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小地主1-947 >

第218章

重生小地主1-947-第218章

小说: 重生小地主1-94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玉贵、吴家兴、连同两个壮劳力的短工,再加上一架犁杖的加入,让连蔓儿家种地的速度增加了不止一倍。

    一边干活,连守信和吴玉贵一边还唠嗑。

    吴玉贵平常做着牙侩的行当,收入颇丰,家里另有一百多亩的地。他家里常年雇着一个打杂的粗使。另外每到农忙的时节,都会雇佣短工。一年两季、春耕和秋收,吴玉贵和吴家兴父子俩都会下地。领着短工干活。至于平常侍弄庄稼,就多交给可靠的短工来做。

    吴家兴的娘王氏和妹妹吴家玉都是不用下地干粗活的,只在家负责做饭。

    “守信兄弟。你家那铺子是来钱的行当。依着我,以后这下地的活计,还是雇几个工来做。要不,你们这两下忙着,身子吃不消,还耽误了生意。”因为交情越发好了,吴玉贵对连守信说的话就比较实在。“这十里八村的人我都熟,你要雇人,我介绍几个本分可靠的给你,保准你不操心。”

    连守信开买卖赚钱。这统共不到一年的工夫。他的思想意识里,还停留在原来的阶段,地少不够种,多多买地自己种。雇人种地这种事,他是想都没有想过的。

    “现在你这五十来亩地。你自己种勉强还种的过来。等你再买了地,你就种不过来了。”吴玉贵笑道。

    连蔓儿在后面听见了吴玉贵说的话,暗暗的点头。他们家肯定还会再置买田地的,到时候他们种不过来,不是佃出去给人种,就是雇人帮着种。

    庄户人家中。有的比较贫穷,地少甚至没有土地。这些人为了糊口,或者佃种别人的土地,或者给人打短工,当然也有受雇做长工的。比如吴玉贵这样,地不算太多的地主,请的是短工种地。而像王举人家那样的大地主,家里可是养了十几个的长工种地。

    连蔓儿家虽然种地没有雇工,但是她们的早点铺子里,跑堂的石娃子、厨房帮工的赵氏,还有打扫厕所的王老汉,也都是她家雇的工。

    “吴三叔,那咱说好了,等我家要雇工,你帮我们找几个可靠能干的人。”连蔓儿就道。

    “好咧,包我身上。”吴玉贵笑着答应,又扭头向着连守信和张氏道,“枝儿和蔓儿这俩孩子可真难得,又勤快,又心灵手巧的,这家里家外的活一把手抓。这以后谁家娶回去,那就是谁家有福气。”

    连枝儿的动作就慢了下来,她已经到了听到说自己的婚事,就会害羞的年纪了。

    连蔓儿倒是没什么,可也知道这个时候她不好再往前凑,只是两只耳朵恨不得竖起来,听吴玉贵和连守信他们接下来会说些什么。

    “我这俩闺女都是大脚,也不想高攀啥富贵的人家,就咱这普通庄户人家,只要家里和睦,老人们和气,待她们好,孩子们和和气气、对脾气的就行。”张氏接上了吴玉贵的话茬道。

    这会工夫,雨又大了一点。吴家兴牵着牲口,走过连枝儿的身边,脚步就慢了下来。

    连枝儿的头发已经被雨给淋湿了,吴家兴四下打量了一下,见没人注意他,就抬手将自己头上戴的草帽摘了下来,往连枝儿跟前递过去。

    连枝儿没接,还往旁边躲了一下。

    吴家兴固执地拿着草帽,保持着递给连枝儿的姿势。

    可巧,不远处的连蔓儿这个时候抬起头来,正好看见这一幕。吴家兴和连枝儿两个敏感地察觉连蔓儿投射在他们身上的目光。连枝儿忙离吴家兴远了点,低着头干活,也不吭声。

    吴家兴拿着草帽,拐弯朝连蔓儿递过来。

    “蔓儿,草帽给你戴。”吴家兴向连蔓儿笑道。

    连蔓儿眯了眯眼,心说,别以为我没看见你的小动作。想讨好我,早干嘛去了。要不是我姐不要你的草帽,你还想不起来给我那。对了,要不是我看见了,你也想不起来把草帽给我戴!

    “切!”连蔓儿故意扭过头,不搭理吴家兴。

    吴家兴拿着草帽有些不知所措起来,连枝儿发觉吴家兴的窘态,便有些心软,她不好说连蔓儿。

    “家兴哥,草帽你自己戴吧。我们没事的。”连枝儿就道。

    “我姐头发已经湿了,再戴草帽管啥用?”连蔓儿走近了些,故意说道。

    吴家兴在同龄的男孩子中,算是比较老成的。但是被连蔓儿这样说,还是让他窘的红了脸。他是早就想把草帽给连枝儿了,但是要鼓起勇气真的这么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是吗?

    除了自家的妹妹吴家玉,吴家兴并没有与其他的女孩子相处的经验。而吴家玉文静话少,从来不会抢白他。

    吴家兴可怜巴巴地窘在了那里。

    连蔓儿看在眼里,几乎要暗笑到内伤。总是一副老成样子的吴家兴,其实也不过是个脸皮嫩的少年,她就这么一句话,就让他呆若木鸡了。实在是太好玩了!

    “蔓儿……”连枝儿偷偷嗔了连蔓儿一眼。

    正在这个时候,小七拿着三顶草帽从家里回来了。

    “吴三叔、家兴哥……”小七看见吴玉贵和吴家兴便招呼道。

    “哎。”小七的到来,总算将吴家兴从窘境中解救了出来。吴家兴也早看见连蔓儿忍笑的模样,知道她是故意恶作剧,窘是不窘了,但是心里又多了一个新的急需解决的难题。

    连蔓儿家只有三顶草帽,一家人很是相互让了一番,最后这三顶草帽分别落在了张氏、连枝儿和连蔓儿的头上。吴家兴的草帽戴在了小七的头上,这是他自己坚持的。

    少年虽然没有经验,但却有一颗灵通的心。他相当快地意识到,他的追妻路上,有一些人,是必须要首先讨好的。

    接近晌午的时候,天也放晴了。

    “你带孩子回家做饭去吧。”连守信就对张氏说道。

    “行。”张氏点头,“晌午在哪边吃?”

    “去铺子那边吧。咱打算晌午做的菜都放铺子那边了不是吗?”连蔓儿在旁听见了,就忙道。

    “对,晌午咱还是去铺子那边吃。”连守信就道。

    张氏就带着连枝儿和连蔓儿先回了铺子。要招待吴玉贵和吴家兴父子,还有请来的两个短工,晌午的饭就不能向他们自己吃的那样随便。

    “娘,要不,咱就烙饼吧。实惠、顶饿。”连蔓儿提议道。

    “对,就烙饼。”张氏想了想,便同意了,“还得再多炒俩菜。蔓儿,你再去镇上买两斤肉回来吧。”

    “哎。”

    连蔓儿答应了一声,就提着篮子往青阳镇上来。她先是在肉铺子里买了三斤肉,又去酒铺子里买了一坛的酒。因为下午还要干活,晌午连守信他们是不会喝酒的。不过,吴玉贵不可能只帮他们干半天的活,等到晚饭的时候,这酒就能派上用场了。

    等连蔓儿提着篮子从镇上回来的时候,张氏和连枝儿已经烙好了饼,配菜也准备齐全了,将肉切了,就开始炒菜。

    鸡蛋炒韭菜,豆芽菜炒肉、木耳炒肉,肉片炖干豆腐,再加上一锅大骨头海带汤。买的干豆腐也没有全炖,还留了一些,另外准备了大葱和大酱。庄户人家,有的就爱这一口,吃起来爽口。

    连守信带着吴玉贵父子一行人回来的时候,张氏母女三个也已经将饭菜都做得了。

    一顿饭,大家伙都吃的很满意。饭后,也不歇晌,一众人又回到地里干活。

    因为有吴家父子和两个短工帮忙,第二天傍晚,连蔓儿家的地就差不多都种完了。她们收工的路上,天上下起了大雨。

          ………………      

    送上二更,求粉红。月底,求大家粉红大力支持。(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二章 抱怨

    雨越下越大,就是最恨活计、最肯干的庄稼把式也在地里干不下去了,都纷纷抗了农具往家里走。

    等张氏带着连枝儿和连蔓儿做好了饭菜,大家都坐在了饭桌旁的时候,外面的雨还在下,而且还有越下越大的趋势。

    “这雨照这个下法,明天这地都进不去了。”连守信看着窗外细密的雨帘,对吴玉贵举起了酒杯道。进不去地,就干不了活。得等地里干一些,才能继续种庄稼,这就耽误工夫了。“这次得亏三哥你来帮忙,不然,我们今天是说啥也种不完。”

    “自己人,还客气啥。”吴玉贵也拿起杯子,跟连守信碰了碰,就滋溜喝了一口道。

    有吴玉贵、吴家兴和两个短工,一共四个壮劳力帮着连续干了两天,连蔓儿家只剩下地瓜因为地瓜秧子还没长好,所以暂时没有种,其余的庄稼都种完了。所以,这天晚饭,连蔓儿家准备的饭菜特别的丰盛。

    “明天不用干活了,咱这酒就敞开了喝吧。”连守信笑道。

    地种完了,心也跟着松泛了,有吴玉贵父子来帮忙,连守信心里又添了高兴。不得不说,连守信此刻的心情是格外的好。

    五郎和小七也都在桌上吃饭,他俩年纪小,连守信和张氏自然是不许他们喝酒的。吴家兴年纪略长,平常也跟着吴玉贵在外面应酬,是喝酒的,因此张氏也给他准备了一个酒杯。吴家兴只喝了一杯,就说什么都不肯再喝了。只殷勤地给连守信和吴玉贵倒酒。

    男人们喝起酒来,饭菜都不太吃,话却多了起来。

    “家兴这孩子老成。以前还不知道,这次一看,这孩子干农活也是一把好手。要说你们家,孩子也不用干这个。这孩子肯干,不花俏。是个成大器的。”连守信夸吴家兴。

    这两天,吴家兴干活很舍得卖力气,一看也是做惯活计。并不是花架子。他话也不是很多,但却很有眼色,每句话说出来。都能让人觉得舒坦。

    “就是一般孩子,比不得五郎和小七。……念过几年书,也没念出啥来,就跟着我在外面跑跑。这孩子记性好,人家说啥话,有啥事,他听见就能记住,比我用笔记下来的还准当、还全乎。因为这个,我这两年撮合成的生意都多了两成。心里有几分灵透劲儿,不会别人那花言巧语的。办事比别人实诚。这孩子这性子,做我这行也好也不好。”

    连蔓儿往屋里端菜,正听见吴玉贵这么说吴家兴。连蔓儿暗笑,这父亲说儿子,谁都能听出来是明贬暗褒吧。而且句句都对连守信的心思。

    “比别人实诚,这行当才能做的长久。”连守信就道,他就喜欢实诚人。“那花言巧语的,咱和他打一次交道,下次谁还找他?要交事,还得找家兴这样的。吴三哥。要我看,有你这些年打的基础,家兴以后肯定能比你还干的好。”

    牙侩纵然讲究个能说会道,但是人们做交易,显然更注重的是诚信。吴家父子做牙侩,已经很有口碑了。吴家兴有好记性,浑身还散发着实诚、可靠的气息,这分明是做中间人的极大优势。而且能说会道,也不是说的越多就越好。

    “以后,也就家里这百十亩的地,接我的班做牙侩,一辈子吃喝倒不愁,大富贵就不敢说了。”吴玉贵说的很谦虚。

    “咱庄户人家,谁有啥大富贵。你们的日子,就是头牌的日子了,咱这十里八村能比得上你们的少。……再说,过日子,还是得讲究个安稳。一家子和和睦睦,亲戚朋友和和气气,比啥都强。”连守信道。

    连守信是个庄稼人,一直过的都是比较清贫的日子。但是他对钱财富贵,却看的比较轻。简单地说,连守信就不是一个嫌贫爱富的人。他对物质看的淡,而对精神上的东西看的却比较重。

    连蔓儿在连守信身上得出一个结论,是注重精神还是注重物质,其实与一个人读过多少书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

    “家兴赶年就十七了吧?”吃喝了一会,连守信又问。

    “家兴生日小,冬月生人。等过年就满十七了。”吴玉贵答道。

    “家兴十七,那是属鼠的不?”张氏问了一句。

    “对,是属鼠的。”吴家兴忙应道。

    “是冬月哪一天生人啊?”张氏又问了一句。

    “冬月二十。”吴家兴老实地答道。

    “啊。来,这汤凉了,喝这个,热乎的。”张氏就将凉了的汤换下,另上了一大碗热汤。

    这一顿饭,说说笑笑的,直到天黑了,才算吃完。

    …………

    劳累了数天,这天夜里,连蔓儿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睡的特别沉。第二天早上起来,天已经放晴了。

    “哎呦,啥时候了。”连蔓儿从炕上坐起来,看见外面的天光,就知道时辰肯定不早了。

    “睡醒了?洗洗就吃饭吧,给你留饭了。”连枝儿从外面走进来,看见连蔓儿醒了,就说道。

    “姐,你咋不叫我啊。咱娘她们早都去铺子里了吧?”连蔓儿一边抱怨,一边穿好衣裳、洗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