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官妞奋斗史 >

第139章

官妞奋斗史-第139章

小说: 官妞奋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的想要让百姓过上好生活,过上幸福开心的日子,会为了家国,为了黎民做实事,会真心实意的想要为自己分忧。

    皇上其实不反对皇子们竞争皇位,只是大儿子跟二儿子的表现不得不说太让人失望了,再看三皇子,皇上自然知道三皇子不是没有野心的,但是三皇子不但有野心,还有孝心,还有成为君主的那种坦荡的精神,还有计谋。

    而自己的大皇子跟二皇子呢,整日里陷入争权夺利当中,若真是要让他们办些实事,搞砸的机率都大的多了,也没有肚量,没有那份成为君主的心胸。

    皇上不反对孩子们竞争,只是他更希望看到的是孩子们的公平竞争,通过他们办事的能力让自己看到他们的能力,而不是在私底下搞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又不是妇人,皇上很失望,他的这两个儿子眼中只有争权夺利了,甚至连丁点的该有的为人子为父分忧的心都没有,也没有想要为民办事,目光短浅的只盯住了自己的皇位。

    原来皇上不是不知道两个皇子对于盐税有些涉入,但是从这个账本来看,两个皇子简直就是主谋了,皇上看了都心惊,不知道该拿两个皇子怎么办,人也有些心烦意乱。

    没一会儿,就听见外面的太监宣唱:三皇子觐见!

    三皇子黄昀诗进来就看到自己的父皇好似一瞬间被什么击垮了似的,一脸严肃的表情终于有些变化,关切的上前,道:“父皇,怎么了?可是出了什么事?”

    皇上睁开眼睛,看向黄昀诗,面对黄昀诗难得的情绪变化,他很欣慰,虽然自己的儿子严肃了一点,但是对自己的关心却是实打实的,皇上的心里微暖,虽然自己有两个不孝子,可是不是还有三儿子了嘛!

    虽然是这么说,皇上还是有些伤心,对三皇子道:“昀诗啊,你来了,来人,赐座!”

    黄昀诗坐下以后,还是一脸的关切,其实心里倒是猜到一点,觉得皇上是不是因为账本的事情伤心,想也知道肯定是知道自己的两个哥哥做的好事了。

    黄昀诗还是关切的问道:“父皇,到底怎么了,可是有什么忧愁的事,父皇尽管说来,儿臣但凡能做的,绝无二话!只盼着能为父皇分忧!”黄昀诗也确实是有些心软,虽然是想要争夺皇位,却也不是想要让自己的父皇伤心,怎么说,父皇也是自己的父亲,黄昀诗心里是真的关心,担心黄烨华。

    皇上有些疲惫的捏了捏自己的鼻梁,道:“昀诗啊,父皇没事!只是,刚才父皇看着账本,忽然发现,父皇有些不认识你的两个哥哥了!”

    “父皇?这?”黄昀诗是真的没有想到皇上会当着他的面说这些,其实不管是站在什么角度上来说,黄昀诗都有些尴尬,而且关键是黄昀诗不想要直接把自己放在大皇子跟二皇子的对立面,从一开始黄昀诗争夺皇位走的道路就跟大皇子二皇子的不一样,表面上看着与世无争,事实上,就像庄子说的:不争即为争!

    用的是以退为进以及韬光养晦的法子走上争夺皇位的道路,这样做的好处是大皇子二皇子不会认为三皇子有威胁,也不会让对三皇子进行攻击什么的,虽然有机会落井下石,他们也很乐意,但是对于三皇子他们还是放心的。然而,坏处就是三皇子不能招兵买马,要找兵马就要比大皇子二皇子多花几倍的努力才能得到一名不错的下属,好在三皇子的眼光不是一般的高,能让他花精力的都是百里挑一的人,然而坏处也是明显的,所谓双拳难敌四手,三皇子的人虽然在精,但若是被人攻击的话,容易把自己陷入险境之中。

    所以,三皇子对付两个皇子都是很隐晦的,一般都是抓住了他们的把柄跟弱点,然后顺势而为,这样一来,也不会有人会怀疑到他身上,在明面上跟两个皇子争,三皇子走的路注定了争不赢的。

    所以,这会儿黄昀诗很尴尬,若是直接说两个皇子好话吧,不说不像平常的自己,也会让皇上产生怀疑,可若是说坏话吧,大皇子跟二皇子肯定会针对自己的,到时候,黄昀诗就会吃不了兜着走,虽然黄昀诗也不怕,但是,也不想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不是嘛!

    皇上见黄昀诗欲言又止,有些理解,却还是要黄昀诗说,逼着道:“昀诗啊,在这账册里,你大皇兄跟二皇兄,不是一般的能耐,里面涉及的钱款,让朕看了都怦然心动啊!第一回发现,朕比儿子还穷!你说说,朕该要怎么办?该怎么拿你的两个皇兄怎么办?”

    这话既是考验也是陷阱,就看黄昀诗怎么回答了,黄昀诗也不是吃素的,沉吟了一下,觉得这一次肯定是避不过去了,自己和稀泥也不行,会让父皇怀疑自己以前是装的。

    黄昀诗想了片刻,就直言道:“父皇,说实话,这话由儿臣来说,真的是不合适!毕竟,父皇应该也知道,儿臣虽然能跟大皇兄二皇兄和睦相处,可是儿臣说什么,都失了恒心,说出来的话,就不一定为准!”

    皇上失笑道:“朕让你说,你就说,朕又不是一定要按照你说的做,只是想要做一个参考罢了,你就直说吧!”

    “是,儿臣是不知道大皇兄、二皇兄涉及了多少钱财,不过听父皇的意思,应该是不少,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若是惩罚的过了,父皇心里也难受,不如给两位皇兄一个机会,且,父皇若是惩治了下面的官员,那么对于两位皇兄而言,亦是惩戒了吧!”黄昀诗道。

    黄昀诗的话倒是算合情合理,既说了要惩罚大皇子跟二皇子,也说了,不要惩罚的太过了,是人都会犯错,又不都是圣人。

 第七十五章 一道圣旨的波澜

    既符合黄昀诗的嫉恶如仇的性格,也顾全了兄弟情谊,皇上不禁抚了抚自己的胡子,很满意黄昀诗的回答,皇上在心里对黄昀诗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偏斜,他自己是知道,但是不知道黄昀诗自己知不知道。

    差不多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圣旨才下下来了,不是皇上犹豫着到底该给这些人什么刑罚,而是要开始物色接任的人选,不然,到时候圣旨一下,基本上除了去年上任的那些官员外都没有什么人了。所以,才会犹豫了这么久,在圣旨里,凡是账册里面有的官员基本上重到株连九族,轻到抄家革职,永不录用。

    这一下子,基本上就是整个南江官场没有人了,然而与此同时下的另外一道圣旨,却是各个官位的任职,凡是账册里没有涉及到的人,并且年年虽然差评,但是经过暗卫的调查却是爱民如子的,全部都升职,少的升半级,多的升两级的都有。还有一些就是让新科进士填补一些知县之类的空缺,又加上南江的官场提拔出来的人,基本上,南江的官职也被填满了。

    而这其中收益最少的却是王生了,因为皇上也没有下旨意表彰,也没有任何的表态,好在王家也没有本来觉得这是功劳,一直都安心的做事,并且,王生还做的相当的乐呵。

    让皇上从安慰那里得到消息的时候,更觉得王生是个人才,知本分,忠心,且宠辱不惊!

    王生确实是应该乐呵,虽然官场上的人一下子去了那么多,但是其实还是有些蛀虫的,不过,现在这些蛀虫已经不足为虑了,而知府衙门里的同知,也就是王生的一干手下全部落网。王生还是照样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为什么?还不是因为王生之前让小青送进来的那些小子们吗,在这个时候,他们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整个知府衙门没有一点因此而停止运作,反而比之前的运作还更畅快了,因为没有人敢跟王生使绊子了,也没有人会给王生拖后腿了,顾虑又少了,一些事情也能放开手脚的大胆的干了。这样一来。王生能不高兴吗?

    这对王生来说是一个时机。本来,王生面对那些往年的税务还好说,要把那些漏洞的账理出来,可是有一样。今年的税收怎么办?而且,往年的那些亏空要怎么填补?这一样样,一桩桩的,都是让王生头疼的事,偏偏之前还有那么多人拖后腿,王生也不能有大动作,直到现在,圣旨一下,拖后踢的人少了。王生也能按照自己的期望,大展手脚了,特别是在今年的盐税上,王生可以有机会抓住了。

    皇上的一道圣旨,给很多人带来了灭亡。却也给很多人带来了生机,不光是王生迎来了属于他的机会,小青还有漕帮也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机会。

    我们先说说小青,原来小青在这边的发展并不是很顺利,虽然几家店铺是开起来了,但是要交好的对象也太多了,这里的形势比之前的还要复杂,本来小青是打算在扬州城多开几家铺子的,但是,谁知道直到现在,都仅仅把京城有的几家铺子开起来了,剩下的是一概没有实现。

    不是小青太无能了,是这边的官太贪了,且水太深了,小青能开起铺子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这意味着他不但各个上面的官都打点好了,还要跟扬州城的几大势力打点好,最后,还要跟漕帮搞好了关系,这些事情是缺一不可,缺一样,这铺子也开不起来。

    好在开起来以后,这生意倒是不错,源源不断的客流量让小青弥补了这部分的损失,虽然税收也比以前重多了,却也还过的去。

    而现在,那些贪官大部分被斩杀殆尽,王生又颁布了新的政令,对于扬州城的百姓,还有商贾的税收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也就是说没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税收,不过,却多了一样增值税倒是,除此之外,都是皇上颁布的政令里面该有的,不过是比以前细分了很多,不过,一些东西的税收降低了点,一些税收率升高了点,但是总体不变,也比以前让人轻松了很多。

    而对于扬州城的农民,那税收政策更是让人眼红,凡是种田一类的,税收降低了百分之五十,也就是降下了二分之一,这是因为在扬州城的商贾之事太过繁茂,引得农民积极性不高,大部分都是经商的,虽然确实是占着水利,但是也白瞎了这么好的地方,所以,王生才会有略微的调整。

    这样一来,种田的也会相对增加一些,不然白瞎了这里的好天气好风水。

    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小青来说,不但上面需要巴结的人少了,税收也降低了,利润就增长了,更有的是小青还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开拓业务,小青知道,自己肯定不能只是呆在这里的,那么,在其他的地方同样要开展业务。

    好在小青当时来扬州城的第一件事不但是去找商铺,也找了当地的孤儿群体,不光是扬州城的,应该说是南江这边的孤儿团体,都被小青他找来了。人数还真是不少,几百个孩子,就这样聚集在一起,这一年的时间也把这些孩子们都调教出来了,现在十二岁左右的全部都可以在店里帮忙,也已经能独当一面了,小青原来还有些烦恼,等到这些孩子调教出来以后,这些孩子该去哪里,本来是打算开店的时候用上的,但是,谁知道扬州城的形势这么复杂,不过,现在好了,小青要在扬州城之外的,也就是南江这边的城市都转悠一圈,把各个地方的商铺开起来,趁着这个机会,南江这边的官场还算清廉。

    其实,找孤儿团体真的是有几点好处,首先,这里面,一定有一个领头者,这个领头者本身就是一个不错的管理者,只要让小青略微的调教一下,就能独当一面了,该如何去贿赂上面的人,该如何跟下面的人打好交道,都不用小青教,他们无师自通。

    所以,小青的商业征途在这个基础下,加快了脚步,在把南江这边的孤儿调教出来以后,就每个城市一个孤儿团伙,分工作业,谁开什么店,谁做小二谁做厨师,都分得清清楚楚的,很快就把店铺开起来了,并且,还有一个管理者管着,到时候,小青只要找那个管理者就能知道消息了。

    就这样,在这一股春风的吹拂下,王家的小吃铺已经是遍地开花了,不但如此,就连客家客栈也有了,什么丸子馆全部都有了,而且从目前来看,这些管理者管理的很好,让小青又是欣慰,又是放心。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就是了。

    再说漕帮,还是同一个地方,络腮胡子大汉坐在屋子里,忽然外面就传来大呼小叫的声音,络腮胡子大汉看着来人大喘气,不由得皱眉道:“这是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吗?怎么这么着急?有事儿慢慢说!”

    “二,二当家的!大消息啊!大消息啊!”来人欢天喜地的道,却是那个一脸阴沉像的大汉,不过,此刻的他却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模样,气都没喘匀,就迫不及待的跟络腮胡子大汉分享起好消息来。

    “哦?什么好消息值当的你这样?”络腮胡子大汉道。

    “二当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