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契丹王的女人 >

第8章

穿越之契丹王的女人-第8章

小说: 穿越之契丹王的女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漫天飞舞的白雪中,他策马狂奔,婉婼欢快的笑声飘散在散发着清香的天空中。这是他们出征前几天的一幕。

  他让如花带婉婼出城,自己在松林中等她。出征在际,他却多了份牵挂,添了份曲转柔肠。

  全体将士都已集结完毕,整装待发,任何人没有命令,不能擅自出营。做为元帅的他更是如此。更何况皇上和太子也一起出征,此时都在营中。

  父王此次采用了太子的谋策,还当众对他大加赞赏,命太子一起随军出征,这一切对自己来说都不是什么好兆头,在他通向最高权力鼎峰的道路上,增添了一道几乎不可逾越的障碍。

  他的谋士和手下将领们个个心急如焚,想尽办法,献计献策,让他出手回击,不能这样坐以待毙,任人摆布,轻易败给太子。

  他倒没有象他们那样急不可待,坐蓐针毡,他此时最想做的事情却是想见芙蓉公主。

  他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其他人,除了如花之外,如果让他们知道自己真实的想法后,这帮人肯定会炸了窝。与太子的皇位纷争更正处与胶着状态,结果扑簌迷离,稍有不慎会全盘皆输,丧失王位。这时候却儿女情长,卿卿我我,不是大丈夫所为,怎能成就帝王霸业。

  越是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他对婉婼的思念就越强烈,如果见不到她,他就寝食难安,不能静心思考。只有如花最了解他的心情。

  安排好一切后,他借故出营,在约定的地点等候着她的到来。

  看到寥寂的枝头被入冬以来第一场积雪覆盖,芳菲凋零的残景,他不免心怀惆怅,徒增几许伤感,他不知道如花能否带来婉婼,不禁心乱如麻。

  漫天飘风的大雪,阻挡住了他的视线,增添了他的忧虑。突然一骑马映入眼帘,向这里急驰而来,茫茫白雪他无法看清马上的人是一个还是两个,心情陡然紧张起来,提到了嗓子眼。

  他看到了,如花的背后坐着一人,寒风吹起她的青衫,飘逸在空中。德光心中大喜,飞奔上前,胯下的骏马仿佛知道主人的心情一样,闪电般出击,同如花汇合。

  两马交错这际,耶律德光一侧身,接过张开双臂的婉婼,将她当空抱起,随着她的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婉婼漂浮在空中,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就已端坐在他的马背上,和他面对着面,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

  他是雄鹰,马就是他的翅膀,一骑上马背他就感到自己能飞上最高的苍穹,凛冽的冷风带着呼啸声从耳边掠过,他要带着心爱的人儿飞翔,忘却世间纷杂的尘事,做一对神仙眷侣。

  她抛开一往的矜持,大声的呼叫着,抒发快乐的心情,天真烂漫的表情,冰清玉洁的可爱,目光交流深情凝视,在他心底唤起无尽的温柔,温柔的力量既深沉又震撼。

  骏马奔驰着,她紧紧的拥抱着他,娇柔的喊着“慢一点,求求你,我害怕。”恳求他放慢速度。

  他非但没有停下来,反而加紧马鞍,让马儿跑的更快了,如腾云驾雾一般,自己也象个调皮的顽童,看到她惊慌失措的样子,他的保护欲和疼爱之情溢于言表。

  不忍她再受到惊吓,紧勒马缰,放慢马速,放松下来的她已浑身无力,瘫软在他的怀里,没有力气打骂他了,移走了嵌入他脖肉里的指甲。

  他托起她那圆润的小脸,往日聪慧有神的明眸却溢满惊恐,眼角泪花闪闪,娇弱妩媚,别致风情。

  他用湿热的唇吻上她那微微颤抖的小嘴,安抚她惊跳不安的心。

  缓过神来的她对他又抓又咬,象一只发疯的小野兽,对他刚才的所作所为进行报复。他用一只手箍住她的双手,用吻来回击她的攻击,俩人在马背上闹腾着。

  马上若无其事,悠闲的踏着小步,对打情骂俏置若罔闻,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独自欣赏着黄昏的雪景。

  不知什么时候雪已停止,新月初升,弯弯如钩,远处的树林,在月光下影影绰绰。

  他望着弯月在她耳边温声说着“我以后叫你月儿好吗?每当思念你时我就对空望月,如你在身边一样。”

  “你说什么?”她惊喜的叫道,好象没有听清他刚的和话。

  “你是我的月亮。”他对着天空大声的呼着。

  她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禁不住俯在他身上大哭起来。月儿是她的小名,只有秦枫的亲人才会这样,他为什么也要这样叫她。

  他忽然觉得有光亮在闪,不知是哪里发出来的,仔细察看,发现是从她的胸前发出来的。

  他轻轻的解开她的披风,是她长颈之上带的那块翡翠发出的白光。

  他用手轻轻的拿起带着她体温的翡翠,清澈碧绿,光是从中间那块月芽状发出来的,白玉发光时整块翡翠晶莹剔透,美仑美奂,斑斓瑰丽。

  “它怎么会发光?”婉婼也很吃惊,她不知道道长给她的这块玉还能发光,以前从来没有这样过。

  “是上面的月芽发出的,我叫你月儿时它才会发光,你知道吗?你就是我的月儿。”他兴奋的把她抱了起来,旋转着,表达自己惊喜的心情。

  “真的吗,真的是这样吗?”婉婼不敢相信,不过确实在他叫自己月儿时,它就会银光闪烁。难道它是块宝玉吗,它对她究竟预示着什么?道长让她一定要随身携带,不能离身。

  意外的惊喜让她对他另眼相待,敞开对他尘封已久的心扉,无所拘束的放飞自己的情感,让她的心灵奔放,肆无忌惮的得已张扬。

  她的热情转变让他受宠若惊,她的含情脉脉让他欣喜若狂。苍天都在眷恋着他。

  “元帅,起雾了,请回帐歇息吧。”风影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情思。

  耶律德光望着升腾起来的白雾,转身走回寝帐,侍卫帮他脱下外衣,他躺在床上,紧闭双目,他记得从她嘴里流出的每一句话和她脸上荡漾的每一种神情。

  一想起她,贪婪,仇恨,嫉妒,争斗,尔虞我诈和疯狂的争名夺利都会在他面前削减了威力;甜蜜,快乐与日俱增,这些让他精神抖擞,充满了斗志。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正文:第十五章 情思]


  当耶律德光对空望月之时,耶律倍也在辗转反侧,不能入眠。这些天来他无暇去想芙蓉公主,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不过确有成效。

  父王对他相当的器重,凡事都要和他商量,听下他的建议,那些善于见风使舵的大臣们,明显有很多已向他暗送秋波,眉目传情了。让他感到奇怪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德光那里竟能沉得住气,毫无动静,不知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可以肯定的是他不会对此善罢甘休,置之不理的,倒是他的那帮手下个个摩拳擦掌,想要把他耶律倍生吞掉。

  大战在际,暂时的平静,让他不由想起了远在皇都的婉婼。他以前觉得对她是稳操胜券,可现在却感到他们之间在渐渐的疏远。她对他越是客气,就让他觉得他们之间的距离在拉大。

  耶律德光这小子太大胆了,出征之前竟私自出营,估计去会芙蓉公主了。自己没有把这事做为把柄来对付他,因为他不想把深爱的女人卷进他们弟兄的权力纷争中来。究竟将来鹿死谁手,他还是信心百倍的。一旦江山社稷到手后,纵使是耶律德光有天大的本事,婉婼也只会是他耶律倍的。

  只是此行母后也极力要求随行,父王竟答应了她的请求,母后是绝不会让自己顺利登上皇位的,德光是她器重和极力推荐的人选。

  他无法理解,自己和德光、李胡同是母后所生,为什么她却处处容不下自已这个亲生儿子,心偏的也太大了,明明他是契丹国的太子,明正言顺要做未来契丹国的皇上,可是母后却不甘心这样,怂恿德光这个二儿子,非要和他争夺王位,让本来亲密无坚的兄弟失和,还会引起相互残杀。难道仅仅就是因为自己喜爱读书,藏书,饱读天下文章吗?

  他感到婉婼足智多谋和坚韧上和母后非常相象,这也是她为什么能够吸引他们弟兄三人的地方,但她却比母后博学,宽容,善良,这也许才是她真正的魅力所在。

  不知道这个芙蓉公主此时正在做什么,是挑灯夜读,还是已进入了梦乡,不知是自己出现在她的梦中,还是二弟德光?

  虽然父王对自己比较器重,不过他还是觉得危机四伏,皇位之争自己还没有胜算的把握。

  虽然以前他也曾立下赫赫战功,但俱往矣,德光此次西征,马到成功,已牢牢控制住国家的军队,兵权在握,同样深受父王的器重。

  父王对自己重视,赞扬,并不等于是对二弟的轻视和不满。父王这样做只能说明他大公无私,知人善任,不象母后那样偏心罢了。

  可是父王却很听母后的话,即便他再公正,也架不住母后吹的枕边风。

  西征和此次讨伐渤海国是最好的例子,由于母后从中阻挠,他没有机会参加西征,失去了建功立业,扬名的资本。

  由于这次征讨渤海国自己先未雨绸缪,早早为父王献上了周密的作战方案,父王才带他一起出征,给自己树立战功的机会。可母后看到太子随军出征,她也要一起来,父王当即便答应了她的请求。也许父王还不明白母后的真实用意,可是他却清楚的很,她是想方设法来压制自己,处处与他做对而来,生怕他的风头盖过德光。巩固了太子地位。

  有时想想还是婉婼说的不错,凡事要难得糊涂才行,功名利碌都是身外之物,何苦要和自己过不去。

  可反过来一想却又不甘心,明明是自己应得的东西,凭什么要让他人白白抢走。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通俗的表现出了人类的贪婪。

  对名气和成功的强烈渴望,以及内心的孤独,是每个人都不可能避免的。

  耶律倍记得曾和婉婼讨论过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婉婼当时对他说“有些人抛家弃子,隐遁山林,佛祖想要人们珍惜的,并非是放弃物质世界这个实际行动,而是能了解并接受生命真缔的能力。”

  他至今也没有弄明白她这句话的意思。有很多东西道听途说是没有太大感触的,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之后,才能真正体会的到。

  出征前夕,他曾派自己的待卫去了婉婼的住所,带去了他写给她的信,告诉一下自己将要随军出征,不能再去探望她,问她有何需求可向太子宫的总管要求,他已经吩咐给了他们。

  待卫也带回了公主的一写给他的信,当他展开时,发现里面只有一首词,忆古论今,他认为这是婉婼在劝慰自己要淡泊名利,任何的英雄豪杰都将会随着历史的进程,灰飞烟灭,一去不复返。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出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忆秦皇汉武,

  历史怀古。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耶律倍不知道这是婉婼把苏轼的词稍作了一下改动,写给了他。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耶律倍此时还体会不出这首词对他的震撼作用,若干年之后,他就会深有体会。

  任何的风流人物,英雄豪杰都阻挡不住历史行进的滚滚车轮,人生如梦,面对生活我们要超旷放达,荣辱不惊,摆脱个人的失意与愁绪,获得心灵的解脱,这就是婉婼想要他明白的道理。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正文:第十六章 灭国]


  渤海国被契丹国大兵压境,一场灾难即将降临,它此时如一匹苟延残喘的马,做着最后的挣扎。

  渤海国王大諲撰早已集结军队,准备迎战契丹大军。

  契丹大军在阿保机亲自督阵,耶律德光的指挥下对渤海国重镇扶馀城实施了包围,耶律德光的军事才能在此役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契丹兵士将城围的水泄不通,契丹兵的铠甲和兵器在阳光下闪耀出刺眼的光芒,飘扬的锦旗连成一片,一眼望不到边。

  黑云压城城欲摧,这是耶律德光采取的威慑心理战术,他要在气势上给渤海国的守城兵将们造成恐慌。

  他知人善任,有很强的组织能力,面对渤海国坚固的城池和拼死抵抗,没有退缩,亲历前线,坐阵指挥,冷静判断战场形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