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书香门第 >

第37章

书香门第-第37章

小说: 书香门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就计议已定,严景安亲自给刘氏的哥哥和范氏的父亲范希孟写了信,说了要把严谦托付给他们一段时间的事。

严谦知道父亲回了信,可是祖父却一直没找他。母亲那边,虽然已经不出去相看了,最近却也一直冷着他,弄得他十分不安。躲在自己房里转了好几个圈圈,终于有人来传话,说祖父要见他。

当他喜笑颜开的从前院书房出来,跑去范氏房里想跟母亲道谢时,却见弟弟妹妹都在,而且范氏脸色淡淡,并不很高兴的样子,他脸上的笑容也就赶忙收了起来。

范氏自然知道他是已经从严景安那里得了消息,因此只淡淡的说了一句:“现在还没准信儿呢,且别得意忘形,给我安下心来好好读书!还有,你们兄弟两个是怎么回事?兄长没有兄长的风范,做弟弟的对兄长也不恭敬,是看着你父亲不在家,我管不了你们了是不是?”

严诚赶忙站起来和严谦一起低头认错:“儿子不敢,请母亲息怒。”

范氏看着两个儿子,觉得很疲惫:“你们两个一贯懂事,我和你们爹爹也就没有对你们过于严厉管教,怎么到了现在一个两个的都不叫我省心起来?你们两个都回去把孝经》抄二十遍,丰姐儿也一样,明日午后给我。”

三个孩子一起应了退出去,丰姐儿叫人拿了纸笔,要跟去严谦房里写,走到院子里要分手的时候,还对着严诚做了个鬼脸。严谦推着她快走:“你还作怪,小心母亲给你再加十遍!”丰姐儿只得苦着脸跟严谦去了他房里。

湖州与平江之间只隔着个太湖,信件往来很快,所以严景安第二天就收到了刘氏兄长的回信,刘老先生欣然应允,还说自己恰要往临安府、绍兴府、宁波府等地去游玩,正可带着严谦一块儿。于是范氏就赶忙给严谦收拾了行装,严景安又把严谦找去耳提面命了许久,三天后由严仁达送他往湖州去了。

送走了严谦,天也渐渐热了起来,范氏每日懒懒的提不起精神,严诚和丰姐儿都有些担心,整日无事就陪在她身边。刘氏也发现了她的不对劲,赶忙叫了大夫来看。大夫看完也只说是心火上升,又有些中暑,叫煮些去火解暑的汤水给她喝。

刘氏自然不肯再让她忙家务,自己将家事都揽了过来,又交给李氏一些,只让范氏静养。丰姐儿自范氏生病以后,再没有像从前一样整日出去玩耍,而是一做完功课就来陪母亲。要么是讲一讲学里的趣事,要么是拿自己画的不成样子的画儿来逗母亲开心,或是将严谦留给她的一些游记念给母亲听,终于让范氏慢慢宽了心,精神好了起来。

过了不久范希孟的回信也到了,信中自然也是欣然应承了此事,还说若是严诚课业不忙,也叫他跟着严谦一起去,见见母家的亲人。刘氏就笑说,不如到时候让范氏带着孩子们一起回娘家住一段时间,算起来范氏也有十多年没回过娘家了。

话虽如此,又没什么大事,范氏自然不能就这样带着孩子们回娘家。不过好歹精神是慢慢好了,脸上也有了笑容,只是人不免瘦了一圈。丰姐儿见母亲好起来,才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劲儿,连常顾都说:“先时看你老实了还不自在,如今看你又回来了活泛劲儿,又不由希望你还是文静些的好!”

丰姐儿提着自己的蛐蛐笼子洋洋得意:“斗输了就是斗输了,偏你那么多话说!赶明儿我们都走了,都没人陪你玩了,看你还抱怨不抱怨!”

“走?你往哪走?”常顾惊讶的问道。

“去我姑母的女学啊!”丰姐儿答道,“姑母说了,跟你们这一群小子在一处上学,也学不到什么,不如去她那里,可以学好多东西。抚琴啦、作画啦、绣花啦、写诗啦,什么都可以学!”

常顾很诚恳的看着丰姐儿:“你真的想学那些么?不适合你吧?”

丰姐儿瞪大眼睛:“为什么不适合我?我现在就已经学画了!”

常顾上下打量了一下丰姐儿,摇头:“你能老老实实坐在那儿抚琴作画?”那匪夷所思的语气惹怒了丰姐儿,“你都能来我们家上学,我为什么不能抚琴作画!”说着扭头走了,好几天都不理常顾。

反倒是严诚和常顾的关系越来越好,常顾平日在家是有武师父的,下了学回家还会跟着武师父习武练拳,严诚对此很感兴趣,常顾也毫不藏私,常常教给他。有时候严诚要去观音山见曲老道,也会带着常顾一起去。曲老道听说严诚跟常顾学拳以后,就叫他演出来看看,结果严诚学的不伦不类,把曲老道笑了个够呛,最后还是曲老道亲自上阵,教了严诚一套强身健体的拳法。

范氏深怕严诚也和他父亲、兄长学的率性而为,就把精力都放在了他身上,对他管教的更加严格起来。也不许丰姐儿再出去疯跑,常把她拘在屋子里,开始教她些针¨ xuan shū wang¨线上的活计。丰姐儿每日里要上课,下了学还有功课要写,还要学画,还要学针线,竟是忙得团团转。

她的小尾巴严谊虽然还没入学,也被严仁达看着开始认字了,一时间严家竟听不到孩童的笑闹声了。刘氏不免有些失落,好在明嫤大一些了,开始爱说爱笑、正是好玩的时候,倒给刘氏解了不少寂寞。

到了秋天房子也盖好了,刘氏婆媳就开始忙着收拾屋子摆设等事,等前院花厅盖好收拾完了,又下帖子请了亲朋好友来吃酒看戏,热闹了一日。

这次请的人也多,连常怀安夫妻都上门了。常怀安的妻子顾氏说话细声细气的:“早想上门来拜谢的,我们家常顾实在不是个省心的孩子,多亏了严老先生教导,如今才算有点模样了。也多承严太太和大奶奶的照顾,先前没有机会,今日一并道谢了。”说着屈膝行了一礼。

刘氏赶忙扶住她:“不敢当,常太太何必如此客气。常顾除了顽皮点,实是个很好的孩子,我们都很喜欢他。”

“前日晚辈进京,家母还嘱咐晚辈替她向您问好,顺便带了些燕京的土产和点心给您和严老先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只是一点心意。”

刘氏给她让了座,回话道:“令堂近来可好?这也有几年不曾见了。”

顾氏端坐微笑:“家母还好,只是也常说,先前的老姐妹们,近年来都四散各地,少了许多说话儿的人。”常顾站在顾氏身边,眼睛骨碌碌的转,却始终没看见严诚、黄悫他们。

刘氏看见就笑着说:“咱们说话,孩子们也不爱听,不如让常顾去寻孩子们玩吧。”顾氏自然答应了,于是就有小丫鬟过来引路,领着常顾去找严诚他们。

57胖妹

丰姐儿正在范氏房里的东次间招待小姐妹们;今日来的除了李家三姐妹、莫家两姐妹和莹姐儿之外;还有王秉忠的两个堂妹。李贞琇正在说她上次去应天府的见闻:“……她们已经联合了六个人结了社;连名字都取好了,就叫清芬社。”

女孩子们一同赞叹;莫兰还问:“想来这几位小姐都是写诗写的很好的吧?”

“好不好的也说不准,不过就是为了闺中无聊;大伙借个由头聚聚罢了。”贞琇答道。

贞琪嘴快,还接了一句:“要我看,那余家小姐写的诗也是平平,不过为了凑趣儿,谁也不是认真就要做什么诗人了!”

丰姐儿叹了口气:“两位姐姐都擅写诗;自然眼界也高了;在我这样不懂的人看来,却全都是好的。”

贞琪在丰姐儿脸上摸了一把:“你又取笑人!谁擅写诗了?谁眼界高了?我看咱们这些人里,谁也没有你眼界高!”

“我哪有姐姐眼界高,姐姐个子都比我高呢,眼界自然更高!”丰姐儿笑嘻嘻的回道。

贞琪无奈:“你是吃了好东西光长肉、不长个子了!你看你表妹莹姐儿都跟你一般高了!”

莹姐儿今日很老实,因为有生人在,她一直没怎么说话,此时见众人看她,也只是笑笑并没答话。

贞琇就又把话题转回了开头:“本来回来就兴冲冲的想找你们说结诗社的事呢!谁料今日一说,你们竟个个都不肯捧场!真是扫兴!”

“怎会不捧场?”丰姐儿吐了吐舌头,“只是我确实不会写嘛,我只凑个数就好。”

贞琇就又看向莫氏姐妹,莫兰就说:“我也顶多是凑个数。”莫莲直摆手:“我实在不会写,还是别滥竽充数了。”贞琇就垮下了肩膀:“你看看,还是不成吧!”

丰姐儿想了想,问:“我们这里的都年小,书都没读几年,哪里就能作诗了?姐姐怎么不问问那些官家小姐们?”

“那就更不成了!她们年纪大些的,都被家里关起来学规矩,小一些的,更是没读过几本书,哪里能那么容易找到同好?”贞琪撅着嘴回道。

一直没说话的贞珠突然开口插了一句:“既然这样难法,还不如不搞什么诗社,直接就结个玩社好了!大伙没事儿聚聚,想些新鲜好玩的,不比闷坐作诗好?”

话刚说完就被她二姐在头上敲了一记:“那还用结什么社?偏你最懒。”

旁边几个姑娘都笑了,丰姐儿还说:“我倒觉得珠妹妹这个主意很好!”

“你自然觉得好了,你们两个恰是一对爱吃爱玩的!”贞琪没好气的说,“赶明儿就是一对小猪,到过年可以推出去卖肉了!”丰姐儿和贞珠听了自然不依,两人一起上手,把贞琪按住了搔痒,屋子里立时笑成一团。

里里外外热热闹闹,宾主说说笑笑的,又吃酒看戏,到了晚间兴尽才散。

房子收拾好了以后,范氏想着黄悫已经不小、又是外男,总住在内院不合适,就跟刘氏商量了,让他和严诚一起搬到了新盖好的院子里住。小院正房暂时还空着,范氏让黄悫和严诚各住了一面厢房,上学或者进后院吃饭,都可以直接走两个小院之间的小门,倒也方便。

丰姐儿则直接从刘氏房里搬了出来,她的东西都被范氏安顿在了东小院西厢房,晚上睡的时候还是和范氏一起睡。终于有了自己的屋子,丰姐儿显得很兴奋,拉着金桔里里外外的布置收拾,刘氏也凑趣儿来给她指点,还送了一些摆设给她。

每日这样忙忙活活的,日子过得飞快,一转眼又到年底。严谦今年是要留在湖州过年的,等过完年一开春再转道去山东。他每月都有信来,不光给严景安写,也给范氏写,在范氏的信里还总要加几句写给丰姐儿的话。

然后范氏要回信的时候,就会让丰姐儿代笔,丰姐儿也总会夹带几句自己的私房话。比如上次带的那个吃食很不错,下次再捎些回来吧,或者上次那个小玩意很有趣,姐妹们都喜欢,不够分了,劳烦哥哥再给送些回来吧之类的。

丰姐儿心里还记着二哥跟大哥吵架的事,每次严谦捎东西回来,都要奚落严诚几句:“你看看大哥,你再看看你,你那样和大哥说话,大哥还不是什么都想着你要带给你?就你最小心眼!”

“也不知是谁小心眼,那么久的事还记得!”严诚每次都是这样回答,于是最后总要黄悫出面打圆场:“快别吵了,兄弟姐妹们一共能在一处多久呢?还这样吵!你们且想想谦大哥走了以后,大伙有多想他,也不该再吵了!”

丰姐儿哼哼两声,说:“二哥又不会走,怎么会不在一处?”

黄悫失笑:“就算他不走,早晚你也是要走的啊!”

“我为什么要走?要走去哪里?”丰姐儿不明所以,瞪大眼睛望着黄悫。

黄悫一时嘴快,此时已经后悔不该跟丰姐儿说这些,哪里还会解释,只含糊说道:“我就是这么打一个比方,以后不许再跟你二哥吵架了啊!”

丰姐儿又哼哼两声:“谁稀罕跟他吵!”然后仰着头走了。

严诚觉得份外无奈:“她这样能嫁的出去吗?不会要我们养一辈子吧!”还做仰天长叹状。黄悫心里却份外羡慕:“你知足吧,一家人好好的在一处比什么不强?”严诚瞥了一眼黄悫,心说你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换你有这样一个妹妹试试!

所以要说妹妹的坏话只有和常顾一起才最合适,常顾学堂小霸王的称号已经不保,丰姐儿俨然成为学堂里所有女学生的保镖,常顾常常望天感叹:“你妹妹怎么又胖了?我怀疑现在就算想动手打架,我都不一定能打过她了。”

过完年以后,范氏看着丰姐儿也有些焦虑了:“过了个年,你怎么又长肉了啊?也不长个子,这样哪行?以后吃饭的时候不许吃太饱!”

丰姐儿委委屈屈的应了,可一到吃饭的时候,刘氏总是给她挟许多好吃的,范氏一开口劝就会被刘氏挡回来:“孩子还小呢,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哪能不叫她吃饱?放心,到了十二三长个子的时候自然就瘦了。”于是丰姐儿继续保持着胖乎乎的体型、欢欢乐乐的过了一年又一年。

严谦到了山东以后,因为隔得远,信来的少了许多,不过范希孟来信却很是夸奖了严谦一通,又恭维严景安会教养孩子,显然很喜欢严谦。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