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秀色田园 >

第238章

秀色田园-第238章

小说: 秀色田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海歆说不生气是假的,这么多年的夫妻,她说的倒轻巧!不但情感上接受不了,脸面上也下不来台,可如何与女儿说这事儿?便唬着脸儿道,“只守着你娘好了,理我做什么?”
  李薇呵呵的笑将起来,李海歆被她笑得有些发窘,赶她走,“养了你们这么一群没大没小的孩子!”
  这些李薇倒是赞同的,因为爹娘的宽容与疼爱,她们对爹娘的畏惧感少些,这个时空大多以孝字行事标准的形式主义少些。 
  便笑道,“那是爹娘疼我们呗。您也别生气了,今儿我要不说跟着娘,娘在嬷嬷跟前儿不是白发作一回?做闺女的自然是偏疼娘的。还有,今儿的事儿确是嬷嬷不对……” }
  李海歆打断她的话,“行了,我知道了。你娘是怎么安排的?明儿回不回去?”
  李薇趁机把让何氏和李海歆都搬到安吉的话说了,又道,“嬷嬷这里有我们几个孙辈孝敬着,不也很好?这也算是给爹娘长脸面儿的事儿。”
  李海歆沉思了片刻,点头,“好。回去给你娘传个话儿,就依你的意思!”
  李薇心里头乐,又劝李海歆道,“我娘和虎子在安吉和我们在一起,爹想回来多照看嬷嬷一些时日,也不操心家里头,想急着赶回去……” 
  李海歆没作声。 
  几个说合的长辈,饭后仍劝何氏与李海歆,何氏只是不接话茬儿,这几个人劝了小半夜,也没得出什么结果来,只得很失望的走了。 
  李王氏在家里心里头突突着,一直等后院儿的消息,谁知等了大半夜,竟是一句话也没等到。不由又气起来。她早些年拿得住何氏,现在却偏偏拿不住,这样的心理落差,象李王氏这样的人如何受得了?气恼的嚷着非要叫李海歆来,“她不是要和离么?就和她离!” 
  被老李头狠狠的瞪了两眼之后,气势又弱了下来,犹自嘴硬道,“哪有媳妇儿这样抻着婆婆的?” 
  老李头只是不说话。李王氏这会儿几个闺女都不在身边儿,她也没个说贴心话的人,憋得心头难受,急得直拍炕沿,自言自语道,“明儿我叫海青海棠海英都回来!” 
  第二日,还没等李王氏去叫人,海英嫁到前王村,离李家村不过三四里,已得了信儿。急惶惶的赶来,听得李王氏说来拢去脉,叹了口气儿。不愿说老娘的不是,只道是因大嫂亲娘刚下葬,心里头不痛快等等。 
  ※※※※※※※※※※※※※※※※※※※※※※※※ 
  李薇姥娘下葬之后,何氏便催着李薇和贺永年早些回安吉,她肚子一天一天大了,再不宜长途奔波,早些回去,好好养养身子,肚子里的孩子重要。
  再有春兰和春柳各有一摊子家事儿,都要回去。春杏便说她离得近些,何氏在老家的这些日子,有她和武睿照应着。 
  李薇姐妹三人刚走没几天,这日武睿回临泉镇中去,只留春杏和何氏并两三个丫头在家,母女二人正在院中说话儿逗孩子,李家老三急匆匆的跑过来,一脸的急色,“大嫂,大嫂……” 
  春杏站起身子迎他,奇怪的问,“三叔,啥事儿啊,你跑得一头汗!” 
  李家老三在院中扫了一圈儿,没见李海歆,急得直搓手,问,“我大哥呢?!”
  春杏道,“兴许是去嬷嬷那里了!三叔到底啥事儿?”
  李家老三赶快摇了摇头,慌忙往前院儿跑。春杏招武府的小伙计过来,道,“去老太爷的院里瞧瞧,看看到底是什么事儿!” 
  那小厮匆匆跟着李家老三去了前院,还未跑到院门口便见李家老三已冲出前院儿,顺着巷子往外跑去,他拨腿跟上。 
  李海歆吃过早饭到前院去瞧了一回李王氏,李王氏只是心头气不消,他陪着坐了一会儿,正好春林要去鱼塘,他便也跟来看看,李家老二也没事儿,也跟了来,这会儿兄弟两个正坐在小水库的岸边儿晒太阳。 
  李家老二正说着,莲花的亲事儿如何如何。李家老三匆匆跑过来,叫道,“大哥,大哥,不好了!” 
  老三也三十四五岁的人了,这么些年稳重了些,极少见他这么急的,李海歆不由皱了眉头,站起来,“什么事儿这么急惶?!”
  老三喘着粗气儿道,“今儿去镇上送鸡,怎么听人说梨花小舅舅入了大狱?那人还说得有鼻子有眼儿的!” 
  李海歆一听是这事儿,松了口气儿,不是孩子娘与老太太又顶起来了便好。点头,“嗯,确是有这么回事儿!”
  “什么?!”李家老二惊跳起来,睁大双目,“这么说,梨花小舅舅犯了事儿?” 
  周濂几个本没有将事儿说得很透,只道何文轩在狱中无碍,李海歆知道的也不甚详细,又不欲多说,只道,“不是犯了事儿。牵连不到你们!” 
  又向李家老三道,“你知道便行了,别再与外人说道。若有人问起你,你只说不知!” 
  李家老三愣怔的道,“大哥,你们早知道?” 
  李海歆点头,“若不是因记挂着文轩,梨花姥娘又新丧,你嫂子也不至于这般气!” 
  老三呆愣愣的点了点头。
  李家老二愣怔半晌之后,突然转头往家走,嘴里嘟哝着,“刚指望借他些劲儿,给莲花找个好婆家,这下可好了!……还是汪家好!”
  李海歆望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微摇了摇头,叹一声,“我也不管了。他四十多的人了,想自己做主便做主吧。” 
  李家老三犹自怕李海歆太过担心,跟在他身后回了家。 
  何氏一见这兄弟二人都这副模样,也有些急,问老三,“你方才急惶惶的到底啥事儿?” 
  老三便将在镇上听到何文轩的事儿说了。何氏叹了一声,道,“行了,别担心。年哥儿和周濂去了京中几趟,还有孟家也一直使着劲儿呢。人没事儿!” 
  却说李家老二急匆匆回到家里,跟许氏这么一说,许氏立时叫起来,“哎哟,这可是要杀头的吧?!”
  李王氏在外面听见,喊,“说什么呢?谁要杀头?” 
  李家老二出来,没好气的道,“梨花小舅舅犯事了,现在被下了大牢。若不是大哥说什么莲花能借着这个劲儿找个好人家,也不至于拖到今天,罢了,我明儿就进城,这汪家的事儿,我做主了!” 
  李王氏突听这个消息,猛然高兴起来,“呼”的站起身子,气势汹汹的往外走,“我让她跟我显摆什么官儿!这下我看她怎么显摆!” 
  刚走了两步,突然顿住脚步,不对,即便是梨花小舅舅丢了官,还有那几个女儿女婿,有人说,光那个周濂都开了十来家酒铺子,还有梨花种的地,光这个一项都有六七千两的出息。 
  思量半晌,又恨恨的回来了,坐着生闷气! 
  李家老三在老大院中坐了一会儿,一是担心老大两口子,二来也存着私心,这年头哪有平头百姓想沾染上一点点官司的,总要问问清楚,会不会受牵连。
  何氏几个都能猜到他的心思,春杏赶在李海歆开口之前,说道,“三叔,你别担心,我小舅舅不过是因公事延了期,这才受了发落,有小舅母一家人在京中张罗,不会有事的。”   
  李家老三心中七上八下的走了。
  李海歆又说起老二说的莲花的亲事来,春杏撇了嘴儿道,“爹,早说不让你管,你还非要管。现在怪着你了吧?” 
  李海歆叹息一声。 
  何氏看他这样子,便忍不住道,“一再说你,子侄们不能一点心不操心,却也不能完全去管着,莲花自有她爹娘!”顿了顿又道,“梨花和年哥儿临走时说过,想助助春明,你去问问老三,愿不愿让春明跟着去州府里读书!”
  李海歆却摇了头,“再说吧。现在文轩的事儿传开了,老三说不得心中也有顾虑,怕受牵连,等文轩回来再说吧!” 
  何氏点了点头。
  转眼三月已过,梨花姥娘到了百纸日,何氏在老娘坟头烧了纸儿,絮叨了一通,逗弄了一番小侄子,邀请孟颜玉去安吉住些日子。 
  孟颜玉摇头笑,“大姐不用挂心我。家里住着挺好的。这些天儿京里也来了信儿,文轩说不得就要回来了。到时我们再去看您!” 
  何氏点头,转到堂屋院中,一眼瞧见梨花姥爷坐在墙根晒太阳,孟家的两个中年管事儿,正一左一右的陪着说,一个与他下大梁,另一个在陪着说话儿,又出主意的。 
  那两人见何氏过来,忙站起身子,一齐行礼,“姑奶奶好!”
  何氏直叫他们别客气,又看梨花姥爷身子还好,气色也比前些日好了许多。便道,“爹,颜玉说文轩就快要回来了,到时爹和他们一家都去安吉多住些日子。梨花五月里生产,我得过去瞧着些。”
  梨花姥爷摆手,“你只管走你的。我儿子有三个,要你事事都操心?!” 
  两个管事儿的笑起来,都道,“老太爷这话说的是,姑奶奶只管放心,一切都有我们呢。” 
  何氏虽不舍,却挂心梨花,在何家堡逗留到天黑才回去。 
  因这一回与李王氏闹,何氏打定了主意要跟着女儿去安吉,一年到头差个人过来送节礼便是,自己则两三个年头回来瞧她一回。
  便让李海歆找了人把家里的房顶门窗都好好看一遍儿,该补的补补,该修的修修。如此过了五六日,家里都安定好了。 
  一家人决定明日启程。当天晚上,许氏过院来,一进堂屋门儿便哭了起来,“大嫂,老二,老二还是把莲花许了那汪家做偏房……” 
  何氏也无可奈何,“春峰娘,他是正经的爹,他许下的亲事,旁人还能说啥?” 
  许氏只是哭,哭了好一会儿,又求道,“大嫂,日后让梨花几个帮衬莲花一把吧。不然,她在那府里头可怎么办?大嫂,我求你了,求求你……” 
  许氏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又要下跪。何氏可不敢受她的跪,忙要去搀扶她,身子刚一动,两个小丫头,麻利的搀扶起许氏。 
  春杏看何氏为难,皱着眉头皱了一会儿,不耐烦的向许氏道,“行了,你别哭了。若有人欺负她,我去给她撑腰,行了吧?!” 
  许氏千恩万谢的走了。 
  春杏气得一挥手,“娘,咱们赶快走。每回回来都有些烦心的事儿!” 



223章 正文完结(一) 
    “孙大娘!”  
    “娘!” 
    方哥儿和小乐两人匆匆从外院进面进来,见孙氏在穿堂台阶立着,与厨房房里新来的两个媳妇儿训话,急忙赶了过去。 
    孙氏扭头,各瞪他们一眼,低声斥道,“大呼小叫的成什么体统?”
    孙乐与方哥儿对视失笑,却齐声应道,“是孙管事儿。小的们记下了!” 
    孙氏有些绷不住脸面,摆手让两个厨娘去干活儿,两人一走远,她便笑起来,“你们两个小猴子!说吧,什么事?”  
    这孙氏因前些日与李薇去过一趟沈府,回来便思量了好些天儿,与李薇说,咱们这样的人家也要立些规矩,下人们没规矩让人家看笑话儿 
    李薇虽然不热衷此事,也不反对。所谓入乡随俗嘛。她也不想传个满城都皆知没规矩不知礼的名声。便应了孙氏,让孙氏约束着些。其实私下里,李薇倒是好笑,她们家的人都是半吊子出身,能教出什么好规矩来?真要约束,整治个有规有距的大家派头,少不得还要请孟颜玉身边的几个管事大娘给指点指点。 
    “娘,你来……”孙乐也不说什么事儿,拉着孙氏出了院门儿,她们的院子在东西向的巷子的偏东头,再往东约有二十来丈,便一条南北大的路,孙乐拉着孙氏走到那拐角处,往南一指,“娘,你看!” 
    前方约有百十步的地方,马车人群围着院门口儿,一大群壮汉,抬着箱笼进进出出的,另有几个管事娘了了,管家模样的人指挥着。 
    孙氏觑眼瞧了一会儿,“那家是搬家?”  
    方哥儿点头,“是咧!我和小乐路过时,问了两句,这家主人要收了生意回乡呢。他们家的院子也要转手!”   
    孙氏明白过来,扭头往院中走,“你们去打听打听,那院子要价儿多少,我这就回去回小姐。小姐一直念叨着要置买院子给老夫人住呢!
    孙乐和方哥儿应了声,结伴儿往那户人家走去。孙氏匆匆回院中回了话。李薇笑道,“哟,这可是想什么来什么。只是不知道大小如何。 
    现在这座院子贺永年找了原先的主家,改赁为买,已过了户。只是这院子小,她一直想着要在附近给何氏和李海歆置一个院子呢。
    孙氏摇摇头,笑道,“我已叫小乐和方哥儿去问价钱了。等会儿便有信。小姐,今儿觉得身子如何?”  
    李薇抱了抱肚子,这个小球变作大球,很沉很辛苦,“没事儿,好得很。只是懒得动!” 
    孙氏笑道,“那可不行,郎中都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