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文景之治 >

第6章

文景之治-第6章

小说: 文景之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徒属继续劳作,终于在九月,长安外城修筑成功。
  第二年也就是惠帝六年的春天,吕后接到了匈奴冒顿单于的书信,读完那封书信,吕后气得七窍生烟,那封信是这么写的:
  我是一个可怜的君主,没有老婆,自幼生长在湿润的草野藻泽之中,和平原上的牛马共舞。所以屡次徘徊于汉朝的边境,很想到中原内地参观参观。听说您的丈夫也不幸早逝,您自己孤苦伶仃,无人疼爱,和我的情况真是有得一比。既然我们两人都是单身,孤苦伶仃,很不快乐,不如干脆结成一对,互通有无,男欢女爱,岂不美哉!
  吕后不想惊动大臣,因为这封信涉及到不健康的男女关系,实在让人害羞,她只是召来了自己的心腹丞相陈平、舞阳侯樊哙和中郎将季布三个人共同商议。
  樊哙是杀狗的出身,一向心直口快,看见自己的妻姐受辱,马上咚咚咚拍着长满胸毛但是衰老的胸脯,大声道:“太后,这件事交给我老樊好了,我老樊愿意率领十万兵马,横行匈奴之中,斩下冒顿单于的脑袋给您老人家献上。”
  季布当即“嗤”的从鼻孔里喷出一声冷笑,道:“樊哙这个人可以拖出去斩首了,他竟敢在您面前吹牛皮。当年陈豨在代地造反,高皇帝带着三十二万兵马进击匈奴,樊哙就是上将军。可是高皇帝被匈奴骑兵围个水泄不通,樊哙一筹莫展。天下人都唱歌道:‘平城之下确实苦,七天吃不上饭,饿得拉不动弓弩。’现在这凄苦的歌声还回荡在耳边,樊哙就忘得一干二净,想率十万人打下匈奴,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樊哙是个直性子,脸红得像苹果一样,在一旁嗫嚅不言。
  吕后瞟了樊哙一眼,转头问季布:“那我们怎么办?”
  季布道:“匈奴人像禽兽一样,陛下您何必跟他们一般计较,不如装傻得了。咱们大汉的实力究竟还没达到能剿灭他们的地步啊!”
  吕后点点头:“你说得好。”于是给单于回信说:“单于您没有忘记我们这个小国,还赐给我们书信,我们都非常恐惧。对您的建议,我仔细考虑了一下,并认真照了照镜子,发现自己已经年老色衰,头发不剩几根,牙齿也屈指可数,走路都要人扶,哪里还配当您单于的妻子,那不简直是侮辱您吗?我自己思量,也没有什么罪,希望单于能赦免我。特意献上御车两辆,马八匹,给您没事坐着解闷。”
  冒顿见吕后这么谦卑装孙子,大感过瘾。他也知道汉朝地域广大,真要打起来也挺费劲,还是见好就收罢。于是回了一封信表示道谢,重新要求和亲。
  这边匈奴的压迫在吕后的忍让处理下,算是暂时应付过去了,日子又像往常一样慢慢地流淌。
  但是这种祥和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一个更大的难题很快摆在了吕后的面前。
  这就是惠帝的驾崩,它使长安的天空顿时又笼罩着一层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
  

吕后称制功臣忍(1)

  惠帝死的时候,才二十三岁,他是一个可怜而仁厚的皇帝,要谈到他的性格,在这里必须先提提他的师傅,有名的滑头儒生叔孙通。
  叔孙通也是山东人,在秦朝时就被征召为博士。这家伙很会见风使舵,当年陈胜、吴广造反的时候,人头畜鸣的秦二世召集诸儒生讨论,很多儒生都以为生活在自己当家作主的新社会,义愤填膺地表示,这是犯上作乱,要二世发兵击灭。哪知道二世并不领他们的情,因为他觉得儒生们的说法很离谱,怎么可能?自己的统治这么英明,怎么会有人愿意造反?一定是儒生们危言耸听,意图破坏全国上下的大好形势,恶毒攻击朝廷。因此,儒生们一边在口沫横飞,慷慨激昂;二世的脸却乌云密布,山雨欲来。
  叔孙通在一旁冷眼旁观,发现二世这个人渣已经无可救药,就跑上前谄媚地说:“陛下不要听他们这帮腐儒的话,您是如此的伟大光荣正确,各级有关部门的官吏们在您的英明领导下,都勤勤恳恳,廉洁奉公;老百姓也都喜笑颜开,安居乐业,怎么可能会去造反。这肯定是一小撮流氓无赖捣乱,自有当地的警察会去处理,哪里用得着发兵。”
  二世的脸上立刻乐开了花,下令把那些说造反的儒生全部治罪,说有强盗的儒生则全部罢免,独独赏赐了叔孙通二十匹帛,一套高档衣服。罢朝后,其他儒生都纷纷指责叔孙通无耻谄媚,叔孙通陪笑着说:“哥们,实在对不起啊,刚才我如果不这么说,说不定会死得很难看。”他跑到家,手脚并用,快捷地收拾了几件衣服,一溜烟就逃回了家乡。
  后来他归顺了刘邦,刘邦看见他穿着儒生的长衫,对他讨厌得不行。他很识趣,第二天马上换了套短衣,还是刘邦老家的楚国风味。刘邦见了大为欢喜,觉得这小子挺没有原则的,很讨人喜欢。
  叔孙通也时不时向刘邦推荐一些人才,不过都是些孔武有力的流氓无赖加强盗。他的弟子们有些不高兴,抱怨说:“大哥,我们侍候您好几年了,您经常能见到汉王,却从来不把我们推荐一下,反而推荐一些流氓,未免太不讲感情了罢。”叔孙通笑了笑:“你们啊,真是不识时务。现在汉王为了争夺天下,正和项羽打得热火朝天,每天都冒着残废的危险,迫切需要能打的人。你们掂量掂量自己,能帮汉王打仗吗?”
  儒生们都不约而同地挼起袖子,看看自己细瘦的胳膊,面带羞涩地说:“打不了。”
  叔孙通嗤的笑了一声:“这就是了,拜托你们用自己的猪脑子想想,我这会儿推荐你们去送死啊?你们也别沮丧,跟着我,该给我捶背还捶背,该侍候我洗脚还是照样来。等天下平定,我不会忘记你们的。”
  刘邦当皇帝后,因为群臣都是泥腿子出身,一点礼节都不懂,刘邦为此很烦恼。叔孙通知道机会来了,进谏说:“我们这群儒生确实不能打仗,难怪陛下您看不起。但是现在天下平定了,打仗不重要了,我觉得应该发展文化了。我们玩礼仪很有一套,您要不要尝试一下?”
  刘邦抓抓头皮,说:“麻烦不麻烦?”
  叔孙通笑了:“礼仪这东西,从来就是根据人情来量体裁衣的,如果高不可攀,除了假模假式的人,谁受得了?所以夏商周三代各有各的礼,您放心,我一定做到繁简合适,让您感觉爽为止。”
  汉七年的十月新年,长乐宫落成典礼那一天,诸侯功臣们都来觐见刘邦。叔孙通命令主管官员把群臣一个个引入大殿,廷中陈列满了警卫,都全副武装。赞礼的官员叫“疾走”,群臣就要疾走;叫“跪”,群臣就得跪。文官站在东边,武官站在西边,一丝也不能乱。不听话的就拖出去治罪,搞得往日不讲礼节的土包子将相们都战战兢兢,毕恭毕敬。刘邦看在眼里,喜上心头,开心地大叫道:“爽啊!今天才知道当皇帝可以牛逼成这样。”
  叔孙通这才找到机会,把自己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弟子们列了个名单,全部推荐给刘邦,刘邦照单全收,封官赐爵。弟子们欢呼雀跃,赞美道:“师傅真是圣人啊,能够与时俱进。不服不行。”
   txt小说上传分享

吕后称制功臣忍(2)
虽然叔孙通这么滑头,但他也不是一味阿谀取宠的人,如果碰到可以讲道理的人,他还是毫不含糊的。这符合孔子他老人家谆谆教诲的:“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叔孙通可谓精通儒家之道。
  刘邦当初想废掉太子,改立赵王如意的时候,叔孙通不答应,因为他那时正当着太子太傅,而刘邦也是从善如流的人,所以他引经据典,极力反对,搞得刘邦只好承认自己是开玩笑。叔孙通还不依不饶地说:“有没有搞错?立太子这种事,是国家的根本,怎么能随便拿来开玩笑?”刘邦不得不再退一步:“拜托,别没完没了了,我听你老人家的,这总行了罢?”
  惠帝当了皇帝,叔孙通也曾经因为很多礼仪问题对惠帝进行劝谏,有这么一位儒生师傅,惠帝多少会受点影响。所以史书上这么评价惠帝:
  孝惠帝是个好人,内,知道爱护宗室兄弟;外,懂得尊礼宰相。对齐王和赵王非常关心,真是恩情深厚。听了叔孙通的劝谏,就凛然敬畏;得到曹丞相的意见,则满意开怀,可以算得上一个宽厚仁爱的皇帝了。可惜摊上吕太后这么一个残忍的老妈,家庭出身无可选择,郁郁不乐,闹得英年崩殂,真是可悲啊!
  壹
  惠帝一死,对吕后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在办丧事的时候,她哭得死去活来,但就是一滴眼泪都没有,全是干嚎,搞得功臣将相们都很纳闷。侍中张辟强是张良的儿子,那时才十五岁,非常聪明,看出了其中的蹊跷,就对丞相陈平说:“太后只有惠帝这么一个儿子,可以说是疼爱得无以复加了,现在英年早逝,太后竟然干嚎,一滴眼泪都没下,这正常吗?这说明她心里有很重的忧虑,哭的时候没有心情。”
  陈平问:“有什么忧虑?”
  张辟强说:“当然是害怕你们这帮人对她们吕氏家族发难了,毕竟刘姓天子驾崩了,他们怎么放心得下。”
  “那怎么办?”陈平也有点惊恐,因为他深得吕后宠幸,真要闹起政变来,说不定自己会首先人头落地。
  张辟强道:“你们应该请求拜吕产、吕禄为将军,监管南、北两支军队,这样的话,太后一定会高兴,大家也就各自保平安了。”
  陈平高兴地说:“好,我马上照办。”
  当时的右丞相是王陵,秉性耿直。吕后想把自己的家族子弟立为诸侯王,问王陵有什么意见。王陵说:“当年高皇帝曾经杀白马立誓,誓词说得好:‘不是姓刘却胆敢称王的人,天下人都不能放过他。’你们既然姓吕,当王恐怕不合适。”
  吕氏气坏了,转而去问陈平和周勃,这两个人马上表忠心,说:“高皇帝当年打天下,当了皇帝,分封他的子弟们为王,这是人之常情;现在您老人家称制,掌管着皇帝一样的权力,分封自己的子弟为王,也完全说得过去。臣等全力支持。”
  吕后大喜,马上下诏,封自己哥哥的儿子吕台为吕王(第二年,吕台死。子吕嘉嗣位。六年,因为行为骄恣,被吕后废掉,改立吕台的弟弟吕产为吕王,两年后又改封梁王,不到自己的封地上去,而是在中央当太傅。同年十一月,吕后又封吕禄为赵王),其他姓吕的后辈六人则封为列侯。
  王陵气得大骂陈平和周勃:“你们两个人真他妈的厚颜无耻啊,把高皇帝当年的盟誓当成耳旁风了,看你们将来到地府怎么有脸去见他老人家?”
  陈平憨厚地笑了笑:“当面抵触君主,这个我不如你;但是安定刘氏社稷,你就不如我了。”意思是咱们走着瞧罢,以后你会知道我的用心的。
  那时候以右为尊,为了报答陈平,吕后罢免了王陵的右丞相职位,升左丞相陈平为右丞相,她自己的宠臣辟阳侯审食其则升为左丞相。
  惠帝之死,可能是吕后思想的一个转折点,也许她以前并没有取刘氏而代之的想法,但独生儿子已经没了,时势逼着她必须做一些政治思想的转变。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吕后称制功臣忍(3)
在详细讲述之前,我们先得看看现在的皇帝是谁。
  起初,吕后把惠帝后宫某位姬妾生的儿子交给皇后张氏抚养,那位姬妾则被吕后杀了。惠帝一死,这个小孩子即位,史书上称为少帝。除他之外,惠帝还有五个儿子,全部封为王侯。
  惠帝活着的时候,尽管自称不理政事,但偶尔还是会履行一下皇帝职责的,比如他听说曹参当丞相不负责任,天天只知道喝酒唱歌,就派曹参的儿子去询问劝告;听人说辟阳侯审食其和自己的老妈有一腿,还想杀了审食其。他一个二十多岁的成年人,吕后要把他完全当成空气,也不大可能。但既然他死了,吕后当然就毫无束缚,可以随心所欲了。
  吕后元年,她把御史大夫赵尧免职下狱。因为这个家伙当年竟然给刘邦出主意,想保全戚姬和赵王母子。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吕后这股怨气还没排泄干净。惠帝活着的时候,这点小仇自己还有点不好意思报复,现在自然就毫无顾忌。
  四年,她宣称少帝患了精神病,把他废掉了。因为这个不识相的傀儡皇帝,竟然声言:“太后杀了我的母亲,等我长大后要为她报仇。”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七年,她还杀了刘邦的另外两个儿子:赵幽王刘友、赵共王刘恢。刘友本来在高皇帝十一年封为淮阳王,赵王如意被吕后毒死之后,刘友被徙封为赵王。开始他和吕氏家族的关系还不错,和吕氏家族的一个女子结了婚。但这显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