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悠闲在清朝 >

第119章

悠闲在清朝-第119章

小说: 悠闲在清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了身,黛玉搓了搓手,披上狐裘,从玻璃窗往外看去,大雪纷纷扬扬,棉絮一般往下面洒,窗外的树上,枝头,都挂满了雪花,不少捂着厚厚棉衣的粗使丫鬟拿着扫帚扫雪。
  刘嬷嬷带着几个厨房的厨房,在院子里架起一口大锅,锅里还冒着热气,路过的下人们每一个都舀上一碗姜汤灌下去,看起来挺热闹。
  “姑娘,今儿天这么冷,您还要去贾家吗?”碧莲看着自家姑娘叹了口气,黛玉一笑,“对了,紫鹃的身子好了没有?要不要再换个黛玉给她瞧瞧?”
  自从黛玉与周长青的婚事定下之后,紫鹃的身子就不好了,几乎起不了床,黛yu体恤她,就让她安心修养,这一养,就是数月,最近,都是碧莲贴身伺候的。
  “回姑娘,今儿紫鹃已经下了床,精神看起来甚好。”碧莲顿了顿,也没有多说什么,她是公主府出来的,看人向来很准,紫鹃从听说自家姑娘要回贾府看看之后,身体就好了不少,再不是那副病恹恹的模样,进食也多了……要是还猜不中那丫头的心事,碧莲也不可能在那么多丫鬟里面,独独得公主看重,还被送给了林黛玉。
  想到这里,碧莲脸上忍不住浮现出一抹嘲笑,那个贾宝玉,听说是个不知道上进,整日喜欢吃丫鬟嘴唇上的胭脂的男人,又有什么好的,也值得紫鹃这般?
  因为下雪,林夫人早就传话过来,要黛玉不要去请安了,省得天黑路滑,再出了差错,这会儿,黛玉收拾妥当,就扶着碧莲的手先去花厅。
  厨房里已经开始做饭,花厅里暖炉火热,隔着帷幔,还能看见外面的园景儿,黛玉一边儿和碧莲说说笑笑,一边等着开饭,到也破不寂寞。
  “夫人。”
  半盏茶的工夫还没过,外面就传来巡守婆子的应答声,随即珠帘一掀,风铃声响了起来,春蕊扶着林夫人,十月扶着芷云步上石阶,进了门,碧莲急忙带着几个小丫鬟迎过去,帮着收起纸伞,去了披风,又给两位夫人怀里揣上一个暖炉。
  “一会儿去赏景儿?刚才我见院子里开了红梅,极漂亮,我猜,黛玉你一定喜欢。”
  黛玉见芷云连头发都没梳,只是用了条天蓝色的缎带绑着,可偏偏风姿楚楚,看得呆了半晌,过了好半天才开口给两位长辈行礼,问道:“咦,圆圆呢?”
  “那丫头嗜睡,天一冷,哪还肯早起,不到天大亮,咱们是见不到她了。”
  芷云也是无奈,她和欧阳都不是生活很规律的,一旦做起实验,经常是晚上熬夜,白天不起,可孩子们可是按照正经的清朝规矩教育出来的,自家的弘昊、弘昼,都很听话,偏偏唯一的这个女孩子,让欧阳给宠坏了,每日叫她起床,简直能让那些丫鬟嬷嬷们掉一层皮。
  家里几个调皮小子加起来都没她这个腼腆小姑娘难缠,当然,弘曦那孩子尚小,需要充足的睡眠,一般都是让孩子睡到自然醒的。
  黛玉也想到前几天见到一大清早圆圆和艾夫人争斗的场面,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现在昭玉出嫁,连正好玩的小弘曦也让他父亲接了回去,黛玉身边只有圆圆一个玩伴儿,免不得有些寂寞了。
  不过,她正备嫁,日子过得充实,到也没有多少时间去伤春悲秋。
  自家人在一块儿,也没什么讲究,团团围坐了吃过一顿香甜可口,热烘烘的早饭,又每人灌了一碗红糖水,才抱着暖炉,去暖房那边儿赏景。
  现在入了冬,眼瞅着就要到年节,芷云拉着林夫人和黛玉一边摸牌九,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地商量过节的事儿。
  其实也没什么,一切按旧例就罢了,年节礼品早就备齐,用的吃食零嘴也准备着,等账盘完,在定下给下人们的红包。
  雪下得不小,可是不多时,乌云散开,雪停了,看着半空中显得有些苍白的太阳,黛玉想了想,便道:“听说外祖母旧疾复发,头痛的厉害,已经看过大夫,可不大管用……黛玉还是去看一下好了。”
  黛玉心里,也不是不担心的。贾母年纪大了,虽然平常看着身子骨还硬朗,可是岁月不饶人,最近贾家又乱得厉害,可千万别出了差错才好。
  芷云一眯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到也不拦着,只是让人准备好马车,又让黛玉多带些人手一起去。前几日林夫人给贾家的老太太去了封信,信里稍微说了几句有关黛玉的嫁妆问题,先把林夫人给黛玉准备的嫁妆略略说了,又提醒贾母,别忘了把当年贾敏给女儿留下的嫁妆先备下,好歹是黛玉亲娘的东西,给了黛玉,也好让她有个念想……至于林家的那五十余万两银子,那到是提都没提。
  林夫人到底是书香门第出身,贾家不主动把银子送回来,让她直来直去地要银子,她还真不大好意思做,要是换了芷云,真有人敢占法师的东西,哪怕是自己不在乎的,也得不但让对方原封不动吐出来,还要让他以后再见了自己就退避三舍,连头都不敢抬才行。
  芷云亲自送了黛玉上马车,看着渐行渐远的车身,摸了摸下巴,忍不住想:如今那老太太急急忙忙要把黛玉叫回去,莫不是连那点子嫁妆都给动用了吧?
  雪停一阵下一阵的,不大,可是缠绵得烦人。
  黛玉天还没黑就回来了,回来的时候,紫鹃已经不在马车上。
  她脸色看起来不大好,可也没差得太厉害,眼睛些微红肿,不过,似乎用热水敷过,不太明显,手里只捧着一只黄花梨木的妆盒。
  芷云和林夫人什么都没问,还是黛玉笑着说:“没什么……外祖母说,把我娘做姑娘时最喜欢的首饰给了我,让我好留个念想……这挺好的,紫鹃,我发还了她的卖身契,让她和她爹娘团聚了。”
  当天晚上,黛玉如常的与大家一起吃过饭,只是比以前睡得早,天刚一擦黑,就进屋蒙着被子倒下了。其实,黛玉也不是怨外祖母私自动用了她母亲的嫁妆,甚至,如果不是贾母有些躲闪,又刻意回避的态度勾起了记忆,黛玉都不觉得自家娘亲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外祖母有什么不对。
  钱财乃是身外之物,外祖母只要开口,别说是母亲的嫁妆,就是别的,只要自家有,也不会不愿意给,看着外祖母面上以往的慈祥还在,眼睛里却充满了戒备和算计,再不见过去的一分真心,仿佛自己不是她的外孙女,而是来掏她的心,挖她的肺的……
  黛玉顿时觉得周身一片冰凉,外祖母还句句都说林夫人根本不安好心,想要侵占自己的家产,要她把家产看牢了,别轻易相信外人。
  二婶不安好心?她不是傻瓜,谁是珍惜你为她着想,她分得清楚,二婶不好,难道二舅母才对她好吗?要是自己真听了外祖母的话,和二婶生分了,那自家可就真的连个家都没有了,连个可倚靠的人都没有了
  她还说,早年母亲和她说过,要把自己许配给宝玉表哥,还说自己小时候怎么和宝玉表哥玩得好,怎么两小无猜,毫不顾忌当时有不少碎嘴的丫头在场……
  她可是定了亲的人,贾家的下人嘴巴有多么不严,她早就领教过的,贾母的一席话,估计没两日,就能传遍京城的每一个角落,要不是碧莲丫头机灵,赶紧说雪地路滑,要趁天还没黑赶路,早早把自己带了出来,她说不定会在外祖母面前失控……
  想了许久,翻来覆去地折腾了半天睡不着,等迷迷糊糊有了困意,黛玉听见自己哀叹了一声,觉得心中有什么东西裂开,消散,逝去了。
  第二卷 闺阁少女 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怎么了?冷?”
  芷云搓了搓手,看了一眼园子里的积雪,李卫立即很有眼力劲儿地捧了貂皮披风,毕恭毕敬地走到屏风旁边儿,递到自家主子爷手里,才点头哈腰地退了回去,欧阳看他那副谄媚的德性,笑着摇了摇头,接过来给媳妇披上。
  芷云笑了下,都说修行到精深,会寒暑不侵,她虽然还不至于寒暑不侵,可现在这点儿冷气,还不至于受不了,不过,boss相公的体贴,芷云一向是照单全收的。
  明德的目光像冷刀子一般甩出去,李卫顿时一缩头,老老实实地坐下,腹诽了几句就蔫了吧唧地瞅着手里的茶杯发愣。
  外面两个侍卫正抡着板子噼噼啪啪地抽打搁在大青石地面上的一件儿皮袍,声音挺响亮,就这力气,要真打在人身上,皮开肉绽绝对免不了了。
  明德冷眼看了几眼,压低声音道:“哼,李卫,你可正挨打呢,连点儿动静都不出,怎么,想让主子爷给你背黑锅,得个包庇你的‘罪名’?”
  “切,我李卫就是真被打二十板子,那也一准儿是一声不哼,我李卫是什么人,哪能干那丢脸面的事儿?”
  手下两员大将坐在外面斗嘴,(也就是他们俩,敢当着万岁的面这般放肆了,其他人,就是万岁爷的宠臣鄂尔泰,田文镜之类,也是不敢的。)欧阳则一边儿阅看折子,一边儿和媳妇说闲话,这会儿赶上年节,别的时候皇后娘娘能不露面,可是,年上大宴小宴一大堆,皇后怎么也得露一面,要不然,闹出帝后不合的笑话,可了不得,身为皇后,六宫之主,芷云也不得不乖乖从红楼赶回来,没法子像以前一样清闲了。
  不过,今年有热闹看,还是个很有意思的热闹,芷云这一趟回来的到是挺值得。
  就在刚才,李卫那小子撒泼,和来告他状的一堆文臣吵起来了,差点没在御前上演全武行,欧阳看得到挺乐呵,不过,规矩不能破坏,欧阳还是发了大脾气,劈头盖脸地把所有人全给大骂一顿,以御前失宜的罪名,罚了那几个文臣三年的俸禄,李卫则是杖责二十,欧阳还发了话,要他来年就离开京城,贬为云南布政使。
  估计,那一堆文臣应该很满意才是,毕竟,在他们看来,李卫被罚得比他们重得多,也比他们丢脸,甚至可能失了圣眷,要不然能从正二品的京堂,被贬成从二品的布政使?
  不过,欧阳其实本来就觉得李卫升得太快,得罪的人太多,打算让他去地方上历练一二,顺便避避风头,再加上最近闹得太厉害,他这一手一出,保准明天早朝的时候大家都能安静下来,谁要是还敢揪住李卫的事儿胡言乱语,那可就是落井下石,跟万岁爷过不去了。
  “对了,我听说你家长子……要定亲了?”
  欧阳合上折子,芷云也扔下手头的话本,支楞起耳朵来,八卦这种东西,男人女人,没有一个不喜欢的。
  虽然这消息还没有外传,甚至在李府,也只有李卫和他娘亲商量过,连李卫的媳妇都还不了解,可欧阳居然知道,他到也不惊讶,自家主子爷消息灵通,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嘿嘿笑了声儿,李卫老老实实地答道:“回主子爷,正是,女方是我们家老管家的小女儿,从小被我母亲教养长大的,那孩子挺好……嘿嘿,奴才是个粗人,也不学他们文人那些个门当户对乱七八糟的规矩,反正奴才家的小子愿意,我老娘也愿意,这事儿就成了。奴才打算过了年先让孩子们定亲,不过,孩子年纪还小,成亲的事儿,还是过几年再说吧。”
  其实,李卫也很无语,他老娘有的时候就是那种很守旧的乡下老妇人,在她眼里,八九岁的孩子就已经能定亲,十一二岁就可以成亲,李卫向来孝顺,又对多年离开母亲,不能尽孝于膝下,很是有些愧疚,当然是不敢,也不愿意,随便就驳了老娘的面子。
  听了这话,芷云忍不住失笑出声,到对李卫更欣赏了几分,怪不得欧阳喜欢他,这样的妙人,欧阳哪有不喜的道理?
  天有些阴暗,可大街上的人流络绎不绝,到处是卖年货的小摊子。
  京城下着大雪,比红楼那边厚得多,天气也冷上许多,芷云抱着暖炉,身上裹得严严实实,偎依在欧阳的怀里,隔着车窗望着李府门外的马车。
  “不是说李卫在京城人缘不怎么样,挺受排挤的?我看,来贺他乔迁之喜的人可不少,哟,郑王爷的马车也在?”
  最近,李卫才把欧阳赐下的宅子彻底整治好,趁着年节之前,户部的差事不忙,赶紧摆了宴,请同僚们喝喝酒,聚聚会,这是必要的应酬,哪怕是不知道什么叫循规蹈矩的李卫,这种礼仪方面的事情,也做得到位的很。
  “谁说李卫人缘不好的,那小子会来事儿着呢,有多少人讨厌他,就有多少人看重他,再说,他是我的门人,又年轻,还位居高位,哪怕现在正倒霉,别人也会把面子上的工作做全,你看看,周通,赵文岷,这两个闹腾得最厉害的御史,这不也来了……走后门。”
  马车轻轻巧巧地在李府的后门停下,一个小厮跑去叫门,不过片刻,李卫就满头大汗的跑了出来,一见是欧阳和芷云,吓得登时脸色发青,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