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当项羽遇到刘邦 >

第6章

当项羽遇到刘邦-第6章

小说: 当项羽遇到刘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邦这方面做得很好。天下大定,刘邦大宴群臣,在会上做总结时,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意思是,论谋划的运筹,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保障供给,我不如萧何;打胜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够用好他们,就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这是刘邦攫取天下之后的经验总结,是肺腑之言,张、萧、韩三人都有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哪一个拿出来刘邦都比不了,但是刘邦能把他们绑在一块儿,共同为他效力,那么刘邦就是集合了三个人的能力,如此,三人中哪一个都比不上他刘邦了。这就是一把手的本事。

对于别人的话,项羽其实也并非完全听不进去,项羽从跟随叔父项梁起事,到破釜沉舟独当一面,最后成为号令天下的西楚霸王,一路走来,也没少有人给他出主意。对此,项羽不但听,而且还能做到主动和别人商量。比如:项羽解除赵国危机,章邯军全部投靠了项羽,然后大军一起进发关中,行至新安时,项羽指挥的诸侯联军和投降的秦军之间,因为积怨太深而发生了争执。诸侯联军的官兵大都是穷苦出身,许多人以前曾被征戍到关中一带做徭役,饱尝羞辱和打骂,这下有如咸鱼翻身一般,把怨气全撒在这些秦朝的降兵身上,变本加厉地把秦兵当奴隶使唤,秦兵难以忍受,好多人便有了逃跑的念头。“诸侯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这边的将士察觉了,便报告了项羽,项羽便召来黥布和蒲将军二人商量,最后三人达成一致意见:将这些投降的秦军全部坑杀。

抛开事件本身的对错,以及手段是否残忍、事件的影响如何不说,单就听取别人意见来说,项羽首先是听了,然后很重视,当自己拿不定主意时,还主动去和手下人商量。

还有:鸿门宴前夕,曹无伤向项羽告了刘邦一状,项羽打算向刘邦兴师问罪。没想到却遭遇无间道风云,叔叔项伯不但向张良泄露了军事情报,还被刘邦忽悠,做了口头上的儿女亲家,于是反过来帮着刘邦蒙项羽。他对项羽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意思是人家刘邦费力打下关中,你才这么顺利入关,人家立了功,我们还要出兵打人家,这是不义的行为,应该善待人家。项羽认为言之有理,于是“许诺”,答应善待刘邦。这也是鸿门宴刘邦没被项羽灭掉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否则项羽想杀刘邦,那是谁也拦不住的,十个樊哙闯宴也是白搭,刘邦借口上厕所更是门儿都没有。

再比如:刘邦伐楚,结果被项羽打败,追到荥阳,双方在荥阳展开拉锯战,刘邦“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粟”。筑起甬道,和运河相连,好用来运取粮食。项羽屡次出兵侵夺甬道抢夺粮米,最后刘邦军“食乏,恐,请和”。面对项羽狼一样的进攻,刘邦军实在支撑不下去了,于是欲“割荥阳以西为汉”,咱别打了,我们服了,我就占荥阳以西就行了,其他还是你西楚霸王的。项羽“欲听之”,也觉得这样耗下去没劲,打算就此罢手,这时范增就说了:“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说现在刘邦已是强弩之末,很快就会败的,现在我们要是收手,将来肯定后悔,项羽听从范增建议,“乃与范增急围荥阳”。

不光是老谋深算的范增,就连十三岁孩子的话,项羽也能听。荥阳拉锯战,刘邦不是项羽的对手,多次失利,后来荥阳也被项羽军占领了,刘邦于是派彭越攻打梁地,截击项羽的粮道,切断其补给,以缓解项羽的进攻势头。彭越接连攻下睢阳、外黄等十七座城池,逼得项羽只得回兵攻打彭越。结果在攻打外黄时,项羽遇阻,将士折损不少,外黄一战,项羽气到极点,把气全撒在城中百姓身上,下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将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驱赶到城东,准备坑杀。这时外黄县令舍人的儿子,刚十三岁,站出来面对威严而又愤怒的项羽说:“彭越强劫外黄,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阬(坑)之,百姓岂有归心?从此以东,梁地十馀城皆恐,莫肯下矣。”这段话的意思是:彭越用武力征服了外黄,城里人迫于彭越的淫威,所以暂时妥协投降,盼着大王能杀回来。现在大王重新得到了外黄,却又要把百姓坑杀,百姓怎么会有归附大王的心呢?如果大王真这样做,那么从今以后,由此向东,梁地十几个城池的百姓,都怕大王坑杀,一定拼命坚守,大王一处都攻不下了!项羽“然其言,乃赦外黄当阬(坑)者”,怒气全消,此事就此作罢。大军一路顺畅,再未遇任何阻力。

以上例子最少也能说明项羽的四个特点:

一则,项羽考虑问题简单。项伯蹩脚的说辞,刘邦败军之后的求和,都说明了这个问题;二则,项羽容易受外界影响,容易冲动。本来拿定的主意,很容易因外界影响而改变;三则,项羽拿不定主意时,也会主动找人商量;四则,当别人的意见与他大体相同,或是能说服他时,他也会言听计从。连十三岁孩子说的话,只要对,项羽都能听,已足以证明这一点。

也就是说,项羽除了主观性较强,好冲动,容易受外界影响之外,没什么大毛病。想问题简单那是天生的,他小时候读书学剑不就是那样嘛!而且这也和阅历有关,项羽当时才二十多岁,虑事周全这方面肯定欠缺,需假以时日才能改变。

外界影响谁都会遇到,谁也别说谁能明辨是非,其实谁的耳根子都软,如果有人老在你耳边说一个人的坏话,久而久之,你对他的印象定然好不到哪儿去。这都是人之常情。但这些特点综合在一起,就得出一个结论:项羽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如果说得委婉点,那么项羽就是一个有个性的领导。这样的领导容易走极端,容易判断失误。

【4。如何面对难听的话】

以上事例都是在对话平和、气氛融洽的情境下发生的。还有特殊情况。我们先说刘邦。

尽管刘邦给人的印象比项羽要随和得多,但他也不是什么时候都随和,他也喜欢听好听的话,所幸他手下这帮人都挺会说话,一个个全是老油条,察言观色的本事不一般。萧何、曹参不用多说了,曾为底层小吏,长期服务于基层,没点察言观色的本事根本混不下去;张良就更别说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体现在嘴脸上一定是一副十足的奴才相。所以这些人说出的话刘邦爱听并不稀奇。刘邦的幕僚中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说话,比如樊哙,就是粗人一个,跟随刘邦起事前是干杀狗营生的屠户,说话铿锵有力,不会拐弯,鸿门宴中面对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说话那也是毫不含糊。樊哙是刘邦的连襟,绝对的亲信,他对项羽不客气,刘邦喜欢,但若对刘邦本人说不好听的话,刘邦照样会生气。

刘邦入关,子婴投降,刘邦进得咸阳宫,可算开了眼,见“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小地方来的人哪见过这阵仗,于是见钱眼开、见色起意,“意欲留居之”,打算长住下来不走了,好好享受下胜利果实。这时樊哙就建议了,他“谏沛公出舍”,让刘邦赶紧搬出宫去,并说秦国就是因为奢靡无度才灭亡的,你可别重蹈覆辙,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刘邦哪儿愿意搬啊,这屁股还没坐热呢,况且自己辛辛苦苦,脑袋掖裤腰里在刀尖上混日子,不就是为了今天嘛,所以他对樊哙不屑一顾、不以为然。多年前秦始皇的威风又浮现于刘邦眼前,他眯着眼憧憬着未来的世界。见刘邦没理他,樊哙也来了气,说:“沛公欲有天下邪?将欲为富家翁邪?”意思是,你是想成为天下的统帅呢,还是想当一个傻有钱的大款?

这话是很刺激人的。1983年,乔布斯为了让当时的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卡利加入苹果公司,说了一段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话,堪与比肩:“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跟着我们改变世界?”斯卡利大受刺激,于是选择和乔布斯一起改变世界。斯卡利听劝,刘邦未必买账,斯卡利再有钱,毕竟他还是个商人,是和乔布斯在一个档次上的商人,或者说二人是朋友关系。刘邦则不一样,他现在是一路诸侯,是领导,有权有势,尽管和樊哙是连襟,但双方首先是上下级的关系,而且按照刘邦的憧憬,他马上就会成为关中之王,身份在那儿摆着呢。所以刘邦乍听这话像吃了苍蝇一般,不高兴是肯定的,“沛公不听”,拉下脸对樊哙说:我当然是想得天下了,这还用你说。刘邦对樊哙表现得不屑一顾,要不是当时看着财宝美女心情愉悦,估计宰了樊哙的心都有。

最后这事还是张良出来劝解,说樊哙说得对,“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咱们刚得到关中就开始享乐,这和秦国有啥区别?一番苦口婆心,刘邦这才“还军灞上”。从张良引用孔子家语“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的话中,也可以想见当时樊哙说的话确实很不中听,否则怎会“逆”,怎会“苦”呢?

说话不好听的不只樊哙一个,还有郦食其。刘邦西进关中时,曾攻打陈留,当时在高阳(隶属陈留)看城门的郦食其有心投奔刘邦,于是找人引荐后去拜会刘邦。结果郦食其兴冲冲地来应聘,满心欢喜以为遇到了明主,心想那刘邦还不热情死啊?没想到一进门就吃了个闭门羹,刘邦老先生正在足疗,由两个丫鬟左右伺候着在那龇牙咧嘴享受呢,郦食其感觉很没面子,一拱手,也不跪拜,顺嘴秃噜了一句气话:“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你是想帮助秦国灭反秦联军呢?还是想帮助反秦联军灭掉秦国呢?

刘邦正爽呢,一听这话,火噌地一下就上来了,大骂道:“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好小子,竟敢和老子这样说话,我辛辛苦苦没日没夜把脑袋别腰里里折腾不就为了有一天能灭掉秦国吗?你在这说什么助秦不助秦的屁话,找抽呢!

见刘邦生气,郦食其倒平静了,接着说:“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你要想诛暴秦、得天下,就不应该坐着接见长者,还洗着脚丫子,这样不礼貌,很不好。这话其实也很不好听,直接质疑刘邦的道德品行,不懂事,不懂尊重长者。可刘邦这次没有生气,赶忙起身、行礼、让座、看茶,并有模有样地喝退侍女,将适才的尴尬和没素质让两个洗脚女去独自承受了。

刘邦不喜欢听郦食其的话,一方面是因为这老小子说话确实不受听。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刘邦不喜欢儒生。郦食其当初让骑士引荐他见刘邦时,骑士便给他介绍了这位首长的喜好:“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刘邦不但不喜欢儒生,而且看到那些带着儒生帽的,必定是一把上去把他的帽子摘下来扔马桶里。平时说到儒生,刘邦嘴里从来都是骂骂咧咧的,可以说没有任何好感。

刘邦没怎么读过书,因而对读书人有抵制情绪。这个可以理解,大多数人对自己没有或不具备的东西,不是羡慕就是恨。而且刘邦信奉的是信马由缰的处世态度,放荡不羁惯了,对儒生的循规蹈矩、之乎者也肯定没甚好感,那根本不是他喜欢的类型。也正因如此,所以刘邦知道郦食其要来,并不怎么重视,该足疗还足疗,该保健还保健,没做啥刻意的准备,见都是给你老大面子了。

其实郦食其来前听了骑士的介绍,应该早已有了思想准备,对刘邦的态度不应该感到突然。饶是如此,真遇到那场面还是感到不自在,书生意气上来,故此“长揖不拜”,做出一番姿态,说话也带着情绪。刘邦生气也在情理之中,他绝不会容许一个小小的看门老头、还是他最不喜欢见的儒生这么和他说话的,而且还当着两个洗脚女的面。那两个洗脚女脸上但凡荡漾出一点微笑,或是脸色吓得稍稍变了颜色,都是对刘邦的莫大刺激,所以他接受不了,就想找回威严。何况那时刘邦正为打陈留着急上火呢,要不也不会搞足底按摩来缓解疲劳和压力。这也见刘邦的心胸并没有宽广到海纳百川的地步。他对那些刺耳的话照样不喜欢听。

我们再来说说项羽。项羽给人的印象多是不听劝告,特别是不听谋士范增的话,让这个七旬老人很伤心。不过项羽听也好不听也罢,他们二人之间始终都没有产生过什么太大的冲突,也没掀起什么大的波澜,最多就是项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