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小地主1-947 >

第408章

重生小地主1-947-第408章

小说: 重生小地主1-94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蔓儿不由的扭头看了连老爷子一眼。连老爷子本来因为陪笑已经有孝僵的面皮;变得更加僵硬;脚步加快;像是想要尽快远离身后的议论。

    等连蔓儿一众人到家的时候;张庆年和张王氏已经从镇上回来了;陆家老爷子带着几个儿子也都被请了来;五郎做主;又将吴玉贵和吴家兴父子;还有吴王氏和吴家玉一家子都请了过来陪;这下子;屋子里面可就热闹了。

    男人们在前厅;张青山和陆家老爷子聊的最为投机;张青山也没忽略连老爷子。陆家老爷子尊重连老爷子是连守信的爹;五郎的爷爷;也对连老爷子十分有礼。连老爷子本来健谈;在这样的诚;他的话也不算少。但是;不知道怎地;看着坐在人群中的连老爷子;身上却似乎围绕着一层解不开的寂寥。

    女人们则都去了后院;在上房东屋坐了。

    “你们咋去了这老半天;”张氏就问连蔓儿;“刚才都想打发人去叫你们了。”

    张青山去看连老爷子。也不过是把礼物送过去;略唠一会嗑;就该把人请过来;大家一起唠嗑吃饭。应该是去去就回的。

    “哎。”连蔓儿就故意叹了一口气;这屋子里也没有外人;而且对于连家的事情都是了解的。所以她也就没有避讳。

    “……刚进村口;就听见我奶哭了。老何家那两个小子偷吃碗架子里的东西……”连蔓儿就将刚才在老宅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就不该收留那一家人。”吴王氏就道;“不是说谁心眼不好啥的。这也得看是对啥人。乡里乡亲;要真是懂事;规矩;大家伙帮帮忙;咋地也不能少了他们的一口饭。老何家这几口人。懒的懒;赖的赖;就是不作法。谁敢收留他们;谁愿意收留他们啊。”

    “谁说不是那。”张氏就叹气;“现在收留了这些天。还是要给撵走;真就不如一开始就干脆不让他们进门。”

    “这事是办左了。”张王氏就道;“不是我做晚辈的说话直。采云他爷以前可没少夸你们老爷子;可我看他办的这一桩两桩的事;可不是那么回事。”

    “说是要撵走;我看怕没那么容易。请神容易送神难。”李氏就道。

    “估计我爷也是知道;所以他自己都不出面;说是让我二伯和我二伯娘开口撵人。”连蔓儿就道。

    “就这样怕也难。”吴王氏道;“这边的老爷子要脸。那老何家可是没有脸可要。好不容易得这个地方;肯定不愿意走。”

    “那到时候就看我二伯和我二伯娘的了。”连蔓儿就道。

    依她看;连守义和何氏对于何老六媳妇和何家这三个孩子;并没什么深厚的感情。连守义先不必说;就是何氏;作为亲姐姐对何老六的死也没表现出多大的悲哀。对于兄弟媳妇和侄子侄女们;何氏的情感就更加淡薄了。

    “对了;我听从太仓过来的人说;说是看见赵秀娥了。”吴王氏突然道。

    “哦。”大家的注意力立刻就被吸引了过去。

    “二郎媳妇还在太仓;她在那干啥那;跟谁在一块。”张氏就忙问道。

    “那不是老赵家的父子两个都被判了流放吗;听说赵秀娥到处找人给活动。”吴王氏就道。

    赵秀娥一个女人;又没有什么家庭背景;能找谁活动;又能活动出什么结果来;连蔓儿对此并不乐观。

    “那给活动的咋样。”张氏就又问。

    “能咋样;该流放还是流放;听说很快人就要走了。”吴王氏就道;“赵秀娥也不认识啥人;就是在太仓的时候跟着掺和事;认识了俩人。她觉得她挺能够儿的;就去找人家。结果;你们也能猜到;老宅那边的人一倒;谁还认识她赵秀娥是谁啊;……把个名声是全毁了。”

    名声全毁;不用说;大家也能猜出是怎么回事。

    “说是还回了锦阳县城一趟;找那个周捕头。”吴王氏说到这里;又略微停顿了一下。

    一屋子的人;就都屏息听着下文。赵秀娥和周捕头之间闹的那次事情;大家可是都知道的。

    “听说周捕头也没给她面见;就让周捕头的媳妇带着人把她给赶出来了。……说是在太仓;她还去找了人家王七;人家也没理她。眼瞅着这事啥希望也没有了;也不知道她接下来会打啥主意。”吴王氏最后道。

    “这样的人;到啥时候心里都有道道儿。”张王氏就道;“估计;还得回这来。好歹还有男人和孩子那。”

    “对了;有没有人看见英子啊。”张氏就又问吴王氏。

    “这个还真没人看见。”吴王氏就摇头道。

    “这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英子她爹这辈子可有靠了。”张王氏就道。

    一说起老宅;就是无限的烦心事;所以;大家很快就转移了话题;吴王氏和张王氏更是凑在一处;嘀嘀咕咕地不知道说些什么。

    很快酒席就置办好了;前厅一桌招待男;后院一桌坐的是女。吃过了饭;连老爷子;陆家父子和吴玉贵一家都先后告辞;张青山也让张庆年去套车;要回家。连守信和张氏就留张青山和李氏在家里多住些天;老两口就说要过年了;家里也有事;不肯留。

    张氏带着连蔓儿早就将给张家的年礼都准备好了;有四板冻豆腐;四条大鱼;四只鸭子;四个尺头;十斤猪肉;十斤羊肉;十斤牛肉;一袋五十斤的春小麦面粉;一袋二十斤的大米;两坛葡萄酒;两坛白酒;另外还有两盒茶叶和两匣子点心。 

第五百五十四章 变故

    w第一更,三月第一天,求保底月票。

    连枝儿的脸就微微有些泛红。

    关于连枝儿的嫁妆,张氏和连守信其实在连枝儿定亲后,就开始陆陆续续地置办了。比如说去太仓的时候,张氏买了许多的棉花,那就是为了给连枝儿做陪嫁的被褥。又比如说,连守信在建新房买木料的时候,格外买了些,那也是为了给连枝儿做陪嫁的,比如说陪嫁的大小柜子,箱子,甚至子孙桶等。现在在连家的跨院,就有木工正在做着这样的木工活,由连蔓儿家爸包吃住,并付给工钱。

    至于其他陪嫁的东西,张氏也在一点点的准备。

    庄户人家嫁女,一般有两件纯银鎏金的首饰,那就是还不错的人家。金钗布裙,才是庄户人家最常见的情况。不过,以连蔓儿家现在的条件,连枝儿的陪嫁,金首饰自然是不会少。

    所以,连蔓儿看连枝儿选了龙凤镯,就故意打趣她。

    “枝儿啊,你稀罕啥,随便挑。”张氏就道。

    虽然张氏这么说,但连枝儿却是极为懂事的女孩子,她只挑了一对赤金龙凤镯,一对金丁香,又挑了两根金簪子,就不肯再挑了。

    “这个挑的就过年的时候戴吧,真要给我姐准备嫁妆,到时候咱再请人打圈套的头面。”连蔓儿想了想,就道。

    张氏觉得连蔓儿说的有道理,就点了点头。

    连蔓儿给帮着张氏和连枝儿挑选完,她也没忘记自己。连蔓儿给自己挑了一对各一两重的虾须镯。又挑了一对同样的给连枝儿,另外她也给自己挑了赤金的龙凤镯,金丁香,小凤尾金簪。镶珠小金钗。她还挑了赤金的压发和扁簪,都是和连枝儿一人一份。另外,连蔓儿还挑了几个金戒指。有素金的,有镶嵌的,打算回去一家人分了戴之外,剩下的还可以送人。

    除此之外,连蔓儿又另外挑了四个赤金璎珞的项圈,四个不同样式的金锁片,这是五郎。连枝儿,小七和她自己一人一套的。他们已经有了一套银的,现在正好又添一套金的。

    挑完了金首饰,连蔓儿和连枝儿,张氏一起挑了些花样精致的银首饰。临出门时,银楼的掌柜又拿了几对极漂亮的金镶玉镯子出来,连蔓儿又和连枝儿一人挑了一对。娘儿几个花出去一整包的银子,一人收获了一匣子的金首饰,连枝儿和连蔓儿的自然最多,张氏却不肯多买。

    最后,连蔓儿还问了银楼的掌柜,有没有手艺好的匠人,能够打造成亲的全套金头面的。要掌柜的推荐给她们。连枝儿不急着成亲,但是头面可以提前慢慢的打制,毕竟慢工出细活。

    从银楼出来,一家人又奔了皮货铺子。因为早和铺子的掌柜打了招呼,她们一进门,就被请进雅室待茶。那掌柜的亲自带着人,捧了铺子里最上好的皮子让她们挑选。

    连蔓儿就挑了几件灰鼠,几件银鼠,又挑了几件秋板的貂鼠。

    连蔓儿自己打算做一件灰鼠的皮裙,一件灰鼠的皮袄,再加一件银鼠的马甲。至于貂鼠皮,她打算做一个貂鼠的昭君套,再做一件貂鼠的大毛披风。

    这还是考虑到自己正在长身体,做多了,明年穿着不合适,要不然,连蔓儿肯定要多做两件。连枝儿却说只要做一件灰鼠的马甲就行了。

    “蔓儿总要出门,我又不出门,做这么多衣裳干啥。”连枝儿如是说道。

    其实,连蔓儿明白,连枝儿是问过了掌柜这灰鼠皮,银鼠皮和貂鼠皮的价格,觉得太贵重了。再加上刚才在首饰店里花的钱,又考虑到家里要为她添置嫁妆,又要花用大笔的银钱,所以自己就想俭省一些。

    俭省却是不必,但不必要的浪费却是可以避免的。即便娘儿三个里面花钱最不心疼的连蔓儿,其实在消费上面,也是颇为理性的。

    按照连枝儿的年纪,她的身量也还能长。

    “……这一批的皮子格外的好,好几年没出过这么好的皮子了。”那掌柜的见她们低声商量,就在旁边笑道,“就是现在不急着做衣裳,买下来,留着以后再做,也划算的很。”

    掌柜的话,正应了连蔓儿的心思。

    “娘,咱就多买几件。到时候咱们看,给我姐陪送做成的衣裳也行,陪送毛皮也行啊。”连蔓儿就道,“现在买了,也省得到用的时候,找不着好毛皮。”

    “我哥,小七,还有我爹,这过年咋地也得一人也做上一件两件的吧。”连蔓儿又道。

    听连蔓儿这么说,张氏自然没有异议,当下,娘儿三个就挑了许多的毛皮,让皮货铺子的人直接送去她们在柳树井胡同的宅子。

    接下来,娘儿三个又逛了几家铺子,买了各色的尺头,又选了些南边运来的干货,干果蜜饯等,林林总总的东西大包小包地几乎塞满了车子,才心满意足地回了柳树井胡同的宅子。

    皮货铺子很快就将她们挑的皮货送了过来,连蔓儿又打发人请了县城有名的裁缝过来,给娘儿三个量身量,选皮货,选尺头,定衣裳的样式。

    张氏是一身皮袄,皮裙,一件皮大氅。连枝儿和连蔓儿也是一身的皮袄,皮裙,大毛的披风。连蔓儿和连枝儿另外还定做了昭君套,灰鼠袖筒。连蔓儿额外多一件银鼠的马甲。

    至于连守信,五郎和小七则是一人一件皮袍子,五郎多一件皮大氅,小七多一件皮披风。

    连蔓儿在皮货行的时候,额外买了熟好的鹿皮,又叫了县城有名的鞋匠来家里,给一家人一人定制了一双鹿皮靴。

    为了采办年货,一家人在县城住了两宿,第三天吃过早饭才坐车回了三十里营子。

    到家之后,钟管事就迎了上来,将买回来的东西从车上卸下来,进了屋,钟管事刚要向连守信禀报事情,外面就禀报说二郎来了,要见连守信。

    “老爷,老宅那边大当家奶奶昨天不见了。”钟管事就忙对连守信道,“周围都找遍了,没找着。”

    古氏不见了,连蔓儿正在收拾东西的手不由得停了下来,心想,古氏终于不见了!

    而二郎现在急急忙忙地过来,恐怕就是为了这件事。

    连守信就叫人让二郎进来。

    “四叔,你可回来了。”二郎一进屋,看见连守信,一张焦急的脸上,顿时就露出松了一口气的表情。

    连守信就问二郎出了什么事。

    “是我大伯娘出事了,昨天说出去捡柴禾,结果到晚上都没回来。”二郎就告诉连守信,“我们出去到处都找了,没看见人。这都过了一个晚上,人还是没信儿。我爷和我奶都着急上火,昨天晚上就让我和三叔过来找四叔,四叔你没回来。四叔,我爷说让你回来后,赶紧回老宅一趟,商量商量这个事咋办。一个大活人,不能就这么没了啊。”

    古氏不见了,老宅的人找不到,所以来找连守信帮忙。

    “二郎,你先回去,让你爷和你奶别着急,我马上就过去。”连守信想了想,就说道。

    二郎答应了一声就走了。

    “上房这事啊,咋一件接一件的,就不能让人省省心。”张氏就皱眉道,继续收拾着手里的东西。

    连守信虽然跟二郎说了,立刻就去老宅,但等二郎走了半晌,他也是该干啥干啥,并没有要去老宅的意思。

    古氏不见了,连蔓儿一家人都不着急。三十里营子周围的民风淳朴,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