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锦绣王妃 >

第46章

锦绣王妃-第46章

小说: 锦绣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举起来要拍,想了想,改成了轻抚,“你还是适合女装,也许你不知道,可孤一直都知道你,只是没有想到你就是戚璟萱。”
  
  没有细想他话里的意思,我伸手自怀中掏出那个临行前他送的结,递给他,“我辜负了你,这个结还你。”
  
  他摇了摇头,把结推回来,“这本来就是你的。这个结名叫锦绣同心结,取义兄弟同心,恋人意合。在你的故乡有一种风俗,男子送男子和男女之间相送不一样,孤当初以为你是男子就送了你,现在知道你是戚璟萱你也该收下,你可以把它送给你的心上人。”
  
  我的脸一红,低下头去,“陛下怎么知道泰雅的风俗?”
  
  “因为故人。”他的目光涣散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笑容,自衣袖内拿出一块手帕,“孤想,当年在蝴蝶谷,孤遇见的那个小姑娘也是你。小小年纪就谈吐不俗,那日你英勇地救下定王孤也知道。其实你的一切,从知道有你开始,孤都在关注着……这手帕上的词,是孤亲手绣上去的,只用了一股福绳,因为丝纺官说,如果要表达谢意就要心诚,孤第一次绣这样的东西,所以绣得不好,但这是孤的谢意和祝福,你收下。”
  
  他每次用很温柔的语气说话,就让人不忍拒绝他。我吸了吸鼻子,把手帕拿了回来,想要给他跪下,他却摇了摇头,按住我,“别跪了,你和孤不再是君臣,孤没有理由再受你的礼。不久的将来,你还有可能成为和国的皇后,孤希望你一生都能幸福。”
  
  虽然心里隐隐觉得有什么不对,而且站在一边的湛虏也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可我还是感激地点了点头,恭敬地退了下去。
  
  我知道,如果没有聂明烨,这个人,绝对值得我奉献一生的忠诚。
  

作者有话要说:中间一些小过错什么之类的,就忽略吧,烟慢慢改。不知道晋江是不是又抽了,还有两个亲的留言没回复,等好了就回复。

同志们啦,你们以为这样就结束了?那烟还写什么啊,到底有没有大人认认真真地看过文案,仔细地琢磨过题目,然后跟烟在这章里面提到的“锦绣”之意?哦……烟内伤了……下一章准备换题目,这样下去不行,有强烈要求姜身边的,有不要让烟把他们俩分开的……恩,烟这几天都在挖土,已经给自己弄了个坑,准备随时把自己给活埋……因为后面,委实,肯定有很多大人无法接受,无法接受,烟也还得按那个思路写下去啊……不然故事不就全乱了……唉……唉……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儿子不负亲。。。。还有啊,亲们把线索串起来想一想,阿七这个人不是写出来摆看的,他当年送给姜儿子锦绣同心结的用意,他当年许诺姜儿子的事情,其实烟一点一点都有在透露了……但是,姜儿子是个好男人,在这点上,烟甚至有点偏爱他。当然,这个提上来还太早,马上要发生的事情,跟这个还没有多大的关系。

唉……下一章说不定今天更不上了,暴风雨要来了。不过不单单是亲们想的那样,和李家,后位有直接关系……唉……不提示了,亲们自己往下看吧。。实在看不下去就抛弃偶……




山雨欲来风满楼

  我去找姜卓的时候,夜幕还算晴阔,回来之时,片片乌云已经遮住了星月,廊下摇曳的灯笼的火也渐渐地弱了。我觉得仿佛有一双眼睛在背后凝注着我,可当我回头看去,却什么都没有。
  
  快步走回屋中,聂明烨还没有回来。我看了看放在桌上的锦盒,心中不免好奇,就走过去,把它打开。光芒顷刻之间迸放出来,照亮了我没有点灯的屋子。那衣料柔滑,仿佛水般会从指间流走,五彩的丝线游走成秀美的纹路,仔细一看,会发现衣上的花样,饰物没有一件相同,犹如芳菲锦簇,绮丽无双。我折服于匠人巧夺天工的手艺,也感喟于这件衣服的名字。锦绣取义挚爱和唯一,它为昊天后宫的女子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梦,同时也是一个华贵的牢笼,那是用君王高高在上的誓言拴住她们的青春华年。
  
  然而自古,帝王多情,美人遗恨,纵然是天底下最一言九鼎的口,能为他的情有独钟付出多久的真情?一世的时间太长,能够选择的美人太多,高傲如姜卓,未必有机会把这锦绣霓裳赐给他最心爱的女人。
  
  外面忽然传来几声轻微的脚步声,我忙把锦绣霓裳放好。
  
  只听门外的人说,“不好了,龙溪的匪盗围困燕塘关!”
  
  另一个声音说,“龙溪匪盗怎如此猖狂?这是和国的疆土啊!”
  
  先前的那人答说,“皇上和几位上家正在议事,具体情况还不清楚,那位苍王陛下也被请去了前堂,情况不容乐观。”
  
  “唉,你说咱和国好不容易统一了,怎么就出了这种事情?”那人顿了一下,又压低声音接着说,“唉,我忘了,要小点声,皇上吩咐不许扰了萱姑娘。”
  
  “屋里没点灯,萱姑娘该是睡了。你知道下人们都在说什么吗?说中宫的位置早晚是屋里这位的。你我都小心伺候着,这里面的,可是将来和国的皇后!”
  
  我无心再听下去,打开屋门,在那两个人目瞪口呆的表情中,向前堂冲了过去。
  
  临近前堂,就听到聂明磬大喝的声音,“龙溪的匪盗不过是一群草莽,哪里能集结到七万人的军队?”他的浓眉卷在一起,整张脸铁青。我走近了些,躲在门柱边,把堂上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
  
  聂明烨摆了摆手,“磬儿,你先别急。他们必是冲破了昊天的边防直向燕塘关而来。不知道陛下有何高见?”
  
  姜卓的脸色也不好看,但相当冷静,“据孤所知,龙溪匪盗不足一万,发展到七万之众,实属蹊跷。此事当从长计议,若不是孤的行踪被有心人知晓,就是他们受人指点,为陛下而来。”
  
  “怎么个从长计议法?”聂明磬叫了起来,“燕塘关全城军民不足一万人,能打仗的不足五千,和国的主力都在文家父子的手中。但若调回他们,用时长短先不说,刚平定的五国要是联合,后果不堪设想!”
  
  我心下一沉,也担心了起来。龙溪的匪盗直取燕塘关,无非是两个目的,一在聂明烨,一在姜卓。这两个人都事关天下,绝不能有任何的闪失。而聂明磬的分析也很有道理,前方的军队此时若调动,征服的五国必定联合反扑,到时前后夹击,燕塘关的处境将会非常的危险。
  
  “湛虏,你有什么想法?”姜卓转向站在身旁的湛虏。
  
  众人的脸上都浮现了些惊喜,期待地看向这个驰名天下的神将军,他经历了大小无数的战役,时常出奇兵,并以少胜多,未尝一败。湛虏的脸上如静水无波,甚至还有淡淡的笑容,这么紧急的军情于他似乎微不足道。只见他缓缓地环视大堂,而后把目光停在李富的身上,“我记得白天来时,这位老爷的身边站着一个年轻人,不知道他去哪里了?”
  
  众人经他提点,才发现一个问题,李道不见了。而且李富的脸色居然相当的苍白,听到湛虏这么一问,整个人似乎都要崩溃了。我很少看到他这么失态,作为李家的家主,现在正春风得意的李富,因为什么事情而变成这样?
  
  “怎么回事?”聂明烨问他。
  
  他的额上都是汗水,最后竟一下子站了起来,大喊道,“李道已经被我逐出李家的家门,这个人所作的一切都与我李家无关!”
  
  湛虏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任何人看见他的表情,都会想到“亲切”这两个字眼,“这么说,龙溪的匪盗是由李道集结的?”
  
  “我没这么说!”李富挥了挥衣袖,继而把双手背在身后。虽然他竭力装作镇定,但在众人的目光下,身后的手也渐渐地握成拳,“这些年,李道等于我的半子,很多事情都经由他去办,老夫根本不知道他在暗地里做些什么勾当。今日在城楼上,他忽愤然地离去,老夫也不明就里。老夫身为堂堂李家的家主,做过就是做过,没做过就是没做过,龙溪的匪盗,绝对与李家无关!”
  
  湛虏这才向聂明烨抱拳道,“陛下,既然匪盗是由李道集结,那么外臣有个大胆的提议,不知陛下能否应允。”
  
  聂明烨点了点头,“将军但说无妨。”
  
  “若论距离,不是在前线的文家军队最近,最近的是我朝涵谷府的无冶县,陛下可命人突围前去,外臣的弟弟湛锋手中有我王御赐的龙虎令,能顷刻之间调集涵谷府的大军前来,而在此期间,外臣将严守燕塘关。”
  
  “不行!”陈伯站了出来反对,“别国的军队怎么能公然进入我和国的疆土!”
  
  “我定当严饬军队不得进城扰民,平定叛乱之后就在城外驻扎,绝不侵犯贵国的疆土。”
  
  陈伯还想说什么,聂明磬已经抢先说道,“神将军威名天下皆知,号称战无不胜的战神,原来也需要外援,也有打不赢的战吗?!”
  
  “磬儿!不得无礼!”聂明烨一喝,聂明磬只得退到一边,目光还是颇为挑衅地看向湛虏。
  
  湛虏依然很儒雅地笑,他眼角细细的纹仿佛也蕴含着笑意。若不是他名叫湛虏,若不是他战功彪炳,所有人都会觉得他是一个文官,因为他身上温文尔雅的气质很难让人把他与残酷血腥的战争联系在一起。他走到聂明磬的身边,清朗地说,“定王所说的战无不胜,只不过是个虚名,试问大战之前,哪个将领能说自己必然能胜?就算形势看起来已有必胜的把握,总还是要统筹谋划不能掉以轻心的。这一次,匪盗虽然由我昊天而来,但王爷刚刚也听到了,李道参与其中。他对燕塘关乃至整个西地,比我熟,他率领的是浩浩荡荡的七万大军,其中的匪盗大都是迫于生计被逼为匪,打起来是不要性命的。而和国初定,又经历数次战役,兵将疲乏,人数又是对方的十分之一,就算有却敌之计,奈何天时地利。”
  
  坐在上座的聂明烨一边听,一边点头,频频地向聂明磬使眼色,聂明磬看着湛虏的眼神渐渐肃然起敬,待他说完,就冲他一抱拳,恭敬道,“将军说得在理,我受教了。”
  
  姜卓忽然轻轻地敲着桌子,和拍吟起了夜朝夕的《归田赋》。《归田赋》中有一段的大意是说,我有真才学,却没有赏识我的君王,错过了韶华,英雄迟暮。好比是我有真挚的感情,要与君相交,君不相信我的情意,拂逆我的真心,错过了知心的朋友,人生就少了很多乐趣。
  
  聂明烨微怔,而后笑着跟姜卓一起吟,两个人对望,目光之中已是另一番世界。吟毕之后,他们同时大笑,聂明烨说,“陛下如何得知朕喜欢这《归田赋》?”
  
  姜卓笑答,“志趣与君同。与陛下相交,孤凭的是真心,孤相信孤比这《归田赋》中的王书生幸运,因为陛下会信孤的真意。”
  
  聂明烨展颜而笑。大堂上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和缓下来,众人似乎都已经默认了湛虏提出的方案,而聂明烨和姜卓两人之间,经过刚才的一番,已经有了一股不足为外人道的默契。
  
  湛虏上前一步,又说,“陛下,目前还有一个问题,派谁突围,如何突围。臣弟生性敦厚,生人他不轻易相信,但臣必须留在这里,一来护主,二来护城。匪盗的包围很严实,强行突围,又只怕不妙。”
  
  听了湛虏的话,所有人都陷入沉默中,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摇了摇头,似乎没有人能献出一计。我看了一眼应人杰耀眼的红巾,步入堂中,大声地说道,“我有办法!”
  
  “萱儿,你怎么来了?”聂明烨起身向我走过来。他摸了摸我已经凉透的衣服,马上把自己的外套脱了下来披在我身上,“夜已经很凉了,穿这么少,冻着了怎么办?”
  
  我拉着他的手,眨了眨眼睛,低声说,“一听说有紧急军情就跑来看看,就站了一会儿,不会着凉的。”他的手心很温暖,我贪恋那种温度和感觉。
  
  他伸手捏了捏我的鼻子,然后旁若无人地抱住我,轻轻地说,“万事有我在,你什么都不需要担心。”
  
  我看到众人“非礼勿视”的目光,难为情地推了推他,“大家都在看呢!师傅放心,徒儿不会给你丢脸的。”
  
  此时,坐在一旁的姜卓清了清嗓子,柔和地看着我,那眼神我再熟悉不过,他曾经用这样的眼神鼓励过,期待过他的臣子,毕守一。“姑娘有什么妙计?请说出来。”
  
  我心中暗暗地一笑,下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