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青春最后的守望者(修订本) >

第6章

青春最后的守望者(修订本)-第6章

小说: 青春最后的守望者(修订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句话,我对爸爸说等我的工作安定了,就让他把餐馆停了,我深深地知道当爸爸听到这样的话的时候,他会非常的高兴。现在我既然已经离开了家,我想我一定会尽我的努力去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的,每当我想起爸爸站在案板旁边切菜的样子,我其实是非常难过的,我担心以后他的腰部会常常剧烈的疼痛。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网友书评
80后,我们如何守望青春(转于红袖)

  现在学术界认为,80年代后的文学日趋消沉,全面贬值,陷入困境,进入一个消极生活的畸形发展状态。而80年代后的作家更是呈现出一种病态,甚至是无病呻吟。我否认这种说法,一个时代孕育一代作家,每个时期的文学产生都需要一个时代的背景。就如20年代出现的问题小说,40年代有过解放区文学,*之后又产生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等,都反映的是当时的时代特征,那么“80后文学”理所当然也应该有反映当代人们思想的文学,这是时代的必然产物。而80年代后的作家处在一个繁荣的新世纪难道也应该像鲁迅一样写战争吗?像巴金一样写封建大家族吗?像卢新华一样写出伤痕小说吗?如果你写了,那才叫做作。人是生活在现在,而不是过去,属于鲁迅那些作家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他们遗留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借鉴,是从中吸取精华,而不是为了故作高深去刻意的追求。

  《80后,青春最后的守望者》,用写实的手法,真实的语言写出“80后”一些人的生活状态,略带自述色彩让小说多了几分亲近,有多人曾为找一份工作而奔波,有多少人曾在幻想和现实间游走在青春的边缘。一部耐人寻味的小说,是它所能带给你的那种情绪,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这种情绪在作者和读者以一种神奇的方式默默流动。就如《80后》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纠缠的情节,但是却仍然可以感受到那种心酸和落寞。在表达方式上,并不是歇斯底里,而是在用一种石康式的叙述,平静的将读者带入一段生活。文西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往返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然而都市的每一个场所,每一件物体又太单薄,不能承载他心里的重量。在颠沛流离中,心里的挣扎沉淀成寂静。可是因为梦想,因为坚持,即使是在绚丽与黑白之间游走了一个轮回,也不会忘记儿时的玩伴,漂流的心中就没有停滞。“任何人都会在生活中迷路,那必定是在没有领路人的情况下,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当然就更没有人叫我去做什么,这是很普遍的迷路。”是的,这种最普遍的迷路是大多数的人的生存状态,可是《80后》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把握这最后的青春,不放弃,不浮躁,用平静的执着去守望青春。 。 想看书来

第八章 打工之初2
第八章 打工之初2

  2007年的秋天,我开始在福州这个城市里飘摇,为了我的梦想,为了我内心里的一切,我开始面对自力的生活,而对于这个城市来说,我并没有太多要阐述的,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我并不知道我要做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因为你很难想象当你离开学校之后将要面对些什么,甚至很多是我们在学校里从未想过的,直到最后你为了生活去做一切的事情。没有谁天生就是做老板,做经理的料,除非你爸爸是个超级大老板,但是你要是做的不好,别人照样可以说你上个废物,这是舅舅以前常说的。在这个城市的早上八点钟,在红灯路口你想象不到那里都聚满了些什么样的人。

  像我这样刚毕业出来打工的大学生,在这个城市你很难想象有多少——

  “你说这个路口都挤满了些什么样的人?”天祥指着远处的红灯路口问我,早上八点我打完电话回来,天祥带着我从窗口爬出去,站在房顶的天台上,按照天祥的说法,要是房东知道了会狠狠咒骂我们的,但是我们应该庆幸像房东那样的有钱人,除了收房租之外他是没有时间来看我们如何站在天台上的。

  “这很难说。”我说。

  “我以后要开那辆黑色的宝马。”天祥指着远处的一辆黑色轿车。

  “没问题,你要是有那命的话。”我说。

  “我还要在那二十七层楼上办公。”他又看向那栋工商银行。

  他傻傻地盯着那栋大楼,早晨的阳光渐渐开始有些刺眼,我们俩站在天台上,这就像电影里的场景一样,像‘创世纪’里的镜头,只是这七层楼过于低了一点,反倒更像似要一起跳楼似的。

  第一天,天祥应该是请假,他带着我去了许多的地方闲逛,让我见识了一些有名的大厦和学校,还带我去了望龙台公园,这些确实是很美,他说明天我就可以跟他去上班了,为此我非常开心,我就要面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了,因为手头的钱还宽裕,于是我给自己买了一套新衣服。

  下午的时候他打电话联系房东,为我谈妥了一间自己的屋子,就在他的右隔壁第三间,我们一起在楼下买了一些日用品,棉絮和被子,就这样我总算在这个城市里安顿了下来,晚上他的叔叔下班回来,我们一起到外面吃了一顿饭,我和他叔就这样也算是认识了,我工作的事还是得感谢他叔叔。

  我的屋里布置的很简单,基本上没有什么家具就是一张旧桌子和几个椅子,别的就没有了,我想我能够习惯这样的生活,毕竟这些年我都是在外面一个人过。

  夜里我听到过道总有人走动,一夜到亮都是这样,也许是我一直没有睡意,我想渐渐地我就会习惯了。在一楼对面有一家理发店,晚上我探出头去看见的唯一风景,新的布标想必也是刚开业不久。

  我很难猜测这样的楼房建起来多少年了,这附近全是出租屋,一般都见不到房东,过道里脏了没有人打扫,有人有乱仍垃圾的习惯,我想这些是无法改变的,天祥说附近的楼里几乎都是这样的状况,你不租总会有人来租,要是你不敢住总有人敢住,这是没法改变的现状,因为城市一直是超负荷在运作着,我仔细想想其实也是这样。

  第二天一早我随天祥和他叔叔来到厂里,我要告诉你的是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厂,天祥先前跟我说过是制造业的,我也不好问得太过于明白,可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在电话里好象说过做生意什么的,我也记不清楚了,但是今天我真的遗憾了,我并不想在这样的地方上班,这是一个制造口罩的工厂,你也许没有想到吧,我当时真的很难过,我满怀心喜地过来并不是希望在诸如口罩工厂这样的地方上班,我真的不想把我的青春浪费在这样的地方。

  我把天祥拉到了接近厕所的地方,我想跟他说明这事情,我似乎已经生气了。

  “天祥,我不想在这样的地方做?”

  “为什么?这已经算好的了。”

  “可是我真的不会习惯在这样的地方上班,我有大学毕业证,你也有的,我们应该去别的地方看看,这里有人才市场吗?”

  “有啊,我刚来的时候也不愿意的,可是我独自找了几乎一个月都没有找到工作,本来我是打算来做生意的,可是……这跟我们想的不是一样的,你相信我说的话。”

  “算了,你还是继续上班吧,我自己去人才市场看看……你快过去吧,你的同事们正看着你呢?”

  “我跟他们讲过要来新的同事。”他似乎很无奈。

  “那你告诉他们我有其它事情不能在这里做了。”说完我转身走了。

  “你要去哪里?”

  “我去别的地方看看。”我说。

  “你不认识路的。”

  “没事。”

  我回过头最后说了一句,然后就走了。我顺着来时的路回去了,原本我想今天也许可以打电话告诉爸爸工作的事情,现在看来是遗憾了。

  早上的街头人不算多,这是我第一份挑剔的工作,我认为虽然我是学医的,我也许没有太大的本事,但是也不至于去做什么口罩。

  我没有去人才市场,因为我根本连去人才市场的路怎么走我都不知道,我想去什么公园逛逛,或者什么偏僻一点的地方走走,我有点担心自己会在这个城市里找不到工作,我想要是我当初学的不是这个专业就好了,可是一想起自己的专业我又想起了雨菲和雨辰,当初我们选专业的时候是商量好的,雨菲选择学医我也跟着学了,现在我又想起了她们,我们已经三年多没有见面了,虽然常常通信,但是我还是很想她们。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九章 城市的夜1
第九章 城市的夜1

  时间过了三天,我只有晚上才打得通家里的电话,我想爸爸最近应该不是太忙,晚上十点的时候他基本就在家里了,我不知道自己想跟他说点什么,但是总想打个电话给他,根本不想跟他谈工作的事情。他对我说我家有个亲戚也在福州这边,他还要了个电话号码给我,原本我还以为真的是我家的亲戚,后来说了好几分钟他才把关系扯清楚,其实听了爸爸这些话,我真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我想大概这几天来他都在跟他所有认识的人打听关于福州的一切,也正好就打听到了这样一个几乎扯不上关系的人来。

  我没有对爸爸说工作的事情,我只是告诉他一切都安顿好了,让他不要担心,爸爸还问我是不是福州离上海很近,我说好像是的,其实我也不太清楚,于是他就又跟我说小时候跟我一起长大的李伟在上海某个银行里供职,听说是份很好的工作,他说等他问到电话的时候他再告诉我,我想爸爸这几天可真是费心了。

  “爸爸,你别去问了我在这边有朋友的。”我说。

  “没事的,都是一起长大的,多联系一下难免有要人帮忙的时候。”爸爸顿了顿又接着说:“还有啊,我一个朋友的女儿在深圳,一个月好几千,等他来的时候我也问一下多联系几个朋友。”

  我安静地听着,晚上十点的街道上人渐渐少了,摆地摊的都已经收场了,那些自制的小车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来,话吧对面的理发店总是很晚才关门,在这个城市我第一次感觉到了极度的寂寞,我感觉自己就是个废物,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合适做什么?我在学校里什么也没有学到,我更想不通天祥为什么会去做口罩。

  晚上的时候天祥会邀约我去吃烧烤,但是我并没有那个心思,七楼的窗口被隔壁的楼房都挡得差不多了,除了左面可以看到看似狭窄的街道外,就只有那家记忆深刻的理发店了,别的我似乎什么也没有记住,晚上只要天祥回他的卧室之后我就把门紧紧地锁住了,我一个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夜里非常困惑的爬起来,我的心真的脆弱了,我不敢开灯,趴在窗口看着,楼下的理发店早已经把灯光换成粉红色的了,我开始有些难受,要是我这次回家去看到了我妈,也许这次出来我就不会这样想念我妈了,我已经好几天晚上想起我妈的样子来了,我趴在窗口,我又想起了小时候我妈带我去理发的情形了,那些理发店跟现在是没法比的,要是你跟我一样年纪的话,我想你也会记得那些小时候的理发店的,它们总是很随便地搭在墙边,在你理完发的时候,理发师用塑料杯子帮你舀水冲头,要是太随便的老头他就用洗衣粉帮你洗头,现在你听了是不是觉得有点奇怪,但是我的母亲总是带我到这样的地方去理发,而且你真的对他的手艺是没得挑剔的,你要是还想问我染发用什么染的话,我相信你肯定不是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我们那个时候是没有染发这个词语的。在这个窗口我总是能够想起小时候跟我妈一起做的任何事情来。

  我在人才市场填了两次表,一次是天翔休息的时候跟我一起来的,他并不愿意去填表,后来看我把表买好之后,他才顺便也填了一张,在填表的时候他跟我说他刚来的时候填了很多张表,现在已经对这个地方绝望了。

  我填了表之后一连好几天都没有音信,为此我从我的行李袋里把我的手机掏出来,在临街的小贩那里买来了不用登记的手机卡,这部手机是学生时代我想尽办法才获得的,那时候是为了跟雨辰联系,但是后来花费实在是太贵了,便没有再用了,现在为了留下联系的电话号码,我又重新买了一张卡。

  我另外又去了一处人才市场,这个规模比起先前那个要大得多,我把电话号码告诉了他们,在随后的另一个早晨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是人才市场打来的,于是我在早上九点钟赶到了人才市场,一个女的很胖,皮肤黝黑,中年妇女讲着不太流利的普通话,他要我填一份表,然后要我交纳七十块钱,当我们把所谓的手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