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江湖七日 >

第7章

江湖七日-第7章

小说: 江湖七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华伤道:你就别瞎猜了,越说越不上路。

  姜左阳道:怕是你根本也是一头雾水,所以才什么也不说,因为也没什么好说的。

  赵华伤道:你若以为我不知道你是在使激将法,骗我说出我查的线索,你就是痴子一个。谅你那脚趾头脑袋也不可能查出个所以然来。 

  姜左阳气得要命,也无法可想,一怒将自己碗中的凉粉全倒在了赵华伤的碗内,道:你慢慢吃吧,我不奉陪了,哎呀,我才记起来我没带银子,对啊,我是脚趾头脑袋嘛,当然记性差,还是赵神捕自己结账吧。

  语毕,姜左阳飘然而去,留下赵华伤张着大嘴不知该说什么,半晌才回过神来,嘴里喃喃自语道:看来你不仅是个食神,还是个赖账精,果然总是吃人白食。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案案不绝 (六)
翌日一早,赵华伤来到洛阳府衙,韩府尹已在等他。见到赵华伤,未等他开口,便道:关于卓家的案子,我有些重要的话要对你说。咱们去书房详谈吧。

  二人在书房坐定,韩府尹问道:赵大侠可知卓原的父亲卓铁衣是何人?

  赵华伤道:曾听卓宜提及,说其父卓铁衣曾是一位将军,因受伤遣返故里。十多年前已离家出走,不知所踪。

  韩府尹道:其实卓宜并非完全对你道出实情。

  赵华伤道:实情是怎样?

  韩府尹道:关于卓铁衣失踪之事,坊间多有传闻。据说卓铁衣是有史以来的军事奇才,年仅二十岁就服役于刘将军麾下。自外夷犯我边疆以来,卓铁衣屡建战功,使敌军闻风丧胆。虽然大宋朝廷将这些功劳都算在刘将军名下,敌人却只知道卓铁衣的威名。十年征战,在外夷心中,卓铁衣的名声已经远远压过了刘将军。导致卓铁衣受伤遣返的那一场战争,是因为刘将军帅大部离开大营与敌军作战,只留下卓铁衣和几十名老弱病残的将士守卫大营。谁知竟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刘将军一走,敌军大兵压境,卓铁衣带领数十名兵士,与百倍于己的蛮夷周旋,终因寡不敌众,流血过多,昏死在战场上。卓铁衣才逃得一命。刘将军无功而返之后,却大怒,责怪卓铁衣不听军令,贻误了军机,反将卓铁衣遣回原籍。

  赵华伤道:原来如此。

  韩府尹道:卓铁衣返回故土之后,多次上书朝廷及刘将军,要求重返边疆,杀敌立功,但均遭拒绝,他的悲愤之心,难以平静,因为不甘心将自己的的军事天才,埋没于野,卓铁衣竟生了反叛之意。时值西夏之主李元昊当朝,李元昊此人,胸怀鸿鹄之志,早有与大宋分庭抗礼之意,他不断地派遣奸细入宋,调查民情,寻访有识之士,而卓铁衣的名声在边疆之上,早已如雷贯耳,正是李元昊十分中意的人才。就这样,李元昊找到了卓铁衣。卓铁衣再三考虑,终于决定接受李元昊的邀请,去西夏担任大将军。西夏本是个弱小无知的蛮夷,卓铁衣投奔西夏之后,西夏便自立为王,这十多年来,与我大宋交兵不断,朝廷竟无法歼灭,后来不得不以每年向西夏缴纳岁币,才换得边疆安宁。而且,朝廷似也知道了卓铁衣反叛的事情,只是没有公开承认。但是从此卓家的人就没有再被朝廷任用至军中,这一点,赵大侠应该看得出。

  赵华伤道:卓铁衣如今果真在西夏?

  韩府尹道:无人能确定此事。不过,自十多年前开始,西夏大军中出现了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此人用兵入神,几乎每战必捷。我大宋将士皆非其对手,此人的部属,以飞龙为旗,人称:飞龙军。

  赵华伤道:韩府尹的意思,此人正是卓铁衣?

  韩府尹道:至今尚无确凿证据。但是有诸多迹象甚为可疑,令人觉得此人便是卓铁衣。

  赵华伤道:他出现在敌营的时间,正是卓铁衣失踪的时间?

  韩府尹道:不错,这一点,赵大侠猜测的完全正确。另外,此人与我军作战时,总带有面具,从未有人看见过他的真面目,藏头盖面,正是疑点之二。

  赵华伤道:韩大人认为卓氏夫妇的死,与卓铁衣有关?

  韩府尹道:据我猜测,卓铁衣在西夏担任了要职,并派人联系了卓氏夫妇和卓宜,要他们赴西夏国与自己团聚。

  赵华伤颔首道:卓家大公子卓修涵不明不白的被害,与武林盟主林烈孚有关。对卓氏夫妇而言,无论是在朝廷还是中原武林都再无立足之地,投奔西夏,竟或者是最好的路。

  韩府尹道:然而事与愿违,自朝廷怀疑卓铁衣叛逃入西夏,便开始对卓家人的动向甚为留意,卓铁衣派人来洛阳联系亲人,必定被朝廷的探子察觉,这样一来,卓家惨案,便可以理解。

  赵华伤道:卓铁衣已失踪了十多年,为何此时才遣人来找卓家人?韩大人为何断定是卓家惨案是因为这件事呢?

  韩府尹道:因为今日有个人来见过我。

  赵华伤道:是何人?

  韩府尹道:这个人是朱凤见。

  赵华伤道:慧博侯朱凤见?

  韩府尹道:正是。

  赵华伤的眉头又拧了起来。

  六扇门的捕快们没有不知道朱凤见的,但是见过他的人就很少。朱凤见乃是皇上的宠妃朱贵妃的弟弟,是当世罕有的通才,不及武艺超群,文才武略,天象地理,图谶纬侯,紫薇八卦,但凡这世上有的学问,可谓无不精通。这朱凤见因是皇亲国戚,兼又博学多识,极得皇帝的信任,被封为慧博侯,由他来统管指挥着朝廷中最神秘的一个部门。这个部门直接向皇帝汇报,专门侦查探寻天下未解的谜团奇事,以及王公大臣们不愿让皇帝知道的隐秘之事。一旦有人被他查出什么不利的消息,轻则丢官降职,重则株连九族。所以倘若朱凤见在此地出现,必定是为了什么重大事件,而这种大事件,极有可能就是韩府尹所说的卓铁衣在西夏任职的事情。

  赵华伤道:朱凤见是为了卓家的案子而来?

  韩府尹道:正是。

  赵华伤道:他承认这命案与他有关?

  韩府尹道:他虽未明说,却让我不必深查此案,我想他必定与此案有关。

  赵华伤道:这便是大人为何急于要以卓氏夫妇自杀结案的缘由么?

  韩府尹叹了口气,道:人到了我这个年龄,看的事多了,做的事却要少,否则,不止晚节不保,或许连性命也保不住。倘若传闻属实,卓铁衣叛逃入西夏,本来就是满门抄斩之罪,如今卓宜和卓修涟还留得命在,朝廷也并未治卓家之罪,已是不幸中的万幸。谁有力量能够与朝廷抗争呢?

  赵华伤道:如此说来,韩大人是要我停手,不查此案?

  韩府尹道:这并非我的意思。我今日的话,赵大侠也可只当是一句玩笑。我不过是想提醒一下赵大侠。

  赵华伤道:韩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了。

  韩府尹道:那么赵大侠下一步准备怎么办呢?

  赵华伤道:我想去会会朱侯爷。

  韩府尹面有惊讶之色,道:你可要想好了,这个人可不是那么好打交道的。

  赵华伤笑道:所以还要麻烦韩大人帮我打打交道。既然慧博侯就在洛阳府,又对这个案子如此关注,他和我见面百利而无一害。韩大人一定知道他在哪里吧?全要仰仗大人帮我约见才是。

  韩府尹张大了口,想:我这算不算是多事?

第二章 案案不绝 (七)
从赵华伤处问不出线索,姜左阳想到了卓家唯一幸存的人—卓修涟。

  姜左阳再次来到王家,试了很多方法,还是未能让卓修涟张口说话,只好又问王璟学。

  王璟学道:赵大侠昨夜来过,和卓修涟谈论了一些小事。

  姜左阳道:卓修涟他开口说话了么?

  王璟学道:好像没有。我隐约听见都是赵大侠一个人在说。

  姜左阳道:王先生可曾留意到他说了些什么?

  王璟学道:听不清楚,实在是很抱歉。

  姜左阳觉得这个案子好像走进了死胡同,看不到一点光亮,如今唯一的卓家人卓修涟死活不肯说话,卓修涵的尸身也被盗走,如此下去,不要说七日,就算七月都破不了案也说不定。难道说凶案就没有一点线索,凶手就如此狡猾么?真的有如此完美的凶案么?看来赵华伤已找到了正确的线索,倘若找到了,线索又是什么?为何自己却不曾留意到?

  姜左阳道:卓氏夫妇的案子仍在查询之中,卓二公子亦有可能处于危险之中,我已遣人在王先生的住所周围布下明暗哨岗,保护先生及二公子的安全,如有不便之处,请先生见谅。先生日常起居,亦须多加小心。

  王璟学道:姜大人真是心细如发,我就替学生多谢大人。

  姜左阳见问不出什么,便起身告辞。王璟学突然道:姜大人请稍稍留步。我这里有幅画儿,想送给姜大人。

  姜左阳道:是与案情有关么?

  王璟学面泛红潮,一副忸怩的摸样,道:不相干,不相干,是我随手画了幅画,想送给姜大人,感谢姜大人为我的学生费心查案。

  姜左阳一时摸不着头脑,便道:那就谢谢王先生了。

  姜左阳骑在马上,想起王璟学送她画儿时的扭捏情状,万分不解。她展开画卷,见是一幅山水,画的颇有功力。画中云海茫茫,河汉杳杳,云海上有一桥横跨,隐隐绰绰的有两个人影儿在桥上,离桥不远处,还隐隐有楼阁仙山与宫阙殿堂。楼阁宫阙用严谨的界画笔法,云海却用极细的线条勾勒,染以淡彩,灵动精致,如梦似幻,意境甚美。姜左阳顿起钦佩之心,没想到洛阳府竟是藏龙卧虎,一个小小的私塾先生,竟也会有如此才气。再仔细看,画上还有一段文字,是摘自晋张华的博物志:“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姜左阳来回读了几遍,仔细揣摩词句,才省得,原来这位老先生,是动了春心啊。

  姜左阳看的好笑,咯咯笑着,策马扬鞭而去。

  初夏的阳光虽暖不炽,微风中,嗅得出桃花和清清河水的香甜。

  姜左阳打马又飞骑去了洛阳府衙,而此时,赵华伤才刚离去。

  韩府尹道:赵大侠说是要去拜访一位旧友,就走了。

  姜左阳道:他为何突然要拜访旧友?

  韩府尹道:他倒不曾说。

  姜左阳道:他说过去哪里拜访旧友了么?

  韩府尹道:这个倒也不曾说。

  姜左阳怀疑的看着韩府尹道:韩大人和那个姓赵的小子,相处得似乎甚为融洽,看来是十分投缘啊。

  韩府尹道:还好,还好,仅为查案而已。

  姜左阳道:我看不止还好吧?昨夜我还和他见面,谈过卓府的案子,他并未曾提到要去拜访旧友的事情,今日却单单与韩大人辞别,这何止是一般的友情呢?

  韩府尹叹了口气,道:下官也是不懂,下官学识有限,官阶亦低微,长相并非出众,赵大侠为何偏偏要与下官亲近呢?不过,姜大人这么一问,下官陡然记起,赵大侠好像提及,这个旧友姓刘,还是个将军。

  姜左阳道:刘将军是谁?

  韩府尹道:虽赵大侠不曾明说,依下官揣测,这位刘将军或许就是刘飞羽将军,据说刘飞羽将军的父亲与卓原,卓宜的父亲曾今是上下级的关系。不过也许下官只是妄加揣测,当不得真。姜大人聪明睿智,自然能推测出赵大侠的去向。姜大人不计前嫌,如此关心赵大侠,这等心胸,着实让下官佩服。

  姜左阳心道:刘飞羽将军是何人?为何此时要去找他?不知道姓赵的在搞什么花样。

  回驿馆的路上,姜左阳回味起韩府尹的话,才发觉他话里有话,分明是挖苦自己对赵华伤太过关注,心里骂道:真是个老狐狸。。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章 西京夜玉楼 (一)
洛阳府的夜玉楼是洛阳出名的酒楼。

  夜玉楼开在洛阳的洛河岸边,原是个偏僻之地,照理不该生意如此兴隆,可正是应了那句老话:酒香不怕巷子深。

  夜玉楼的老板名叫董夜玉。

  董夜玉今年已将近耳顺之年,却仍旧脾气不好。

  董夜玉固然脾气不好,有时菜量也不是很足,酒里时常也会掺点水,但是董夜玉的夜玉楼,生意一直很红火。

  据说很多年前,董夜玉孤身一人来到洛阳城的时候,口袋里的钱只够买张大饼。但

  很多年后,董夜玉不仅在洛阳城内有了自己的夜玉楼,还在汴京,江南路,江宁府,等地,又开了三十多家夜玉楼。

  有人说,董夜玉发财的秘诀是讲故事。夜玉楼的茶,酒,所有的菜品,都有一个美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