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红楼之丫头雪雁 >

第21章

红楼之丫头雪雁-第21章

小说: 红楼之丫头雪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不听那沈同家的说起么,竟是姑丈托了王爷的,想必这两家儿;早已是说定了的。”说着;又轻轻笑道:“这下可好了;我家竟出了一个王妃来了。”
  贾母冷眼斜了凤姐儿一眼,哀声叹道:“前几日我才与你们说过的话儿,看样子你们早都忘到了那爪哇国里去了。如今贾家势弱,正是要依靠着林家,才有机会崛起来的,眼下这林丫头一走,你们就等着啃个空架子养老罢了。我便是日夜操心,想着要把她配给宝玉的,谁知这甄家儿还没动手,北静王府倒先把她给定了的。果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再是意想不到的。”
  凤姐儿收起笑脸,蹙眉道:“既说是王爷定了林丫头的,我们自也不能再抢回来。想那王爷也是防着我们的,故而早早的便将林丫头接去了。且这几个媳妇子来之前,竟没有事先透漏过半点风声,这般儿的雷霆之速,竟不像是北静王府惯常的做派呢。”贾母点了点头,沉吟道:“既是他们早将那港头上的所有船只都包了去的,自是做足了准备而来,竟是要我们无计可施、无法可想。此刻纵是有心要抢了林丫头回来,也是不得其法儿的。”
  凤姐儿微一侧脸,却见王夫人正好整以暇地端坐着,只顾拨弄着手上的一串佛珠,脸上无喜无怒的,心中遂一凛,也不敢妄自开口了。贾母抬头思忖了半晌儿,见众人都不说话儿了,便抿了一口鸳鸯新沏的热茶,对着凤姐儿缓缓说道:“如今我想着,倘若女婿儿果然不行了,他又是膝下无子且绝了户的,自然身后那些个家当财物,还是要让你二爷去收一收才行。况你也知道,他林家又支庶不盛,统共那么几门亲戚,还都是出了五服、平日里断不会来往的。若那些家当竟给他族里分了去了,你林妹妹往后的日子就要难过了。难道还能指望那些人给你林妹妹置办一份好嫁妆不成?故而我寻思着,琏小子还该辛苦跑一趟扬州城才是。”
  凤姐儿听了,忙说道:“老祖宗说的很是。不为别的,单只说林妹妹这边儿,若没个亲戚替她调停姑丈身后事的,旁人立时便会欺她一个孤苦无依来。王爷虽派了人去护送,到底也是外人,且又是几个媳妇子的,当不得用。只是如今——”凤姐儿顿了顿,踌躇道:“船只既无,骑马恐慢,不知更有何办法能赶在头里到那林府?只怕去得晚了,他族里将诸事一理,竟是抱着银两各自家去了。”
  此时贾母因心中早已有了个主意,故而轻叹了一口气,对着凤姐儿缓缓说道:“林丫头如今既走了,这府里我竟有些坐不住了。想着也有阵子没去过南安郡王府了,一来自己家里的事儿多,二来也是天热懒得慌。这会子瞧着天色倒还好,便想出门走一遭儿,给他家太妃请个安、送些礼、叨嗑点子家常话儿倒也罢了。”说着,回头看向鸳鸯道:“你且去我屋里头,置两件拿得出手的玩意儿来,顺便再让小子们把车给预备上了。”
  凤姐儿听了,忙笑道:“是有阵子没去过了。老祖宗不说竟还想不起来,一说却是我们的不是了。往年里每到这个月份,总要去一次的。谁知今年偏又赶上了这许多事儿,倒险些给忘了的。”贾母叹道:“知道的,是谓我们府里有事儿;那不知道的,还只当我们是拿了大的,竟连个规矩礼数儿都不懂了。”凤姐儿遂沉吟道:“我想着上次在老祖宗的屋子里,瞧见有一尊水胆玛瑙给雕琢的卧佛,足足有两尺来长,真真是个稀罕物儿的,且体面也尊贵,竟不如就拿这个送礼去?”贾母斜眼佯叱道:“偏是你的一对贼眼儿又瞧见了。猴儿精的,怎么不把你屋里头藏着的那些好货,都拿了来送人?”凤姐儿笑道:“我那些个破铜烂铁的,连我自己都瞧不上眼儿,哪里就敢拿出来现世呢。”
  闲话不及赘述,且略过不表。
  *
  只说黛玉、雪雁、紫鹃三人在北静王府四个媳妇子的簇拥下,缓缓上了马车。黛玉、雪雁、紫鹃和沈同家的乘坐一辆;余下三人另坐了一辆。那八个劲健小厮则各骑了一头骏马在前领路。一路之上,豪车俊奴、仆妇环拥的,竟让黛玉和雪雁恍若来到了另一番天地中似的,把先前在贾府中的阴霾与压抑,顿时一扫而空。那黛玉因又思及不日便要见到林如海了,想着三年未曾得见,此番回去便能在父亲膝前尽孝了,不禁喜极而泣,竟嘤嘤啜泣了起来。
  沈同家的在车厢内微微欠身,笑道:“想必是林姑娘骤然离了贾府,舍不得史老太君了。”黛玉泣道:“老祖宗疼我,舍不得她自是其一;还有府里的一些姊妹们,虽说都是知道我要家去的,然到底也没有正经的道个别。想着这一去,只怕是再不会回来的了。”
  雪雁在一旁笑说道:“纵是回来,也不过是尽着外孙女儿的理,来瞧一瞧老太太、几位舅老爷和姑娘们罢了。”沈同家的因看着黛玉楚楚动人的脸庞上梨花带泪,便是哭,也是极其妍丽夺目的。遂眼底蕴满了赞叹之色,忍不住说道:“姑娘秉绝代姿容,且又是书香门第出身,难怪王爷……”说到这里,蓦地住了口,改话道:“难怪老太妃一直念叨着,要见一见姑娘呢。”雪雁奇道:“老太妃竟也知道我家姑娘?”
  沈同家的笑说道:“如何不知?虽说我们王府与贾府不常往来,然究竟也是世交。且两家儿的媳妇子间,偶尔也会走动几个的。常听闻说,贾府里头,除了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外,还有两个表小姐,更是举世无双、风华绝代的。今日一见,才知不假,真真是个天上有地上无的。我家老太妃便同你那史老太君一般儿,也是极其喜爱貌美如花的女孩儿的,常说‘放着花骨朵儿的脸不瞧,倒要成天对着几张老脸瞪眼儿,便是有那好心情,也都要给磨了去的。”说着,几个人都轻声笑了起来。
  说笑间,行了已有小半个时辰了,那马车缓缓地停了下来。沈同家的与雪雁和紫鹃率先下了车,但见一座气宇恢宏、磅礴连绵的府邸正静静伫立在街市尽头、柳荫之中。门前巍峨耸着两头石兽,十六个精装结束的兵将,正眼观鼻、鼻观心地叉腰列在大门洞开处。门上悬一黑底金字的大匾,上书“北静郡王府”五字,字字鲜亮光灿。不及入内,雪雁便觉得,此处比之贾府,实是雄伟辉煌了百倍不止。
  雪雁与紫鹃两人将黛玉从车上轻轻扶下,黛玉在几人的搀扶中,款款走入正门内。雪雁在心底暗思,这北静王府果然有大家之风,视黛玉如上宾。来接黛玉的是王妃的陪房,头等的媳妇子;进府走的是堂堂正门,且有八个小厮护卫的。不似那贾府,分明到了正门的,却偏是从那西角门里拐了进去,且来接人的,也只是几个三等婆子。两相一比,便立时分了高下出来。想到黛玉终于摆脱了贾府,从此可以扬眉吐气、傲视宁荣两府了,雪雁也不禁微微有些激动。
  及至穿过一片操场,只见四周锦旗罗列,虎虎生风;伞盖车舆,銮幰豪奢。走到操场后,是一长排溜青葱翠绿的修竹屏障傲然挺立。从屏障左侧转进,众人眼前一阵豁然开朗,但见一片长湖静静嵌在竹林之中,清波微漾、红鲤摇曳。长湖上,一座九曲小桥供人徜徉漫步;另有一座石拱宽桥,则是供车轿兵马往来之用。几个人遂从九曲桥上缓缓而过,沈同家的与万才家的,一路陪着黛玉慢行,一路竞相解说指点。
  雪雁与紫鹃,则边走边一路看去,但觉所到之处,无不匠心独韵、新奇巧妙。不多时,已下了九曲桥,穿过一丛紫藤花门,随即走上了一条石径小道。小径尽头,是一座芭蕉掩映的三间抱厦。走近看时,抱厦上有一正匾,提着“上善若水”四字,字迹清雅而工整。
  沈同家的因见黛玉抬头望着门匾,便笑说道:“这四个字,正是王爷亲手书写的。”黛玉缓缓点头道:“上善若水者,从善如流。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郡王想必是深谙老子之道了。”万才家的在黛玉身后笑道:“林姑娘果真是雅慧聪颖、腹有诗书。只是姑娘说的这些,我们这几个粗人究竟也不甚懂。这便快请进屋,我们老太妃和王妃,必是能与姑娘聊开的了。”说着,早已快步走到门前,躬身伸出手,恭恭敬敬的有请黛玉、雪雁、紫鹃几个入内,并高声向里说道:“林姑娘到了。”


☆、第三十章

  黛玉、雪雁等几个人;遂敛眉垂目地小心跨过门槛,进入房中;但见敞大明亮的正堂中间;一个与贾母差不多年岁的老太太正端坐在椅中;鬓发如银、钗戴环佩,身着一袭宝蓝色华服,外罩一件银灰苏绣团福的对襟马甲,衣饰虽隆重却不显浮夸;正是北静王的祖母,人称老太妃的。房中另有一个二十一二岁的女子,身形高挑瘦长、冗长脸蛋、白净秀美。因见到黛玉等人走入房中;便徐徐站起;对着黛玉柔声说道:“林姑娘这一路走来;必是辛苦了。我原说让你坐了轿子进内的,只老祖母有命,说是要让几个媳妇子带你四处赏游一番。我们这个府里虽不甚大,到底也该走了有小半柱香的了。”
  沈同家的忙说道:“回禀夫人,我因瞧着时辰不早了,怕老夫人和夫人等得急了,故而只略略的指着看了两处,究竟也不曾领着林姑娘往细里走去。一来是怕姑娘累着了,二来也是怕误了姑娘的行程。”这年轻女子正是北静郡王水溶的正室,北静王妃。只见她点了点,也不言语,只是将黛玉轻轻扶到正堂中间的老太妃处,浅浅笑道:“老祖母,这便是林如海林老爷的千金,那史老太君的外孙女儿,乳名叫做黛玉的。”
  黛玉听了,忙福身对着老太妃低头唤道:“请老夫人的安。”又对着北静王妃福身道:“请夫人的安。”老太妃拉过黛玉的手,从身后一个丫头的手中取了一副老花镜过来,架在鼻梁上,随后笑眯眯地看了黛玉两眼,问道:“见你眼圈儿红红的样子,可是想着你父亲了不成?”黛玉低了头,轻声说道:“三年不曾家去看望过父亲了,中间也因辗转不便,故而鲜有书信往来。想着自己终是个不孝之女,一边是父亲,一边是外祖母,总有一处是要惹人伤心碎语的。”
  老太妃摸了摸黛玉的头发,柔声说道:“好姑娘,你既出身书香门第之家,有一句话应当知晓: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你虽不是那男儿家、且不能扬名立万的,然也是你父亲的独女,自是要以他为主、以你外家为辅才是。”黛玉听了,忙说道:“老夫人教诲,黛玉一定铭记于心。”老太妃遂点头放了黛玉的手,又将雪雁与紫鹃两个拉了过来,细细地瞧上几眼,忽然指着雪雁,扭头对北静王妃说道:“这个丫头,我竟像是在哪里见过了似的?”
  北静王妃早已看出了这雪雁似极了一个人,只是一直不敢言语,此时听见老太妃在问了,忙欠身道:“便是同那宁国公的孙媳妇儿,人称蓉大奶奶的,有着三分相像。”老太妃一听,顿时恍然大悟,嘴里只不住的“啧啧”叹道:“那孩子也是个人见人爱的,偏是年纪轻轻的就去了。想来也是她命中该着有此一劫。”因又问雪雁道:“今年多大了?”雪雁回道:“十四了。”老太妃遂在心中恍惚了一会儿,又看向北静王妃,问道:“我记着那孩子,是她家从养生堂里抱回来的罢?”北静王妃回到:“究竟如何,我也不知。”
  老太妃点了点头,叹道:“你到底还年轻,旧年里头的事儿,又何曾经过了。”因又看着北静王妃身旁沈同家的,说道:“你却是上一辈儿的人了,想必多少该有着些印象的。”沈同家的忙欠身笑道:“老夫人记性好,我也曾听闻,那宁国府的蓉大奶奶,确是她父从养生堂里抱回来的,且记得她父姓秦名业的,现任营缮郎一职。”老太妃道:“你倒还记得这些个,想着他这一家子,也真是……”说到这里,似不便再说下去了,遂也不再多言,只是看着雪雁,目光中露出了几丝疑窦之色。
  少顷,老太妃的贴身丫头喜莲,捧了一个托盘,从偏门掀了帘子走进来,对着老太妃躬身道:“老夫人,您吩咐的礼物已备好了。”老太妃对着北静王妃努嘴道:“我知道你也要送,便顺带着替你一起备下了。你只管给她就是了。”北静王妃微笑着答应了。便命喜莲将一串红歙檀香腕珠、一套玳瑁嵌白玉书签、一柄孔雀翎毛湘妃竹扇、再一枚金玉攒丝戒指,一齐给黛玉看过后,又递给了雪雁。
  黛玉谢过了老太妃及王妃之后,那边万才家的已笑说道:“老夫人、夫人,可以用膳了。”老太妃便摘了老花眼镜,在喜莲的搀扶下,慢吞吞地走向偏门后头,余人遂都跟在老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