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云欢 >

第56章

云欢-第56章

小说: 云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太身子一震,暗道,真是大意,竟这么草率地应了,好在有阑儿提醒,不着痕迹地拭了拭额头的汗,太太平静地说道:“阑儿说的对,喜梅先把方子拿去给徐太医看了,再抓药不迟。”
    被打击惯了,云初也不在意,只冲喜梅点点头,便不再说话。
    喜梅刚出去,只见正嬷嬷进来回道:
    “回太太,老爷和徐太医看了七爷屙出的虫子,都震惊不已,传四奶奶过去。”
    沉吟了片刻,太太说道:
    “老爷吩咐了,云初快去,正好把这方子向徐太医讨教讨教……云初记得,凡事不可太出锋芒。”
    “是,媳妇谨遵姨妈吩咐”
    ……
    隔着纱帐,见徐太医正皱着眉头,拿着她的方子沉思,云初也不言语,只端坐在那儿等着。
    良久,徐太医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询问,抬头说道:“董夫人的方子很像郑鲤的归脾汤,却少了一味人参……”
    “徐先生说的不错,此方正是归脾汤,那白虫在七爷体内日久,吸**血,七爷早已脾胃虚弱,我诊得七爷体倦面黄,消瘦乏力。苔薄白,脉细弱,气血亏虚明显,如今虫既已去,当重在补气养血,故用归脾汤加减,人参虽可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气,但此物药性太强,过于霸道,七爷年幼体弱,不易用,因此去了。”
    徐太医点点头,接着又摇摇头,说道:
    “和郑鲤的归脾汤相比,又多了当归、远志……”
    听了这话,云初也是一怔,才学会栾文,看的书不多,她对徐太医嘴里的郑鲤还真不知道,但这方子的确是归脾汤,出自明代薛己的《正体类要》。
    仔细搜索了一遍记忆,她绝没记错,归脾汤的方组歌为:四君归期早,远知龙眼香。
    歌中的四君便是: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归自然是当归,期即黄芪,早即酸枣仁,远知即远志,龙眼即龙眼肉,香即木香。
    里面绝对有当归、远志两味,这方子没错的,怎么这徐太医看了这么久,还一个劲地摇头?
    看着徐太医一脸的疑惑,云初不觉头疼起来,不过一个补血的方子,就耽误这么久,就不兴你记错了!
    想到这儿,云初心一动,忽然想起这药方原出自宋朝严用的《济生方》,其中就没有当归、远志,直到明代,薛己补了这两味药,使此方养血宁神之效尤为彰显,才沿用至今。
    这秘方、偏方哪个不是凝聚了几世人的心血,经过多少临床辨方验证添补,才流传下来,毕竟她的前世和这里是不同的两个时空,自然会有差别,兴许那个郑鲤的方子原就没这两味药,她当然不能生搬硬套拿来和徐太医硬犟。
    想到这儿,云初清了清嗓子,改用商量的口吻说道:“我刚说了,这方子是用归脾汤加减而成,当归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能补血活血,润肠通便;远志苦、辛,微温,归心、肾、肺经,能安神益智,我认为此方中加上这两味,会使安神养气的效果更好,徐先生斟酌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听了这话,徐太医点点头,又苦思了良久,才开口说道:“嗯……当归补血、远志安神,又不和方中其他药物相杀、相恶,董夫人加的妙及,妙及……不妨……试试。”
    说着,徐太医流露出满眼的赞许。
    见徐太医没有一味地按药书记载让她改方,云初也松了口气,这徐太医虽酸腐固执,但还不愚,尤其用药下方,态度审慎,倒也值得钦佩,不觉间对他又增了几分好感。
    再看徐太医,云初也没那么气了,见他盯着帘子不语,云初挺了挺身子,也是不语。
    好半天,徐太医摇头叹道:
    “老夫怎么也不敢相信,七爷的病因竟真如董夫人所说,是肚子里生了虫子,是老夫见识浅薄了,只是,人吃了五谷杂粮,怎么会生出虫子呢?”
    还好,知错就改,是个好学生。见徐太医肯承认错误,云初在心里又给他加了两分,在她看来,这些功成名就、行业里的领军人物,盛名之下,是万万不肯承认有错的,尤其让他们向个外行认错,几乎是不可能的,不想徐太医还真就坦言认了。
    其实云初不知,她早忘了自己还是个四品诰命,但徐太医却没忘,如今打赌输了,又有董国公在旁,他哪敢不认。
    虽说栾国轻医,但徐太医毕竟是神级人物,声望在外,如今竟折在一个从没行过医的女子手里,心里也是千不愿,万不甘,因此才犹豫再三,硬着头皮认了错。
    话说出来了,徐太医也就不觉的那么窘了,见云初不语,又接着问道:“董夫人如何诊得七爷肚子里有虫子?”
    “刚刚的白虫徐先生可看了?”
    “老夫已经看过。”
    “徐先生可注意到那虫子的节片?”
    仔细想了想,徐太医下意识地点点头。
    云初接着说道:
    “徐先生先前也说过,观七爷大便溏薄夹赤白粘液,其实再细瞧,那赤白大多是白虫的节片,通过这个,自然可以判断。”
    当然了,还有其他症状,但云初也懒得一一说出。
    “这儿……”
    仔细回忆一下,却是自己疏忽,徐太医脸腾的涨红起来,见他如此,云初说道:“您从没见过这种病例,自是不会注意。”
    徐太医神色一轻,清了清嗓子,开口问道:
    “普普通通的南瓜子,竟能治了这虫病?不知是那本书里的记载,董夫人能否推荐给老夫?”
    
    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漆壶再现
    
    
    哪是在书上看的,这都是她前世的记忆,没想过这些,云初一时竟被问住了,心扑扑跳了起来。
    行医之人都知道,医道世家代代传承,往往有许多不外传的秘方,见云初不语,以为她保守,徐太医心一凉,正要说话,却听云初说道:“南瓜子味甘、性温,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泄泻的功效……我自小喜欢看书,这些都是很久以前看的,因为好奇便记下了,书名早不记得了,后来被母亲发现,不喜我看医书,都收了去,一把火毁了。”
    行医是下九流的行业,云初生在书香世家,长辈不许她看医书,也是人之常情,她的话虽是谎言,却也合乎情理,连董国公都信以为真,了然地点点头。徐太医听了,更是心疼的直蹦,却也不敢直言责备云初的母亲暴殄天物,这么精辟的方子竟被她毁于一旦。
    见徐太医心疼的什么似的,云初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也不多说,端起茶悠闲地喝了起来。
    今日彻底栽了,董和的病已不需他瞧,徐太医哪还有心思逗留,见云初不语,开口说道:“董夫人不愧是旷世才女,今儿听您一番言谈,胜读十年书,老夫承教了。”
    说着,又和董国公寒暄了几句,便要起身告辞,董国公也站起身来,云初正要起身,却听如烟脆生生地说道:“徐先生忘了和四奶奶的赌约!”
    想起这个老头把云初气的几欲吐血,如烟恨不能把他捶扁了,见他打赌输了,却只口不提,竟没事儿人似的要溜走,如烟那里肯饶。
    “这……”
    好歹是个男人,要他拜个女人为师,传出去,那还了得!
    听了这话,徐太医脸立时涨得通红,豆大的汗滴顺额头淌了下来。
    董国公脸色也是一沉,不说医道是下九流的行业,单说云初寡居,怎能收一个大男人当徒弟,这要传出去,成何体统!
    没想这么多,云初却以为不过一句戏言,怎能信以为真,以徐太医的名望,拜一个年14岁的女子为师,实在是辱没了。
    如烟一句话,三个人都哑在了那儿,傻了般互相看着,竟忘了说话,云初最先回过味来,开口说道:“徐先生不要介意,我先前也是急于为七爷医病,才有意激怒您,说话有不当之处,还请您见谅。”
    董国公听了,顺势说道:
    “哈!哈!哈!戏言……这儿都是些戏言,云初年轻不懂事,徐太医千万别当真。”
    徐太医神色一轻,正要顺坡下驴,说几句体面话。却听如烟说道:“常言道,愿赌服输!徐先生是医行的北斗,更是栾城响当当的人物,怎可食言!”
    “闭嘴!这哪有你说话的份!”
    话音刚落,董国公便一声怒喝,这丫头真没规矩。
    如烟忙闭了嘴,后退了一步,规规矩矩立在云初身后,不再言语,但看向徐太医的目光中却充满了鄙弃。
    隔着帘子,徐太医也能感到那束轻蔑的目光,脸色由红变白,由白变绿,一时恨不能有个地缝钻进去。
    怎么说徐太医也是胡子一把的人了,竟被如烟逼成这样,云初心下欠然,刚要开口解围,却见徐太医猛然跪倒在地,云初一惊,本能地想起身避开,不想如烟不着痕迹地放在肩上的手,压的她一动也动不了。
    对如烟三番两次的自作主张,云初瞬间生出一股怒意,目光犀利地看向她,却见如烟冲她眨眨眼,传过一丝极细的声音:“四奶奶,听说徐太医的徒弟遍天下,又是太医院院使,果真拜您为师,他的徒弟将都是您的徒子徒孙,以后您再给人瞧病,就不会这样难了。”
    云初心一动,这的确是个契机,果真他日能重操旧业,这也是条不折不扣的人脉,想到这儿,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云初挺了挺胸,端庄地坐在那儿不语。
    绑、绑、绑,徐太医磕了三个响头,不等众人说话,起身头也不回地匆匆走了。
    留下一脸愕然的董国公,怒瞪着云初……
    回到露院,云初一下轿,和如烟对视一眼,都憋不住笑了起来,如烟有模有样地学起了徐太医的囧态,两人有说有笑地来到门口。
    一进门,不由都怔住了,回廊里静悄悄的,连原本应守在门口的丫鬟也一个不见,看了眼如烟,云初抬脚向屋里走去,如烟快步挡在前面,替她打开了门。
    赫,可是够热闹的。
    一进屋,只见一群丫鬟正在那儿叽叽喳喳地品茶呢。抬头见她们进来,纷纷放下茶杯上前见礼,正执壶煮茶的如意一怔,随即露出一脸的惊喜,放下茶壶,起身迎上来说道:“四奶奶回来了!您真的医好了七爷?这事儿传回来,奴婢都不敢相信,连徐太医都医不了的病,您竟……”
    如意说着,见云初神色不对,忙打住了话头,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发现她正盯着自己刚刚放下的那把兰花纹锡胎漆壶出神,忙开口解释道:“今儿徐芳去大*奶那儿取东西,赶巧听见迎冬正和人谈论这把壶,见她去了,还求证了一番,把徐芳闹的一头雾水,回来就问起这把壶,其他人听了,都很好信儿,哀求奴婢想瞧瞧,左右没事儿,奴婢索性就拿了出来,这不,茶刚煮好,正品着呢,您就进来了。”
    说着,如意又抱怨道:
    “四奶奶回来也不让人通报一声,奴婢好去接您。”
    “我不是早吩咐过把这壶收起来,谁都不许再用吗!”
    冰冷的语气中带着三分怒意,这丫头不要命了!
    董爱就死在这把壶上,看着又被翻出的兰花纹锡胎漆壶,云初火大的同时,心里也阵阵恶寒,怎会这么巧,露院那么多精巧的茶具放着不用,偏又把这壶翻出来?
    提到迎冬,想起这把壶第一次出现后,经她和如意追查,最后证实是迎冬带人清点厨房时发现的,回了姚阑,姚阑怕太太见了伤心,给压下了,只让偷偷放在露院使用,这次又是迎冬。
    是巧和?
    还是被有心人利用了?
    如不是巧合,这壶两次出现都有姚阑的人参与,又从中推波助澜, 难道姚阑就是那个想谋害她的黑手?
    
    正文 第八十三章操纵
    
    
    “嗨,自古君王薄情寡义……”晁雪叹道,“为人臣的,又能如何?
    “……还不是星宿院那些幕僚闹的”兰香忿忿道,“……万岁喜文,老爷偏收了一群武夫养在府里,尤其那个江公子,还是个黎国贰臣,万岁能不恼吗?”又道,“……听迎冬说,魏公公为了哄万岁开心,四处打探朝臣府邸的龌龊事儿,给万岁当笑话听,您想啊,我们府里就有两个浪子,那种事还能少了……”
    “小浪蹄子,两天不捶您,皮子就紧……” 晁雪唬的一把拦住她 “这种话也敢拿出来到处乱说……”又转向云初,讪讪笑道,“妹妹别误会,我不是怕您听,没有不透风的墙,我是怕被她听了去,又要闹的四邻不安……”
    晁雪说着,伸出三个手指比了比,云初随即领悟过来,刚刚兰香提到府里有两个浪子,自然是指江贤和董仁,兰香的话,无疑是将董国公失宠的原因归罪到了他俩头上。
    “看把二嫂紧张的,兰香也不是个没数的人,只没把我当外人罢了……” 话锋一转,“只是我不明白,平定康王之乱,老爷立了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