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市井田园-桃花露 >

第122章

穿越市井田园-桃花露-第122章

小说: 穿越市井田园-桃花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可能的话倒还是大家一起发家才是好的。

    假以时日,他们唐家未必就不如萧家。

    直到元宵节前,唐妙都在忙着浇地,景椿负责走亲戚,萧朗一直没来,甚至连小厮也没来。唐妙又担心他是不是被老太太给关起来,否则怎么连小厮也不来报信儿,仝芳也没消息来?

    ****************

    二月草色如酥春寒料峭,唐家又开始准备春耕。二月初四这天,唐文清带了儿子在地里修地瓜垄,唐妙准备她的春季蘑菇大棚,如今生意好得很,年前她将那三亩最贫瘠的地拿出来盖了大棚,今天是播种进棚的日子。她从村里挑了十五个勤快利索家里生活困难的女人帮忙,她们可以靠这笔钱补贴家用,回头开始春忙。

    王氏和唐文汕几个来看过,但是怎么都看不明白这些东西是怎么弄出来的,他们寻思烂木头泼水也能长蘑菇的,可没唐妙侍弄的这么好,能跟韭菜这样一茬茬地收割,味道又那么鲜美。他们寻思她人小变着法子问她配方。唐妙虽然不吝啬找人帮忙给工钱,却绝对不会把自己的配方和大棚技术教出去,再说这里没有消毒措施,肥料可以自己配,消毒除了石灰水草木灰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别人来弄,估计一场病就可以毁个差不多。装袋的时候她都亲自盯着,免得有什么差错。

    这时候也有镇上的菜商找来想跟唐妙长期合作,唐妙一时间忙得不亦乐乎。大家正说说笑笑干活的时候,有人飞快地跑来地里,嚷嚷着,“大喜啊,大喜啊!”

    大家纷纷询问怎么回事。唐妙心里揣测难道是自己的事情?萧老太太来提亲?正胡思乱想着那人到了跟前,是唐家本家的一个侄子,他大声道:“大喜呀,大喜呀,咱家举人老爷如今升官做知县啦!县老爷都来道喜,哎呀,呜呜啦啦一屋子人呀!”

    这一下子跟炸了锅一样,众人纷纷给唐妙道喜,说往前推上几十年唐家堡也就这么一个知县。唐妙让三儿媳妇给看着,她先回家去。

    唐妙回家一问大哥的信根本还没到家,是知县老爷得了信儿提前来道喜,同来的还有县里的几家乡绅,纷纷送上丰厚的贺礼。

    因为景枫之前就叮嘱过,不管谁来都行,但是不能要人家赠予的财富,例如房产、田地、奴仆、上好绸缎等,所以唐文清让人将那些贵重的礼物拿回去,只留下酒肉点心等普通礼品。知县大人表达了自己的喜悦祝贺之情,留下贺礼也不多打扰便携了来人告辞离去。

    虽然知县大人不过是例行的道贺可唐家堡却津津乐道不已,纷纷以景枫为荣,只觉得从唐家堡走出去都格外有脸,精神头十足。

    一时间家里来客不断,四外村的乡绅络绎不绝前来拜访,这干扰了唐家的正常生活和劳作,唐文清又急了,让唐妙写了大大的对联贴在门上,说明景枫做知县,是皇命天恩,大家同喜同喜,现下农忙之际,恕不接待。

    唐妙带着女人们忙活了几天蘑菇大棚收拾停当。如今家里地多,唐妙又想做其他的副业,便需要固定帮工。她让父亲跟胡大几个商量下,最后选了家里弟兄多的三个做长工,常年住在唐家,管吃管住农闲时候一月给两百工钱,忙时候另外。三人因为家里人多吃不饱,想让唐家给粮食不要钱,唐妙自然同意。

    转眼清明开始秧地瓜。如今家里有帮工,像挑水、铡草、打扫、沤肥、割草、打扫牛栏猪圈等活便都归他们和景椿做,女人完全替换出来,只管着做饭针线等活。

    如今唐妙便只管自己的试验田,大棚以及菜地等,指挥人帮她做事情,招待那些来买菜的人。除了蘑菇大棚,她还种了三亩菜地,家里有水车,庄稼不必每日都浇,用来种菜地非常合适。村里那些格外穷的人家只要有空就给她帮忙赚点粮食青菜补贴家用。她寻思着在大棚旁边盖鸡栏,等春暖的时候捉四五十只鸡鸭回来,这样鸡蛋鸭蛋还有肉又能换一笔钱,而且能把那三亩地充分的利用起来,如今不种地,任其长草,可以放牛鸡鸭的很是划算。

    二月二十接到景枫从水城县送回来的信,大嫂生了个大胖小子,有七斤八两重,请父母赐乳名。另外将调任做知县的消息告诉父母。如今大嫂张嬷嬷几个都跟着他在县衙住。水城县内因为有河入海,一小半县民以水为生,他买了一批水产干货送给家里让他们分给亲戚们,另外送了四十两银子回来,是朝廷给的安家费用。双喜临门,皆大欢喜,把老唐头几个激动得一夜没睡着,给孙子想名字。第二日他们就让唐妙给大哥回信,奶奶帮孩子想了乳名叫念恩,让一家人时刻记着上天和朝廷的恩德,嘱咐景枫清廉为官,报效朝廷。

    唐文清和高氏商量又添了十两把那四十两银子给他捎回去,他们在外面不比家里,处处都要钱,虽然朝廷管着衣食住行,可为官不比种地,人情四事都要打点,再说刚添了孩子,总不能让媳妇和孩子跟着受苦。

    唐妙写好了信给大家念了,便又问母亲:“娘,二姐的亲事就这两年了,是不是该订嫁妆?我看还从县里那家铺子买就好。”

    高氏寻思也是,又商量买什么,这些年大家都兴做炕柜炕橱、联三橱、椅子、手箱、妆奁匣子等,这样一套做下来很多人家根本负担不起。不过如今家里条件好,高氏也不想亏了女儿,当初大梅出嫁跟她一样不过是柜子、大木箱、手箱等实用没看头的东西,她总觉得委屈了大梅,所以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大梅再给钱她都不要,让女儿自己攒着。如今给宝儿和小暑礼物她也舍得花钱,这样也让那边婆婆舒坦,自然待大梅更好。

    唐妙早就给周诺的铺子写了信,但是他们竟然没信,既不给回信也不给送家什儿,她就知道肯定是周诺在搞什么。所以她想经过母亲的同意再写信催催,刺激刺激那厮。

    杏儿一直没什么表示,好像在说别人与她无关一样。听大家讨论她的亲事,她便下炕去做别的。结果过了两天就收到县里铺子的信,邮差一般每日都会跑一趟村子,来了就在村头甩鞭子,有要捎信的就赶紧去,有信来一般是里正给转交。信是周掌柜来的,说家具都在准备中,等二小姐出嫁前的一个月去个信儿,他一定给送过来,请他们不必着急。

    这么不紧不慢的几句话唐妙倒是急了,恨不得跑去县里揪着周诺问问他到底什么意思。想了想她决定改变策略,不再强调姐姐嫁过去会多么好,反而说陈家的诸多坏处,听说大儿媳妇很凶,跟妯娌处不好,姐姐嫁过去不知道会不会吃亏之类的担心,然后又将信送去。

    家里春种忙帮工们都要住下来。唐妙去自己蘑菇大棚附近考察了一下,跟父母商量在那里盖一座小四合院,专门给长工们住,以后家里肯定还需要更多的帮工,不可能都让他们跟着住在村子里。

    高氏有点担心,笑道:“这不跟地主似的了?”

    唐妙无所谓道:“地主怎么啦,地主又不丢人,咱请他们帮工,可是花钱的,又不是逼着他们来。”

    高氏点了点头,原本只是觉得邻居亲戚的都是普通人,自己家突然跟地主一样,生怕会脱离疏远了大家。

    唐妙也知道母亲的担心,她毕竟是个劳动妇女,这般让她闲着只管着四处看看,数数钱,她不踏实。唐妙将柳枝笔扔下,笑着对母亲道:“娘,到时候咱家也给你做顶轿子,雇两个人天天抬着你四处逛逛。到时候说不得这个夫人那个夫人的巴结你还来不及呢,看她们还敢给你使脸色。”

    高氏想起唐妙小时候去萧家的样子,那时候老太太让唐妙给小山做丫头,幸亏自己舍不得女儿没答应,否则如今哪能这样?

    ********************

    他们雇的帮工里胡大就是泥瓦匠好手,农忙的空余他带着大家一边盖房子,只需要一部分青砖,其余的便都是掺麦糠麦草的泥土等,估计着能在麦收之前盖起来。

    这日唐妙正在蘑菇大棚里忙活,把货都发完她又想那个生物链的故事,应该可以建造一座巨大的农庄,从绿色植物到凶猛肉食动物结束。想着想着她便想到了萧朗和他奶奶,老太太自然不是最厉害的那个,那么谁才能降她呢?想着她笑了笑蓦地眼前一亮,有人掀大棚的草帘子进来,明与暗的交错中,少年英俊的脸明丽耀眼。她看着他靠近,问道:“你奶奶让你出来了?”

    十七岁的少年气度沉稳内敛,可眉宇间却飞扬着独有的神采,一双黑亮的眸子在暗处更见光芒力量。

    萧朗笑道:“如今我都觉得与奶奶斗其乐无穷了。她答应我们的亲事了。让我来接你家去玩呢。”

    唐妙扬了扬唇角,颇为感兴趣道:“你如何让她改变主意的?”

    萧朗趴在蘑菇床上细细地看那些蘑菇的发芽状况,赞叹不已,道:“她为何不答应?那些闲话是有人胡说八道。我跟着你学到了许多,你把一个纨绔子弟变成能自食其力的人,她还能有什么不满意呢?如果我不出门见你,那么我就谁也不见。”

    唐妙得意地扬着眉,拍了他一巴掌,“这里暗,我们出去说话。”

    外面几个人正在盖房子,他们便去远一点地方说话,碧天绿水,青草依依,蜜蜂和蝴蝶在野花丛中勤劳地飞来飞去。两人到河边的石头上坐下,唐妙见他穿的是普通的棉布衣袍不再是华贵的织锦缎,笑道:“看来是我小人之心了。我本以为她很难对付呢。”

    萧朗笑吟吟地看着她,情意深沉,“我估计奶奶让我们去定亲呢。”说这话的时候,他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神采飞扬。杨柳低垂,轻轻拂过他的肩头,让他多了几分清雅之韵。

    唐妙眼中的亮光却一点点黯淡下去,冷笑了一声,“你们是不是觉得我们该巴不得立刻就去呀。还去定亲呢,想得美。”她将手里的石子用力地扔下河,“噗”的一声,溅起无数水花。

    萧朗愣住,“妙妙,你不喜欢?”问出这话,他心跟被柔韧的柳枝勒住一样。

    唐妙歪头瞧着他,冷笑道:“我怎么不喜欢,我怎么喜欢?你见有几个提亲的是把女方叫到家里去,一副施人恩惠的架势定亲?就算定亲,也是你们先打发媒婆来不是吗?你们什么也没做这就让我跟着父母去你家说什么定亲,这亲定的好,你奶奶动动嘴儿,我们就要跑断腿儿了。”

    萧朗感觉她不是因为不喜欢自己才这样的,心里松了口气,笑起来,“行,你给我出题目,我接着就是了。我知道娶个媳妇不容易,可如今我硬朗得很,不怕困难。我这就回家跟奶奶商量,打发媒婆来提,回头我跟父母来验亲,然后再定亲成不?”

    唐妙看他略带了恼意说得有点赌气,便也笑起来,拿小石子扔他,“自然要这样,就算你们家嫡长孙,要娶媳妇儿,也得做足了功夫吧,难道你就特殊?”

    萧朗眉眼一沉,眸光深幽地看着她,恨恨道:“我要是特殊,我就给你抢回家去。也不必这般受煎熬。”

    唐妙啐了他一口,“不害臊。”煦暖阳光中那张娇嫩的脸蛋却红得让他心神一荡,下意识想去握她的手。唐妙却起身走了,让他抓了个空。

    唐妙去交代了一下,便和萧朗回家,当门的八仙桌上摆满了他带来的礼物。母亲和奶奶正在商量明儿去萧家的事情,见他们回来立刻招呼说事情。

    唐妙先去灶台旁提起汤罐倒了碗白水喝下去,“娘,您急什么呀,人家媒婆没上门呢,我们这就急着去他家做什么?”

    高氏笑道:“看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老太太给了话,让我们明儿去商量给你和小山定亲呢。”

    唐妙认真地道:“要是陈家让人来叫你和二姐去他家,商量给陈小四和二姐定亲,你去吗?”

    高氏脸上的笑慢慢地消退,她只顾得高兴根本没想到这里,被唐妙一提醒才觉得很成问题,“那,那怎么办?”

    唐妙看了一眼萧朗,他立刻笑道:“您别担心,我这就回去跟奶奶商量,先让媒人上门来。”

    高氏虽然不想萧朗为难,可这小女儿从小就非常有主张,她认定的别人要是逼着她,只怕会没好结果,也只得同意了。

    萧朗也不留宿,吃过晌饭就带着常叔和流觞告辞。

    唐妙送他到村口,虽然不想让老太太看轻,可让萧朗这般为难她心里也有些内疚,定住脚步,柔声道:“我知道你跟老太太说这些很难,她能退步让我们定亲也不容易,你再跟她说她肯定会觉得我无理取闹,一生气可能要骂你甚至说取消亲事的。你别跟她急,更不要顶,要智取,知道么?”

    萧朗见她出主意对付奶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