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官妞奋斗史 >

第61章

官妞奋斗史-第61章

小说: 官妞奋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关系,不过,这些都之后再说!”王丫见说不通,干脆说的有些冷酷无情。


☆、第一百零七章 王生要游历?

王氏一下子尴尬了,这孩子,不是都说施恩不望报吗?而且,干嘛要说的这样冷酷,这不是让这些孩子们反感么?
    但是,王氏却不知道,正是王丫的这种态度让大家拿工钱,更是心安理得了,虽然王丫说的冷酷,但是这些孩子们也是在底层摸爬滚打过的,自然知道王丫说的有些虚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找些仆人,然后直接签契约不是更好吗?何必找他们这些人呢!
    王丫这么一说,他们心里其实都明白,但是,对于有机会报答王家,大家的心里只会更加的轻松,所以,在思索了一会儿,就以小青起头,带着其他的孩子起誓,绝对不会背叛王家。
    接着,王氏发工钱就顺利很多了,之后,拿王氏的压岁钱,他们也没有显得多不自在了,王氏倒是觉得很新奇,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意料外的结果。
    即使是有了工钱,有了压岁钱,这些孩子却体会到了钱的来之不易,都小心翼翼的收起来,他们其实都想把这个钱交给小青的,但是小青却没有收,而是让他们自己放好,本来嘛,之前是因为他们生活不好,生产力低下,就好像是史前似的,所以,只能共同劳动,然后统一分配,可是,现在既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自然是让他们自己收起来了。
    王丫说的确实是没错,他们是按劳给钱的,所以,大家的工钱有高有低,但是他们却没有一个人会嫉妒别人手里的钱比自己多,生活的艰辛,和他们相依为命的情谊,和小青一直教导他们向善的心。让他们如同野草一样有一颗坚毅的心,还有一副玲珑心肠,不但能看到别人的短处,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自然是知道哪些钱是自己应得的,所以,他们一点都不会嫉妒。
    王丫也没有乱花手里的钱,而是仔细了算了算,发现除了之前自己存好的那三片金叶子,还有挣来的五十两银子。这个钱,可是王丫每一次赶集的结果,当然,还有做凉面的结果,一般来说。小钱的话,王氏都会让王丫自己收着。直到大钱。王氏才会主动收起来,而光是漏下来的小钱,就不少了,王丫还挣了那么多个月,有这些钱,其实也不奇怪。要知道,一个集市就可以挣很多了。所以,这样一来,王丫的小金库可是很可观的。再加上王氏给的十两压岁钱,这一下,就有了六十两了,再加上那三片金叶子,就有九十两了,之前都无法想象自己有这么多的钱。
    客家客栈从大年二十就开始关门了,也没有人来了,大家都可以好好的休息,牛二叔也跟着放假了,自从来了这里工作,牛二叔的家里日子好过多了,因为肉丸子的销量大涨,牛二叔的工钱也跟着涨了,一个月是六百文的工钱,其实,这也是因为牛二叔需要从早做到晚的原因,确实是很辛苦,不比郑思他们轻松,甚至还要累。
    过了正月初七以后,客家客栈就又开始营业了,因为之前这些孩子都做熟练了,现在做事,都是井井有条的,因为热水可以无限量供应,加上客人也不多,如果有被单一类需要洗的,孩子们就干脆自己洗了,反正热水也用不完,用完了,他们也可以去提水。
    随着,开春,出来活动的人们也越来越多,还有就是那些来往的路人也不少,客家客栈过了元宵以后,客房基本上天天客满,一到中午晚上吃饭的人更是挤得整个大堂满满当当的,之前王丫让做的那些长条桌子配椅子,也被派上了用场,并且,随之而来的是肉丸子的需求量加大,很多人走的时候,都会买上一两斤的肉丸子带上。
    客家客栈的生意蒸蒸日上,让王氏跟王丫乐的合不拢嘴,王生的脸色却没有多大的改变成,自从上差以后,王生回来时就还是那一脸的凝重。
    原来,过年前,官场上还维持着表面上的平静,至少大家都相安无事,可是,过年以后,大家就开始蠢蠢欲动,各有动作起来,王生之所以知道这些,都是杨师爷给他讲的,杨师爷之所以知道这些消息,却是因为隔壁的弋阳县的县令颇有一番动作。
    官场上的不平静,自然是能影响王生了,而这一天,王生就又听到了迟来的消息:三皇子再一次的下江南,要去调查贪污案,并且,听说三皇子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证据,只差最后的确认了。这一下,就好像要下暴风雨前的霹雳一样,砸的之前见没有动静,以为三皇子什么都查不出来的官员一下子都给震慌了,竟然频频有了动作,却还以为没有人知道。
    却不知道,其实三皇子从年前就掌握了一些蛛丝马迹,就等着他们在过年的时候,有动作,这样三皇子才有机可趁,毕竟,三皇子再神通广大,之前没有得到消息,事情也算是时过境迁了,哪里就那么容易查出东西来呢!
    谁知道,那些官员却都淡定的很,就算是有动作都很小,根本就不能做突破口,三皇子,只能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做饵,虚报自己掌握了大量的证据,就是要让一些官员慌了神,然后才好找到突破口。
    当然,这些内幕就不是王生现在能知道的了,可是,就官场上的这些动荡就够让王生胆战心惊的了。
    王丫不管怎么安慰王生,王生的心里都没法做到淡然,眼看着王生都开始没有心思看书了,王雅觉得自己应该彻底的跟王生谈一谈,这些都是别人的事,跟他也没有什么关系,他干嘛非要揽在自己的身上呢?或者说,为什么总是要想那么多呢!
    王生回来的时候,却没有谈成。
    王丫本来就专门坐着等王生回来的,所以,王生一回来,王丫就知道了,王丫刚刚要张口的时候,却见王生的表情跟以往的不一样,不是之前一脸的凝重,或者是愁眉苦脸,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迷茫,好似还夹杂着一丝犹豫跟兴奋,还有恐惧?
    王丫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从王生的表情里就看出这么多的的东西,但是,她就是觉得,王生的表情代表了这么多的情绪。
    王丫自然也就顾不上之前要跟王生谈的话题了,不禁问道:“爹,你怎么了?是有什么事吗?”
    王生听见声音,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迷茫的道:“嗯?小丫,刚刚是你在说话吗?”
    王丫道:“是啊,爹,你在想什么?怎么这个表情啊?”
    王生不禁抱起王丫道:“小丫,如果说,爹一整年不在的话,你会不会想爹?”
    王生看似随口一说,王丫却抓住了其中主要的信息,王生要走?还是走一年?王丫忙问道:“爹,你要走?去哪里?为什么要去一年这么久?不要爹走!”
    王生道:“爹啊,爹想出去走走,不要整天在这里,书上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那么,爹想要出去走走,见识见识,老是在这里的话,见的少,视野自然是开阔不了!”
    王丫听了,心里倒是放心了很多,原来是这样啊,王丫搂住王生,嘴巴天天的道:“爹,如果出去走走,爹的心情能变好,还能长见识的话,那爹就去吧,虽然,小丫会很舍不得爹的!”
    王生听了,心情也好很多,逗弄道:“为什么啊,小丫,不是说舍不得爹吗?却还是要让爹走,小丫肯定是说假的!”
    王丫不是真正的小孩子,听了这话,自然是不会急了,而是继续甜言蜜语的道:“爹,话不能这么说!正是因为小丫舍不得爹,才会让爹走!只要是对爹好,小丫都同意,因为小丫爱爹,可不想要成为爹的牵绊,成为爹的绊脚石!”
    也就是王生总觉得王丫不是一个真正的小孩子,又因为有特殊的经历,从来没有把王丫当作是真正的小孩子来看待,所以听了这话,也没有觉得多么的惊世骇俗,反而觉得心里很感动,还有自豪,心想,有哪个孩子像自己的女儿一样,光是靠着自己的教授自学就能这么明事理,同时也衬出是他教的好,不是么?
    想着这些,王生来了兴致,道:“走,小丫,爹带你去练字,几日没检查,你的字怎么样了?去写几个字,让爹看看!”
    自从家里有了钱,用起纸跟笔自然不像以前那样的节省了,王生现在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了,总是能用上几张纸的。
    等到王氏回来以后,王丫在一边听着,才终于知道王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原来是杨师爷建议的,杨师爷看王生这几天做事频频出错,还总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终于看不过去了,找了王生谈话,等听了王生乱七八糟的想法以后,杨师爷觉得,还是让王生出去走走吧,这是不是给憋的啊?

☆、第一百零八章 王生去游历

正好,杨师爷也想要让他的侄子去游历一番,能增长一些见识,顺便去拜访自己的几个老友,虽然自己成就一般,也没有一个孩子,但是,自己的老友的学识渊博的还是有的,其中一个跟杨师爷的关系最好,杨师爷就想让杨秀才一边去游历,然后去拜访自己的老朋友,在他那里学习一段时间,接受教导。
    现在见王生的问题也挺严重的,干脆也让王生一起去,当然,杨师爷不是这么跟王生说的,而是跟王生说事实摆道理,然后让王生回来考虑,如果他愿意的话,杨师爷也愿意给他写一封推荐信。
    王生自然也是想了很多,心里已经隐隐有了决断。
    既然已经定下来要游历了,王生就去跟杨师爷说了,杨师爷给他们定了半个月后出发,让他们有个准备东西的时间。
    王生做这个决定,其实也不容易,古人,除非必要,谁愿意离家啊,但是,王生也觉得出去看看,其实挺好的,再说了,这一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王丫听说的时候,就跟王氏商量着,去定两把匕首,一把贴身放着,一把随身带着,这样,也算是有武器了,又可以当作是菜刀用,要是要打点猎物什么的,也可以打打牙祭。
    王氏听了就同意了,王氏也没有去找别人,找别人东西贵又不放心,还不如找村子里的石头叔呢,王氏当即去石头叔那里定了两把匕首,要求一把用料最好的,要够锋利的,用来防身用的,另外一把则是普通的匕首。用料中等就可以。
    石头叔跟王生是老交情了,在这种地方开铺子,你要是每一点关系,可不容易,就算他们在京城是有点人,但是也比不上王生在这里现管的,有什么事,王生都会帮他们的忙,他们心里也很感激。所以,听说了王氏的要求以后。没二话的应了下来,但是告诉王氏要十天以后才能拿到,主要是要的那把好的匕首,这个他们是做不出来等到,需要找人调货。倒是那用料一般的匕首,他们有这个工艺做出来。
    钱也没有多要王氏的。十两银子。这个时代铁的管制很严,比银子甚至更严,所以,要弄到不容易,一把普通的匕首都要三两银子了,中等的就要十两银子。最好的那种,比如说进贡用的匕首,一把要上百两银子,还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到的。
    王氏这边负责给王生准备行头。也正逢开春,田里的事也可以开始做了,所以,王生就天天去田里干活,也就空闲的时候,看看书,主要的精力都放在田里,本来,王氏阻止了的,但是王生却有自己的考虑,不说家里的生意,他是统统不管,整天只读些圣贤书,要不就是出去考试,连田地都没有帮家里干过了,算算都有一两年了,一家的活计,上上下下全部都是王氏在操持,这会儿,又要去游历,就更没有时间帮家里做些什么了,王生就想着趁这段时间帮家里把几亩地都给翻好了,种子都种下去,好歹也能给孩子他娘减少些负担。
    王氏见王生这么说,心里倒是微甜,想到如果真不让王生做,硬拦着,估计他心里也额会不舒坦,因此,王氏也就不拦着了,天天就在家,当一个家庭主妇。
    其实,王生要做的活计也没有以前的多,毕竟,家里还有几个孩子,小青都不用王生他们说,就派出了四个孩子出来帮忙做事,王生本来也是要拦着的,但是,小青却说了一句话:不为做事,只为学习,以后,这东西说不定就是他们的生活技能了,王生可不能拦着。
    一句话就把王生说服了,索性也不推辞,带着几个孩子就开始在田里忙活,都是孩子,还是苦过来的孩子,对于这些种田即使是没有天赋,生活也会硬逼着他们有天赋的,所以只要一天下来,这些孩子就学会了要怎么翻地,翻的比王生也差不到哪里去,剩下的,关于施肥啊,节气什么的,也只能以后慢慢学了。
    王丫这几天也没有闲着,想到王生要去游历,外面的吃食不用说,肯定不如家里的好,自己好歹还能弄些后世的吃食呢,现在外面哪里有这个条件啊,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