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乱明 >

第63章

乱明-第63章

小说: 乱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应桂的弹劾让礼部慌了手脚,马上对此事进行处理,通过内阁票拟,对惠王和林纯鸿各打五十大板,责令惠王约束家奴,不得干涉地方政务;责令枝江县对民变贼首严加查办,绝不姑息。温体仁无意于纠缠此事,票拟顺利通过。

    这点小事对整个大明来说,微不足道,但是崇祯皇帝批红时,看到民变,敏感的神经触动了一下,见林纯鸿率着弓兵将民变扼杀在萌芽状态,十分满意,忍不住问身边的太监,林纯鸿是什么人。太监查询一番,呈给崇祯,让崇祯皇帝叹息不已:可惜是个白身!然后拿起朱笔一勾,票拟就成了大明的正式命令。

    自从林纯鸿上启文后,将几个地痞判为民变贼首,包哲东也没有意见,毕竟,民变总得找个罪魁祸首问罪,这几个地痞就是最好的选择。处理好后,就紧张的等待朝廷的决断,当朝廷的公文到达枝江后,林纯鸿抚掌大笑:“还是岳父考虑长远,当场就抓住了这些地痞,否则事情真不好办!”

    周望哈哈大笑:“朝廷的决定还算英明,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实际对我们有利。以后看惠王还敢不敢在双庙山和我们斗法!”

    “双庙山只是一个村而已,大明宗室旗下的土地何其多,解决起来谈何容易?双庙山只是特例,就闹得这么大,难啊……这帮蛀虫……哎!”

    周望看着愁眉不展的女婿,笑道:“别想太多了,这次能把陈可辛这个蛀虫去掉,足为后事之鉴。按照惠王五成的年租,佃户还勉强能活下去,但中间多了陈可辛和长史,盘剥又多了几成。以后对藩王土地的治理,好歹也知道从这里入手。”

    林纯鸿对周望的总结表示认可,他对藩王一点好感也没有,说道:“根源在于朝廷不允许藩王谋四民之业,终有一天,我要将这帮蛀虫连根拔起!哎,先不管这些,小豆子醒来了,我们去看看去?那小子精神头不错……”
章节目录 第三十章 百般刁难
    百里洲八亩滩。

    百里江堤终于就要完工,江堤上人山人海,锣鼓声响彻云霄。江堤高达三丈,基座宽达四丈,显得厚实牢靠。江堤上铺满了草皮,放眼望去,巍峨的长堤如一条绿色巨龙,束缚着滔滔江水。

    小戴子皮肤黑了不少,不复当初的青嫩,嘴唇边不再是细细绒毛,又黑又粗的胡子让他看起来更为沉稳。他看着长堤,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想想组织修江堤真是不容易,中途有怠工的、有逃跑的,劳动力一直不足,甚至还面临过缺粮的困难。而且当初经验不足,规划有问题,返工重干,白白多干了半年多时间。

    现在江堤终于迎来了完工的时刻,而且马上要迎接崇祯五年长江洪水的考验。小戴子对自己的杰作有足够的自信,他认为江堤完全能应付夏季不断来临的洪峰。小戴子每日和一帮水利专家混在一起,学了不少水利知识,放眼大明,能比他水利知识丰富的人也找不到几个。这个家伙也善于学习,将潘季驯的《河防一览》都快翻烂了。

    “十七万亩良田啊!”小戴子不禁对自己组织的工程充满了自豪,他望着遍布沙地上的苜蓿,感慨万千。对沙地的改造与江堤同步进行,滕余浩也真好本事,在沙地上种满了苜蓿,养了大量的牲畜,终于让整个集团每日能吃上肉,让林纯鸿赞赏不已。

    随着林纯鸿将最后一锹土放在江堤上,观礼的人群发出震耳欲聋的喝彩:历时三年,百里江堤终于完工!林纯鸿举起铁锹,狂吼道:“与天斗,其乐无穷!万岁!”

    “万岁……”更为热烈的狂吼如山呼海啸般从人群中爆发。修筑江堤的民夫可能抱怨过,可能也怠过工,可能还搞了一些小破坏……但现在看着巨大的工程变化了现实,无不感到自豪,有的人甚至热泪盈眶。

    也难怪这些民夫兴奋,林纯鸿规定:参与修筑江堤两年以上的可以租种十五亩土地。民夫们认为,从租种土地开始,林典史就把他们当自己人看待了。

    观礼台上的包哲东和谭杰希有点嫉妒,忍不住问坐在身边的郑天成:“郑总管,荆州货栈到底什么时候凑份子?”

    郑天成正笑容满面的看着欢呼的人群,听到包哲东的问题,忍不住在心里骂道:娘的,十七万亩良田插不上一腿,现在又琢磨着在货栈上分一杯羹!但他好涵养,微笑着说道:“包父母和谭主簿别急,货栈才能挣多少银子?典史有更挣钱的事情需要两位的支持呢!”

    “什么事情?”包哲东和谭杰希忍不住把头探向郑天成坐的方向,竖起耳朵听郑天成的爆料。要知道,郑天成稍微透露点消息,就能让两人赚得锑钵满盆。

    “火烧坪的铁矿!”

    包哲东和谭杰希大惊,问道:“翁知州同意转为民采了?”

    郑天成重重的点了点头,这让包哲东和谭杰希欣喜若狂。采矿的确比货栈挣钱,关仁美在马连挣了多少钱两人一清二楚。

    林纯鸿从翁云凯那里要到开采权可不容易。翁云凯领略过郑氏集团的果决,对林纯鸿回来根本不抱任何希望,直接将林纯鸿当成了死人对待。所以,他才对林氏集团不停的打压,以达到把夷陵货栈弄到手的目的。但是现在林纯鸿又活蹦乱跳的出现在他眼前,让他吃惊不已。

    “承蒙翁大人对货栈的关照,下官特来感谢大人!”林纯鸿依然嬉皮笑脸,似乎混不把翁云凯的打压当回事。但翁云凯既然与林纯鸿已经撕破了脸皮,就决定和林纯鸿一斗到底。他冷冷的说道:“分内之事,何以言谢?林大人客气了!”

    “哎,前段时间一直忙着双庙山的事情,没有空来拜见大人。大人看看,惠王的家奴都是些什么人啊,差点酿成大祸!”

    林纯鸿提到双庙山,让翁云凯心里咯噔了一下:这小子居然能通过礼部将民变化于无形,难道在朝廷里有人,通了天?但翁云凯宦海多年,岂能被林纯鸿吓住,他面无表情,说道:“朝廷英明,也多亏了林大人处理及时,否则咱们就大祸临头啰!听闻大田最近不稳,有家属不停的上告官匪勾结?”

    林纯鸿依然笑容满面,说道:“官匪勾结就官匪勾结呗,这年头这样的事情还少啊?”林纯鸿虽然表面无事人一般,但对翁云凯消息灵通不由得感到吃惊。最近的确有死难军官的家属上告,说是官匪勾结,杀了军官,掳掠了人口,矛头直指向林纯鸿。林纯鸿费了很大的功夫,方搭上了施州卫指挥使的线,送了三千两银子才将此事按下来。

    一时之间,两人互相揭对方的短,努力使对方畏惧自己,使自己在谈判时站在更有利位置。绕来绕去的说了半个时辰,相比较而言,林纯鸿处在下风,毕竟他的隐秘事情更多。林纯鸿不愿意继续纠缠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就转移话题,直奔主题,说道:“不知大人火烧坪采矿官采转民采进展如何啊?”

    翁云凯苦笑道:“批文一直未下,本官也无能为力!”

    林纯鸿听闻,真想将翁云凯狠狠揍一顿,娘的,说过的话跟放屁似的,还把责任都推到上级批文上。对官采转民采,夷陵就有决定权,上面也就是备案而已。他勉强压住心头的怒火,说道:“也是,上面办事拖拉,我算是领教够了。”说完,从怀里掏出一份状纸,在翁云凯面前晃来晃去。

    他继续说道:“十日前,枝江接到一份状纸,状告宜都古江关巡检李如喜吞没良民货物一事。”

    翁云凯神色一变,旋即恢复常态,冷笑道:“还望林大人秉公执法,成就青天之名。”李如喜是翁云凯亲信,就任巡检之职,翁云凯获利甚丰。本来宜都的案子轮不到林纯鸿插手,但由于苦主是枝江人,便把状纸递到了林纯鸿那里。但翁云凯为官多年,岳家树大根深,岂能怕这点小事?

    林纯鸿见翁云凯根本不当回事,心里不由得暗暗佩服翁云凯沉得住气。但佩服是佩服,自己的事情怎么办?翁云凯这个老狐狸死也不同意官采转民采。林纯鸿有点泄气,说道:“谢大人指点,下官受益匪浅。”

    翁云凯将林纯鸿的表情看的明明白白,心里暗笑,瞅着林纯鸿,看他还能玩出什么花招。林纯鸿见来硬的不行,就寻思着用软的办法,期望用利润打动翁云凯。他眼珠转了转,说道:“要说那火烧坪啊,铁矿还真是丰富,周边也是森林密布,根本不缺木炭,官采一直苦于转运艰难,一年的矿石不过三万石。下官平日就琢磨如何将矿石运出来,后来想出一个法子,能把年开采量提高到五十万石!”

    这话终于激起了翁云凯的兴趣,禁不住问道:“什么法子?”

    “缆车!”

    翁云凯哈哈大笑,差点就笑出了眼泪,说道:“林大人还真会开玩笑,官采也不是没想过这个办法,要能成的话不就早用了?”

    林纯鸿也笑道:“下官也想过这个问题了,用缆车难就难在修山路上,要把山路修得适合缆车上下,的确很难。一些巨石根本就绕不过去。但是前段时间下官修长江沿岸的纤道时,对开山凿石倒有些经验。”

    翁云凯这才反应过来,这小子早就干过这事了。他狐疑道:“难道是用火药开山?”

    林纯鸿点了点头。

    翁云凯这才有点相信年产量五十万石真有可能达到,心里就有点痒痒。但他心思百转,猛然醒悟,大呼林纯鸿阴险,差点上了他的恶当:既然林纯鸿方法都说出来了,自己把火烧坪的铁矿交给谁开采不是一样?关仁美就不错,何必求着林纯鸿?

    于是他推脱道:“奈何上面批文一直不下来。”

    翁云凯的心思林纯鸿一清二楚,他心里冷笑道:最关键的办法我还没说出来呢,你急什么急?开凿巨石又不是非要用火药,多费点人力不是照样能成?

    林纯鸿继续说道:“大人也明白,下官的货栈里有一架四轮马车,跑起来十分平稳,即便在野外,也不颠簸,这就是下面的人琢磨出来的,下官想多造一些,奈何铁料不够,只好作罢。火烧坪一旦能出铁,下官就会全部吃下。由此看来,火烧坪的采矿前景光明啊!”

    “呵呵,这马车我倒也试着坐过,端的舒服无比,林大人属下能工巧匠不少啊,要不就找关仁美买点铁?”

    “关员外一直顾着给南直隶军器监送铁,哪顾得上我这种小角色?”

    “要不本官给关仁美打打招呼,给你匀点出来?”

    “谢过大人,但下官认为还是先满足军器监的需要吧,误了朝廷的事情就是罪过了!”

    “呵呵,公私两便嘛,这事就这么说定了,林大人该如何谢我?”翁云凯说完,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意思很明显,你这个臭小子该滚蛋了!

    林纯鸿无法,只好辞别,一路琢磨着如何让翁云凯交出采矿权。
章节目录 第三十一章 事事双赢
    在林纯鸿赴夷陵的同时,郑天成也奉命前往惠王府,将双庙山的事情彻底做个了断。惠王受了宗人府的斥责,将长史大骂一通,但又无可奈何。惠王对长史没有任命权,只能将就着这么过。要说这些藩王也真够可怜的,虽然衣食无缺,生活极度奢华,但掩盖不了被圈养的事实。尤其是祖宗规定他们不得从事四民之业,更是让他们无所事事,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他们的心理不变态才怪。因此,大明藩王的种种奇谈怪闻也就不足为怪了。

    惠王不通俗务,只要收够了银两,别的什么事情也不管,任由长史等人上下其手,自己却纵情于园林,好那佛老之学。但是林纯鸿两次欺负到他头上,这口气也憋的厉害。长史见惠王对他意见很大,就忍不住去讨好惠王。虽说惠王不能把他怎么样,但毕竟双方关系和谐,对他工作的开展有利。

    这不,长史得到一条重要的消息,拿过来给惠王瞧。惠王把一张纸倒过来翻过去看了半天,不明所以,狐疑道:“兵部彻查南京军器局舞弊案,关本王何事?”

    “与王爷关系大着呢。那三边总督洪承畴与乱民作战,多有失利,上疏辩解称南京军器局造的兵器不堪用。皇上令人一查,果然是以次充好,大怒,令兵部彻查。”长史唾沫横飞,兴高采烈的说道。

    “可这与本王何关?”

    “那林纯鸿与关仁美在容美土司采矿,全部卖与军器局。市井多有传闻,他们炼的铁根本不堪用,稍微一碰,就脆裂,兵部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