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云真记(清穿雍正 >

第34章

云真记(清穿雍正-第34章

小说: 云真记(清穿雍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斑祝趺瓷倭死纤摹⒗鲜⒗鲜寤褂欣鲜氖倮瘢俊碧晔倮竦谋ǔ螅涮乇鸺狻⒂中南溉绶⒌目滴跆肺实馈!笆前。G儿,你们的礼物呢?哀家可是等着你的寿礼很久了。”太后宠溺地看着云真,笑着说。“回皇阿奶,咱们的寿礼啊,晚上才能看呢。”老十六兴奋地说。“是啊,皇阿奶,您就等着看好戏吧。”云真也狡诘的笑着说。“呦,这还卖起关子来了。成,哀家就等着看你们的好戏了。”
  入夜,皇家梨园的人上台给皇太后演了一出昆曲《麻姑拜寿》,虽然没什么新意,但却热闹非常。皇太后作为一个老人家,自然也是看得非常高兴。又演了几出喜庆又热闹的戏后,眼见太后面上略带了些疲倦的神色,云真便向康熙示意。得到康熙恩准后,便带着十三和十六去准备。一旁的十五阿哥便去吩咐早已安排好的奴才们,做好配合工作。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布幕后面,云真的声音响起,在场的人顿时都提起了精神。云真穿着改良过的月白色军装,手拿木剑,慢慢走出帷幕,一边缓缓地舞剑,一边大声唱,“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十六穿着银白色的演出服,从另一侧走出来,也是一边慢慢地舞着和云真一样的剑法,一边大声地唱着。“棍扫一大片,枪挑一条线,身轻好似云中燕,豪气冲云天。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刚柔并济不低头,我们心中有天地。”十三穿着比云真的月白色略黄一些的米白色演出服,从戏台的上方借着绳索‘飞’下来,一边打着刚学的醉拳,一边大声念着。
  紧接着,戏台两侧整齐地跳上来五十个穿着暗红色同款演出服的将士。云真三人走到队伍最前端,带领着将士们矫健地(作者提示:略比云真一人舞剑时,速度快些)舞起了从韩国电影《霜花店》里面学来的、侍卫在王的面前表演时的那段剑舞。将士们一边舞剑,一边齐唱:“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由于每个人足下穿的都是特制的演出鞋,鞋底被钉上了一层薄薄的木板,用力一蹬就会发出排山倒海般的响声,加上一致的动作所带来的一致的声响,使得场面十分震撼人心。接着,云真一人带着左侧两队将士在台上更快速地舞剑。右侧,两队将士则和十三、十六等整齐地缩成正方形的队列,站在戏台右侧齐念:“清风剑在手,双刀就看走。行家功夫一出手,那就知道有没有。手是两扇门,脚下一条根。四方水土养育了,中华武术魂。”
  “东方一条龙,儿女似英雄。天高地远八面风,中华有神功。”所有将士们都退到了后方,云真独自一人在偌大的戏台中央舞剑,十三和十六齐声高唱为他助兴。接着十三和十六也拿起木剑加入云真,将士们在后面一边敲起战鼓,一边高声齐唱‘东方一条龙,儿女似英雄。天高地远八面风,中华有神功。’来为云真等呐喊助威。
  “恭贺皇太后千秋,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第一遍唱完,云真带着台上所有人单膝下跪,齐声贺寿。太后显然被这阵势给震撼到了,愣了一会儿才说:“好,好,好。”“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太后的话音刚落,原先的缩在右侧戏台的将士们就都舞起了木剑,十三十六像是万红丛中两点白,十分显眼地站在队伍首列带头。云真则带着剩余的将士各自摆出不同的武术姿势,尽显英姿地固定着,站在戏台的后方。一动一静,相互对比,倒显出不同一般的视觉效果来。当第二遍歌曲都唱完后,所有人都拿着剑分散在戏台两侧,摆出各自觉得最威风、最好看、最能彰显自己的英雄气概的姿势。或躺或站或卧或坐,千奇百怪,无所不有。接着,空荡荡的戏台中央,云真再次一个人一边舞着和诗应景的剑法,一边念起了拜寿的古诗:“天赐期颐长生无彬,人间百岁只庆有余。宝树灵椿三千甲子,凤眉华顶六十春光。五秩康强春秋永在,四时健旺岁月优游。迹隐丹雀品征琛玉,名齐渭水胸贮经纶。”接着十三和十六也在后面和云真舞起一样的剑法,两侧的将士们擂起战鼓。“精神抖擞似东海云鹤,身份老健如南山劲松。乌发朱颜登六旬大寿,丰衣足食享幸福晚年。”(作者提示:这两首诗,是我从B度查的。中间有几个字被我改动了一下)
  豪迈的战鼓夹杂着云真等人高喊的拜寿诗,营造出一种跌宕起伏的错落感。将士们足下的木鞋底在戏台上整齐、有规律地蹬着,排山倒海般的气势烘托出云真三人剑术的秀气而不失喜庆、简单而不失威武。这套剑法是由年茉凡根据云真要念的诗编排的,只是花拳绣腿,并没有实际的武术意义。尽管剑法比较软,但在五十名高大威猛的士兵和战鼓木鞋底的共同烘托下,仍旧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震撼和惊诧的感觉。而云真和十三、十六的默契的配合,又使得这套“花拳绣腿”平添了一丝别样的风光。特制的演出服很好地将云真三人的高大挺拔的身材展示出来,而木剑上的被灯光反射的光泽和戏台底部奴才们吹出来的、薄薄的一层烟雾,又使得整个戏台上仿佛是仙境。“恭贺皇太后千秋,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戏台上所有的人再次单膝下跪贺寿。这回连康熙都看傻住了,半响都忘了反应。
  这时整个慈宁宫的灯火都被灭了,仅剩下戏台前端摆着的、一对半人高的大红蜡烛还亮着。云真和十三手捧一只御膳房刚送到的、面粉做的大寿桃,十五和十六则在一侧高声说:“祝皇阿奶,年年都有今日,岁岁都有今朝。”四人再次异口同声地说:“恭贺皇阿奶六旬大寿,祝皇阿奶长命百岁,坐享盛世太平福。”然后,全场所有人包括康熙在内都下跪,在将士们一声整齐的木鞋底蹬地的声音中高喊:“恭贺皇太后千秋,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接着皇家梨园里三个扮成‘福禄寿’的戏子上台将寿桃端下去,所有的灯火也一起被太监们点亮了。“好,好,好,果然花费了不少心思。”太后乐得直夸。五十名将士迅速地离开了慈宁宫。云真带着十三、十六和做幕后总导演的十五一起走到皇太后面前:“孙儿等恭祝皇阿奶千秋大喜。”“皇阿奶,尝尝这个寿桃吧。这是十四福晋亲自为皇阿奶做的。”云真上前说。“哦?是曦儿那孩子做的?恩,她打小儿就是个聪明的,鬼点子多的很呐。”太后笑着看了不远处的十四阿哥一眼,又转头对着云真说,“你们也实在费心了,哀家活了这六十年,都没有今儿这么高兴过。哎呦,那阵势、那气派,真真地像咱们皇家的样子。尤其那句‘东方一条龙,儿女似英雄’,实在好得很啊,这不是也把你们皇阿玛给夸进去了吗?实在是有心了。”
  “皇阿奶,这都是四哥的主意,我们哪里想得到这些啊。”十三接口道。“是吗?哎呦,禛儿真是好孩子,打小儿就是个讨人喜欢的。对兄弟们友爱,对父母长辈又孝顺。四阿哥府治家严谨有方,也是远近闻名……啧啧,真不愧是咱们爱新觉罗家的孩子。”太后拉着云真的手,自豪地说。“是啊,胤禛这孩子,从小就是个省心的,从来没有叫朕操过一点心思,大了以后更是为朕分忧解难。”康熙附和地说。“老佛爷和皇上说的极是。臣妾看,也唯有四阿哥才能想出这样的寿礼来。这般的气势如虹,不正和四阿哥本人一样大气么?”这些年极受康熙宠爱的密嫔讨好地说。“是啊,是啊,那起子势利的奴才,还在背后说哀家偏疼他,却都不说禛儿原就配人疼。”太后见密嫔夸云真就更加高兴了。“皇阿奶,哪里就是我一人的功劳了,没有十三弟、十五弟和十六弟的帮助也没法给皇阿奶献这么一份寿礼。而且后面这个寿桃是十四福晋做的,想来里面也有十四弟的一番心意。更何况,丰台大营和绿营的将士们还有慈宁宫的太监们也都付出了很多心血。皇阿奶可要好好赏他们。”云真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见云真如此谦虚不居功,太后满意地看着他点了点头。“朕今儿也算是托了皇额娘的福了。老四这么个冷性子的孩子,平日里不言不语的。今儿能这么卖力地亲自登台表演,朕活这么一世,也只有借皇额娘的光才能见着一回。到底皇额娘没有白疼他。”康熙似乎也很满意。“是啊,德妃,你是个有福的,你为哀家生的这两个孙儿,都是孝顺的好孩子。都费心了。”太后冲康熙点点头,又冲一旁坐着的德妃温和地说,一时间所有妃嫔都或羡或妒的看着德妃。“老佛爷哪里的话,这都是我们做晚辈的应尽的本分。”德妃的脸笑成一朵花,满意地看了看云真。
  “皇阿奶,这都是曦儿一个人的主意,胤题并没有出什么力,倒白受了皇阿奶一顿夸赞呢。”十四从席上站起来,撒娇似的说。“呵呵,没有十四弟的有意放行和偶尔的帮助,十四福晋又哪里能时时出府来、参与我们的拜寿大计呢?十四弟太谦虚了。咱们这些衣裳和木剑,可都有十四福晋的一番心思在里头呢。”云真看着十四假意夸奖地说。“恩,你们都是孝顺的好孩子,哀家都有赏。顾嬷嬷,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前儿受了伤,身子骨还没有好利索。尤其四阿哥,打小儿就瘦巴巴的,怪可怜见儿的,你去把哀家收着的千年灵芝和进贡来的那些补药都拿来给他们。再有,四阿哥素来和佛家有缘,就把哀家的那尊半人高的白玉观音给他了,叫他媳妇好好供着。十五和十六虽然年纪小,但也是有心的,密嫔那孩子也是个有福的。一人一对玉如意,再把哀家前儿得的西洋玩意儿都给他们俩兄弟了,小孩子到底喜欢这些新鲜玩意儿。曦儿这孩子今儿生病没来,她是个爱漂亮的,把咱们有的那几十匹云锦都给她了,一会儿叫十四带回去。她那样的身段,穿云锦必定是好看的。德妃和密嫔嘛,不如就把哀家年轻时孝庄太后赏给哀家的首饰,挑几样好的给她们。这些东西虽然不值什么,但都是哀家贴身用过的,叫他们也沾沾哀家的福气。至于其他孩子,一人一对荷包,一块福寿玉佩。”太后说完又对着康熙开玩笑似的说,“皇帝,哀家是个没钱的,你再替哀家好好地打赏这些孩子们吧,哀家就先回去休息了。禛儿,你们都费心了。这回的寿礼哀家喜欢地很。”“若说皇额娘是个没钱的,那这天下可就都是穷人了。呵呵……皇额娘慢走,孩儿心里有数。”康熙站起来笑着送太后。太后站起来,拍了拍云真的手:“你啊,以后把自己的身子骨养好些,吃胖点才好呢。”云真笑着点了点头,伸手扶着太后走了几步,太后忙示意他留步。
  “四哥留步。”云真在宫门口和十三、十五、十六告别后,正吩咐自己府里的奴才把一大堆赏赐搬上马车,突然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回头一看,原来是十四。“十四弟有事?”云真笑着说。“也没什么事,我刚从额娘那里来,额娘说你今儿真是费心了,连带着我们也沾光。额娘让我给你带话,她觉得很欣慰。”十四脸色红扑扑地说。“那有什么,皇阿奶一向疼我,这也是我做孙儿的本分,不过是想逗皇阿奶开心罢了。”云真一边敷衍十四,一边心想,这个德妃,一句‘深感欣慰’也要通过十四来转告吗?难道她不会亲自把我叫去夸奖一番,‘胤禛’难道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做什么要弄得这么生疏!既然不想和自己有亲密关系,那么又何必假惺惺地说什么‘欣慰’之类的话?“呵呵,不过,今儿我也是大开了眼界了。”十四见云真似乎并没有很高兴,有些尴尬地说。云真转头看了看十四:“这里边很多都是十四弟妹的主意。十四弟若是还想再看,下回叫十四弟妹再排一遍,十四弟生日的时候,再演它那么一回,岂不很好?”“我可不敢和皇阿奶比肩,还是罢了。”十四骑上马,笑着说,“四哥慢走,小弟先告退了。”云真冲十四随意地挥了挥手,便坐上自己的马车回府去了。

  钮钴禄氏番外

  我叫钮钴禄梦蕊,我的阿玛只是一个小小的四品典仪。在我十岁那年,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内务府竟然要求我去参加选秀。我们家是没什么背景的,因此我只好拜别年近五十的父亲,进了那不是人呆的皇宫。意想不到的是,我竟然连连过关,一路走到了做这次选秀的评判的德妃和宜妃娘娘面前。这天下午,我和另外的十几个秀女被叫到了德妃的永和宫,我忐忑不安地跟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