出发,包围了武汉。
  江面上是教匪的长江水师,陆地上是教匪的二个军十万多人,这两个军中还有一个竟然是骑兵军!江中源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骑兵军教匪是如何得来的。看那马匹,一个个身高体长,冲刺速度极快,怎么看也不可能是矮小的蜀马啊。在西南缺马的地区想要找到数万匹这样的骏马,这根本不可能啊。看到教匪的骑兵军,在武汉城内的满清官吏无不惊骇,教匪若没有骑兵的话,兴许他们还有逃跑的可能,现在骑兵一来,二条腿怎么跑得过四条腿?摆在他们面前的除了投降之外,别无生路。
  江中源看到教匪大军压境,也不慌乱,一方面强令各军严防死守,另一方面向曾国藩求援。在他的眼中,曾国藩的那支,耗费千万两白银打造的新军,应该有一战之力。
  曾国藩的情报远比江中源灵通,南昌失陷,他就是第一个知道的满清官吏,也是他将南昌的军情详细汇报给朝朝庭的。此次武汉被围,他早在十多天前就估计到了,在权衡利弊之后,曾国藩作出了一个谁也没想到的决定,即将新军带往安庆。为了敷衍庭不至于说他临阵脱逃,曾国藩还上旨给道光,说是要誓死夺回江西,等新军到了江西境内,然后再虚晃一枪,又言“教匪人多势众火器犀利,新军浴血奋战,终寡不敌众只得全身而退。”曾国藩的新军就这样完完整整又冠冕堂皇的逃离了战场,抵达安徽安庆。
  朝庭好愚弄,身在前线的湖北大军可不好愚弄啊,因此曾国藩不但没有把自己的行动通报给江中源,反而在黄石布了个空城计,就近抓了些人,叫他们身着号衣,守在空无一人的军宫门口,谁也不让进。营内还广插旌旗,做出一副大军还在的样子
  当江中源派来请求支援的清兵,看到空无一人的大营时目瞪口呆的样子,那一定非常有趣。
  “什么?新军军营空无一人?曾国藩不知去向?”当江中源听到新军不知去向的消息后,暴跳如雷,差点没一刀劈了送信的那个士兵。
  好不容易鼓起来的一点抗敌的勇气,在听到新军不知去向的消息后,一下子就泄得没影了。在武汉这座孤城旁边,除了新军有可能赶来救援外,不可能再有其他的军队。现在这唯一的希望也破灭了。
  一座内无斗志外无支援的孤城是不可能守得太久的。半个月后,我军踏着倒塌了的城墙,走进了武汉。城内的抵抗很轻微,清军大批大批的投降。湖北水师做得很干脆,直接全师起义。至此围在我周围的五路清军,五十万军队,全部覆没。
  武汉战役结束后,战士们欢欢喜喜的过了一个春节,然后按照原定计划,骑兵军在第三军的配合下冒着严寒向北开去。一路之上,因为没有大规模的清军阻拦,所以行军速度很快。沿途州县,自然也就望风而降了。仅三个月就抵达了山西大同,完成了北伐任务。大同与北京仅隔着一座太行山,直线距离不到二百里,北伐军的到来,让北京城陷入了恐慌之中。
  呵呵,道光别害怕啊,我目前并没有直接攻打北京的想法,还想让你多背一段时间的丧土辱国的骂名呢!广阔的西部,骑兵军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是不可能清剿完那儿的散兵游勇和土豪劣绅的。如果再加上建设新疆所需要的五年时间,满清至少还可以在这个世界存在六年啊。
  比北伐军先期行动的是东征部队,东征的一军二军沿江而下,自然是势不可挡。到安庆时原本以为有仗可打,但曾国藩不敢与我交手,急退至南京。还给道光帝上书,新军“屡败屡战”,是一支打不垮的“铁军”。今人称奇的是道光帝竟然信了,不断的降旨提升曾国藩的官职。曾国藩的新军一路是“水往低处流”,而他的官位却是一路“人往高处走”,等到南京时已成为两江总督,加封太子少保,总理江南军务。手里的兵力也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等到胜保南京时,新军外加沿途收集而来的各路绿营、八旗、团练,竟达十三万之众。曾国藩的权势之重,一时无二。
  清兵集中在南京城内,如果要一鼓作气拿下,也不难,但是考虑到我现在还必须给满清以喘气的机会,防止满清在绝望之时投了沙俄,引外敌入国,搞什么“借师助剿”之类的把戏。再加上西部和东南各省还需要时间消化,所以我军仅用第一军隔着长江与曾国藩对峙,其它部队都用于扫荡长江以南的各省。
  在军事上,国内解放战争风起云涌,在外交上自然也不会平静。
  北京城内,随着南方曾国藩的新军“屡败屡战”,满清上下自然清醒的意识到了,八旗也好、绿营也好、新军也好,都不是教匪的对手,光凭自己是不可能剿灭教匪的。于是更加迫切的要求西方各国给予帮助。
  法国呢?法国是不行的,现在法国与教匪的关系好过与满清的关系。法国公使布尔布隆甚至跑到南方去了。英国呢?有心也无力啊,远征军的战俘至今还在南方呢。英国人想把这些战俘救回去,但是南方政府狮子大开口,一个战士竟然要一千两白银的赎金。这相当于一个英国工人三十年的工资收入。一些家境富裕的英国人,还好办,拼着倾家荡产凑足赎金。而那些贫困的英军士兵,不论如何也没有足够的钱去赎回自己,只得呆在暗无天日的井下与那些日本矮子从事挖矿的工作。日本矮子的待遇比他们要好,毕竟他们是召来的。在英国战俘没来之前,日本矮子有气只能受着,现在终于还有比自己地位更低的英国战俘了,于是将出气的对象转到了英国战俘身上。呵呵,这些英国战俘的日子过得怎样,也就可想而知了。美国呢?美国人自己还在与墨西哥打得火热。人口也仅一千多万,实力还非常有限,哪有能力帮助满清。美国虽然无力西顾,但是他们对南方新政府占领着北美西海岸的加州一直狄狄于怀,那儿出产的黄金更是让他们垂涎三尺。所以一直想着要给南方新政府一点颜色看看。不过仅仅是想想而已,要想付出行动,他们也是不敢的。
  那么,现在唯一剩下的就只有沙俄了。但是与俄国合作,满清十分不放心。北极熊的贪婪,地球人都知道啊。一个不好,整个东北都有可能被俄国吞去。说不定北京会成为另外一个彼得堡。所以满清接受俄国的帮助也仅仅停留在武器供应方面,至于俄国提出来的,直接出兵攻打教匪之事,道光说什么也不敢答应。但是随着清兵的节节败退,惨败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传来,道光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借师助剿”的伎俩也被提到朝堂之上,公然议论。俄国五十万远东军占领着中国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这五十万人都来,必定吓死满清,但是如果借个十万八万的,满清自信有能力控制住。因此道光决定借五万俄军,条件是满清正式割让东北已被俄军占领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俄军也不是傻子,这已经到手的土地,满清承不承认都已成为了事实,用已经拿到手的东西来换取自己五万大军劳师远征自然是不乐意。于是附加上了要求满清割让,新疆伊犁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的要求。眼见大厦将倾,兵凶战危之际,道光不得不答应了沙俄的要求。
  但这样卖国条约派谁去签呢?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无奈之下,道光只好点名叫军机大臣大学士王鼎前去。王鼎见推脱不掉,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散朝之后,王鼎左思又想,觉得此去,一旦签下条约,必定会被人民骂为汉奸。自己十年寒窗,终得以状元高中,一生清廉正直,好不容易获得了清正的美名。如今竟要奉旨去签卖国条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