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乱明 >

第382章

乱明-第382章

小说: 乱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继祖不厌其烦地计算荆州军的兵力,让张拱薇和刘泽清疑惑不已。

    张拱薇是个急性子,干脆说道:“都是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颜大人有什么话就请直说,本候是个粗人,听不懂这些拐弯抹角的话。”

    刘泽清乃弓手出身,早年混迹于市井之间,与黑道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张拱薇听不明白颜继祖何意,他倒明白了十之**:林纯鸿拥兵十万,朱由检拿他没办法,无论是济南失守,还是运河失守,皆怪不到他头上,至于我们几人,就做好当牺牲品的准备吧。

    果然,颜继祖说道:“济南失守,本抚自然罪责难逃,如果牵连两位将军,就不妙了。”

    颜继祖接着说道:“若林纯鸿援救济南,十有**会与岳托大战,多尔衮屯兵于运河以西,接报后,极有可能渡过运河,与岳托一道围歼林纯鸿。到时候,我们到底是阻止多尔衮过河,还是以图长远?”

    所谓的以图长远,只是说起来好听而已,实质上就是避战,放任多尔衮袭击林纯鸿腹背。

    张拱薇想了想,道:“运河,最宽处不过三四十丈,要阻止鞑子越过运河,谈何容易?若是不阻止,林纯鸿在多尔衮和岳托的夹击下,即使不死,也得脱层皮,那时,济南必然陷落。”

    刘泽清带着一丝不确定,迟疑道:“莫非巡抚大人的意思是三路援救济南,让林纯鸿继续守着运河?”

    三人正商议着,忽然接到报告:太监陈奎抵达临清。

    三人大惊失色,济南危在旦夕,陈奎跑到临清来找颜继祖,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话。

    果然,当陈奎被颜继祖迎入军帐后,见张拱薇和刘泽清也在,喜道:“原来隆平侯和刘总兵也在,这下倒省得咱家多跑路了。”

    颜继祖讪笑道:“正商议如何援救济南呢。”

    陈奎也不去理会颜继祖,忽地脸色一沉,尖着嗓子,郑重地说道:“皇上口谕!”

    三人一听,赶紧拜伏于地,侧耳倾听。且听陈奎说道:“援救济南不力者弃市!”

    颜继祖三人面无人色,心里大声叫苦,朱由检此举,无疑彻底断了他们的退路,除了与鞑子战阵交锋外,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

    陈奎看着三人的怂样,只觉得厌恶万分,淡淡地说道:“皇上等着三位的好消息,还请三位建功立业,为皇上解忧。”

    “是……是……那是当然……”

    陈奎一刻也不想久呆,说了声“咱家另有事,就不打扰三位了”,便告辞而去,将脸色苍白的颜继祖、张拱薇和刘泽清扔在了一边。

    陈奎说另有事,并非虚言。当他离开颜继祖军营后,径直来到了二十里之外的荆州军大营。林纯鸿早已知晓陈奎被任命为荆州军监军,前期自信满满地逼颜继祖三人援救济南,主要原因也在此。

    现在,他听闻陈奎到了后,大喜,立即召见陈奎。

    周望、陆世明与陈奎早已熟识,未将陈奎当做一般太监看,也一道前至军帐中,与陈奎叙旧。周望见到陈奎,打趣道:“公公久居宫中,今日可算找到了机会出来一趟。照我看来,不如向皇上请率一军,与鞑子临阵决机,岂不是好过闷在宫里?”

    陈奎苦笑道:“漂浮之浮萍,也就这命。”

    林纯鸿心下恻然,安慰道:“荆州军往后,估计是大战不断,公公既然来了,短时间内,皇上也不会急着召回宫中。”

    陈奎这么多年了,早已习惯了世人对他敬而远之,现在林纯鸿、周望关心之意甚浓,他心里不无所感。嗫嚅了半天,方才想起一事,道:“出宫前,皇上曾问,以田楚云率大军阻隔在盐山,端得是好计,只是荆州军如何阻止岳托渡河向西与多尔衮汇合?”

    说到军情,林纯鸿信心满满地说道:“公公见过三层甲板战舰,知道其厉害,如果有一艘战舰位于运河中,方圆五里之内,鞑子不敢越雷池半步。现在运河中虽没有巨型海舟,却有灵活的蜈蚣船,火力虽远不及海舟,船体也远不及海舟坚固,但胜在数量多。”

    陈奎大悟,带着一丝征求意见的味道,说道:“皇上非常关心此事,咱家将密奏皇上。”

    林纯鸿见陈奎坦荡至斯,大笑道:“公公请便,鞑子即使知道此事,也来不及了!”
章节目录 第五百二十章 试探
    林纯鸿说得不错,鞑子即便醒悟过来,也已经迟了。

    话说阿济格奉多尔衮之命,率领蒙古一部、女真精骑一部,与霹雳军团第一军对峙于临清潘庄,一直未曾至运河边。

    一日,阿济格偶然到了运河边,看见数不清的运输船,在蜈蚣船的护送下,大摇大摆地运送辎重往北后,阿济格浑身冒冷汗,差点栽倒在地。

    这蜈蚣船他简直太熟悉了!

    当初,进攻皮岛时,由于周林佬率领六艘战舰及时赶到,致使阿济格功亏一篑。阿济格仓皇逃至朝鲜半岛后,到底不甘心,一直屯兵于朝鲜北部,试图等巨型战舰离开后,再伺机攻岛。

    然而,令阿济格失望的是,周林佬的六艘巨型战舰的确调走了,但是又来了蜈蚣船。阿济格刚开始还不知蜈蚣船的威力,令朝鲜舰队袭击蜈蚣船。哪想到,朝鲜舰队虽个头大过蜈蚣船不少,但蜈蚣船的灵活性、坚固程度、炮火猛烈程度远非朝鲜舰队所能比。

    没有任何意外,朝鲜舰队仓皇逃走,将制海权交给了蜈蚣船。

    现在小一号的蜈蚣船又一次出现在阿济格眼前,如何不让阿济格震惊?

    阿济格一刻也不耽误,纵马冲至多尔衮军帐,不待马匹减速,就一个纵跃翻身下马,借着滚动消除了冲劲后,跌跌撞撞地闯到了多尔衮面前。

    多尔衮正在细细地品茶,被阿济格吓了一跳,珍贵的钧窑瓷器差点摔破在地。多尔衮脸色立时阴沉下来,喝问道:“何事?为何不通报?出去!”

    “蜈蚣……蜈蚣船……岳托退兵!”

    阿济格脸上全是汗,喘着粗气,前言不搭后语地说道。

    多尔衮听得稀里糊涂,也不管阿济格说什么,厉声吼道:“来人,拖出去!”

    阿济格急忙大吼道:“岳托大军危矣!”

    多尔衮对他这个弟弟知之甚深,知道他不会乱说话,挥手令亲卫退下,冷声道:“冷静点,再说话。”

    阿济格一把从桌上抢过钧窑茶杯,一点也不在意多尔衮喝过,连茶带水一口气灌入口中。喝了茶之后,阿济格砸了砸嘴,终于冷静下来。

    “十四弟,林纯鸿在运河上布满了蜈蚣船,我大军想要渡过运河,恐怕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

    “蜈蚣船?”

    阿济格急道:“就是一种划桨的船只,状若蜈蚣,被称为蜈蚣船。我在辽东见过的蜈蚣船,是双层桨,桨的数量超过一百,一齐划动时,几乎比飞鸟还要快;蜈蚣船上,还有八门霹雳炮,更有火枪手百余名,船只难以靠近;而且,其船体异常坚固,所有兵丁皆被遮护在厚木板后,无异于一座移动的小型城堡!”

    多尔衮的脸色逐渐凝重起来,问道:“运河上的蜈蚣船上有多少兵力?像这样的蜈蚣船有多少?”

    阿济格道:“只知道是单层桨,兵力、数量均不知。”

    多尔衮沉默良久,下令道:“你速速探明蜈蚣船兵力和数量,另外派出一部渡过运河,试探一下。”

    多尔衮比阿济格冷静,又没有亲眼目睹过蜈蚣船的威力,因此并未像阿济格这么着急。阿济格见多尔衮并不在意,急坏了,大声反对道:“事不宜迟,应该令岳托迅速退兵至运河以西,否则右翼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多尔衮冷冷道:“听令行事吧。岳托远在运河以东数百里,不差这几天!”

    阿济格无法,只好令人全力打探荆州军水师消息,又令蒙古科尔沁部将领绰尔济率领千余蒙古精骑,渡过运河试探荆州军水师。

    多尔衮的动作,当然逃不过荆州军的眼睛,林纯鸿立即将李蒙申唤来,问道:“大战在即,水师要发挥关键作用,你的人马准备好了没有?”

    李蒙申犹如虎鲨嗅到了鲜血一般,砸了砸嘴,兴奋地说道:“都督放心,兄弟们期待了好几年,总算找到了机会,个个严阵以待。”

    林纯鸿点了点头,道:“本督会派骠骑军沿运河警戒,并用响箭传递消息,必要时,霹雳军团也会快速驰援,获取消息方面,你不用担心,只需要专心挡住鞑子即可。”

    说到这里,林纯鸿的语气变得异常郑重,接着说道:“运河狭窄,蜈蚣船调头殊为不易,记住了,兵力要好好部署。鞑子从西边渡河,你不必理会,若是鞑子从东边渡河,放过一个牛录以上,军法从事!”

    李蒙申指天画地,慨然道:“愿立军令状!”

    林纯鸿被李蒙申的话逗得大笑,道:“不立军令状,就不好好打仗了?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这么一出,平日听戏听傻了?去吧,好好准备,此战首功,非水师莫属!”

    李蒙申大喜,大踏步地出了军帐。刚出军帐,还未登船,结果就收到消息:蒙古一部,约千余人,试图在梁水集镇渡河向东。

    李蒙申哈哈大笑,对左右道:“来得真快,只恐怕这帮混蛋有来的力气,没有回去的命!”

    “放他们过河,待其过河后,毁掉浮桥!”李蒙申大手一挥,令道。

    ……

    且说淖尔济率领千余蒙古骑兵向南狂奔三十多里,一直抵达梁水镇后,方才停止前进的铁蹄。待他们发现三艘蜈蚣船游弋在运河上后,毫不犹豫地发动了进攻。

    与女真骑兵不同,蒙古骑兵很少着重甲,也从不携带步弓。因此,在作战方式上就显示出巨大的区别,女真骑兵通过马匹快速机动,抵达战场后,一般下马用步弓射击,由于着重铠,女真骑兵还习惯于直接冲击军阵。而蒙古骑兵则从不下马,习惯在运动中用骑弓射击,消耗对手的有生力量。

    淖尔济的攻击也没有任何特色,骑士们纷纷在奔驰中射出箭支,打在蜈蚣船的护板上蹦蹦作响,没有对水师将士们造成任何伤害。

    挑衅!**裸地挑衅!

    水军将士一个个气得哇哇叫,全力发动了反击。不过,他们赫然发现,由于蒙古人快速奔驰,霹雳炮压根无法瞄准,发挥不了作用。每艘船上的火枪手虽然一阵阵地击发出弹丸,但由于火枪手数量少,难以形成密集弹丸,对蒙古人的伤害极为有限。

    于是,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双方都憋了满腔的怒火,恨不得将对方置之死地,却又如隔了一座山一般,愣是打不着对方,浑身的力气无用武之地。

    双方识趣地停止了做无用功,互相用冷冷的眼神打量着对方。

    最终,三艘蜈蚣船接到李蒙申军令,离开了梁水集镇,似有放任淖尔济过河之意。

    淖尔济接到的命令中,就有渡河试探一条,他见到蜈蚣船离开后,立即下令搭设了浮桥。

    蒙古骑兵们抢掠杀人是一把好手,但是轮到搭设浮桥时,却一个个傻了眼。淖尔济好不容易收罗了一些小船和木材,足足花了四个时辰,方才搭建了一座危桥,供蒙古骑兵过河。

    天气寒冷,蒙古骑兵们一见到水,个个脑子犯晕,战战兢兢地越过运河,这一次,又足足花了两个时辰。

    当淖尔济渡河后,赫然发现,运河以东远比以西繁华,村庄密集,大多还未遭到骑兵的荼毒。蒙古骑兵大喜,正待大肆劫掠一番时,忽然从身后冒出了熊熊大火。

    刚刚搭设的浮桥被蜈蚣船烧得一干二净。

    淖尔济大怒,正待挥兵攻打蜈蚣船,却发现蜈蚣船根本不和他们纠缠,沿着运河北上,最终消失不见。

    淖尔济无可奈何,只得下令重搭浮桥。哪想到,花了几个时辰后,刚要接近尾声,一艘蜈蚣船赶到,顺着水流一冲,将浮桥冲得四分五裂。

    淖尔济气得破口大骂,骂着骂着,忽然想起临走前阿济格曾言:若不能返回运河以西,切忌逗留,迅速带兵至济南,与岳托大军汇合。

    淖尔济浑身冷汗直冒,正待下令全军向东,却忽然收到急报:足足有三千多铁骑,正从北边疾驰而来,离大军不过十里!

    淖尔济令全军上马,望着济南方向开始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