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乱清 >

第290章

乱清-第290章

小说: 乱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慈禧是很敏感的,她很快就明白了:想修园子?门都没有。



  恭王等人把得牢,盯得紧,慈禧能huā多少钱,基本决定于恭王肯给她多少钱,她自己其实是全然做不得主的。



  如果“恭系”把内务府交出去,慈禧换上一个奉命唯谨的人来管事,那么就可以任意需索了。



  如此,绝非国家之福。



  想到这一点,几个人的心情都很复杂。



  宝洌Ш筒茇圭醯梦南榈牟虏馐强科椎模谖窀芸赡苁谴褥哪勘曛弧5欠褚彩枪刈糠驳哪勘辏︿'和曹毓瑛有不同看法。宝洌衔飧鑫侍馍洗褥⒐刈糠彩峭徽笙叩模茇圭蛉衔刈糠仓疚幢卦诖恕



  但他们俩都认为,不能现在就把内务府交出去,就算交内务府,也得和别的条件拢在一块儿谈。



  文祥同意他们的意见。



  现在“恭系”的人,开始“盼着”关卓凡早一点回来了。



  关卓凡在天津呆了两天,考察了青县马厂到塘沽新城的地理,觉得原时空袁大头们的眼光不坏。这一带人烟不多,地方宽敞,适合练兵;同时交通的“潜力”足够,只要修通马路、铁路,随时掌握四周要害之地,面海而扼京津,实乃攻防进退关键。



  适合驻军,也“必须”驻军。



  于是决定,过完年立即开始修建“新马大道”和正式的兵营。



  然后从大沽口上船,还是金能亨的“浦江号”浮海南下。



  三天三夜,终于到了吴淞口。



  码头上好大的阵仗。



  不仅上海、整个江苏的四品以上的官员都到了。



  署理江苏巡抚、藩台赵景贤打头,接下来江南提督丁世杰,江苏臬台刘郇膏,江苏学政彭敏宽,上海道杨坊,厘捐总局总办金雨林,廉政专员齐秉融,广方言馆总裁曾纪泽,中外招商局董事容闳、利宾、麦都思、金能亨、雅克,上海电报局总办卞宁“二钱”钱鼎铭、钱蕴秋。



  还有放了假回来上海“探亲”的华尔,和没有去美国、跟着丁世杰留驻江苏的林字团团官刘玉林。



  还有“加按察使衔,以道员补用”的胡雪岩。



  还有除了麦都思、金能亨、雅克以外的上海租界工部局的董事们。



  还有各国驻上海的领事,包括老朋友美国领事查尔斯。



  以及江苏、上海其他的四品以上的官员,和身上有功名的本地士绅的代表。



  关卓凡翎顶辉煌,沿着踏板缓步而下。



  码头上迎接的〖中〗国人,包括入了籍的华尔,呼啦啦一片,跪了下去“恭请圣安”。



  钦差大人微笑着说“圣躬安”。



  地上的人们呼啦啦站了起来,挽起了马蹄袖。稍待片刻,又呼啦啦一片,重新打下马蹄袖,跪了下去“给贝子请安”。



  折腾了两轮,总算行完了礼,关卓凡和站在一边的外国人一一握手,相互致意。



  关卓凡嘱咐赵景贤,一切接风洗尘的虚huā样,全免。



  明儿一早,咱们就开始办正事。



  今天剩下的时间,是我自个的,毕竟,我是个远游归家的人。



  关卓凡上了大轿,上海县衙役开道,近卫团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向清雅街原巡抚衙门而去。



  进了清雅街,在原巡抚衙门前落轿,张顺已经带着下人在门口跪接。



  关卓凡笑着抚慰了一两句,心思早已飞进了二门。



  进了二门,两位丽人已经在阶下候着了。



  扈晴晴深深地福了下去。



  杨婉儿却只微微地一福。



  因为,她怀孕了。



  *
第六十七章 有话问你
  说走咱就走,关卓凡前,翁同龢后,打轿往倭府而来。



  到了西江米巷倭府,关卓凡下了八抬大轿,抬起头来,见所谓“倭府”,不过一个一进的小小四合院,门漆黯淡,墙上泥灰剥落,砖头都露了出来。



  关卓凡大出意料,心中不由叹息:这个倭艮峰,虽然卫道守旧,却真正是一清如水!



  倭府仆人见居然是关贝子亲自登门,吓一大跳,赶忙进去通报。



  关卓凡对翁同龢笑道:“叔平,咱们自个进去,不然倭艮峰老天拔地的,还得出来迎咱们。”



  说罢抬脚进了倭府,翁同龢只好跟着进来。



  关卓凡说的没错,刚进院门,便见须发皓然的倭仁,从正房内掀帘出来,踩着碎步,气喘吁吁地奔下台阶。



  关卓凡赶紧走快几步,在倭仁撩袍准备下跪的时候拦住了他,说道:“艮老,你是老前辈,我还年轻,这个礼可当不起!”



  但倭仁那肯“废礼”?到底扎扎实实地请了安。关卓凡竟不受他全礼,长揖到地,还了半礼。然后搀着倭仁的手,一起走进了正房。



  老倭仁如芒在背,浑身的不自在。



  宾主坐定,关卓凡见四壁萧然,暗暗点头。



  略抿了一口茶,关卓凡说道:“我和叔平新领了‘弘德殿行走’的差使,骤膺艰巨,深恐力有不逮;艮老士林宗镜,久任帝师,特来请益。”



  如果只有翁同龢一人。倭仁一定长篇大论,而起头的又一定是“辨学术当恪守程朱,以外皆旁蹊小径,不可学也”。这个“旁蹊小径”。自然是陆九渊、王阳明,于是便开讲“朱陆异同”。



  接下来,还会诲人不倦,要翁同龢“端庄静一”、“涵养本源”、“察几慎动”、“克己复礼”,等等。



  可关卓凡在座,倭仁能说什么呢?难道说。这个“兵事、洋务”,泯灭华夷,教坏皇帝?



  倭仁只会发“议论”,其实并不善“言辞”。现在被关卓凡堵在家里,情形仿佛同文馆一役,被恭王“请君入瓮”一般——他还不晓得,恭王的“请您来做”,其始作俑者,就是面前这位关贝子。



  憋了半响,老脸都快憋红了。方才讷讷地说了几句,言不由衷,自个也不晓得自个说了些啥。



  关卓凡倒也不在乎他说了些啥,一律口称“受教”,然后向门外喊了一声“来呀”。



  贝子府的听差掀帘而进,手里捧着一个包裹。



  解开包裹。里面是一只木匣;打开匣盖,关卓凡小小翼翼地,从里面取出一本纸页泛黄的书籍来。



  倭仁老眼虽花,却也心中一跳:像是宋版书!



  关卓凡将书放在倭仁面前,封面上大大的三个字:近思录。



  倭仁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



  关卓凡微笑道:“前几日,得了一本宋版的《近思录》。我想,艮老儒林领袖,理学宗师,这本书,只有在艮老这里。才算得其所哉。”



  如果关卓凡拿出的是银票,莫说你个贝子,就是亲王,倭仁也会当场峻拒。



  可是,这是《近思录》。是宋版的《近思录》。



  《近思录》为朱熹和吕祖谦合著,辑录所谓“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的学问精义,其编排依朱、吕的理学思想体系,算是尽括了源于周敦颐的程朱一脉的理学学术主体。



  程朱为倭仁所宗,宋版《近思录》,开卷即闻先贤呼吸,老先生怎么能够不激动?



  倭仁张了张嘴,到底没有说出“不要”的话来。



  关卓凡又随便聊了几句,便说“天色已晚,不便再扰”,于是和翁同龢起身告辞。



  倭仁送出大门,看着二人上轿而去。



  良久,长叹一声。



  言路上对小皇帝功课“改良”的“反应”,如期发生了。



  只是,雷声小,雨点更小。



  上折子的不止一个,但大多吞吞吐吐,遮遮掩掩;明确表示反对的,只有一个叫孙东谋的,詹事府的右庶子,正五品。



  略出关卓凡的意料,此君首先反对的不是“洋务”,而是“兵事”。



  孙东谋引经据典,先说,“《六韬》有云,‘圣人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又说,“《老子》三一章,‘夫佳兵者,不详之器,物之恶也’”;接着再说,“本朝王念孙考,‘佳’字实为古‘唯’字,则‘唯兵不详’,古圣明训。”



  然后来了一段很搞的,“亚圣曰,‘君子远庖厨’,不忍见禽兽之将死也,况乎人为万物灵长,涂炭僵仆,肢体分裂,能不衷怀恻然?”



  反正就是说,“兵事”这个东西如此邪恶,皇帝怎么可以碰呢?



  终于讲到了“洋务”。



  孙东谋并没有直接反对“洋务”。形势发展至今,守旧派已经不得不接受这么一个现实:笼统地反对“洋务”,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这种折子注定“淹”了;他们的对策,是摆出“就事论事”的姿态,反对、攻击具体的政策。



  孙东谋说,“洋务”这个东西,琐碎繁细,自有相关的臣子办理,“何劳厪虑”?圣天子应该垂拱而治,这样自然君臣相安,天下天平。



  关卓凡叹息:我真是高估了你们的战斗力。



  一般情况下,这种折子,应该“交议”。一旦发了下来,其他的旧派人物就可以这个折子为根据,生发意见,形成声势。



  孙东谋算是一个“开路先锋”。



  但关卓凡才不会按照这个剧本演呢。



  折子前一天递进去,第二天上午,钟郡王奕诒来到了詹事府,“有旨意问孙东谋”。



  钟王前不久刚补上御前大臣,恭王和两宫大吵的那一次,钟王刚好当班,还小露了一脸。当然,只是作为慈禧的“人肉布景板”,随班进退而已。



  钟王是近支宗室中有正式职司的最年轻的一个,今天也是他第一次办“传旨”的差使,兴头极高,旨意的内容,昨儿晚上已经背得滚瓜烂熟。



  詹事府大堂已经摆好了香案。钟王进来,只见他穿着一身簇新的团龙褂,宝石顶子,白玉翎管里插着一根长长的双眼花翎,微微晃动。冬天的阳光斜入,照在小伙子的身上,愈发显得精神奕奕。



  詹事、少詹事、庶子、洗马、中允、赞善、主簿,一众职司人等,心里都在嘀咕:传什么旨呢?居然还派了一位郡王来?



  钟王在上首居中站定,朗声说道:“有旨意问孙东谋话,孙东谋跪听!”



  已经在边上“敬候”的孙东谋,立即上前,在下首跪好。



  钟王说道:“有旨问你,‘圣人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夫佳兵者,不详之器,物之恶也’,还有,‘唯兵不详’,‘君子远庖厨’——这几句话,问孙东谋,洪杨乱起的时候,你有没有跟洪秀全、杨秀清说过?”



  孙东谋“脑子”嗡地一声,背上的汗冒了出来:这是什么意思?



  旨意的问话不能不答,他颤声说道:“回皇上的话,臣……没有。”



  钟王说道:“问孙东谋,英夷、法夷内犯,火烧圆明园的时候,这几句话,你有没有和英国人、法国人说过?”



  孙东谋头上的汗也冒了出来:“回皇上的话,没,没有。”



  钟王说道:“问孙东谋,如果你向洪逆、杨逆说了这几句话,洪逆、杨逆是否会洗心革面,束手就擒?”



  孙东谋汗出如浆:“回皇上话,这个……不,不会。”



  钟王说道:“问孙东谋,英夷、法夷又如何?是否听了你这几句话,就园子也不烧了,乖乖地退兵?”



  孙东谋的头碰到了地上:“回皇上的话,不会,这个,臣,愚钝……”



  *RL
第六十八章 应激反应
  钟王说道:“问孙东谋,圣祖三次亲征准格尔,是否多余?是否不该?”



  孙东谋的额头碰地有声:“回皇上的话,圣祖天纵英明,臣,臣鄙陋……”



  钟王说道:“问孙东谋,朕觉得写字做文章,也十分之‘琐碎繁细’——是否可以通通交给臣子去办,朕从此不须学写字、学做文章了?”



  孙东谋的额头已经碰得青了,语不成声:“臣荒唐,回皇上的话,臣荒唐,臣荒唐……”



  钟王说道:“孙东谋,旨意的话已经问完了,你有什么话回奏吗?”



  孙东谋惊魂不定,喘了几口气,颤声说道:“总是臣不读书,所上折议……愚钝鄙陋,粗疏荒唐,臣……知错了,嗯,这个,圣学渊深,非臣等可窥,醇亲王所奏加皇上‘兵事’、‘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