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雅宋 >

第42章

雅宋-第42章

小说: 雅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文,过几日你便去江南督行新政,除此之外,最好要打听到江南各地的隐逸之中,都有谁圣上的密折权。此事须暗中进行,不可张扬……”

慧贤雅叙,博闻小筑之中。

江耘的创作相当顺利,被加入许多现代娱乐元素的《包青天》看起来相当不错,人物丰满,情节曲折,又深合人们心目中伸张正义,除暴安良的心理诉求。

“呵呵,继《断桥相会》之后,想信不久就会在京城掀起《包青天》热了。”

与江耘的《包青天》相比,**兄弟的《司马相公》则细节真实,事实感人,完善的再现了司马光中正、清廉的一生。毕竟,司马相公辞世不过几年,他的事迹全在人们的心目中,不可能有多大的戏说成分。

“想不到我**兄弟,碌碌经年,未有著作传世,倒是先编了这么个东西。”**兄弟对着江耘发牢骚道。

“两位大师,话可不是这么说的。若此剧流传千古,何愁天下千千万万百姓记不住你们的大名?”贺暄安慰道。

“季甫此言甚善。若能和司马相公相提并论,也是我们兄弟的荣耀。”

正商议之间,李清照走了进来,手中握着一本集子,笑呤呤地说道:“诸位请看。”

江耘接过,见是一本手写的书籍,书名正是《断桥相会》。

江耘诧道:“什么时候出书了?”边说边看书名,易安居士。

易安居士?好熟悉的名号,正待发问,李清照已经抢先说道:“此书是本居士所作,以江学士的戏剧为蓝本,经本居士创作修改而成,少了许多扼腕悲伤之处,深合我意,哈哈。”

“书、书……”一际灵光闪入脑际却消失不见。思维仿佛如洪水涛天,却又被挡在坝前,渲泻不得。

李清照看着江耘的模样,却是误会了:“江学士,清照只是好玩,并不曾有剽窃的意思。”

“我想到了,我想到了,哈哈……”江耘突然想通了。高兴之下,跳将起来,拉住李清照的手,“易安,易安,笔名,笔名,有了笔名就有书,有了书便可以有报纸,哈哈……”

大庭广众之下,李清照吓了一跳,连忙抽回手来,看着疯子一般的江耘,问道:“两位师父,贺先生,他,他怎么了……”

回头一看,江耘早已扔下众人,飞也似的跑了。

**兄弟面面相觑,只拿眼睛看着贺暄。贺暄只得苦笑:“我也不知道。也许,也许,他又想到什么好点子也说不定……”

陆掌柜在睡午觉。慧贤雅叙每天都开到很晚,所以,睡午觉是必须的。阳春三月,睡睡午觉,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但是现在,他很不惬意。

“你吵醒我,把我拖出来,不会就是在街上闲逛吧?”陆伯勤没好气地冲着江耘说道。

“为何我们逛了这么久,都不曾看到印书的作坊?”江耘看着街边一间连着一间的商铺说道。

“你要买什么书,我们街尾不是就有一家吗?”

“不,不是卖书的,我要找的是印书的作坊。”

“印书作坊?找来何用?”

“你先告诉我,哪里有?”

“在城外,路远着呢。”

“走,现在就走,你身上带着银子吧?”

……

找了一下午,谈了一下午。江耘保持了他一贯的高效率作风,办完了他要办的事情。而且,他欣喜的发现,现如今的印刷水平已经相当不错,连活字印刷的技术都已掌握,只不过出于成本的考虑,印刷作坊还是采用老式的雕版印刷罢了。比竟,现在的市场状况决定了印来印去的也就是几本书而已,一个雕版修修补补可以用好久了。

在谈妥一家印刷作坊,付了定金之后,江耘二人回到园中,马上让陆掌柜召集所有人开董事大会。他江耘要宣布一件大事。

“诸位,今天下午我和伯勤买下了一家印刷作坊。”

贺暄早有准备,不紧不慢地喝着茶。其他的人却奇怪的很,好在这些日子的相处,已经习惯了江耘的奇思妙想,静静的等待下文。

“之所以买下印刷作坊,是因为我想印制一种类似与书的的东西。”

“何谓类似与书的一东西?”

江耘拿出一张纸来,说道:“就是这个。”

“一张纸而已。”

“对,现在只是一张纸。但如果在这张纸的正反两面都印上文章之后,这便不是一张普普通通的纸了,而叫做报纸。”

“报纸?”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异口同声的说道:“不懂。”

江耘大急,拿起报纸比划道:“比如我在这里印上朝廷的任命,这里印上《断桥相会》的文章和明镜兄的诗词,在这里印上一些市进趣闻。然后我将这张报纸拿出去卖给京城的士子和百姓。”

“喔,明白了,和邸报差不多。”王烨说道。其口中所说之邸报,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早在汉唐,就有了邸报,主要是传达朝政消息,多半是些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官员任免调迁等公事内容。经历年流传之后,到了现如今,出现了专门抄录邸报以售卖的牟利商人。

“也不全是,邸报之类,太过枯燥无味,乃是公文。而我的报纸还可以有评论文章,每日的新闻之类的,还可以有游记,各类记闻,神话传说,谚语传奇……”江耘来之前的课题之中便有一个叫做邸报的应用范围,所以对他们口中的邸报很熟悉。

贺暄打断江耘的话:“子颜想在慧贤雅叙之中贩卖吗?”

“不,全京城,全中,全大宋,而且每天换一张新的!”

“什么?这,……这会有人买吗?每天?”

“如果办得好,我想会的,肯定会!”江耘此刻正是躇踌满志。

凭着对江耘的信任,杨明镜问道:“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我想,这又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

江耘笑道:“前无古人的事总得有人去做的,只不过我江耘恰好多做了几件罢了。现在我们兵分三路。首先,由陆掌柜出面负责选定地点,就在我们附近好了,找几个门面,买下来,然后将城外的印刷坊迁过来。第二,我尽快拿出一张报纸的样板来,好让你们心里有数,知道个大概。第三,由贺大哥出马,帮我说服那哥俩,担任印刷坊,不,是书报社,大宋书报社的社长,哈哈……”

***官人想冲一下历史分类的周推荐榜,希望兄台们把票投给我,今日一定爆发,三更!***

【第068章 天赐之物】

计议已定,接下去便紧锣密鼓地筹划起来,慧贤雅叙进入了高速运转阶段。鉴于《断桥相会》的热度已经有所减退,演出场次改为每隔初一、初五在园中和戏院各演一场。剩下时间便用来排新戏和休息。齐玉沅因为两出新戏,还特意找来了两个年老的老生分别出演司马光和包拯。

陆掌柜负责的拆迁和安置工作也经接近尾声,只不过因为这条街的兴盛,让他多花了几十贯钱和提供了几个工作岗位罢了。印刷坊的搬迁工作也已经完成。负责印刷工作的工人都是些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对于江耘的活字印刷的要求并无异议。只要你老板出得起钱,这么点技术活是不在话下的。倒是其中的一个看起来象是工人代表的老工人老杜不无善意地提醒道:

“东家,如果没有大量的印刷任务,这肯定是要入不敷出的啊。”

没想到他的东家也不含糊:“每天都印,算不算量大?”

碰上这么个东宾,老杜还有什么话说。行吧,只要你不少我们工人每月五贯钱的工钱,每天印到天黑都成。

江耘也没闲着,精心赶制着他的或者说是大宋的第一份报纸。报纸的名字早已取好:《大宋天下》。题头的大字先空着,大老板赵佶的御笔亲题可是少不了的。对于素喜书画的赵佶来说,他一定不会反对自己办报纸的举措吧?

题头大字的正下方,是一篇评论,江耘亲自撰写了一篇《论密折制》,好好的为自己所提倡,赵佶施行至今大受好评的密折制度歌功颂德。虽然他的文字水平不怎么样,但经过**兄弟的润色之后,读起来也是颇有文采。第二版是诗词赏析,收录了许多杨明镜与王烨的一些诗词之作。当然,李才女的词自然是少不了的,让江耘嘀咕的是,为什么取了个易安居士这么个又老又土的名号来。

第三版留给了李清照的《断桥相会》的连载,整整一个版面。为此,李清照大为高兴,虽然不知道这个报纸今后会有多大的影响,但看到自己的著作会被印成铅字在大众中流传,换了谁都会兴奋,何况是巾帼不打算让须眉的李大才女。连带着对江耘的态度也大有好转,当然,是指两人单独相处之时。

第四版是最后一版。江耘打算从小做起,四版已经足够了。而正是这第四版,花了他最多的心思。因为他知道,这将是他留给给大宋百姓们的精神家园。版面的左上角是一篇李清照所作的《打马赋》,赌钱还赌出理论来了,不过写得倒真是好,“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这是大实话,连胭脂钱都输光,你可不是一般的喜欢呐。“长行、叶子、博塞、弹棋,世无传者。打揭、大小、猪窝、族鬼、胡画、数仓、赌快之类,皆鄙俚,不经见。藏酒、摴蒲、双蹙融,近渐废绝。选仙、加减、插关火,质鲁任命,无所施人智巧。大小象戏、奕棋,又惟可容二人。独采选、打马,特为闺房雅戏”,极其专业,将所有赌法一一排列,可见其热情而又博识。“予独爱打马,因取其赏罚互度,每事作数语,随事附见,使儿辈图之。不独施之博徒,实足贻诸好事。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这就是**裸的炫耀了!今日所做打马赋,就是让后人知道,这打马的玩法可是我易安居士为你们流传下来的啊!怎一个强字了得!

右上角则是江耘精心画制的一幅京城美食小吃地图。出于半私自喜欢半娱乐大众的角度出发,那幅地图搜罗了几乎京城所有的顶尖的小吃,除了江耘在平时闲暇时的所得外,另有许多美味的小吃信息则来自园中的许多员工。城北的跛脚老陈的汤包赫然在列,其下的一句评语诠释了他的地位:京城汤包以此为最。

看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江耘不无感慨:“想必那些饕餮之徒一定会按图索骥吧。”

再下来,便是一些市井笑话、灯迷之类的,想必会颇受老百姓们的欢迎。在这方面,李师师出了大力,她提供的笑话最多。说来也是,在演出完之后,陪着心上人说说笑话,没有比这更惬意的事情了。不过,多归多,江耘的笑话却更绝。

“师师啊,我说个笑话给你听。从前有一个太监……”

“嗯,下面呢?”

“没了。”

“没了?”

“是的。没了。只有下面没了,才能做太监呀。啊哟,我的耳朵,放,放开……”

每每想起此节,江耘摸着耳朵,总有一番甜蜜在心头。

第四版的左下角,是江耘亲手设计的一幅填字游戏。出于是新事物的考虑,江耘尽量选用了熟悉的人物和典故。并规定,前十位答对正确答案的人,可免费得到十张汴京戏院的戏票。

填字游戏往右,是大宋的第一幅报纸广告。当然,现在它还是免费的,只占了很小的一块地方。出于对梅初园无偿提供戏服与道具的回报,江耘替他做了一份免费广告。

在第四版的最后,江耘加上了这么一条:凡向本报社提供评论、诗词及其他作品者,一经取用,则由本社提供酬金。

细细的看了一遍确定再无遗漏之后,当天下午,江耘拿着他的报纸来到印刷坊要求排版印制。印刷坊的工人们显然措手不及,印惯了书本大小的,什么时候印过这么大张的东西?看着大约有8本书大小的报纸,工人们傻了眼。

“东,东家,这,这也太大了吧?”

“老杜,你过来,你先告诉我,能不能印?”江耘焦急地说道。

“能倒是能,但要将原来的模具改造一番,而且改成这种大纸张的之后,就不能再印小纸张了。人手也够,但这么大,不好装订啊。”老杜迟疑着说道。

“哈哈,原来是这样。能印就好,装订的话不怕,就印一张,不用装订。要双面的,双面没问题吧?”

“只要纸厚点,双面倒是没问题。这,印一张的书怎么卖?”

“嗯,你们只管印出来便是。几时能弄好?”江耘兴奋地说道。

(奇)“马上就要吗?这样的话怕是要连夜赶工了。”老杜说道。

(书)“没问题。马上干,这儿有银子。晚饭、夜宵我来请。”江耘说完,从身上摸出了一锭银子。

印刷坊的工人接到定单,连夜赶工是常事。今次的新东家却如此大方,自然心怀感激,立马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江耘也不摆东家的架子,挽起袖子,加入了队伍。众人都觉奇怪,哪有这样的东家。

江耘并不在意,笑道:“多个人多份力,我也想早点见到成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