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乱清 >

第270章

乱清-第270章

小说: 乱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有该有的分量。惇王是他刚刚结成的盟友,醇王这个弟弟他从小看到大,感情最笃,不会也不能不为他说话。



  一个是恭王秉国三年,亲手提拔了一大批中高级官员,他们大多还是很感激恭王的知遇的,这些人,不会都闭上嘴巴。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是曾国藩等地方督抚。恭王继承肃顺的政策,大力支持曾国藩等汉官,终于克竞大功。这班人,对恭王是很有好感的。他们如果向朝廷要求恭王复出,作用比宗室还要大。



  曹毓瑛的建议,叫恭王容颜惨淡,文祥、宝洌А⒉茇圭隹戳耍睦锒己懿皇亲涛丁



  良久良久,恭王苦笑着说道:“你们何苦逼我如此?这个王爵,我不要了就是。难道以宣宗皇六子的身份,我还过不得下半世么?”



  文、宝、曹都极为不安。文祥说道:“六爷,你万不可如此!自古成大事者,哪一个不受艰难困苦挫折的?朝廷和国家,都离不得六爷!”



  宝洌Ы由希骸拔颐羌父觯怖氩坏昧 



  这句话着实情重,恭王大为感动,不由就红了眼圈。



  事实上,这也是句大实话。恭王的一进一退,不知牵扯着多少人的前途?不为他自己考虑,也得为跟随他的那些人考虑。



  现实压倒了骄傲,恭王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个计划。



  这一招出乎慈禧和关卓凡的预料,慈禧有一拳打空的感觉,颇不得劲。



  她本来已经憋足了劲儿,连“后手”都准备好了——提前写好了黜置恭王的谕旨。这是防备万一倭仁办不下这个差使,就不管“会议”结果如何,直接通过内阁,明发上谕。



  倭仁是一定会仰承上意办事的,但参加“会议”的可不止他一人,有恭王一脉的,有两面讨好谁也不肯得罪的,倭仁不是没有寡不敌众的可能。



  好,现在“会议”也不用了。



  这一道谕旨是圣母皇太后生平第一次“做大文章”,花了她好大的力气,如果颁不出去,“心血”就白费了,实在别扭!



  想一想还是太便宜了恭王,不能尽如你们所愿——上谕照发!



  慈禧这么做并不是真为了“出版自己的作品”,而是因为,同样是“退居藩邸”,一种是恭王自劾,然后两宫“准予所请”;一种是明发上谕,斥责黜退。两者意味大不相同,后者对恭王的打击要大得多。



  第二天召见内阁,颁下上谕:



  “谕在廷王大臣等同看:朕奉两宫皇太后懿旨,据蔡寿祺奏:恭亲王办事,贪墨、骄盈、揽权、徇私,多招物议,种种情形等弊。似此重情,何以能办公事?



  “恭亲王从议政以来,妄自尊大,诸多狂傲,倚仗爵高权重,目无君上;看朕冲龄,诸多挟制,往往暗使离间,不可细问。每日召见,趾高气扬;言语之间,诸多取巧,满口胡谈乱道。似此情形,以后何以能办国事?若不及早宣示,朕归政之时,何以能用人行政?



  “似此种种重大情形,姑免深究,方知朕宽大之恩。



  “恭亲王着毋庸在军机处议政,革去一切差使,不准干预公事,方是朕保全之至意,特谕。”



  说句实话,单就遣词用句而言,如果这真是“作文”,非被老师打个大大的“红叉”不可。



  关卓凡曾经想过,要不要找人代她写这个上谕——不好意思,关贝子的古文功底也是不够瞧的。但终究作罢。此事太过机密,除了两位御姐和他自己,几乎不可入于第三人之耳——包括始作俑者蔡寿祺。



  他转念一想,其实这样更好,因为一眼就能看出乃是出自女主亲手,反倒增加了震慑的力量。



  他的判断是对的,这篇上谕念出来后,内阁诸臣,无不凛然,没有谁对私塾蒙童水准的文字发笑,女主“宸衷独断”的权威树立起来了。



  倭仁请旨:“恭亲王既退居藩邸,其差使甚多,不可废弛,请两宫皇太后派员接办。”



  慈禧沉吟道:“关卓凡去了上海,总要一段日子才能回来,军机上文祥他们几个人手确实不够,这样吧,叫许庚身进军机!”



  一连两道谕旨下发,朝野震动。



  恭王终获严遣,而且,人家已经“躺倒挨捶”了,还是不放过!



  女主雷霆之威,惊心动魄。所有的人,都在心里边“矮了一矮”。



  许庚身进军机,也引起了很大的议论。因为,这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许庚身的资历,比之现在的几位机枢,实在太浅;还有,他是“恭系”,去一恭而入一恭,什么意思?



  但许庚身的入直军机,让汉官、特别是南方籍的汉官,不论朝廷的还是地方的,都极其振奋。



  军机大臣的人数,并无定额,但一般来说,应该至少有两位汉人,一位北方人,一位南方人。但事实上,这条“潜规则”并非总是得到认真执行的,许多时候,军机上只有一位汉人,以为点缀。



  比如恭王当国三年,军机上的汉官就一位曹毓瑛,曹毓瑛还是恭王的亲信,恭王还是以重用汉官著名的。



  还有,不管一位汉员还是两位汉员,大多是北方人,南方人是极少的。



  这条根子在于,旗人的亲贵对南方汉人,有着根深蒂固的轻视和不信任。



  而许庚身不但是汉人,还是杭州人,地地道道的“南人”。



  这个任命,汉官们群情振奋,纷纷表示“两宫圣明”;旗人虽然失望,却也说不出什么,因为这是符合“仪制”的。



  两宫并没有指明谁负责“领班军机处”,但这是不言自明的,虚席以待远人啊。



  *RS
第三十六章 缄口不言
  “入直军机”本身是没有品级的,军机大臣的品级就是他们的本职的品级。



  比如曹毓瑛,本职是“都察院左都御使”,那是从一品;新进的大军机许庚身的本职是吏部侍郎,那是正二品。



  “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处行走”,这几个名目只表示资历深浅,不代表品级高低。“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资历最浅,“军机处行走”资历最深。



  关卓凡入直军机的时候,是“军机大臣上行走”。



  至于说“军机处领班”,其作用和地位,取决于君主的情形和当时的“体制”。



  如果皇帝足够强势和勤奋,“军机处领班”就只有字面上的含义,真的就是个带队的。甚至可以说,因为个子最矮或最高,或者姓氏笔画最少,排座位的时候刚好排在第一位而已。当然,可以算是一种荣誉衔头。



  这个时候,皇帝除了是国家元首,同时还兼政府首脑,不需要也不允许摆多一个政府首脑出来。



  几个军机大臣都直接对皇帝负责,任何一件事情,皇帝交代给任何军机大臣去做都是可以的。



  但如果皇帝弱势,或因为其他的什么原因,比如年纪太小,不能亲政,无法兼任政府首脑,蛇无头不行,“军机处领班”就是实实在在的政府首脑了。



  在某种特殊的“体制”下,比如现在的“垂帘”,两宫皇太后不能直接充任政府首脑。军机处领班的作用也会大大加强。



  所以。现在的“军机处领班”。是不折不扣的“中枢领袖”,不好悬空的,但两宫的意思很明白:等。



  许多人把目光投向上海,在这场大政潮中,那个始终没有露面的关贝子,身影却愈加清晰。



  “恭系”很快就感觉到了这个人从远方投射过来的长长的阴影。



  “恭系”联络宗室、言路、督抚,为恭王求情造势复出的计划,推行起来。出乎意料的不顺利。



  曹毓瑛的这个计划其实是条好计,但得有这么一个前提:恭王不存在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但事实上,存在这么一个竞争对手。



  政潮波澜至此,局面已经非常明晰了:支持恭王,就是反对关卓凡。



  只能二选一。



  谁都会想:万一选错了呢?



  于是大多数的人的态度就变得暧昧。



  还是有支持恭王的,但人数不够,分量不足,有的简直是在帮倒忙。



  比如一个叫王拯的,号少鹤,广西马平人。军机章京出身,做过太常寺卿。署左副都御使,现已做到通政使,算是“九卿”了。他是桐城派的古文大家,诗画俱佳,但不知道是不是鸦片抽多了的关系,他上的这个折子,很是莫名其妙。



  王拯一方面为恭王说话,“开复差使”,一方面建议朝廷,叫关卓凡、倭仁、曾国藩、三个,“充任议政大臣”。



  “议政”两个字,有清一代,都是极其敏感的。



  “议政王大臣”制度,起于天命四年的“十固山执政王”,天命六年又有所谓“八王议政”,从而形成了一个“议政王大臣”制度。



  这个制度本质上是满清贵族共和,是宗室向皇帝分权的一种制度。所以自康熙朝开始,圣祖、世宗、高宗三代,不遗余力地对这个制度进行各种打击,收事权于皇帝。



  其中,雍正朝还因为“八王议政”,闹出了绝大的风波,允禩、允禟几个,一跤跌倒,再也没爬起来。



  乾隆五十六年,“议政王大臣会议”正式废止。



  恭王的“议政王”的衔头,是一个特例,表明和两宫“同治”之意。这种事实上分掉一半皇权的做法注定是长不了的。果然,现在,两宫就开始向恭王“收权”了。



  在这种情况下,王拯弄出一个“议政大臣”,而且其中只有关卓凡是宗室,曾国藩还是汉人,怎么可能?实在叫人哭笑不得。



  王拯的原意,是请各派势力坐在一块儿分猪肉,这样就不会打架了。



  这个折子,因为里面有这么荒唐的内容,如果上面不想找王拯的麻烦,注定是“淹了”,连带着他为恭王陈情的那部分一起烟消云散,一点效用也发挥不出来。而且,谁还都不能说什么。



  也有这么一个说法,王拯却不过情面,不能不给恭王说话,但折子里故意加入了一段“荒唐语”,自废武功,这样,既对“恭系”有所交代,又不会真得罪另外一边。



  唯一有价值的折子是六科给事中谭钟麟上的。



  “海内多事之秋,全赖一德一心,共资康济,而于懿亲尤甚,若廊庙之上,先起猜嫌,根本之间,未能和协,骇中外之视听,增宵旰之忧劳,于大局实有关系。”



  不言对错,纯粹劝和,这个思路倒是很对头的。



  但事情也有点诡异。因为谭钟麟是守旧派,是反对洋务的,他和恭王,都不是对方的“菜”。这个时候,倒站出来为恭王“背书”?



  于是有传言“恭系”和谭钟麟私下底做了交易。这种流言,很大程度上消减了这份折子的效用。



  这位谭钟麟,有一个日后很有名气的儿子,叫做谭延辏А



  无论如何,一个谭钟麟是不够用的。



  这是京官和言路上的情况。



  旗人和宗室那边又如何呢?



  旗人和宗室不待见恭王的原因,前文已经说过了;而对关卓凡,却正处在“最有想象空间”的阶段。



  轩军这支“子弟兵”,扬威中外,一洗八旗“多年之颓风”,“旗下的多久没有这么抖过了!”可以说,旗人里边,不论贫富贵贱,都把关卓凡当做地道的“偶像”。



  虽然不晓得关卓凡上台后会推行什么满汉政策,但“再损,损不过恭老六吧?”



  普通的旗人期望尤高,都说关贝子的老爹虽然当过五品官,但家道早就没落了,其实也是苦出身,“听说当年肉都吃不上的”。既然如此,必然晓得“民间疾苦”,秉国之后,一定会照顾贫苦无依的旗人。



  而恭老六,生下来就锦衣玉食,哪里知道我们穷人家过什么日子?哪里会管我们穷人家过什么日子?



  所以,除了恭王的两个兄弟惇王、醇王之外,“恭系”很快发现,其他的宗室,都不足恃,能保持中立就很不错了。



  最令“恭系”意外的是原本寄以最大希望的地方督抚。



  几乎所有的地方大员都沉默不语。



  大多数地方督抚的心态:这是“满洲人的家务”,是不必也不便搀和的。



  这种心态,和当初祺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