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雅宋 >

第54章

雅宋-第54章

小说: 雅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极好,曾用私财在大相国寺边开了一个药铺,穷苦无钱之人可在此处免费就医,深受京城百姓好评,口碑极好。李才女场面话说完,便轻启朱唇,柔声呤道: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果然好词,虽然微小,却将女子之神情之羞,心态之妙刻画得入木三分。

“好一个却把青梅嗅,素闻李尚书之女小词做得极妙,今日初闻,果不其然。皇兄,这首词我很是喜欢,你可要好好赏一赏。”

“好,好,等会一起赏。”

李清照微微一福,转身来到树下摘取青梅,她摘得又与人不同,却是不管生熟都各自摘了几颗来,依次放入炉中,煮了起来。

此时的场中,酒香已经四溢,人手一炉的青梅酒早已将人引诱得口舌生津。

江耘此刻却听到背后一帮翰林书院的同僚们在那儿窃窃私语:“但愿明诚兄能拨得头筹,好进行他的大计。”

“嗯,他与李尚书之女自小青梅竹马,此番若能借此良机,得到皇上赐婚,倒是两全其美,风光无限。”

江耘听到耳中,心中百味陈杂,两人本是眷侣,的确般配,徒然又想起李清照当日在园中独自神伤之事,不禁为李清照的命运感慨,纵然心比天高,终是要嫁做人妇。

想起她此刻尚蒙在鼓中,于心不忍,便叫过丘勇,吩咐道:“小勇,你偷偷跑去告诉刚才那位呤诗的女子,就说有人要求皇上赐婚,小声点,别让别人听到,知道么?”

丘勇得了吩咐,一溜烟跑出人群,报信去了。

这边赵明诚已酝酿完毕,正呤出一首诗词来:“身闲身健是生涯,何况好年华。乍是六月青梅熟,端阳更插黄花。消磨景物,瓦企社酿,石鼎山茶。饱吃红莲香饭,哀家胜是仙家。”

词过后,全场叫好,恭祝太后寿辰的诗词先前早已作过几首,但都是质量平平,赵明诚之作意境非凡,不落俗流,特别是最后一句,更是点睛之笔,捧得向太后老怀大慰。赵明诚作过词后,在树下选了几颗青梅,连着树叶投入炉中,急急地扇起火来。见众人奇怪,赵明诚笑着解释道:“青梅虽好,奈何此番时节,终是夹杂了几分曙气,用青梅树叶加急火煮之,能去这燥热之气,晋人笔记《私园杂记》中有文记之,明诚也已在家试过多回。酒也无需多煮,片刻便好,待放凉后饮来最佳。”

众人见他风度不凡,又加旁征博引,侃侃说来,都暗自喝彩。

赵明诚放下扇子,去了炉火,将酒斟入杯中,拿着酒杯走至凉亭前。

“谨祝太后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天佑我大宋国泰民安!”

早有太后身边的宫女上前接过赵明诚手中的酒杯,向太后大悦,乐呵呵地接过青梅酒,浅尝一口,称赞道:“赵学士有心了,哀家尝着,果然要比皇儿所煮之酒好上几分。”

赵佶点头道:“赵学士果然好心思,善用古法,难得。”

赵明诚心中欢喜,连忙谢恩,又拿眼角去寻李清照,却见她神色淡然。

长郡主赵怡笑道:“皇兄,我看这诗词也作得差不多了,不如我们开始品酒吧。”

赵佶手一挥,身边的宫女走进场中,将众人所煮之酒一一盛了过来,亭中的三人品尝得不亦乐乎。

在座诸人也一一尝起由宫女们排着队轮番捧着走过的青梅酒来,然而,江耘却没有这番心思,他正被人盯的避无可避。

盯着他不放的正是李清照。当然,不是用身体,而是用眼神。

李清照就这样静静的坐着一动不动,双眼紧紧盯着江耘,江耘每次转过头去,转回来却发现李清照不依不饶的决绝眼神。

江耘心中暗叫不妙,怪自己多管闲事,通风报信。见李清照并不罢休,这样下去,迟早要让人看出文章来,只得收了心神,回视李清照。

李清照见他不再闪避,就从手边拿起一颗成熟的青梅,举至胸前,平平送出,又用右手拿起一颗,两颗并在一起。放下之后,又从手边拿起一颗青涩的果子想要用力瓣开,怎奈青梅青涩坚硬,瓣不动,情急之下,用牙咬了半颗,扔至地下。

此番举动,旁人不知,江耘看在眼里却是明白的很,这是李清照在打暗语,意为当日在园中江耘劝她之时,朋友分享和分担之意。

江耘长叹一声,终于点了点头。李清照见江耘答应,松了一口气,放下心来。此时才感到口中那青梅的味道,竟是酸涩无比。

赵佶母子三人,已将众多的青梅酒一一尝了个遍,长郡主赵怡早已不胜酒力,脸上现出一抹红云,平添一份慷懒迷人之美。

“不知道是不是第一口的缘故,我尝着是赵学士的最好。”赵怡浅笑着说道。

“是吗?我尝着蔡相的也不错。母后,你觉得怎样?”

“我尝着也是各有风味,官家,谁胜谁负,由你定吧。”

“母后,今日是您的寿辰,还是由您来定吧。”

向太后微微一笑,不再客气,说道:“诗词之高下,我却是分不出来。沈侍郎,李尚书的千金,赵学士所作都是极好。还有这江学士的烧饼之长我大宋志气。今日是哀家的生辰,我就厚一次脸皮,将赵学士那首祝寿之词定为第一,若论这青梅,更是各有风味,蔡相酒中自有深义,辽国贵使意气非凡,尚书千金千滋百味,赵学士更是心思细密,哀家竞是难以分辨出优劣来。”

“母后圣明,今日之诗词大会,以赵明诚为最!”

“谢圣恩!”赵明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高声称谢。

“嗯,要赏赐些什么才好呢?”赵佶笑道。

“皇上,臣斗胆求赏!”赵明诚心中激动万分地说道。

“喔,赵爱卿想要些什么赏赐?”赵佶奇道。

江耘将场上的形势看在眼里,心中大急:“大哥,可不要给我找麻烦。”抬眼望向李清照,却见她正向这边瞧来,眼中满是焦急之色。

那边,赵明诚早已不管不顾的说了出来:“微臣于李尚书之女,也就是李姑娘,素有婚约,想借此大喜之际,求皇上赐婚!”

【第089章 峰回路转】

听着赵明诚的求婚之言,赵佶恍然大悟,心中暗道:“此事简单之极。”

此时的江耘已经附在李格非的耳边说道:“李大人,李姑娘适才托我转告大人,说……”

李格非正又惊又喜之际,冷不防江耘来了这么一句,急忙问道:“说什么?”

“她说她不想嫁赵公子。”江耘心一横,说了出来。

李格非心中奇怪,我女儿又没和你坐在一起,刚才又并无走动,你江耘如何知道我女儿的心思。抬眼向李清照坐处望去,果然见她一脸焦急之色。此情此景之下,李格非好不为难,权横之际心中一动,莫非……

莫非,眼前这位公子才是女儿的心上人?

“李尚书,李尚书。”已容不得他细细思量,赵佶招手叫唤。

“臣在。”事到如今,李格非只得硬着头皮站起来。

“你们两家可曾有婚约?”

“嗯……口头上曾有约定,臣于赵大人双方也都看好。”

“有便好了,既然这样,朕就做……”

李格非回头看了看女儿,又看了看江耘,心一横,打断了赵佶的话。

“皇上。小女与赵公子有婚约不假。但小女在十二岁那年大病一场,总不见好,微臣内人在大相国寺求得一签,主不利父母媒妁,内人上香许愿,若能康复,定让小女自主婚嫁。所以,今日之事,老夫不能作主。”

“哈哈……,妙,妙,你这老丈人倒是做得……”拍手叫好的正是那耶律信。

全场的人并未被耶律信的笑声所打扰,都将目光集中到李清照身上,看她如何自决婚姻。李清照羞红了脸,走了出来,说道:

“皇上,清照,清照还未准备好要嫁人。”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赵明诚脸色突变,木木地怔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格非于心不忍,小声劝道:“清儿,赵公子于你门当户对,你俩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赵公子又是一表人材,功名有成,实是为父心中的佳婿。”

“不错。哀家看着两人也是般配。李姑娘莫非是有了意中人?”向太后开口说道。

“回太后,没有。”李清照说道。

“那又是为何?”向太后不解道。

“清照虽是女子,但心中亦有抱负,不想早早嫁作人妇,相夫教子。”李清照执拗地说道。

“喔,这倒是稀奇了,你又有何抱负,说来让哀家听听。”向太后倒是和颜悦色,显然对这个聪慧的女子颇有好感。

“清照虽是女儿身,无法效力于彊场,但也能为国出力,此刻最大的愿望便是成为大宋书报社的一名编辑。”

一直没有说话的赵明诚似乎又看到了曙光,奏道:“皇上,既然如此,明诚便求皇上答应此事,作为此次夺魁的赏赐。”

赵佶大笑,转身问身边的官员道:“女子可能担任此职?”

下首的官员回奏道:“依我大宋律例,女了不得为官为吏,书报社应该算是商家,并无规定女子不得任职。”

“好,朕便答应你了。难得李姑娘心怀大志,便开此先河吧。据朕所知,赵学士也是书报社的编辑,倒是近水楼台,看来这杯喜酒,朕总是要喝一喝的……”

“谢谢。”谢完恩的李清照轻声地对赵明诚说道。

赵明诚此刻的心中却是百味陈杂,今天可以说是他有生以来最惊心动魂的一天,先是诗词夺魁,再接着求婚被拒,最后又峰回路转,存了一丝念想。人生之大起大落,不过如此。

和他一起大起大落的还有江耘。“总算收场了,这一出戏,唱得真是惊险刺激。为何我碰上的都是这些难缠的女子,李师师刁蛮不羁,李清照性格坚强而怪异,真是让人头疼啊。”

李清照心如鹿撞地走回座位,偷偷回头看了一眼江耘,嘴中回过味来,原来这青涩的青梅也是甜的。

或许,这,这就是爱情的滋味?

终于,终于散场了,诗词大会结束之后是《蟠桃会》,等到戏曲结束,送走赵佶母子和众多宾客之后,夜色已深。星空之上一轮上弦月悬挂其中,清冷的月光洒将下来,照得园中一片明亮。

“耘哥哥,今晚想必十分成功吧,可怜我一整夜都陪着丘蓉寸步不离,只能远远的看着。”二人坐在树下,李师师依偎在江耘的怀中说道。

“嗯,辛苦你了。虽然有点小插曲,但总算是圆满。”

略显黑暗的树影之中突然走出一人,放声大笑:“江学士好艳福,刚才在场中眉来眼去一个,现在又是一个。”

李师师不认得耶律信,只当他是一个普通宾客,问道:“大胡子,你说的可是真的?他和谁家女子眉来眼去?”

“当朝李尚书之女。”耶律信笑道。

江耘急了,怒道:“大胡子,你不要公报私仇!”话未说完,耳朵已遭了殃,被人提在手里。

见此情景,耶律信已放声大笑:“哈哈,都说汉人怕老婆,以前还不信,今日总算见着了。”

李师师气道:“果然是那个假小子!”

耶律信看着江耘的窘样,先前受辱的气消了一大半,笑道:“姑娘,饶了你家相公吧,我是和你开玩笑的。”

李师师将信将疑,终于放开了江耘,跺了跺脚,说道:“我找别人问去。”说完,独自跑开,去找她园中的姐妹了。

江耘整了整衣衫,看着幸灾乐祸的耶律信,没好气地说道:“晚会都结束了,耶律大人还不回驿站吗?”

耶律信也明白这是江耘的地盘,尴尬地一笑,赔礼道:“江学士,适才让你受罪了。”

江耘看着他的样子,却生不了气,只得摆了摆手,说道:“算了,一人一次,大家扯平了。”

耶律信眨了眨眼睛,说道:“不过,当晚的情形我的确是看得清楚,要说是眉来眼去,也不为过吧?”

江耘心中一惊,说道:“你什么意思?”

“我看到江公子搅了赵公子的好事,呵呵。”

“我不明白你在说些什么,那件事从始至终我未发一言。”江耘嘴硬道,心中却对眼前这个看似粗豪的辽国使者有了新的认识。从他心细观察来看,倒是不简单。

“江公子勿忧,这些事情我并不感兴趣,所以不会乱说。”

“如此最好。”话一出口,江耘就后悔了,这不是变相承认了吧。

看着耶律信似笑非笑的嘴脸,江耘心中恼怒,自己一不小心,居然着了他的道。

昨天码了一夜,希望大家看到我的诚意。这几天成绩不好,我心里很着急。每一个书评我都有看,谢谢了。

【第090章 出巡河南】

江耘对眼前之人并无好感,眉头一皱,下了逐客令,说道:“你所感兴趣或许不感兴趣的事情,我都没有任何兴趣!天色已晚,贵使还有什么事情吗?”

“江分子不要拒人与千里之外么,耶律信很仰慕你,想和你聊一聊。”耶律信心态极好,并未计较江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