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要有多勇敢,才能念念不忘(全本) >

第14章

要有多勇敢,才能念念不忘(全本)-第14章

小说: 要有多勇敢,才能念念不忘(全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妈脸上有点伤痕,“你以为我愿意吗?锦年,妈妈是为你们好。”
  那个上代人的陈旧故事妈妈在这个晚上告诉了我。很奇怪,面对这样一个颠覆性的结论,我居然不觉得沉痛,只觉得深深的无力。
  想听这个故事么?不必点沉香屑,泡碧螺春,就带着耳朵吧。
  故事发生在我外公身上。
  外公曾是知名学者,XX领袖(民主党派的团体),做至某部部长;外婆呢,出身穷苦人家,参加过抗日、解放战争,苗红根正,是妇联干部。妈妈曾一再追述过家里当年的煊赫: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爷爷当年只是外公司机,因为会来事,外公将他转为正式干部,在部里任科员。爷爷当年常带儿子到许家拜会。爸爸因而得识妈妈。不过那时候,公主一样的妈妈并不十分看得上老实巴结的父亲。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留。XX年,反右斗争开始了,外公被架空,外婆受牵连,许家开始走背运。以前经常走动的亲戚、熟人纷纷划清界限。爷爷一家也不再登门。
  妈妈当时处境很惨:刚填好入团申请书,被告知作废;政治课老师拿她的思想小结作为批判材料在班上散发;同学们一个个都不怎么搭理她;下午自习课后的自由活动,是妈妈最难挨的时光。看着同学三三两两的闲聊天,拉帮结伙的搞活动,她就好像被大部队甩下的老弱病残,那一份凄惶只有操场东头孤零零的老杨树以及渐褪的夕阳能够看到,因她总是一个人在那扔篮球玩。后来,爸爸出现了,起先就在场沿看着妈妈投篮,妈妈技术实在太差,他终于看不下了,主动上去教她。就在夕阳将坠未坠的两个多小时内,他们一日日积累了情意。妈妈问他家怎么不来走动了,爸爸讷讷说,他爸爸在活动。
  所谓的活动,是参加革命派。妈妈又问,那以后斗我爸爸的时候,可不可以通融下。爸爸讷讷道,我不喜欢斗人,可是我爸爸说这是政治。
  后来,运动越来越激烈。裴家时来运转,许家呢,越来越倒霉。外公被遣到东北林场劳改。外婆受牵连,挂着牛鬼蛇神的牌子扫厕所。外公曾劝外婆离婚,因外婆成分好,离婚后可省不少苦,可外婆坚决未同意。外婆是个粗线条的女人,却对满腹学识的外公真心欣赏,死心塌地爱慕。她吃着苦,也不放弃希望,她相信外公,相信组织。果然,到文革结束,拨乱反正,外公翻了案,分配到X大。居然与爷爷一个系。当然以前的司机也不知怎么混到了教授职称。
  那一年,各院系重新落实安排学科带头人,外公因为资历威望和学术成就被选为院长。公示期间,爷爷拿着礼物携全家来看望外公,论起前事,颇有自责的口气,外公连连表示理解。妈妈与爸爸的婚姻也水到渠成。看上去,两家人的生活一如这个天翻地覆的时代就要翻开新的篇章。
  可是外公的院长交椅还没有坐热,却出了事。教育部接到举报,称外公在林场劳改时曾强奸妇女。妇女生下一子,外公为顾及政治生命,没有承认,转送他人。该女子迫于名声和压力自杀身亡。
  这子虚乌有之事不知怎么传了开来,愈演愈热,迅速成为当地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烈性的外婆气愤填膺,认为是有人为争职务狗急跳墙行污蔑之事,要学校调查,还外公清白。可外公拦住了她,将事实告之。
  原来在外公看林子期间,曾教一少女读书写字,有个大雪天,下山的路断了,他们孤男寡女困在山里达一周,就这样出了事。女孩子一直很仰慕他,怀有身孕后,瞒了他偷偷生下。他知道后,为了自己的名誉和前程,强迫女子将他们的孩子送了人。运动结束后,他回市里,也自动选择忘记那段往事,再未与那女孩有过联系。这回听说女孩身亡,外公非常痛苦。原本想保全政治生命无情地伤害那个女孩,结果政治生命还是因此结束了,他觉得是受了惩罚,也在瞬间对所谓名声权力心灰意冷。
  外公主动辞去职务,此后吃斋念佛。靠女性的直觉,外婆知道外公对那女子的思念不只是愧疚,心中的偶像破灭,也是郁郁寡欢,一日恍惚中出了车祸。外公在几年后,也追随母亲而去。
  母亲靠父亲的劝慰才度过那段悲惨的时光。为避免母亲触物伤神,父亲主动要求调至W市定居。
  外公在病逝前,曾恳求妈妈务必找到并善待那个孩子,告诉她,他给孩子起名晨勉。就是少壮要努力的意思。收养孩子的人叫陈正东,曾经跟他在林场呆过。
  妈妈对这个从未谋面的异母弟弟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触。她恨他,因他的出世毁掉了父亲的高大形象,也因他,她家破人亡。她确实去找过陈正东。陈正东当时景况不好,一个人带着一个小孩艰难度日。妈妈提出收养。陈因为和孩子有了感情没有答应。妈妈内心里其实也并不愿意,倒也舒了口气。只每月给那边寄钱。良心就此慢慢安稳下来。日子一天天流,那个弟弟渐渐不再成为心中的刺。
  没有多久,妈妈的平静生活再起风波。她无意中了解到外公强奸案的举报人竟是爷爷。当年爷爷是那起事件的唯一获益者,继外公之后,他坐上院长之位。妈妈忽然想明白,爸爸其实是知道的,所以才远避W市,并且瞒她那么多年。她不可能原谅爸爸,哪怕爸爸其实是害怕失去妈妈而选择隐瞒。妈妈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婚姻,并且决定一辈子不谅解。
  直到父亲过世后,妈妈才顿悟很多事。每个人的恨不可能避免的都需要一个附着物,但是那些被她恨的人是否真有罪?包括爸爸,包括弟弟。上代人的恩怨,下辈人有必要背负吗?
  妈妈再见陈正东,其时,陈正东已病入膏肓。而她的弟弟,早几年,因为维护被侮辱的父亲失手打死了人,在牢里度过了青春最凛冽的时光。阴暗、封闭的牢内生涯以及出狱后不受人待见的辛苦日子,塑造了一个冷漠、寡言的青年。
  他就是陈勉。
  14
  “他是你叔叔。”妈妈说。
  “我、不、信。”我一字一字回复。牙齿咯咯响,僵硬得好像石头碰石头。与其说不信,未若说信了。
  “你曾跟妈妈说第一次见他就觉得熟悉。”
  “……”
  “你熟悉只是因为有血缘。”
  “不是,我熟悉,只是因为我喜欢!”我拒绝别人给我下结论,“外公跟他做过DNA测试吗?外公说过他有什么特征吗?他怎么就一定是晨勉,而不会是另一个人?陈正东后来没有嫁娶吗?就算不结婚,他没有偷过情跟外公一样有一个果子?父亲母亲连养父都不在了,谁来证明他的身世。就你一句话吗?”我机关枪一样扫射,实际上非常无力。
  妈妈平静道:“外公跟我说过陈正东没有生育能力,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娶不到老婆,并且愿意收养一个孩子当亲生的养。他一直不敢跟晨勉说真相,就是惟恐自己那份天伦享受不到。当然DNA没法检测了,证人也都不在了,别的可能也未尝没有。可你们就这样以身试那哪怕微乎其微的可能?”
  我不敢。我望着妈妈,第一次觉得爱这个词汇原来很软弱。它可以瞬间摧折。
  我心头五味杂陈,但是最清晰的一味属于“同情”。我同情陈勉。虽然同情是他顶憎厌的一个词汇。他好不容易对人世建立了一点信念,此刻又要沦为虚无。
  “我以前的日子,活着不过是填完人生。可是现在,我有了你,有了期待。”我记得他对我说过。那么以后呢?妈妈讲的那个故事势必会无情地破灭他对人世的唯一念想。
  念至此,我拉住妈妈的手,急急说,“妈,你跟他说了吗?我跟他有血缘的事?他当时怎么反应?”
  妈妈虚弱地摇头,“没有。我只揭他老底,辱骂他,说他在做梦。”
  我的心好像从高空坠落到地上,稍微地停顿了下。
  妈妈侧身看窗外。玻璃上沉淀着屋内的情景:橙色的灯火,错落的人。远远的,如隔另一世界。妈妈叹口气,说:“我这样做,不只是体恤他,也是不敢面对他。怕他恨我,恨我父亲,恨这个社会。恨是最危险的一种情绪。现在他不过是怨。怨自己,怨出生,怨命运。我希望不久后,他能认命。”
  我以前一直以为所谓悲剧就是让人落几颗眼泪的,不是生离就是死别,现在才感受到真正的悲剧,是自己无法把握自己,连把握一下都是多余。
  陈勉今天在电话里跟我说,他会努力的,让妈妈满意,给我幸福体面的生活,他哪里晓得就算他成为世界最顶尖的人,也无济于事。命运早就埋伏好了陷阱,而送他入陷阱的那个人是他最在乎的女子。
  从来没有哪一刻像现在一样,我恨不得让自己消灭,让自己从未认识他。
  按照妈妈的教导,我必须移情别恋。越早越好,让他死了这条心,然后在灰烬上慢慢再长出希望的小芽,或许,他能够就此收获另一份人生。
  我不知道,在我扼杀他之后,他还能不能再生希望。妈妈说:能。人是有韧性的。我说,那你为什么不嫁呢?妈妈哑了口。
  转头又对我说:“妈妈情况跟他不一样。妈妈老了,他还年轻。你要爱他,就要他不爱你。你要磨灭他的幻觉。”
  这真是千古奇闻。我自问做不到。除非我不爱。
  妈妈懊悔道:“早知如此,我就不让你去看他了。我就是,不知道你怎么会看上他?你喜欢他什么?他有什么好吗?”
  我不知道他有什么好,我也不知道我看上人家什么了?喜欢就是喜欢了……那些青葱岁月,必要刻画下一生一世的承诺吗?也未必。也许某天,我的清涩感情也会随时间灰飞湮灭,可是,已经没法去证实了。无论我爱,还是不爱,离开他、伤害他是唯一的事情,就像死亡一样避不可免。我和他的感情就停顿在这一刻,退不了,进不得。我还要附加上永生的愧疚。
  
  14
  暑假剩下的日子,我出去远足。一个城镇一个城镇走。等到重新见陈勉的时候,已经开学了。
  这是陈勉第一次来学校找我。略有点局促地站在宿舍楼前的梧桐下,手里扛着一箱可爱多圆筒冰淇淋,如果推一把自行车,很像幼年时走街串巷吆喝“卖冰棍”的小贩。正是黄昏时分,道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唯陈勉是固定的风景,也因此备受瞩目。
  陈勉看到我时,目内有了被解救的轻松。他疾走几步,将箱子给我:“快拿上去,要化了。”
  “这么多,我吃不了。”
  “馋猫,不是给你一个人的,分给你同学。”
  做了销售后的陈勉,居然比沈觉明更通人情世故。沈觉明就从未给我们寝室的姐妹送过东西。
  在这样酷热的西晒时分,没有比享受一支甜蜜又清凉的冰淇淋更叫人喜欢的,室友们纷纷问是不是表叔送的。
  我心里低回了下,馈赠者是我真正的亲戚,真得很荒谬。
  室友们不待我回答,已经趴到窗口。小潮夸张道:“不是表叔哎。锦年,你把人撇了?不过,你艳福真不浅,这个也一表人才。不仅一表人才,还很体贴哎。”
  “不是的。他是我,哥。”我第一次在人前介绍陈勉为哥。
  “你哥啊,从没听你说过,肥水不流外人田,给我们介绍介绍……”
  “好。”我简要地应付着,下楼了。
  我请陈勉在教工食堂吃晚饭。已过饭点,食堂的人稀稀落落。只有几个阿姨在收拾残羹冷炙。
  “有点凉了吧?”我问。
  “凉一点好。”陈勉抬头,“你好久没去我那了?学习忙?”
  “啊。”我无法回应。陈勉兴致却好,跟我讲他上次配合沈觉明攻克千万大单的经历。沈觉明走正规路线,他曲线救国,对拍板人的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知道该人与其小姨子有暧昧关系。他一面拍下两人的照片,一面又通过关系与其太太保持联系。最后,夺到单子,很难说不是该人投鼠忌器。
  我对此不知如何评价。在我受的教育中,要挟人的隐私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然而商场如战场,等你成功了,这些阴损手段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被称为“谋略”。
  饭毕,陈勉有东西送我。
  是施华洛氏奇的蓝色包装盒,我打开,里头是一条水晶项链。设计颇奇特,链身是羽毛形状,吊坠为心型。不知为何,令我想起这样的话:心中有鸟,我愿就此折翼。
  “上次陪客户逛街,在专卖店我看中了这一款,觉得很适合你。你喜欢吗?”
  “花很多钱吧?”
  “你喜欢就好。喜欢吗?”他殷殷问。
  “嗯。”我使劲点了点头。一低头,看到陈勉的手腕上戴着我送的表。我的心又只不住酸涩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