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盛世重生之苓娘传-谢九生活手记 >

第184章

盛世重生之苓娘传-谢九生活手记-第184章

小说: 盛世重生之苓娘传-谢九生活手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晏河问:“我不想养了的话,你会帮我养?”
    “不会。”华苓很直接地回答:“我都还没结婚,没有办法养一个孩子太长时间。”
    “毕竟是我生的,怎么都还是会养的。”晏河懒懒地说:“但现在有些不喜欢他,还是你帮我带一阵罢,也免得我给他脸色看。”
    “好。”华苓点头。
    两人安静了一阵,华苓还处在一种格外莫名其妙的惊愕当中,她需要时间消化这份事实,而晏河,靠在高椅椅背上,默然抬眸望着斜上方,没有人知道她在想着什么。
    过了一阵,七娘回来了,在华苓身边坐下,朝晏河笑道:“公主,你们这钟制得极好,精致得很。”
    晏河朝她点点头:“谢七娘过誉了,你也当知道,这钟能制成,谢九的功劳最大。谢九要求为你制一座最华丽的钟,作坊里已经记下了,需时许是有些长,但在你出嫁前,料来是能完成的。”
    “小九真的记着这回事呢?七姐很受用,多谢小九。”七娘笑道:“也多谢公主惦记了。”
    “说好的事我都记得呢。”华苓弯弯眼睛。
    “嗯,我知道小九总是守信用的。”七娘又道:“昨日是派人与王家说了,我们下午去探一探霏姐姐,现下时候也差不多了。”
    “好。”华苓点点头,侧头看看晏河。
    晏河勾了勾嘴角,是种带着格外的讥讽的微笑。
    华苓挑挑眉。
    晏河站起身道:“既然你们事忙,我这里也不留了。钟表作坊的分红是半年一结,届时罗定自然会将银子和账单送到你手上。要直接分配给那家惠文馆的部分,罗定也会办好,你随时可以回来看。”
    晏河牵着赵戈,送华苓和七娘到门口的马车旁边,这位公主特意朝七娘福了福身,温声道:“赵戈年幼不知事,这两月里就拜托你们家了。”赵戈也是有板有眼地拱手行礼。
    七娘愣了愣,什么时候见过这位高傲的公主如此卑尊屈膝。她回了礼说:“不碍事的。”
    两姐妹上了马车,行出两三个街区之外,七娘才不解地道:“为甚公主要将小郡王送到我们家来?”
    “她不想养了。”华苓说。
    “又说胡话儿呢。”七娘瞪了华苓一眼。
    “她也许是真不想养了呢……”华苓苦笑了一下,想想小小的赵戈,有些怜惜,也有些出神。“不过,应该不会的,母子天性么……”

  ☆、第170章 华苓的野望

170
    华苓和七娘到王家大宅的时候已经是半下午。两姐妹是特地回到家里换下孝服;着了鲜色衣裳;带上了备好的礼物才去的王家。这也是清晨大郎出外前特意嘱咐过两姐妹的事——虽然家中上代长辈都不在了,但是该有的规矩法度;兄弟姐妹们是一样都不能少,这样出外见人;才不会被看轻了去。
    如今的相公太太已经是谢华蓉;如此,作为华蓉的妹妹,七娘和华苓来到这府中,得到的礼遇倒似比以往更盛了些。人情冷暖总是微妙得很。
    一路行去,轩廊边经过的仆婢都是恭敬行礼,与以往在王家看见的也并无不同。
    “婢子问谢七娘子、谢九娘子安。”王家来引两姐妹的侍婢笑容很甜,引着两人从偏门进了相公府,一路往后院的正院行去,边笑着说道:“请两位娘子随婢子来,听说两位娘子来了,老太君特意叮嘱了下来,她老人家是极想要见一见两位娘子的。霏娘子并不在老太君这处,婢子已经使人去霏娘子那边说了,等两位娘子见过老太君之后,再往霏娘子那处去。”
    华苓问:“霏姐姐的身子骨,现下应当没有大碍了罢。”
    那侍婢福了福身,轻声回道:“婢子是听霏娘子院里的红叶姐姐说了,霏娘子这几日身子骨都见好呢。”
    “那就好。”华苓和七娘都是松了口气。
    七娘面色平和地点了点头,拉拉华苓的手:“累老太君惦记了。我们这就去。”
    那侍婢福了福身,继续引两人往前走。这座相公府倒是与华苓记忆中差不多,是与丞公府很相似的装饰风格,雕梁画栋,精致文雅。
    华苓边走边往廊外看了看,虽然还是半下午,还有着些许阳光,但是天色阴阴沉沉的,气温依然很低,怕是晚上又要下雪了。
    一行人又转过一个院子,抬头就看见王砗手里提着只鸟笼走过来,里面是一对蓝色皮毛、带灰黑色斑点的小鹦鹉。华苓来了精神,立刻招呼道:“王二哥,王二哥这是要望那里去?你的鹦鹉可真是特别,是蓝色的!”
    王砗一脸闲适,提着细铁丝儿编的鸟笼走了过来,笑道:“谢九你这小丫头倒是识货。我这鹦鹉可是飘洋过海,从极西极西之地送过来的一对儿宝石鹦鹉。”
    “会说话吗?”华苓兴致勃勃地问。她注意到了,王砗笼子里的鹦鹉在互相梳理毛发,温馨得很。
    七娘无奈地看了这两人一眼,都不着调得很呢。
    王砗摇了摇头:“这一对倒是学不会了,若是要能说话的鹦鹉,要打小便开始调…教。”
    “噢,我也听过这种说法。”华苓说:“我还听说,若是叫鹦鹉学舌,还得在它小时候将它的舌头割一割?”
    “你这就听错了,鹦鹉是不能割舌的,若是割了,多数都活不成不说,活得成的也多半照旧学不会说话。”王砗漫步随着华苓和七娘往老太君的院子走,慢悠悠地解释:“若要会说话的鹦鹉,公的比母的好教许多,五头里就能有一二头教成的。”
    “原来如此。王二哥果然懂许多呢。”华苓真心赞叹。王砗是她遇到这么多的人里面,活得最舒服的一个了。活得舒服,就很有情趣,什么都想玩玩、都想看看,能鼓捣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来。
    “都只是略通皮毛而已。”王砗道。看见华苓当真在仔细观看他鹦鹉的皮色和动作,如此捧场,王砗便说:“这两只都是公的。前面原本是得了两对儿,但那母的没养好,折了。这阵子你二哥在令人搜寻好的母种,等寻到了,抱窝养出小的来,就送你一对儿。”
    “那就先多谢二哥了。”华苓粲然而笑。与王砗说话真的开心,一点都不会觉得紧张或是别的什么。然后她就看见前面领路的侍婢偷偷觑了王砗一眼,拧回身去偷笑,不由问:“王二你又作甚了,叫人家瞧着你都想笑呢。”
    王砗说:“也没甚,不过就是近来天气也冷,在屋里挂了十来个鸟笼子,如今是一院子的鸟雀叽喳,倒比人声还响亮些。”
    七娘蹙眉道:“声音倒还好,只这鸟儿也需吃喝拉撒呢,这味儿总归有些不好闻。”七娘的想法颇为正统,这种玩物,叫下人们看着也就是了,何必放在身边。
    王砗摆了摆手,不在意地说:“都是娇贵鸟儿,一时间与侍人养我不放心。”
    七娘知道她是说不通王二的,也就不再说了。
    华苓在一旁笑,心想其实若是没有卫羿,王砗这种人应该能算她心里最理想的对象。卫羿是实实在在的,根本就不懂得情调是什么,也不怎么懂得讨好人。至于王砗么,若是生在后世,大概就是那种愿意花上五个小时,在家里折腾出一顿完美的烛光晚餐的人,浪漫得很。
    想到卫羿,华苓的心情又低落了些。今日还没有得到东北前线传来的消息,不知道战况如何了。她只知道,卫羿已经率队回到了鸭绿水边。战场上瞬息万变,他武艺再高,也不可能保证不会受到一点伤。若是像那回伤在手脚,自己也能压制毒伤还好说,若是刀剑无眼,伤到眼睛了,或是耳朵,或是鼻子又如何,手呢,腿呢,她根本想象不到,若是卫羿回来是……残废了,她应该如何是好。
    想到这里,虽然她自认为心不坏,也会忍不住想,若是要受伤,还是伤在随便什么别人身上好了,有那等忠心护主的下属,以后她一定会好好抚恤他们的亲人。
    她叹了口气。有了立场之后,人就很容易显得恶毒了。
    ……
    “小九,到了。”七娘拉着华苓,嗔了她一眼,跟在王砗后面走进王家老太君居住的正院。
    侍婢笑着掀起帘子,请王砗、七娘和华苓进去。老太君坐在堆锦铺绣的炕上,慈眉善目,发丝花白,看着很亲切。谢华蓉带着女儿王倩和小儿子王仁,都簇拥在老太君身边坐着,笑盈盈的,两个炭盆放在角落里,厅堂里暖融融的。
    前些年和谢家姐妹玩得好的王家姐妹已经都陆续出嫁了,王雪、王雾等,有嫁在金陵的,但还是往外嫁到别州大族去的多些。
    老太君眯缝着眼睛往进来的这几个年轻孩子看了看,眉开眼笑道:“砗郎也来了。菁娘来我身边,叫我瞧瞧。还有这个,是熙和家最小的女郎罢。来,来。”
    王砗还是不敢把鸟儿这种东西随便搬进来冲撞老人家的,放在了外面,见了礼之后就在炕下的高椅坐下了。七娘和华苓先是给老太君问了安,又笑着朝华蓉和两个外甥打了招呼,将带来的礼物分别给出去,才一左一右靠在老太君身边。七娘握着老人家的手,陪她说话。
    “这人哪,年高了就易忘事……”老太君轻轻拍着七娘的手说,“你们家爹爹去得早些,也是苦了你们几个年轻孩儿了。”
    “并不苦的。”七娘忙笑着回道:“老太君,有大哥、二哥在呢,我等兄弟姐妹都过得十分好。”
    老太君含笑听着,慢慢点着头,动作是老人常见的慢,不过依然雍容。养尊处优数十年,养出来的气度自然很不一般。
    华苓看着老人家,回头算了算,老太君今年大概有七十岁了,身子骨是比前几年要弱气了许多,眼睛也显得浑浊了,满脸皱纹,但是神情依然慈和温柔,矜持得体。看着老太君,华苓就觉得整个人都好似慢慢沉淀了下来。
    不论年轻的时候要经历多少挫折,若七十岁的时候能如老太君这样子,依然气度雍容,儿孙绕膝,共享天伦,已经是极好极好的了。老太君就像一个样本,指出了一个女孩子以后能走的一条路。她甚至觉得有些感激,不为别的,就为今日能坐在这里,听她说说话。
    华蓉也笑道:“老太君,华邵、华昌都是极能干的好郎君,定是能好好照料弟妹的。老太君只管放心。都说外甥似舅,我也很盼着大郎、二郎都多像他们舅舅些,生生性性的,以后也能好好撑起家来。”
    才三岁不到的王仁坐在母亲膝上,懵懵懂懂地说:“二郎不像舅舅。”
    “那二郎像谁人?”华苓歪歪头朝这小孩儿笑。
    王仁往母亲怀里缩了缩,黑亮亮的眼睛朝华苓看了看,低下了头没有说话。
    王倩笑着替弟弟说:“苓姨,二郎他是有些儿怕生呢,他是很想答苓姨的话的。二郎是像爹爹呢,是不是?”
    王仁使劲儿地点了点头。王倩已经十岁了,伶俐又可爱,穿一身嫩黄色的襦裙,与七娘像得不得了。华苓对王倩完全是爱屋及乌的喜欢,细细看了她好几眼。
    “原来是这样啊。”华苓道:“二郎可真聪明,苓姨也觉得你很像你爹爹,长大了一定是特别俊朗的郎君。”
    “——还有,倩儿长得与她菁姨可真像啊,一大一小同个模子倒出来似的,好叫人羡慕。老太君你说是不是,老太君你瞧瞧呢。”华苓笑嘻嘻地握着老太君的手摇了摇。
    “倩儿是蓉姐的孩儿,与我自然像些。”七娘拉着王倩的手笑,两姨甥确实长得像,所以王倩自小就很粘她。
    “确实是像得很。”老太君将王倩和七娘都拉在身前,细细看了看,开怀道:“好,好,好,都是伶俐乖巧的好孩儿。”虽然长得是像,但王倩比七娘要活泼了无数倍,当下就笑嘻嘻地蹭在老太君的膝头撒娇,闹着要这个要那个的,折腾得很,但是也叫老太君高兴得很,叫身边的掌事嬷嬷去钥匙去开了库房,给这一屋子的年轻孩儿一人赏了几样玉制的物件儿,只说玉养人,特别是女郎们,很该时时都佩着玉的,养成一个温静文雅的好性子。
    年轻孩儿们都道了谢。老太君精神头很好,也有兴致,孩儿们也捧着说话,就慢慢提了些往事。
    其实算起来,大丹朝立…国也就百来年而已。立…国以后,大丹的边地一直都不平静,大丹人是与东北、西北和西南的异族争斗了好几十年,才保下了如今这些地盘。
    老太君姓戚,出身北地恒州戚氏,小时候是过过苦日子的。恒州在幽州西南百来里处,算是关内地域,但在边地战事最紧急的时候,恒州本地官民的粮米,不论身份家族,全都只能留下勉强够吃的口粮,其他全都支援到前线去。
    那时候,就是大丹人刚刚打退了新罗,还在抗衡北地靺鞨遗族的时候。
    从老太君简单的描述里,华苓就能大致想象出那时候的艰难,不由道:“咱们如今享用的都是祖宗辛苦打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