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古代试婚 >

第142章

古代试婚-第142章

小说: 古代试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如此;你得让古先生他们防着点;可别着了你父亲的道。”林兰担心道。

李明允笑笑:“古先生老江湖了;什么人没见过;放心吧,人有张良计;他有过墙梯。”

戌时一刻;果然贼人又派人送信来。信中交代了赎人的具体时间和地点;贼人点名了要李家大少爷一个人前去,不得任何人跟随。若是李府有任何轻妄之举;他们拿不到钱或是不能全身而退;那么今晚御史台的每一位大人都将收到韩氏亲笔书写的检举信,明天一早;京城各大官家的府邸都会收到不利于李大人名声的传单。

李敬贤看完信;半响说不出话来;这些狡猾的贼人;把他的后路全都堵死了;叫他动弹不得;看来要想将韩氏和贼人一锅端的法子是行不通了。李敬贤前所未有的挫败无力;只好又写了一封信,告知京都府尹计划取消。

京郊一座废弃的宅子里;韩氏快要发疯了,这两天;那个精瘦的男子一直逼她写控诉李敬贤的罪状,起初她不肯;尽管她恨死了李敬贤;但他毕竟是明则的亲爹;李敬贤若是倒了大霉;明则也要跟着受连累。男子二话不说;扭头出去;半个时辰后回来;一截断指啪的拍在她面前;男子恶狠狠的说:“你若不写;每半个时辰;我们就剁下那个老奴的一根手指头;剁完了老奴的再剁你女儿的。”

把韩氏给吓的;哪里还顾得上明则的前程;但求能保住明珠的命。

韩氏没什么学问;也就识几个字;如何写的出声泪俱下的控诉状;男子倒也不苛求与她;叫她把她知道的关于李敬贤的所有恶行丑事都说出来;然后拿来一封状纸让她按着抄;没日没夜的抄。

“咣当”;房门被打开;精瘦的男子和那夜见过的刀疤脸一起走了进来。

瘦子拿起韩氏抄好的控诉状看了看;点点头;刀疤脸上前一把抓起韩氏的手;抽出一把小刀来。

韩氏刀疤脸要斩她的手指;吓的魂飞魄散;尖叫道:“你,你要干什么?你们说什么我都依你们;求求你;不要剁我的手。”

刀疤脸凶巴巴的喝道:“你囔什么囔?再囔囔一句;我把你舌头割下来。”

说话间;尖刀划破了韩氏的食指;韩氏惨叫一声。

刀疤脸嫌她吵;一巴掌扇过去;韩氏原本浮肿的脸顿时又大了一圈;刀疤脸捉着韩氏的手;在那些状纸上摁下血手印。

韩氏见刀疤脸不是要砍她的手指;稍稍安心了些;颤声哀求道:“我已经都按你们的意思做了;求求你们;放了我吧你们要多少银子我都给……”

瘦子嘲弄道:“得了吧韩秋月;你都被人扫地出门了;哪里还有什么银子;当我们是傻子?”

“真的真的;我虽然离开了李家;但我还有儿子;我儿子一定不会不管我的。”韩氏急道。

瘦子冷笑;指着那些摁了手印的控诉状;说:“现在你该明白;叫你写这些东西是为你好;要没这个;那李敬贤肯管你死活?你最好求菩萨保佑;保佑你儿子今晚能带八十万两银子来赎你;要不然;老子就将你大卸八块丢河里喂王八;把你女儿买到窑子里换两个酒钱;窑子里最受欢迎的就是你女儿这种雏了……”

韩氏大惊;八十万两?这些贼人真是狮子开大口;李家如何拿得出八十万两?哎呀呀……她这条老命是保不住了;可怜了明珠;跟她一起遭罪。韩氏哭了起来:“我求求你们;放了我女儿吧她还小;什么都不懂……”

瘦子冷眼看着涕泪具下的韩氏;跟刀疤脸说:“我看还是把她的舌头割掉的省事。”

韩氏吓得;连忙噤声;只一抽一抽的;强忍着心中的恐惧。

按好了血手印;刀疤脸又拿来绳子将韩氏捆起来;蒙了眼;堵了嘴;跟拎小鸡似的把韩氏丢进了马车。

韩氏摔在了一个人身上;那人“呜鸣呜……”的发出声响。

韩氏一听是明珠;惊喜着想要问明珠好不好;有没有受苦;可嘴巴被破布堵着;说不出话;只能发出“唔唔唔”的声响。

母女两紧紧的挨在一块落泪;良久;韩氏才发现;姜妈妈没在车上;正疑惑着;只听外头有人跟刀疤脸说:“那个老婆子不顶事了……”

刀疤脸冷声道:“真没用;不就剁了两根手指吗?把她拖到山谷里去喂狼……”

韩氏大惊;感觉到身边的明珠已是不住的发抖。

“走;出发”刀疤脸大喝一声;马车徐徐滚动起来。

韩氏暗暗祈祷:希望明则能带银子来赎她。

贼人定的时间推迟到酉正时;地点城西十里外的百松坡;那里是个乱葬岗;大白天的也难看到人影;到晚上更是阴森恐怖。

丁若妍很担心:“明则;是不是让赵管事带几个护院远远跟着?万一有什么意外;也好有个照应?”

明则心里也是犯怵;可是贼人说明了;只许他一个人前去;要是让贼人知道他还带了人去;撕票怎么办?

“算了;我自己当心一点就好。”明则无奈道;看着泪光盈盈的若妍;心中五味杂陈;这阵子家中接二连三的出事;若妍非但没有弃他不顾;反而越发的关心他;和他一起愁;一起恼;一起想办法;以前的若妍;只会当他是个陌生人;明则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柔声道:“若妍;我一定会安全回来的;为了你;我也会努力保重自己;你嫁给我;没有过过几天舒心的日子;以后;我会好好补偿你;让你每一天都过的很快乐。”

丁若妍的泪珠忍不住滚落下来;跌在衣襟;她哽咽着点头:“你一定要好好的。”

外面丫鬟禀道:“大少爷;老爷请您过去一趟。”

明则应了声:“我马上过去。”

又安慰若妍:“你在家等我。”

李敬贤看着放在桌上的食盒;重重的叹了一气;只能这么办了。

李明则进来:“父亲”

李敬贤点点头;让他坐下;问:“都准备好了?”

“儿子已经准备妥当;马上就出发。”明则回道。

李敬贤叹道:“桌上有个包袱;里面是你娘的衣物;还有些银子;你赎了人;就不用把你娘带回来了;把这些东西给她;让她回老家吧对了;那食盒里;是你娘爱吃的一些糕点;带着路上吃。” 

第二百零六章 话别

明则看了眼桌上的包袱和食盒;只怕那里面还有一封父亲给母亲的休书吧,明则神情黯了黯;对于父亲的打算;他是有心理准备的;父亲是再容不下母亲了;这样也好;母亲回老家去;两厢安生。

“那……妹妹呢?”明则问。

李敬贤似乎犹豫了一下;怅然道:“由她吧。”

明则得了示下;拱手告退;赵管事提了食盒和包袱随后跟着。

府门口;两辆马车已经整装待发;明允夫妻还有若妍都来相送。

“大哥;自己多加小心。”明允拱手叮嘱道。

明则“嗯”了一声;准备上车。

林兰看见赵管事手里提着食盒还有包袱;小声问若妍:“大嫂;那些是你准备的?”

若妍摇摇头:“应该是父亲准备的;看样子;父亲是不想母亲回这个家了……

林兰心里咯噔一下;渣爹自然不想老巫婆再回来;送点盘缠行李什么的能理解;可渣爹居然想到给老巫婆送吃食;这不是太奇怪了吗?

林兰看向明允;明允微蹙着眉头;似在犹豫。

眼看马车就要出发;林兰急忙上前一步唤住明则:“大哥;把明珠带回来吧。”

明则和明允同时一愣。

林兰解释道:“现在祖母病着;大嫂要忙着管家;我药铺里也是脱不开身;就让明珠回来在祖母跟前尽尽孝心。”

若妍一想;林兰说的极是祖母瘫痪在床;身边少不了人伺候;这几天;她和林兰都累的够呛;还不如叫明珠留下伺候祖母。

“是啊让她回来吧不管怎样;她总是你亲妹妹。”若妍附和道。

明则动容的点点头;他素来疼爱明珠;想到明珠若是就此跟了母亲回老家;日子肯定不好过。

“我会劝她留下的。”

三人看着马车远去渐渐消失在暮色中;良久;林兰道:“大嫂;回吧,大哥会平安归来的。”

若妍依依不舍的收回目光;只觉心里兵荒马乱的;空的慌。

林兰看若妍情绪低落;陪她说了会儿话;才回落霞斋。

李明允站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荷塘月色;听见林兰的脚步声;他轻柔似叹息的说:“再过两天就是七夕了……”

是吗?好快啊去年这个时候他们刚到京城;他被软禁;她被迫去了靖伯侯府;风风雨雨的走到今天;该是拨云见日的时候了。

林兰走到他身边;也抬头看着天上一弯新月;银河迢迢;星辰闪烁;这片寂静浩渺的星空;因着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变得温柔起来。

“都说七夕鹊桥相会;可谁也没见过牛郎星和织女星穿越星河;相逢一处。”林兰感叹道。

李明允微微一哂那淡淡的月光映在他的眸中;潋滟着温柔的光芒:“不过是人们美好的愿望罢了;总比让他们隔着浩瀚星河;永世不得相聚的好啊。”

林兰笑了笑;依偎过去;李明允将她揽入胸怀;下颌摩挲着她的秀发;有时候真希望她能糊涂一点,可现在;他很感激她的聪慧与善良,看到食盒的那一刻;他便明白了父亲的心思,父亲要怎么对老巫婆;都与他无关;可是,明珠虽然刁蛮任性;罪总不至死;所以;那一刻;他犹豫,说了;也许他会鄙视自己心慈手软;不说;也许他的余生将会有遗憾;所以;真的很感激兰儿帮他做了决定;真的感谢上苍;把兰儿赐给他;他快乐的时候;有兰儿分享;他失意的时候;有兰儿陪伴;他迷茫的时候;有兰儿在;他就不会迷失方向,他低低的说;说出此时此刻;心底最真的愿望:“我们会永远在一起的;一起看每一天的日升月落。”

林兰抱住他的腰身;心里暖暖的;柔柔的;虽然他从不说那三个让每个女人心跳加速的字;但这样的情话;也叫人陶醉呢。

两人默默相拥;珍惜这一刻的安宁;月色温柔;岁月静好。

李明则比约定时间早了两刻赶到百松坡;马车停在了数百米外;李明则独自一人怀揣着八十万两银票;站在一颗松柏之下。不远处就是几座坟墓;不时的有猫头鹰的鸣叫;鬼气森然;李明则打了个冷颤;双脚不禁有些发软;他往后缩退了两步;一直靠到树干上;心里才稍稍安定些;深深呼吸;努力克制着心里的恐惧;焦急的等待着。

等待的时间总是觉得漫长;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听见风中传来马蹄声响;不一会儿;只见远处一人一马飞奔而来。

“吁”那人在离李明则十步之遥勒住了缰绳。

李明则警惕的看着来人;一身黑衣;面上蒙着黑布;只露出一双鹰一般犀利的眼睛;那犀利的目光投射过来;似要在人身上扎出一个洞似的。李明则下意识的缩瑟了一下。那人将李明则上下打量一番;瓮声瓮气的问:“银子带了没?”

李明则忙道:“带了带了;通宝钱庄的银票;一共八十万两。”说着掏出银票;却不递过去。

“我娘和我妹妹呢?”

那人仲手:“银票拿来。”

李明则强作镇定;坚持道:“我没看到我娘和我妹妹;这银票不能给你。”

那人一声冷笑:“看不出来;你还挺有种;你就不怕我一刀砍了你?”

李明则两腿已在打颤;声音也有点飘:“做人要讲信用。”

那人似乎愣了一下;旋即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如钟;震的林间飞鸟扑棱棱的四下飞散。

“真是个书呆子。”那人鄙夷的说了一句;一抖缰绳;那马儿直冲李明则奔来;

李明则惊的站立不稳;只觉眼前黑影一晃;那马儿几乎是擦着他的身子转了个弯;朝另一个方向奔走。

李明则惊魂未定;却发现手里的银票居然不见了;急的直跺脚;大声喊道:“喂……你怎么能不讲信用?”

那人头也不回:“你要的人已经在你的马车上。”

李明则不知贼人所言是真是假;这会儿银票也被人抢走了;还能怎样?李明则半信半疑的往回走;还没走到停车处;车夫就迎了上来:“大少爷;大少爷;夫人和小姐回来了……···”

李明则大喜;拔腿飞奔过去;掀开车帘一看;果然母亲和妹妹都在车上;只是两人面上都污糟;衣衫也是破的;模样甚是狼狈。

韩氏劫后重生;再见儿子;恍如隔世;抱住儿子放声痛哭。

“儿啊……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明珠也哭的厉害:“大哥;我好害怕······。”

母子三人哭做一团。

车夫上前劝道:“大少爷;夫人;此地不宜久留;还是边走边说的好。”

三人渐渐的止住了哭泣;明则问了她们这两日的遭遇;知道娘和妹子只是被关了两日;饿了几顿;并没有受皮肉之苦;稍稍安心;又把家里的情况说了说。

韩氏听说老太太风瘫了;恨声道:“她是活该;报应啊。”

明则心里五味杂陈;祖母都这样了;母亲怎么还能说这样恶毒的话?祖母虽有不是;可这些年;祖母待母亲并不薄。

“母亲;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这里;是一些衣物和盘缠;这个是父亲准备的;这个是若妍准备的;儿子让老许送您回乡。”明则黯然道。

韩氏接过包袱;指尖颤抖着:“这是你的主意还是你父亲的主意?”

李明则如实道:“是父亲的意思;也是儿子的意思;眼下这种情况;母亲还是先回乡的好。”

韩氏好不容易止住的眼泪又涌了上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