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雅宋 >

第15章

雅宋-第15章

小说: 雅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镇齐拱手回礼道:“难得沈解元高看我林某人,总算不曾教你失望。”

言谈之间,校场上的众人都已散去,江耘等人就欲告辞回家,沈鸿博一一与众人告别:“能与众位相识,博鸿自感荣幸,相信不久之后还会再见,今日就此告辞。”

众人在回家的路上买了些跌打伤药之后便回到了城西的小院子,到家之后发现邱勇已早早的站在门口等在那里,看到大家回来,飞跑过来说道:“叔叔们,家里来了客人啦!”

江耘四人都以为是张择端,进门一看,却发现是贺暄和王烨!

众人大喜,拉住两人,自是一番寒暄和问候!在这古代,可不象现代通讯发达,一句“天下无不散的宴席”道尽分别之苦,今日握手言欢,江耘才知道,友谊其实是一坛酒,时间不会让它失色,后世的电话和短信固然有用,但却会冲淡重逢的喜悦。

重逢便在今日,院子里的桌子之上早已摆满邱蓉精心准备的酒菜,桌边围坐着诸位兄弟,还差了一个杨明镜,陆伯勤已等不及了,开始神叨:“贺大哥和子端兄还不曾尝过明镜的手艺吧,哈哈。”

贺暄拈须笑道:“可是孝子鸡蛋羹?”

江耘笑道:“原来贺大哥已经尝过了呀?”

贺暄点头说道:“没尝过,但是得遇贵人,还有你的特训方案我都知道,明镜在信中都曾和我说过。”

“喔,原来如此。”江耘恍然大悟。

“江耘没想到这么快又能见到贺大哥和子端兄。”江耘心中却想着汝文如何还不来京城,但怕破坏此间美好的气氛,就压住不问。

林镇齐兴致颇高,拉着贺暄的手说道:“大哥,此番可真有一番际遇了,你们不要走了。”接着,众人便将这几个月的京城生活一一道来,听到初来的二人惊奇不已,特别是江耘遇到赵佶那一节。

叙旧之间,杨明镜已做好了鸡蛋羹,众人自是一番品评笑闹,大家久别重逢,席间气氛极好,连老仆江福已受了感染,相陪着吃了几杯酒。

杨明镜举杯说道:“今日双喜临门,一来镇齐校场扬威,二来我等久别重聚,来来来,干了这杯酒。”

待众人喝过酒,江耘放下酒杯,理了一下思绪,说道:“前番因为子颜之提议,将大家拖入这俗事之中,幸好今日看来,事尤可为,我观当今圣上,倒也是年青有为。”

杨明镜点头赞同道:“小人以身殉利,士以身殉名,大夫以身殉天下。纵使这天下污浊,明镜也愿陪着子颜闯上一闯。”

贺暄和王烨素来知道杨明镜心性,见他今日全不象往日般淡泊与消沉,二人对视一眼,心中奇怪。

杨明镜知道二人心中所想,笑着说道:“大哥与子端可是觉得奇怪,想来明镜也曾心灰意冷,但忧国忧民之心却从不曾改变过。此番和子颜接触了这么久,见识了他不少新言论,也知道我等隐逸之士,处世只不过是修身养性而已,这叫,对了,子颜,这叫什么?”

“这叫冷战,只不过是避祸之举,修的是一人之福,与社会和民众无干,追求的是修身养性;入世当个好官做些好事,则为热博,造福社会与贫苦大众,修的是众人之福,追求的是兼济天下。这两者乃小我与大我之分,境界之高低,不用子颜多说了吧?”江耘接着杨明镜的话说道。

“造福社会与贫苦大众,修的是众人之福,兼济天下……”王烨重复着江耘的话,“据我所知,现如今,要做个好官,怕是很难吧。”

“的确是很难!”这次做思想工作的却是伯勤,模仿着江耘的口气说道:“世间之事,行则易,做总比不做的好。”

一直沉默的贺暄终于说话了:“如此,愿闻子颜之志。”

【第023章 今科进士】

江耘被他突然一问,来不及反应过来,问道:“什么?”

贺暄眯着眼笑着重复道:“我想听听子颜的志向?莫要和我说些有限人生,无限精彩之辞。”

江耘沉呤了一下说道:“子颜看不惯这世间太多事,想要改变一下,首先便要让这天下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一点,让这世间少一些卖儿卖女,委身青楼之事。”

侍候着酒菜的邱蓉听得江耘此语,眼圈一红,心中不免又悲又喜,悲的是自身之幸事,喜的却是终于碰上眼前这些好心人。

贺暄苦笑道:“天下士子千万,天下之事亦千万,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可是圣贤做得事呀。”

江耘愕然道:“季甫大哥可是取笑我?”

“哈哈哈哈。”王烨笑道:“子颜如何做不得圣贤?”

杨明镜安慰江耘道:“子颜莫急,季甫与你开玩笑呢,他的意思的,这天下之事甚多。要不是我等相知相识,若你与不相干的人说起,只怕别人笑话你虚假浮夸,连吹嘘都不会找一个好理由。”

众人皆大笑,倒惹得江耘很不好意思:“我心中所想便是如此,何苦取笑我?以我一人之力,如何帮得了这世间众多如邱家姐妹与齐玉沅姑娘这般众多苦命之人。”

林镇齐也叹道:“子颜真是好心肠之人,这世间之事的确太多不公了。以我等之力,帮得了一事,却帮不了一世。”

众人都收住笑声,贺暄正色道:“子颜想如何做?”

江耘凝神细想,斟酌着说道:“我江耘不才,虽然学识不高,但与圣上也算有缘,而且有知遇之恩,若能得赏识,当一展胸中抱负,愿做些与国与民的实事。”

“若圣上赏识与你,子颜如何说之?”贺暄开始切入正题。

江耘见贺暄问得慎重,当下正色说道:“那当然是尽述心中所想,子颜不敢自夸,但胸中对于如今的大宋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倒颇有一番见识的。”对于这一点,江耘倒的确有此自信,毕竟自己是后来人,结合自己所知与这半年的经历,大势小事尽在胸中。

贺暄听了江耘所说,却摇了摇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子颜可知李斯说秦王之事?”见江耘沉呤,便接着说道:“当初秦王虽然年幼,身边的谋士却也不少,为何独重李斯?”

众人都静静的思考贺暄所言。贺暄喝了一口酒,接着说道:

“所谓谋士与谋略,都是针对人的,一个谋臣最先要谋划的便是主子。如何说服主子相信、敬服自己,恰恰是这个谋士的第一谋,昔日李斯一说成功,定下圣眷数十年,皆在于其第一谋耳。”

江耘听得大喜,暗道:“姜果然是老的辣呀。”连忙说道:“愿闻其详!”

“当日秦王正年少,其母远在雍城,长远不得见面。内政大权,都掌于吕不韦和嫪毐之手。故此,内事决不可言,言则徒增其郁闷。要打动秦王,必须用未来的远景来诱惑他,则当言外事。李斯没有说你秦王应该如何巩固自己的王位,也没有说你秦王应该怎么样处理政事,所以他一上来就画一个大饼,一个一统六国的大饼,一个横扫九州一统天下的大饼。对于一个初登大位的君王来说,还有比这更有诱惑的吗?”

“的确没有比这更有诱惑力的了……”江耘喃喃地说道。

“如此,则李斯一说成功,也由此奠定了他第一谋士的地位,也由此他尽展胸中所学……”贺暄适时打住话头,留给江耘和众人足够的消化时间。

江耘双眼热切的望着贺暄,犹如发现新大陆一般望着贺暄说道:“季甫大哥果然不同凡响,一语惊醒我这梦中之人,子颜今次受教了!”

贺暄拈着胡须笑着说道:“子颜准备一下吧,如果不出意外,我相信你的第一谋将很快到来!”

“放榜啦,放榜啦!”当门外传来陆伯勤的喊声之时,江耘在于贺暄的对弈中正处于下风,想来江耘也算是个围棋高手了,在这里却仍不是贺暄的对手。借此机会,江耘扔下手中棋子,大方的说道:“贺大哥,我输了。”

陆伯勤早已跑到众人跟前,喘着气说道:“放榜啦,放榜啦……”

贺暄好整以暇,问道:“伯勤有否高中?”

“伯勤不曾高中,但已位列三甲,江子颜凭着殿试翻身,后来居上,居然在二甲之列。咳,咳……”伯勤说得太急,一口气没接上来,咳了起来。

江耘心中大喜,和贺暄对视一眼,双方都从彼此眼中看出了欣喜,看来那位可真是个贵人啊!

“明镜兄更是今次的探花郎!哈哈……”陆伯勤终于说完,放声大笑!

经过上次沈鸿博露的口风,众人虽然心中有所准备,但亲耳听到喜讯,还是很高兴

杨明镜问道:“今次的状元是谁?”

“今科状元是建州游酢,榜眼却正是那个在校场上碰着的杭州沈鸿博。”陆伯勤道。

“建州游酢,可是师从程颢的游定夫?”王烨转首看着贺暄问道。

“嗯,他正是建州人。此人大才,能中今科状元倒也名至实归。昔日范纯仁出判河南,便知其名,叹为大才,可做国之栋梁,如此人物,今日才登场,可见如今天下之新气象,亦可见江子颜英雄之见略同之意,哈哈哈哈。”贺暄见闻广博,识人更是其强项,此番娓娓道来之时,还不忘调侃一下江耘。

“现如今,真是新气象了么?”王烨若有所思的说道。

“王子端悔之已晚矣,当日如何不同来。”杨明镜笑道。

江耘心中一怔,不由得想起翟汝文来,不知道他现在何处,又在做些什么。于是问道:“对了,贺大哥,汝文兄……?”

贺暄微微一笑:“呵呵,他还在丹阳老家,也许等到该出现的时候,他自会出现。”

江耘隐隐地知道有些事不该多问,于是撇开话题,说道:“我等既然有了功名,接下去会如何?”

杨明镜苦笑道:“如今朝廷是员多阙少,怕是还轮不到我们吧?”

贺暄点头赞同道:“不错,如今这官场冗杂,当官的人可是排着队等,起码在三比一之数,若不使些钱财关系,有官也做不得。以我看,明镜是探花郎,朝廷自会安排职位,镇齐武举出身,也无需担心。虽然如此,但正式的任命下来,可能还要些时日。而且子颜先不说他,伯勤公子怕是要等上一等了。”

听得贺暄分析,众人心中都有些郁闷,心想这有了功名也做不了事,实在是让人无奈。陆伯勤向来看得开,笑着说道:“无妨,等便等吧,反正少不了我的俸禄,正好用来多喝几杯酒。”

大宋官制,有虚职、实缺之分。但凡有了功名,均有一份俸禄,虽然不多,但足够养家糊口之用,这也是众多试子挤这独木桥的原因,初时朝廷定制如此,出发点也是为了让天下人才尽入囊中,然时日一久,则见其弊,不说别的,单单的官员的俸禄便使国家财政担负日益沉重。江耘今日也算明白这大宋官场的规则与积弊,敢情这做官还有此等做法,不由得叹道:“世人皆言我大宋官场叠床架屋,费用庞大,想来是读书人太多的缘故呐。”

王烨苦笑一声:“你们说我悔不当初?却如何不知今日情形,何苦为这五斗米折腰?我大宋一朝,从无士子与士兵做乱,个中原因,皆在于此也。读书读书,且去呤诗做对,断然饿不死你,想做事,且等着吧。”

众人听了此言,都深以为然,不由的有点心灰意冷。江耘却不然,鼓励道:“今日是个好日子,大家不要唉声叹气。明镜兄高中探花,镇齐兄前途无量,乃是喜事呀。”

说话之间,老仆江福拿着信简进来说道:“少爷,门前来了报喜的差人,让少爷与杨公子还有陆公子参加晚上御殿的琼林宴。报信的差人我已打赏了。少爷晚点记得写封家书,好让老奴寄回家中向主母报个喜。”

江耘从江福手中接过信简,说道:“福叔辛苦。我会写好交给你的。”想起身上那件母亲亲手缝制的温暖牌,心中一暖,今日你的儿子已经高中,江家的厄运的确是到头了!

【第024章 琼林夜宴】

琼林宴,乃是皇帝在殿试放榜之后,所有进士及第,位列五甲的举子都成了“天子门生”。天子这个老师在琼林苑赐宴,算是对士子们寒窗苦读的一种嘉奖,参者加无不以此为荣,同时代的一位士子曾做诗一首:白发青衫晚得官,琼林宴罢酒肠宽。平康过尽无人问,留得宫花醒后看。诗中道尽其中的荣耀以及荣耀背后不为人知的苦涩。

崇政殿外东连皇城的城墙,出了南门便是御道。琼林苑在皇城西面,乃是皇家消暑避夏之处,上有参天古木以遮骄阳,旁有盈盈绿水消却暑气,历来是皇城胜地,此时虽只是初秋时分,尚见不得这琼林佳苑的妙处,然丹桂飘香,水光之色,均因为这夜宴平添了一份喜庆之气。江耘、杨明镜、陆伯勤与其它数百新科进士傍晚时分起便已等在此处。此番过了近两个时辰,还不曾入宫,心中早已焦急。这三百来位举子虽然都是些举止有度的读书之人,也早已急不可待,声音嘈嘈不息。

等了好久,总算出来一位官员,想是礼部的人,高声命令在场的士子们排好位次。此时高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