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乱明 >

第366章

乱明-第366章

小说: 乱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非情报有误,萨穆什喀并不把超哈尔当回事?还是萨穆什喀识破了我们围点打援的计策?”

    看着陈焕不停地将小旗在舆图上挪来挪去,郑福林疑惑地问道。

    陈焕手捏着一柄小旗,停止了摆弄,恭恭敬敬地回道:“回大帅,属下认为,萨穆什喀十有**看透了我们的打算。”

    郑福林道:“若果真如此,一番布置皆白费了。接下来想要全歼萨穆什喀的三千骑兵,可就费劲了。鞑子作战,素来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要是萨穆什喀放弃复州,与我们在辽东半岛躲猫猫,消灭不了萨穆什喀事小,要是被萨穆什喀扑捉到战机,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那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陈焕点头道:“大帅英明。”

    郑福林紧皱着眉头,盯着舆图,陷入了深思之中。

    陈焕沉吟半晌,忽然打破了沉静,缓缓地说道:“大帅,属下看来,不如先将望海埚城攻下,然后再引诱萨穆什喀来攻。”

    郑福林心里一动,问道:“引诱萨穆什喀来攻?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陈焕道:“攻破望海埚城后,作势在旅顺口筑棱堡!”

    郑福林一听,略略愣了愣,旋即大喜道:“好一个作势!好……好……”

    一连几个好字,直夸得陈焕颇不好意思,讪讪道:“属下也就是胡乱说说,至于行不行得通,还请大帅三思。”

    郑福林肩上责任重,背负万余将士性命,容不得他有丝毫疏忽。他谨慎地推演战局,半晌,方才带着一丝不确定,道:“恐怕这一个作势筑城,引来的不仅仅是萨穆什喀的三千骑兵,沈阳的鞑子头也要派兵来和我们拼命!万余骑兵还是数万步兵?”

    陈焕大惊,问道:“这却是为何?”

    郑福林道:“一旦我们在旅顺口筑城,我们在辽东半岛便建立了稳固的据点。通过这个据点,我们可以从海路源源不断地运送兵丁上岸。如此一来,鞑子的后方可谓永无宁日。你想想,鞑子头会放任我们在旅顺口筑城?”

    陈焕大悟,点头道:“既如此,那此计不可行。”

    郑福林摇了摇头,脸上忽然露出决绝之色,斩钉截铁地说道:“此计可行!无论鞑子头派出多少兵力,旅顺口附近狭窄,并不适合骑兵大范围回旋。本帅觉得,即便金吾军和龙虎军团第一军最终与鞑子拼光,也至少能拼掉上万鞑子的性命,这笔交易绝对值!”

    陈焕大惊,心里不免哀叹道:都说郑大帅嗜赌如命,还真是如此!就连打仗也如赌红了眼睛的赌徒一般,将手头的筹码全部押上,一战定输赢!万余将士性命,完全不看在眼里。

    虽情感上难以接受,陈焕从理智上还是赞同郑福林的打算。毕竟,林纯鸿下的命令就是牵制鞑子兵力,尽可能杀伤鞑子的有生力量。郑福林此举,无异于将林纯鸿的要求贯彻至极限。

    陈焕想了想,说道:“启禀大帅,既然鞑子如此害怕我们在旅顺口筑城,那我们何不真的在旅顺口筑城?”

    郑福林摇头道:“都督做梦都想在旅顺口建立如襄阳城一般的据点,之所以一直未实行,唯有一个字:钱!要在旅顺口筑城,需要数万人忙活半年之上,需要的粮草几乎是个无底洞。更何况,所需的石头等物质,不是从海路运来,就是募集民夫就地采集,那该需要多少大圆?本帅估计,五百万大圆都打不住!这还未把与鞑子死战的将士算在内!”

    陈焕倒吸一口凉气,五百万大圆,那是什么概念?足以建造七八艘三层甲板战舰!

    陈焕思索片刻,道:“实际上,旅顺口的棱堡完全不必像襄阳、巴达维亚修得那么大,只要修得像锦普一般大小,便足以屯兵上万,让鞑子寝食难安。而且,旅顺口的功能在于防范陆地进攻,不需要那么多重型大炮,锦普耗银不过百万,旅顺口难点,属下估计,两百万大圆足矣!”

    说到巴达维亚、锦普,郑福林就觉得头痛不已,他又没去过巴达维亚和锦普,仅仅只是在图上看过,一点直观的印象都没有,哪能擅言可否?

    郑福林道:“不如你向都督府上一份札子,提出你的建议,相信都督会慎重考虑的……”

    正说着,忽然探哨紧急来报:萨穆什喀突然率兵出城,长途奔袭两百余里,兵锋直指黑石礁湾附近的屯粮点,目前距离不过四十余里!

    陈焕大惊,几乎从地上跳了起来。凤凰山屯粮点几乎囤积了万余大军十余日的粮草,还包括消耗比较快的军械。而且,这些日子来,凤凰山一直是水师营看守,兵力不过数百,如何是萨穆什喀三千余精锐骑兵的对手?

    一旦萨穆什喀突袭凤凰山成功,军械倒也罢了,接下来十余日,万余大军吃什么?

    陈焕急道:“大帅,还请立即派兵援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郑福林远比陈焕要冷静,接到紧急军报后,一直脸无表情,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舆图。

    听到陈焕出兵救援的请求后,郑福林回头瞪了陈焕一眼,道:“救什么救?此处距离凤凰山少说也有六十余里,待我们跑到凤凰山后,鞑子早就把粮草烧成了灰烬!更为关键的是,萨穆什喀的目的就是想调动我们,然后借机援救超哈尔,我们偏不能如他的意!”

    陈焕急得脸色通红:“大帅,没了粮草,大军三日内必乱。还请大帅三思啊!”

    郑福林冷哼了一声,道:“区区十余日粮草,几千石粮草,丢了就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至于大军粮草供应,周林佬不是已经选好了新的屯粮点了吗?”

    说完,郑福林厉声下令道:“传本帅命令,令周林佬两日内从皮岛运送五千石粮草至茂林囤积!”

    “令水师营即刻撤退至海上,不得与鞑子骑兵硬拼!”

    下完这两条命令后,郑福林脸色潮红,兴奋万分,将这几日的急躁与担忧一扫而空。他接着下令道:“擂鼓聚将,商议攻城一事!”

    下完命令,郑福林还嘀咕了一句:“超哈尔死定了,老子看你救还是不救!”

    陈焕吼了一声“诺”,接下了郑福林的命令。不过,转身离开中军帐之前,心里暗暗嘀咕了一句:赌徒!

    (自从上架以来,红票、月票数大幅度减少,让我不免有点泄气啊。为了聚敛人气,我发誓:若每日红票过百,就拼命加更一章。)
章节目录 第四百九十九章 作势筑城
    “诸军繆力进攻,一天之内务必攻下望海埚城,不要放走一个鞑子!”

    作战部署非常简洁,郑福林稍作安排,便杀气腾腾地提出了目标。

    兵力众多,武器先进,士气高涨,诸多有利条件,汇集在一起,就是绝对优势。众将无不充满了信心。

    郑福林也懒得再与超哈尔玩什么围三缺一,半个时辰内,调集重兵堵在了望海埚城北门,于是,超哈尔正式变成了瓮中之鳖。

    而且,郑福林对望海埚城的进攻根本没有重点方向,采取了全面进攻的方式。

    在荆州军断绝望海埚城与外界联系之前,超哈尔早已得知萨穆什喀距离凤凰山很近。超哈尔一直以为,凤凰山乃荆州军在辽东半岛作战的根基,必将拼死援救。因此,他早已做好了趁机突围的准备,只待看到大火和浓烟后,就一鼓作气,北上与萨穆什喀汇合。

    然而,超哈尔绝望地发现,荆州军不仅没有丝毫援救的意思,还迅速堵上了留下的通道。直觉告诉超哈尔,他的最后时刻业已来临。

    此时,超哈尔彻底放弃了突围的妄想,显示出非同一般的冷静。他下令全军严防死守,尽可能地消耗荆州军的有生力量。超哈尔不愧为战场经验丰富的宿将,针对荆州军炮火猛烈的特点,只在城墙上留了少许兵力,大部集中于街巷之中,准备随时迎击冲入城内的荆州军。

    并且,超哈尔考虑到火枪兵需排成密集阵形才能发挥威力,针对性地在街巷的狭窄处布置重兵,以大量杀伤对手。

    果不其然,一顿猛烈的实心炮弹轰击之后,望海埚城的城墙如同豆腐渣一般,处处是缺口,处处是漏洞。炮火初一停歇,荆州军则发动了冲击,如排山倒海一般,发誓要把城内所有的鞑子消灭一空。

    正当将士们源源不断地通过缺口冲入城内时,超哈尔令仅余的三百多骑兵打开北门,如同闪电一般侧击王大贵的第二营。

    第二营将士正瞄准着正前的缺口,哪里想到鞑子骑兵会突然冲出?措手不及下,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王大贵大急,立即调集长枪手、刀盾手增援,与鞑子骑兵面对面厮杀。

    一番惨烈的拼杀后,在付出五百多将士伤亡的代价后,方将鞑子的骑兵消灭一空。

    冲入城内的将士运气也没好到哪里去,在狭窄的街巷遭到了汉军的顽强阻击。荆州军将士与汉军展开了逐街逐巷的争夺,一直到三个时辰后,方才彻底占领望海埚城。

    大规模战事结束后,郑福林一统计伤亡,气得几欲吐血,全军战死五百余人,伤七百多人,也就是说,一个营基本被打残。

    不过战果还算辉煌,超哈尔被巨型钢弩狙击身亡,俘虏鞑子二十余名、汉军三百余名。另外,城中另有居民五千余人,聚敛的粮草、军械无数,荆州军算是小小地发了一笔财,足以弥补凤凰山的损失。

    稍事休整后,郑福林令王大贵驻扎城内,处理善后事宜,亲自率领金吾军三个营,浩浩荡荡地向着凤凰山开拨。

    且说萨穆什喀闪击凤凰山,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凤凰山的水师营逐散,占据了凤凰山屯粮点。萨穆什喀惊喜地发现,凤凰山不仅有几千石粮草,还有六七百杆荆州军的制式火枪,甚至还有崭新的七门霹雳炮以及无数的火药、开花弹及实心炮弹。

    萨穆什喀片刻也不延误,立即令人将火炮和火枪运送至沈阳。然后,他严阵以待,等待郑福林前来援救凤凰山。

    不过萨穆什喀左等右等,也未接到郑福林任何北上的消息,反而等到了荆州军全力进攻望海埚城的噩耗。

    直到现在,萨穆什喀方才明白,自己压根就不是围魏救赵,他所围住的充其量只是虢国,而不是魏国这样的大块头,郑福林压根就不放在眼里。

    萨穆什喀气急败坏,令全军将能带走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一把大火全部烧掉,化为了灰烬。

    郑福林行至半路,见萨穆什喀已经退兵,追之不及,遂令金吾军前至横山北麓驻扎。自此,除了荆州军小股队伍四处出击,收集辽东人口外,整个辽东半岛大体上平静下来。

    如此数日,望海埚城附近,人山人海,聚集了三四万人口。郑福林下令,将所有的老幼妇孺转运至济州岛,留下了万余壮丁,在白玉山、太阳沟及椅子山一带建立采石场,筹集石料。

    沈阳城中,一片平静。

    岳托、多尔衮顺利突破青山关、古北口,林纯鸿应召勤王,朱由检下诏荆州军不得越过聊城、广平一线,一切都按照皇太极的设想按部就班地进行,顺利至极。

    当皇太极接到郑福林率兵万余登陆辽东半岛,并将望海埚城围得水泄不通后,皇太极并未放在心上。千把多兵力,损失也就损失了,作为一国之君,皇太极有这样的气魄。

    皇太极相信,以萨穆什喀手头的三千多骑兵,再加上萨穆什喀灵活的战术,足以限制住郑福林进一步深入的步伐。退一万步讲,即便荆州军在辽东半岛兵力达到五万,对沈阳的威胁也是微乎其微,不必耗费更多的精力去关注。

    五万兵力,开什么玩笑,荆州军要是能跨海养军五万,财力该要强大到什么地步?

    因此,皇太极的目光始终盯在岳托和多尔衮身上,与大明朝廷、荆州来一场深度博弈。

    当萨穆什喀将缴获的火枪和火炮运送至沈阳,并带回了超哈尔覆灭、望海埚城陷落的消息。皇太极并无只言片语训斥萨穆什喀,反倒是对火枪和火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皇太极立即令人试演火枪和火炮。对火枪,皇太极仅仅下了“射程与步弓差不多,精确度太差”的按语,便将火枪扔在了一边。

    对火炮的威力,皇太极称得上刻骨铭心。

    野战中,满清骑兵经常面临排成密集队形的步兵,并吃足了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