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卧底夫君 >

第18章

卧底夫君-第18章

小说: 卧底夫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阮长玉握紧了巧儿的手,安慰道:“不会的,巧儿,你爹爹不会是那样的人,你不要听叔叔瞎说。对了,那你和你娘怎么会……跑到这个树林里来了?”

提起这个,巧儿禁不住泪水涟涟,“都怪我不懂事,走累了不愿意走了,娘亲又背不动我。刚巧我在路边看到一辆车子很漂亮,就非要上去坐车。这时从车上下来一个男人,满脸的胡子,又黑又高,他笑着对我:‘你想坐车吗?那就上来吧,你要上哪儿我顺便拉你一程!’我不顾娘亲的反对又哭又闹,娘亲只好跟着我上了那个人的车。谁知后来我在车上睡着了,还是赶车的车夫把我叫醒了,叫我快点跑,说我娘亲被那个男人硬拉到树林里去了。我不信,跑到树林里去找我娘,结果我娘为了不让我被那个男人抓到,死死地拽住他的腿,就那样被他杀……了。”

讲到这儿,巧儿泣不成声:“都是我害死了娘,都是我的错!”阮长玉轻轻地擦干巧儿的眼泪,“巧儿,不要哭,你娘是为了救你才死的,所以你一定要坚强,这样她在九泉之下才会开心的!来,我们拉拉勾,以后你要每天都开心地笑!”

小女孩破涕为笑,“姐姐,你真好,那你陪我去找爹爹好不好?”

阮长玉愣了一下,现在遇到了这个孤苦伶仃的小女孩,总不能丢下她不管,帮她去找爹爹也好,反正自已也没什么事可做。想到这儿,她随即露出了笑脸:“好的,你乖乖的,姐姐就陪你进京去找爹爹。不过现在天都黑了,我们还是先找个地方吃点东西,歇歇脚才是真的。”

两个人不再聊天,加快了脚步。走了快一柱香的工夫,阮长玉终于远远地看到了一丝微弱的灯光,“有灯光,姐姐,有灯光!”巧儿也发现了,她高兴地跳了起来。

走近了,阮长玉和巧儿发现这是一户农家。茅屋小院扫得干干净净,鸡舍鸭圈打理得井井有条,一条大黄狗听到生人靠近,不停地吠叫起来。“谁呀?”屋里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不多时,走出一位身着粗衣布鞋的老妇。

她借着月光一看到站在院门的两个人,不禁吓了一跳。一个是十七八岁的少女,相貌清秀,但是外罩一件男人长衫,头发胡乱地挽着,手里还牵着一个灰头土脸的小女孩,小女孩身上的衣服有几处刮破了,在寒风中忽拉拉地支楞着。

别看老人活了一大把年纪,在这么静谧的夜晚,自家门口突然出现两位这种打扮的人,不管是谁也会吓得心脏嘭嘭直跳。

“你们是人是鬼?”老妇人哆哆嗦嗦地问道。“婆婆,你不要怕,我和姐姐是好人,因为我们在路上遇到了坏人,才会这样的。”巧儿抢先机灵地答道:“婆婆,我一天没吃饭了,我饿了!你家里有什么能吃的吗?”

这时,从屋里又走出一位老爷爷,在门口喊道:“老婆子,是谁呀?你怎么还不进屋呢?”

巧儿一听,跳着脚在门口也喊了起来:“爷爷,爷爷,我饿了,让我进去吃点东西吧!”

老妇人被这个活泼的小姑娘逗笑了,“好了,好了,看你们也不像坏人,快进来吧!”

阮长玉和巧儿狼吞虎咽地喝了一大碗粥,吃了两块干粮,又换上了老妇人找来的干净衣服,这才坐下来聊起家常。

阮长玉没有说实话,她只说自己和表妹进京去访亲,半路遇到劫匪,盘缠和干粮都丢了,所以才会沦落到如此境地。老夫妇听完她的话没说什么,只是笑着让她们二人早点休息。

阮长玉和巧儿在西屋躺下,不多时巧儿就睡熟了,轻微地打着鼾。而阮长玉却不敢睡实,因为她听到老夫妇回到东屋后,嘀嘀咕咕地一直在说话。经历了那么多事的阮长玉,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单纯的女孩了。她担心再有什么意外,所以一直等到东屋的老两口也熄了灯,没有了声息,这才敢闭上眼睛眯一会儿。

这一觉睡得真香,直到清晨天已大亮,门口来了一群人大声叫门,那只看家的大黄狗汪汪吠个不停,阮长玉这才被吵醒了。

第四十六章 自毁容颜

阮长玉醒过来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一定是官府的人追来了!她趴在窗口向外张望,果然院门口有几匹高头大马,十多个捕快打扮的人在高声喧叫,这户农家的老汉颤巍巍地正在开门。

阮长玉一下就慌了神,这可怎么办?她连忙翻身下床,想往外走。一出西屋就是厨房,老婆婆正蹲在灶前烧火,一看到阮长玉慌乱的神情,心里什么都明白了,她二话不说,上前一把拉过阮长玉,伸手在灶边一抹,把手上的煤灰抹在了她的半边脸上,然后将阮长玉的头发放下来,挡住了脸。

当几个捕快气势汹汹地闯进屋里时,老婆婆正一只手拿着锅盖,另一手用勺子敲着阮长玉的脑袋,大声训斥着:“你这个懒丫头,这都什么时候了,火烧得这么慢,什么时候才能把饭做好,你是不是成心想饿死我们老俩口?”

进门的捕快看到这情形,什么都没说,只是上下打量了一下老婆婆,然后径直走向阮长玉,老婆婆一看,连忙上前拦住:“几位官爷,发生了什么事?这么大清早的,我只是在教训外孙女,她偷懒也不至于被抓起来吧!”

领头的捕快不耐烦地说道:“谁有闲工夫管你们家的事,我们现在是在捉拿杀人逃犯。”说着,打开手里的一张告示,向前一抖,“你们有没有见过这个年轻人?”

老婆婆凑上前看了看,告示上是一个年轻男子,五官端正眉清目秀,嘴角边还有一颗黑痣。她摇了摇头,“没看到!官爷,我们小家小户的,也不出门,哪里会见过杀人犯呢!再说了,家里除了我们老俩口,就是两个外孙女了,没有见过你说的这个年轻人!”

正说着,在西屋睡觉的巧儿听到外面人喧马嘶的被惊醒了,一看阮长玉又不在身边,屋里就自己一个人,顿时吓得号啕大哭起来。虽然昨天她才认识阮长玉,但是妈妈被害,是这个姐姐救了自己,在她心里现在阮长玉就是最亲的人了,所以巧儿边哭,嘴里边喊着:“姐姐,姐姐,你在哪儿呀,你怎么不要我了!呜呜……”

老婆婆假装皱了皱眉,冲着阮长玉怒道:“没看到我在和官爷说话吗?一大清早的就哭丧,还不快去哄哄你妹妹!”阮长玉慌慌张张地放下烧火棍,就往西屋里钻。

一个捕快叫住了她,“等一下!”阮长玉一抬头,捕快吓了一跳,“你的脸……”老婆婆走过去一推阮长玉,“还不快去!”一边向众人解释道:“我这外孙女从出生时脸上就有这么一块胎记,唉,所以你看这么大了,还没许配人家,做事又笨手笨脚的,我天天看着她就烦……”

办案的捕快哪有工夫听她在这儿唠叨,领头的捕快一看没什么线索,一个手势众人出了院,继续搜捕去了。

阮长玉哄住巧儿,听着声音捕快走远了,这才敢走出西屋,来到老夫妇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两位老人家,多谢你们的救命之恩!”

老婆婆扶起阮长玉,叹息道:“其实昨晚我就和老头子说过,你们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不过看你们两个怪可怜的,又不像什么坏人,所以才收留了你们!”

阮长玉这才明白,为什么昨晚两位老人一直聊到很晚。现在她深信这对老夫妇是个好人,所以不再隐晦,将自己的来历一一细说了。

听完阮长玉的述说,老婆婆唏嘘不已。“要说我们女人都喜欢漂亮,可要真的长得像你这样如花似玉,倒也不是什么好事了!”一直未说话的老汉这时也开了口:“依我看,你们还是早点上路比较好,万一官府的人查出你是女儿身,再回来找你,那就麻烦了。再说了,你们不是要上京去找巧儿的父亲吗?他爹爹既然在京城做官,找到他怎么也能帮衬一下!”

阮长玉一听也对,不过刚才是不是连累了两位老人。老婆婆笑道:“不碍事的,我们老两口锁了门,去儿子姑娘家住上个把月再回来,就什么事都过去了。倒是你,姑娘,长得这么漂亮,在路上不要再出什么事才好!”

阮长玉明白了老婆婆的意思,说道:“婆婆,以后我不会再以真面目示人了。我记得以前在书上看过,有一种药材熬成的汤汁涂在脸上,会侵入皮肤肌理,让皮肤变色,我打算买来一试。”

“什么?”老婆婆一听,心疼得眼泪掉了下来,“好孩子,你这样做,不是太可惜了吗?”阮长玉苦笑着说:“婆婆,没事的。就像你说的,我惹出来的这些祸,都是因为我的容貌,所以我不想再为它所累。从郑家逃出来的那天开始,我就一直想过一种平凡自由的生活,就像你和爷爷这样,在山间盖一间茅屋,养几只鸡鸭,平平淡淡地度过我的一生,所以我不在乎自己是不是还漂亮。只要你们不嫌弃,等着把巧儿送到她爹爹身边以后,我再回来侍奉二老。”

一番话,让老俩口对阮长玉更增添了几分怜惜。不过这荒山野岭的没有药铺,只能到城里去买药材。所以老婆婆为阮长玉和巧儿准备了干粮和几件换洗衣物,又拿出家中仅有的几吊钱硬塞给了阮长玉。

阮长玉和巧儿含泪告别了老夫妇,踏上了去往京城的路途。傍晚的时候,两人来到一个小镇,找了一家客栈投宿。安顿好巧儿,阮长玉按照店小二的指点找到镇上的药铺,买到了想要的药材。回到客栈,又向店家借了炉子,在后院生起火开始熬药。

锅里的水渐渐升温,药味随着蒸气开始在空气中飘散,阮长玉蹲在炉边,似乎什么都没想,又似乎把自己以往所有的生活都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因为从明天早上开始,不管是周玲珑,温玉还是阮长玉,这个世界上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将是另外一个人,一个名叫程婉儿的丑女人。

第四十七章 相见不相识

翌日,程婉儿头戴斗笠和巧儿上路了,两个人历尽千辛万苦,走了四个多月终于来到了京城。

京城果然非小县城所能比,程婉儿和巧儿从来没见过这么繁华的景象,两人的眼睛都不够看了。大街小巷人群熙熙攘攘,酒肆客栈一家紧挨着一家。走街串巷的货郎、扯着幡的算命先生、挑着担子的剃头匠随处可见。

巧儿兴奋地对程婉儿说:“姐姐,京城好漂亮啊!比我们县城里赶集时还热闹!”程婉儿被巧儿的话逗笑了,回答道:“当然了,这里是天子脚下,我们那些乡下地方怎么能和这里相比呢?”

巧儿歪着头天真地说:“那等我找到爹爹以后,一定要在这里好好地玩几天。不过这里这么多人,我怎么才能知道哪个是我爹爹呢?总不能拿着我娘的金锁片挨个人问吧?”

程婉儿也被这个问题难住了,沉吟了一下说道:“对了,你不是说你爹爹上京城是来替补官员的吗?那他一定是官府的人了,我们到衙门里问一问,也许有人认识你爹爹呢?”

这的确是最简单的方法,于是两人在路人的指点下,来到了顺天府。

此时顺天府尹魏大人正和吏部侍郎章儒轩下棋,两人都是棋迷,空闲时常常聚在一起切磋棋艺。正在紧要关头,忽听大堂外传来击鼓之声。魏大人一听,心里有些不快,向一旁侍候的师爷吩咐道:“你去看看,是谁在外面击鼓鸣冤?”

师爷出去了一趟,回来禀报:“魏大人,是一个女子带着一个孩子来京城寻亲,那孩子说她爹爹也是在京城里做官!”“哦,”魏大人一听感兴趣地抬起头,“那她爹爹叫什么?”“陈锦福。”

“什么?陈锦福!”魏大人和章儒轩一听,差不多是同时喊出了声。两人对视了一下,彼此心领神会,魏大人放下手里的棋子,正色道:“你去把那两个人带到这儿来,我在这儿问她们几句话。”

师爷答应了一声出去了,不一会儿,领进来两个人。一个身着粗布衣服,头戴一顶大斗笠;另一个是个小女孩,虽然面露菜色但是十分可爱,两只大眼睛骨碌碌地直转,看起来又聪明又伶俐。

她一见厅里坐着的两个男人,想都没想开口问道:“两位叔叔,你们知道我爹爹在哪儿吗?我……”巧儿话没说完,吓得程婉儿连忙上前掩住她的嘴巴,轻声说道:“巧儿,不得无礼,还不快拜见两位大人!”说着,拉着巧儿跪下。

魏大人和章儒轩先是一愣,紧接着都被巧儿的这个称呼逗笑了,魏大人摆了摆手,“好了,好了,你们两个站起来吧!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巧儿站起来,一点都不害怕,回答道:“叔……不是,大人,我叫陈巧儿,我是来找我爹爹的,我爹爹叫陈锦福,你们认识他吗?我娘……死了,是被坏人害死了,呜呜……”

说到这儿,巧儿想起娘亲死时的凄惨,再也说不下去,扑到程婉儿的怀里哭了起来,两位大人这才注意到一旁带着斗笠的程婉儿。

师爷一看魏大人的目光落在程婉儿的身上皱了皱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