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权妃之帝医风华全文阅读 >

第294章

权妃之帝医风华全文阅读-第294章

小说: 权妃之帝医风华全文阅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已,满殿半数以上的学子脸色惨白,身子发抖,还有一小部分则是一脸冷笑。

    主考官康大人与五皇子更是吓得全身瘫软,康大人更是不顾礼仪,扑倒在地,“皇上,不可,万万不可。科考哪国家大事,岂能儿戏。”

    五皇子吓得差点失声,听到康大人的话这才冷静下来,义正言词的道:“父皇,康大人说得没有错,科考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大事,在场的举子未来都是国之重臣。现在就因为一些莫须有的事,叫他们重考岂不是羞辱他们,他们日后如何与同僚共事。寂言此举大大不妥,还请皇上三思。”

    “秦殿下一句戏言,便要举子们重考,此举不仅仅是对举子的不尊重,也是对我大秦科考制度的污辱,还请皇上三思。”

    康大人适时附和,与五皇子一唱一和,直指秦寂言居心不良……

 595暴发,泄题事件

    秦寂言冷眼旁观,任五皇子与康大人说得天花乱坠,完全没有反驳的打算,而封大人与焦大人则当作什么也没有听到,低头研究脚下的地面,就好像能将脚下的汉白玉石看出一朵花来。

    至于殿中的学子,大多数吓得眼白脸青,身子直哆嗦。尤其是前排几人,身子抖的最厉害,案前的笔墨嗡嗡作呼响,似乎下一秒就要昏死过去。

    老皇帝高高在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此情此景他还有什么不明白?可是,老皇帝根本不想在他的任期里,发生科考舞弊这样的大丑闻。

    老皇帝不说话,满殿的人也不敢吭声,偌大的大殿落针可闻,气氛压抑,让人喘不过气来。

    老皇帝的视线,从封大人到焦大人,再到他们身后的一干重臣……平时与他配合默契,深谙帝心的臣子们,此时一个个就像是闷葫芦,没有一个出来为君分忧。

    有那么一刻,老皇帝觉得自己老了不中用,是时候退位,可又不甘心!

    老皇帝暗暗吸了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问道:“封爱卿,此事你怎么看?”

    封大人看似在神游,可老皇帝一开口他就答道:“皇上,臣的儿子今年也参加了科考,此时当避嫌。”

    “朕信你公私分明,准你开口。”至于会不会采用,就要看封大人的说了什么。

    封大人也不再推拒,开口道:“依臣之见,五皇子与康大人言之有理。科考乃先拔人才的大事,岂能儿戏。”

    五皇子眼中一喜,可不等他高兴太久,就听到封大人继续道:“秦王殿下说得也没有错,秦王之前并没有参与主持科考一事,此时让秦王主持大局大为不妥。五皇子对科考一事了如指掌,依臣之见此事当由五皇子与康大人主持。”

    封大人不愧为是老狐狸,前半句深得帝心,后半句也让老皇帝满意,前提是忽视五皇子的办事能力。

    五皇子真要能办好此事,事情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

    封大人的回答不会让老皇滇烦,可也没有实际效果,老皇帝继续问向下一个人,可是一向与封大人的唱反调的焦大人,这次却全盘赞成封大人的意见,未了还加了一句:“五皇子英明神武,此事非五皇子处理不可。”

    这绝对不是夸五皇子,这绝对是要他的命。

    五皇子处在水深火热中。

    文臣两大巨头发表了意见,其他人臣子除非特别的牛气,不然就是有意见也不敢发出来,满朝上下纷纷赞五皇子的提议好,咱们做事要有始有终,让五皇子来办此事最好。

    满朝臣子异口同声,可老皇帝却差点憋出内伤。

    看了一眼呆坐在殿中的举子们,老皇帝咬布宣布殿试继续,至于跪下殿前的秦寂言与五皇子,老皇帝只当没有看到。

    不重考,继续考试是满朝大臣给的意见,老皇帝宣布殿试继续,当然没有人傻得开口说不,只是……

    经此一事,那群学子还能静下心来应考吗?

    那些个吓得神魂都快散了举子,还能文思如泉涌,将未完成的试卷写完吗?

    封大人已经可以预料,这届学子教上的考卷,会有多么惨不忍睹。

    敢黑他儿子,这群人死定了!

    焦大人唇角轻扬,眼角的余光扫向靠近殿门的焦向笛,虽然那个位置不太让人满意,可看焦向笛一脸平静,在一干慌乱的学子中,显得特别醒目时,焦大人还是很高兴的。

    他倒要看看,殿试成绩出来后,那些人怎么被打脸。

    殿试要考一上午,可因为中途中断了半个时辰,只得往后加了半个时辰,一干举子饥肠辘辘的坐在大殿里,手里握着笔,可脑子却是空空的,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

    按说他们这批人已是确定考上,殿试只为评出一甲、二甲和三甲,并不需要太紧张,可要是并上交白卷,或者乱写一通,也是会被革除功名的。

    眼见着时间越来越少,有不少考生承受不住这个压力,直接扒在桌上大哭,这一哭又影响了不少人,让原本紧张的气氛更凝重。

    老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直接让人将失控的考生拖走,至于其他人?

    继续!

    可这样的氛围下,有几个人能保持平常心?

    除了封似锦、景炎和焦向笛外,也只有那么一两个人能不受外界影响。其中就有此次科考的第二名,来自江南的富商之子齐茂。

    齐茂的卷面还算干净,只是上面没有多少东西,可他却一点也不紧张,不疾不徐的写着,这般作态度老皇帝看在眼中,喜在心里。

    总算有两个上得了台面了。

    “咚……”随着铜锣一响,殿试终于结束,不管有没有写完,此时都必须放下笔,依次离去。

    离开的时候,又有不少学子痛哭流涕,其余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个脚步虚浮,比在贡院考上九天还要惨。

    说起来,此事实在怪不得学子们,他们第一次面圣,本就紧张到不行,结果殿试时还频出意外,皇上还当殿大发脾气,他们要不受影响才有鬼。

    殿试一般是当场阅卷,老皇帝走下龙椅,亲自过来察看,路过跪在殿前的秦寂言前,老皇帝脚步一顿,见秦寂言完全没有认错的打算,老皇帝哼一声,继续往前。

    没有意外,此次殿试九成以上的学子发挥失常,前二十名所写的内容一半以上狗屁不通,唯有封似锦卷面干净整洁、言之有物。

    可这并不是老皇帝想到看到。

    一路往下看,老皇帝越看脸色越难看。科考时所写的策论精彩绝伦,让人拍案叫绝,怎么一到殿试就是狗屁不通?

    要不是字迹一样,老皇帝都要怀疑这是代考了。

    老皇帝不用查也知道,此次考举考上的举子十有**没有真材实学,可就是在这样老皇帝也不打算认错,他仍旧决定将错就错,左右这一批人不重用就是了。

    可是,老皇帝把一切都想好了,却独独没有想到科考试题泄露一事,此时已不是秘密,在殿试结束前一刻,京城的学子几乎人人都知,科考试题早早泄露了,考上的举子有半数以上提前知道了试题……

    给读者的话:两更奉上,我努力去写明天发的,当天写当天发压力好大,我必须提前一天写好才有安全感。

 596告状,有组织有纪律

    此事说起来甚是巧合。今日是殿试之日,凡是考中的举子都要进宫参加殿试,于是小偷们就看到了机会。

    众学子中,以江南富商之子齐茂名气最大。这个名气不是指他的才气,而是指财气。

    稍微知道齐茂的人,都知道齐茂出手大方,一掷千金,根本不把银子当银子用。私下和朋友说,他此次来京城参加科考,带了百万两银票,缺什么也不会缺银子。

    这么一个有钱又爱张扬的主,小偷们要不将主意打到他身上都不应该。

    齐茂也没有让人失望,他确实是带了很多银票在身上,不过他的银票都夹在文章与书里,小偷看了一眼确定里面有银票,也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包袱一扯拿着就走人。

    小偷得手,立刻离开,却不想在楼下与人撞上,手上的包袱被人撞散了,包袱里面的东西全部洒了出来,像是天女散花一步,洒了一地。

    “银票,银票,好多的银票。”人们最先发现的,自己是银票这种有价值的东西。

    尤其是银票不止一张,而是上百张。

    客栈人蛇混杂,有人看到地上散落在地的银票,也不管什么道义不道义的,蹲地上就抢了起来。

    有人带头就有人跟着学,一时间客栈整个乱了起来,小偷大喊让众人不要抢,可却没有人理会他,大家越抢越凶。

    很快地上的银票就被人哄抢空了,这个时候才有人发现地上的纸张,有几个读书人捡起来一看,当即脸色大变。

    “报官,报官,快报官。”

    “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科考试题,居然有人提前知道了科考试题,提前做好了题目背下来,在科场只需要默写就成。(平南文学网)”

    “居然是这样,居然是这样考上科举的,难怪能高中第二。”

    ……

    随着这声音响起,越来越多识字的人去捡地上的纸,这一看那些人的脸色都像是调色盘一样精彩。

    “快,快去把贡院外的举子叫来,这是证据,这都是证据。谁也不许走,你们都是现场证人,谁要走了谁就是犯人。”

    “还有,刚刚那包袱是谁的,此人不是包袱的主人,他绝对是小偷,快拿下他。”

    听到这声音,整间客栈都乱了,有人想要趁机跑掉,可不知何时,客栈外出现一批陌生的人,这些人并不进客栈,他们只是把路挡住了。

    “你们这是要做什么?”有人不满的大喊,可对方却不回答,只将外面守得死死的,然而等到围坐在外贡院举子与官差赶到时,这些人又消失了。

    如果只有官差在,今天这事十有**能压下来,可有今年科考的举子在,今天这事就不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科考泄题一事,证据确凿,官府要是不处理真正是天理难容。

    “苍天有眼,苍天有呀!”

    “我就说此次科考有问题,果不其然。科考泄题,知道题目的人绝不止一个。查,一定要查明真相,还我们一个公道。”

    “那些人仗着家里有两个闲钱,不学无术也能上榜,我等寒窗苦读十余年,虽说才识不算顶好,可比之那些人好了不止十倍。还有封公子和景炎公子,这两天才名满天下,才识一等一的好,却被一群小丑压在下面,苍天不公呀!”

    众学子纷纷为封似锦叫屈,为景炎叫屈的人也不少,唯独没有为焦向笛叫屈的人。事后焦向笛知晓此事,又忍不住抹了一把泪:他是多没有存在感?

    明明他这些年的考试成绩,也仅仅只是在封似锦之下,凭什么他这次在百余名外,就没有人站出来为他说一句话,说他受到不公的待遇呢?

    众学子又哭又叫,拉着官差不让他们的走,执意要官差给他们一个答复,无论官差说什么就是不放人。

    虽说文人造反三年不成,可他们闹起事来也够叫人头痛的,每个官差都被数个学子缠上,他们又不敢对举子们出重手,别说做正事,就连离开都做不到。

    官差被困在客栈里,消息也就无法报给上峰知晓,可科考泄题的消息却不会被困在客栈里,原本在京中蠢蠢欲动的人,收到消息后立刻将科考泄题的事情宣传了出去。

    滞留在京中没有离开的学子,得知此事后一个个气愤不已,嚷着要进宫告御状。

    进宫告御状,并不是直接冲进去而是要提前做好周密的安排。

    写状纸,收集证据,寻德高望重的大儒帮他们压阵,这一件件一桩桩都要安排起来。

    众举子们充分发挥自己所长,各自做好自己手上的事。写状纸难不到他们,难得是收集证据和请大儒为他们说话。

    “证据的事晚一步都行,此事宜早不宜晚,我们必须尽快将消息传达天听。”开口说话的人,是山东孔家的弟子。

    山东孔家的人去年就进京准备科考,除了孔家嫡系外,旁系也有几人参加,只是知道的人不多罢了。

    说来也是好笑,孔家除了嫡系外,旁系居然一个也没有考上。

    孔家是什么地方,他们家的弟子就是旁系出身,也没有道理名落孙山,可偏偏这次来的几个孔家旁系都落榜了,只是因名气不大无人关注罢了。

    山东孔家人,在学子中地位超然,即使是旁系也深得众举子信服,他一口立刻就有人配合,由他主持大局大家都信服。

    “在京城之中,会为我们请命,又能为我们请命的大儒,无外乎就是那么几个。我思来想去,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