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良田千顷 坐酌泠泠水 >

第166章

良田千顷 坐酌泠泠水-第166章

小说: 良田千顷 坐酌泠泠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娘,去睡吧。”入画收拾好东西,见江凌仍坐在这里,过来唤道。
  “我睡不着,坐一会儿再去。”
  秦忆的武功比起江凌来不知高出了多少。大概这番对话被他听到了,向旁边的士兵交待一声,站起身来大踏步从前面走了回来,走了几步,他回转身体,看到远处的流民并未有异动,这才重新转身,走到江凌身边,低声道,“赶紧进马车去睡觉。”
  江凌看到他关切的眼睛,心里一暖,点点头:“好。”她知道,如果她再不进马车里去睡觉,秦忆在前面会不安心的。
  带着甜甜的心情,江凌进了马车,跟入画每人张靠椅,再盖上毯子,合衣而卧。
  有秦忆在外面守着,虽身处野外,流民围窥,江凌仍心里安宁,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一夜好眠,第二天睁开眼时,正是她生物钟每日清晨醒来的时辰。
  此时天还没有亮,火堆的亮光透过车帘照了进来,外面除了火堆的“噼啪”声,甚是安静。江凌看入画睡得正香,轻轻地起身走了出去。
  秦忆带着士兵、护卫仍跟明晚她睡前一样,守护在他划的那条线处。不过此时除了秦忆与他身边的王越挺直着腰坐在那里,其他人都用剑撑着身子,将头埋在胳膊里,睡得正香。远处的流民烧了几堆旺火,全都睡卧在火旁。
  凝望着那个高大挺拔的身影,一股热流流过江凌的心田。她简单地洗漱了一下,便弯下腰去,将空间水注到锅里,放到了火上。
  “凌儿,你怎么起来了?”秦忆听到声音,转过头看到江凌,起身走了过来,轻声问道,看向江凌的双眸如星辰一般闪亮。
  江凌抬起头,对他一笑:“我平时都是这时起来练功的。昨晚睡得很好,你不用担心。”
  秦忆看看对面,在江凌身边坐下:“昨晚睡得可好?”
  江凌看着火光中秦忆如刀刻一般立体的俊颜,心里柔情一片,点头道:“好。你就这么守了一夜?”火光中,她墨玉般的双眼眼波流转,宛然如春江之水,顿时把秦忆看得痴住了。好半天,他才收回目光,向王越看了一眼,轻声应道:“我们
  轮流睡了。”
  江凌知道他身为统领,必是睡的最少的,但见他神采奕奕,便把关心咽了下去。秦忆带兵,自有他的一套做法,她只要在他后面支持他就行了,没必要唠唠叨叨指手划脚。
  “饼吃完了吗?”想起昨晚为了不刺激那些流民,秦忆只啃了两口饼,江凌又问。
  “吃了,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你不用担心。”秦忆温然一笑,伸出手,将江凌耳畔的头发捋到耳后,凝望着她的他的眼,于幽静中显得温柔,眼里闪着让人心跳的爱恋的光芒,夺人心魄。
  江凌看了一眼背对着他们的王越,嘴角一扬,垂下眼眸。却感觉自己的手落入了一个大掌里。那只手温暖而有力,还有一点薄薄的茧子,让她感觉异常踏实而安宁。这种感觉,跟她在青山村后掉入山崖,跟秦忆在火堆旁坐了一晚有些相似,却又感觉不同。那个时候,秦忆在她眼里,只是一个稍有好感的男子;而现在,他们彼此将成为对方一生的挚爱。
  两人就这么静静坐着,再不说话;但两人心田里流畅着的情怀,却像春水春花一般静谧而灿烂。
  “那个,秦忆,我……”这么坐了一会儿,江凌有些难为情地抬起头看向秦忆。
  “嗯?”秦忆转过头来看她,眼眸又黑又亮;声音雄浑低沉,却又温柔如水。
  江凌咬了咬唇,看了看四周。
  秦忆看了她一眼,站了起来,四处观望了一下,拉着江凌“呼”地一声,跃上后面的山丘。
  “在这里吧,这里没人。”秦忆拉着她的手,到了山丘后面的暗处,用树枝敲打了一下那里的平地;“我在那里,有事叫我。”说完,转过身向前走了几步,站在了高高的山丘顶上。他身材颀长俊挺,衣襟被晨风吹得猎猎飘动,长长的墨发,在风中轻舞。
  他怎么知道我要上厕所?江凌看了秦忆一眼,咬了咬牙,默念了几遍:我是穿越女我怕谁?这才蹲了下去。
  “好了?”秦忆听得身后的脚步声,这才转过头来,微笑着伸出大手。
  江凌刚才用空间水洗了一下手,倒也没心里障碍,将纤纤素手放入秦忆的手掌里。
  秦忆将她的手一握:“我们下去吧。”说完一运功,带着她飘然而下。
  此时天边已露出一抹白光,陆文远的马车里也有了些许动静。江凌抽出手来,对秦忆一笑:“你去吧。”
  秦忆微一点头,转身大步向前。
  江凌将烧开的水从火上拿下,盛了两碗出来,端到秦忆与王越身边,便看见陆文远和阿生从马车出来了,忙上去向陆文远请安。
  陆文远明显没有睡好,脸上有一丝倦容。他走到秦忆等人身边,看着晨光一点一点将天际照亮,开口道:“叫大家起来,趁
  流民未醒,早些开拨吧。”
  “是。”陆文远这一声命令一下,大家都行动起来。出门在外,一切从简。水囊里的水还是前晚住宿时灌的,这边的水不能喝,所以大家都将洗漱省了。为了路上不下马上厕所落单出危险,甚至连水都不敢多喝。只将东西收拾起来,便上马起程。离他们较近的流民虽然有些人已醒了,但被秦忆昨晚的威力所震慑,不敢呼叫其他人起来,只在马队离开后,跑到山丘深凹处,翻找看看有没有什么吃的留下。
  第二百四十三章 潜规则
  入画透过车帘看到这情景,心里甸甸地难受,对江凌道:“姑娘,其实咱们走之前可以将一袋粮食放在那里呀。反正他们跑不过马,追不上来的。”
  江凌摇摇头,叹道:“一袋粮食,给谁吃好呢?这些人饿疯了,为了那一口粮食,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这里离岳阳不过六十多里,他们再走一天,也能到了。到了那里,官府施粥,他们尚能活下去。可这一袋粮食一放,不知得有多少人为了抢夺这口粮而丧命。”
  入画默然。
  因天色还只是微亮,所以能夜里视物的秦忆便驱马走在了队伍前面,带着马队避开了东一堆西一堆蜷缩在火堆旁的人群,快速上了大路。不过天色尚早,大路上没有了昨天那般一群群的流民,马队的行程快了很多。为了赶路,大家也都在马上啃了两口昨晚还剩的干饼,一路奔驰,终于在两个时辰之后,看到了岳阳的城墙。
  “大人。”秦忆从最前面退转,策马到陆文远的马车旁,“岳阳城门紧闭,城外全是流民。”
  陆文远从马车里伸出头来,往前望了望,抚着胡子沉吟片刻,道:“驶上前去。”
  秦忆纵马前驱,猛地喝令:“刘大勇,左后纵队位列马车旁”
  “是。”
  秦忆右手一振,又呼:“王越,右后纵队位列马车旁”
  “是。”
  士兵与护卫迅速调整马队,以秦忆为首,呈“人”字型,将两辆马阵包围其中,如箭一般向城门驶去。
  秦忆利剑一举:“刀剑出鞘。”
  “噌”地一声,二十几人一齐拔出刀剑。
  城门前黑压压的流民本来正闹哄哄的向城里喊着什么,听得这边马蹄声声,刀剑锵鸣,全都转过了头来。旦见高头大马,直奔而来;马上士卒,威风凛凛;更有刀剑在阳光的反射下,杀气腾腾。俱都张大了嘴巴,鸦雀无声。
  “闪开。”随着秦忆一声暴喝,流民纷纷避让,马队顺利进到里面。
  “士卒立停,马车前驱。以张强为首,后队变前队”秦忆一声令下,马队停了下来,让马车驱入城门前停下,马队迅速在后面变成“人”字,将马车包围在城门前。
  这翻动作,早已惊动了城里守城的将士。急报之后,一个声音从城墙上传来:“来者可是陆大人?”
  “老朽正是陆文远。”陆文远从车里出来,仰首应道。
  “陆大人请稍候。”城墙上的声音甚是惊喜。接着江凌她们便听到城墙里面人马嘶叫,似乎在调兵遣将,一片忙乱。正疑惑间,城门大开,先从里面出来一队身披盔甲的士卒,其中一人对马队拱手高声道:“请陆大人快快入内。”
  只看这严阵以待的架式,秦忆心中便不敢稍有松懈,急令车夫将马车驶入,马队再鱼贯而入。当走在最后的张强准备进入城门时,流民顿时如潮水般涌向城门。
  “如敢上前,杀无赦”从城里出来的士卒高声喊叫,挥舞着兵器,将人群挥退,欲要将城门关上。却不想流民们手里早已准备石头泥块,雨点一般向士卒砸来。幸亏这些士卒有备而来,穿上了盔甲,这才无人伤亡。急急将城门关上,里面的人全都松了一口气。
  “陆大人。”陆文远的马车刚停,便有几名官员急迎上来。
  “吕大人,这城里城外何以势成水火?”陆文远从车里出来,脸色极为不愉。
  一中年男子上前一步,伸手扶了陆文远一把,叹道:“天气炎热,虽在河里打捞了几天尸体,但疫病随时有可能来袭。城里人口众多,某不敢有丝毫疏忽,只能采取权宜之计,紧闭城门。而此时,也还不到施粥的时候。再过几天,待将粥施了下去,百姓们的情绪便不会这么强烈了。”见陆文远不再说话,又道,“陆大人远道而来,请再上车入城先做休息。”
  “防治疫病的药物可曾发放?”
  “已放。”
  陆文远点点头,虽脸色仍是不好,却不再说话,跟各位官员拱手见礼后,便又重新上了马车。
  “姑娘,这些人明明没有吃的了,为何官府却说还不到施粥的时候?”入画在马车里听得吕大人的话,好奇地问。
  江凌摇摇头。前世她虽没有做官,但官场上的很多潜规则她是知道的。看正直的陆文远对过几日再放粮并无异议,就知道这必是唐朝受灾放粮的定例。至于是怎样的规矩,她却是不知,也不想知道。刚才看到灾民们被拒之城门之外,官城却不放粮,她的心绪就一片烦乱。来到大唐已久,生活状况的渐渐好转让她很少再去回想现代的事情。可这会儿,她想起二十一世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情景,忽然很想很想回到现代去。
  自进了城,秦忆肩上的担子便卸了下来。有吕大人骑马走在陆文远车旁,他便退了下来呆在江凌马车旁边。此时听见入画的问话,再透过帘缝看到江凌脸色不好,暗叹一声回道:“受灾之时,朝庭放粮,是有一定规矩的。此时灾民刚刚逃离家园,多多少少会带有一些吃的,所以不必放粮;待过两日,估计灾民的粮食已吃完了,就得开始放粮。不过这时只能放稀粥,否则时日一长,岳阳城里的存粮也支持不了多久。百姓们有稀粥维持性命,就会呆在城外,不会到别的地方去成为流民,甚至流寇,也不会因为赶路而死在路途中。”
  江凌看到秦忆投过来的忧虑的眼神,强按下心里的烦闷,转头道:“可只吃稀粥,这样半饥不饿的,时间久了,那些人怕是支持不了。官府就不怕他们自杀或挺而走险抢劫城池吗?”
  秦忆赞许地看她一眼:“凌儿思虑得极对。所以,稀粥放了一段时间,便要放稠粥了。放稠粥标准是‘插筷子不倒’,也就是说,粥煮好后,将筷子插进去,这筷子不倒,粥的稠度就够了。有了这些稠粥,百姓们情绪就会安定下来。但如果这样的稠粥一直放下去,哪怕是洪水已消,各地灾情已过,百姓们也不愿离去。如是这样,耕种不及时,到了来年,他们还得以乞讨为生。所以为了不让他们耽误农活,到得这时又要放稀粥,百姓们见这里再没有饱饭吃,自然返回家乡耕种田地。”
  “想不到,便是施个粥,也有这么多讲究。”江凌听了,心情稍霁。古代交通不便,别的地方就是有多余的粮食,要想运来支援灾区,也是远水救不了近渴。官府能总结出这样一套救灾办法,不让百姓饿死,也算是做得不错了。再说,这样做,也算是一种隔离,是防止疫病蔓延的最有效的办法。在医疗条件不好的古代,也只能这么做。她看着繁华的街道,来来去去的人们面色平静安详,小贩们吆喝声此起彼伏,与城外简直是两个世界,心情好了很多。
  马车走了一段时间,便停了下来。也不知是因为陆文远带了女眷还是别的,那十几个士兵吕大人安排到驿站住下,而陆文远、秦忆和江凌则被直接带到了他的府中。带着陆文远等人看了一通院子,吕大人道:“这是下官那宅子隔出来的一个小院,有单独出入的大门,大人下榻于此,议事十分便利。”
  陆文远见是一个两进小院,院子虽不大,但环境倒也清幽,布局还算精巧,自是十分满意。
  “正好,小女跟陆姑娘一般岁数,整日说闷的慌。陆姑娘如不嫌弃,住到后宅与小女同住可好?”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